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克己复礼【教学目标】1、能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2、能掌握孔子运用周礼的目的:恢复等级秩序;3、能理解“礼”与“仁”的关系。【教学重点】1、能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2、能掌握孔子运用周礼的目的:恢复等级秩序;【教学难点】2、能理解“礼”与“仁”的关系。【课时安排】 1 课时【内容分析】论语本身无特意的编排顺序,是教材编者将其中的几则选出,合并成一个专题。因此这些条目显得无序、杂乱,需要授课者对其进行再次加工。考虑到授课课时为 1 课时,必须有所挑选,不能面面俱到,因此选择最重要的“礼”字切入,从“周礼”讲起,到孔子践行周礼的目的,孔子对周礼的继承和发展, 最后深入到孔子 “礼” 的
2、内核。 内容不求多,但求清晰。【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的是 论语选读当中的重要一篇克己复礼 。读论语 ,我们可以发现孔子谈起“礼”来是如痴如醉, 毫不厌烦, 论语中 “礼”出现了大约 75 次。那老师就有一个问题了:什么是礼?结合大家的生活经历能不能谈谈你认为生活中的哪些行为、哪些做法是礼?预设:懂礼貌(比如刚才一上课的时候我们互相问好) 、结婚办丧事的礼仪、尊老爱幼的习惯、扶盲人过马路、吃饭要等长辈上桌、家里最年长的坐最上位二、礼之用礼是约定俗成的,是不需要明文规定大家就默认的行为准则。那我们现在说的礼和孔子所讲的克己复礼的礼是同一回事吗?当然不是,他们确实有一些关联,比如我
3、们今天的一些礼也是从孔子那继承来的,但有一些已经被去除掉了,根据情况呢还有一些补充。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我们今天的礼已经有了新的含义。今天讲“礼” ,是作为“法”的补充,是人们用于自律的道德标准,而在孔子时代, “礼”扮演着近似于“法”重要角色,来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当然,礼不是孔子自己创作的,他有一个具体的学习对象就是周礼,他称赞周礼是“郁郁乎” “文哉”子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解释郁郁乎、文:文采丰富的样子、完美)【朗读,无限思慕】从孔子的语言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周礼的极度推崇,是周礼的忠实拥护者。【问题】什么是周礼?(结合西周的等级制度分析)周礼是周王朝为巩固自己的政
4、权统治而建立起来的,规定了不同等级在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上的区别,使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其本质是为了维护统治。(我们会发现等级越高的人,人数越少,等级越低的,人数越多。靠数量少的人想把下面这一层层的人给管住,那他秩序井然,服从管理,那需要上面的人非常地强,周王朝政权要很强大。但实际上到了孔子时期,周王朝政权名存实亡,上面的人不行,所以下面的人就不停地冒头,那么用来维护等级制度的礼,自然也难以维持下去。 )所以孔子面临的时代是一个()的时代。 【填空:礼崩乐坏】从文中找找有哪些礼崩乐坏的表现?(群问群答后PPT由示,大家读一读)6.25子曰: “觚不觚,觚哉!觚哉! ”觚既然
5、有觚的名,就应该有觚的实,而现在却没有符合觚的实觚,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后 来觚被改变了(上下都圆了) ,这也是名实不符。当然孔子讲觚,不仅仅是在说觚,觚象征着礼乐。3.1孔子谓季氏: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状语后置) 【朗读气愤】16.2 孔子曰: “天下有道, 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 ; 自大夫出, 五世希不失矣; 陪臣执国命, 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提问学生】孔子批评了这两种现象,这两者在本质上有什么共同点?孔子为什么生气?(引导:八佾应该是谁
6、用的?现在谁在用?礼乐征伐应该是自谁出的?现在是自谁出?共同点:下级用上级的权利,等级秩序混乱,僭越。秩序一旦混乱,会有什么后果?)【解读】天子为尊,接着是诸侯、大夫,然后是士,最后是庶人。季氏身为大夫,就应该用大夫的四佾,不能用天子的八佾,这种做法违背了周礼的要求,是对自己分位的僭越。如果天下有道,那么制礼作乐和出兵征伐都由天子做主。现在天下无道,礼乐征伐由诸侯做主,那么天子做什么呢?天子名存实亡。【板书名和实的越位】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出现了很严重的名不符实,名实不符的现象,大家没有待在自己应该待的位置上。孔子对此深感忧虑,所以他提出要“恢复周礼” 。他想要达到的效果可以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7、?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请一位同学翻译一下, 说说此处的活用)【请一个同学说说:孔子运用周礼的目的是什么。 】所以孔子想正名,想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君臣父子各居其位,每个人都在他应该要在的位置上, 不能僭越, 不能扰乱秩序。因此,孔子推行周礼的重要目的就是改变社会名不符实的僭越情况,使人们尊卑有序、秩序井然。【PPT小结】礼之用:尊卑有序、秩序井然三、礼之变孔子是周礼忠实的维护者,实名在pick 周礼,他的很多思想都继承了周礼。(一)继承周礼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已久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
8、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 子曰: 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 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这一则中孔子与宰我对守丧的期限有不同的看法。孔子坚持的是三年之丧。三年之丧这一做法,这种做法在礼记当中就可以找到相关记载。【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贱之节,而不可损益也。译文:守丧三年是根据什么来制定的呢?回答是:这是根据内心哀痛程度而制定的与之相称的礼文,藉此来表明亲属的关系,区别亲疏贵贱的界限,因而是不可随意增减的。由此可见, 孔子站在继承周礼的立场上, 支持要有三年
9、之丧,而宰我认为守丧一年即可。你赞同谁的观点?看起来宰我和孔子讲的都有一定道理。有同学可能会说,孔子生活在春秋,却学习运用西周之礼,未免保守迂腐。有同学这样想吗?其实这是对孔子大大的冤枉啊!咱们的教材当中并没有涉及到孔子对周礼的创新和发展,但老师从论语当中给大家找了一则。(二)发展周礼9.3 子曰: “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礼帽用麻料来织, 这是合于传统的礼的; 今天大家都用丝料,这样省检些, 我同意大家的做法。 (绩麻做礼帽, 依照规定,要用两千四百缕经线。麻质较粗,必须织得非常细密,这很 费工。若用丝,丝质细,容易织成,因而省俭些。 )从这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对礼很执著,并不
10、是照搬周礼,他有进行一些改良和发展,使其更好地作用于社会,进一步达到礼乐教化下的秩序井然、各安其分。【PPT小结】礼之变: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四、礼之核孔子在周礼的运用、周礼的变化上所做的努力,其实都是为了让周礼在春秋时期加以实践和推广,从而推行他的礼乐教化。回头我到们刚才讲的宰我那一则,孔子不赞同将三年之丧改成一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时间减少了,反映出对父母孝的情感不够深,心意不够诚。因此我们认为,孔子不只重视礼的形式,还重视的礼的内在情感。礼的情感性其实可以从它的字形上去探究。从字的结构上来说,是在一个器皿里面盛两串玉具以奉事于神。大概礼之起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人们之所以对祭祀这么重视,从情
11、感上来说来自于对鬼神的敬畏。而礼发展到现在后来扩展为对人,人们之所以重视对他人的礼仪,也是源自内心对他人的尊重。故礼记曲礼上中说“尊人而自卑也” ,把自己的位置放低,尊重他人。这种情感发展 到孔子这儿,就用一个字来概括仁。子夏问孝。子曰: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就拿仁之本孝悌来说,孔子认为对父母的孝不仅仅是为父母做一些事,给父母提供吃喝,更应该在内心保持对父母的敬爱,在父母面前保持和悦的容色。同样是孝, 我们今天做的如何呢? (从形式和情感上来谈谈)联想我们现代社会,有一个叫做“空巢老人”的群体,子女们让父母有房子住,有饭吃,或者打打钱,但是逢年过节时别说是
12、常回家看看,甚至有些人连电话问候关怀都做不到。空有赡养的形式却没有内在对父母诚的情感,这其实算不上真正的孝。【拓展】强调礼的形式背后的情感的条目还有很多,比如:请同学选一则来分析,这几则是如何反应出孔子的仁礼合一的。2 7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能养只是对父母有礼的一种形式,动物也能做到这种形式。如果没有内心仁的情感,人与动物没有区别,空有形式没有情感,不能算真正的孝。7 10子於是日哭,则不歌。 (为吊丧而哭)孔子这一天为吊丧而哭过,就不再唱歌,说明孔子吊丧的时候情感很真诚。怀有同情的情感。如果没有这种仁的情感支撑,吊丧也很虚假,走个形式
13、,可能一离开就放声高歌(比如现在守夜搓麻将)7 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看到有丧着,孔子的内心是真诚的同情的,哀戚,礼虽然没有要求他这样做,但这种真诚的情感因此更打动人心。如果没有这种仁的情感,孔子可能会3 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 “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在那里,祭祀神就如同神真在那里。孔子说: “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 (由别人代祭)那就如同不祭祀一样。祭祀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有如神在的敬畏的情感,如果内心没有敬,走个形式一点意义都没有。可见, 礼和仁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孔子发出了一句感叹:“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只有外在约束而无内在自觉情感,则人的行为完全成为强制的结果,只是形式,变得虚假。因此,外与内,仁与礼必须统一起来【PPT小结】礼之核:以仁为本,仁礼合一看板书,总结来看,无论是孔子对周礼的继承和发展还是赋予礼以仁的内核,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推行周礼,实现社会的秩序井然、等级分明、尊卑有序,这也是孔子的政治理想。五、结束优秀文化的因子,往往历久弥新,长久地存活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地影响着民族的精神和面貌。不可否认,我们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 ,离不开孔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会计科目冲刺押题试卷及解题技巧分享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考前冲刺押题卷
- 2025年英语专业四级阅读理解训练试卷 情景对话精讲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 会计科目押题冲刺试卷及解析
- 民法典新旧课件
- 2026届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化学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 2026届青海省海西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 王昌龄简介课件
- 2026届广东省广雅中学化学高一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餐饮行业数字化门店运营与管理效率提升报告
- S7-1200 PLC原理及应用基础 课件 第5章 S7-1200 PLC的模拟量处理
- 2024年四川省古蔺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
- 2025-2030中国驾驶培训行业市场发展前瞻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全集第10章至16章节讲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制作
- 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
- 导尿管相关感染防控课件
- 国网公司合规管理
- 生物质气化并网发电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沿墙架空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