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速澄清池设计说明_第1页
机械加速澄清池设计说明_第2页
机械加速澄清池设计说明_第3页
机械加速澄清池设计说明_第4页
机械加速澄清池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加速澄清池机械搅拌澄清池属于泥渣循环型澄清池。其池体主要由第一絮凝室、第二絮凝室及分离室三部分组成。这种澄清池的工作过程 (见图3-14)为:加过混凝剂的原水由进水管1,通过环形配水三角槽2的缝隙流入第一絮凝室,与数倍于原水的回流活性泥渣在叶片的搅动下,进行充分 地混合和初步絮凝。然后经叶轮5提升至第二絮凝室继续絮凝,结成良好的矶花。再经导流室III进入分离室IV,由于过水断面突然扩大,流速急速降低,泥渣依靠重力下沉与清水分 离。清水经集水槽 7引出。下沉泥渣大部分回流到第一絮凝室,循环流动形成回流泥渣,另 一小部分泥渣进入泥渣浓缩室V排出。图机械授挣他清池工作原理 I-第一*展室 U-第

2、二紫磬室* ID一耳流量; D-外寓室;V 说*掂埼布(4) 1 一逆水臂* 2配水三带情” 3加特管;4搜摔时轮;5提舟时轮:6一导施旭干7水槽;田一出水管:9桂水管i I放专管;11博气管; 12一伞服第t 13-动力装置机械搅拌澄清池的设计要点与参数汇列于下。池数一般不少于两个。回流量与设计水量的比为 (3:1)-(5:1),即第二絮凝室提升水量为进水流量的3-5倍。水在池中的总停留时间为1.2-1.5h 。第二絮凝室停留时间为0.5-1.Omin,导流室停留时间为2.5-5.Omin(均按第二絮凝室提升水量计 )。第二絮凝室、第一絮凝室、分离室的容积比=1:2:7。为使进水分配均匀,现

3、多采用配水三角槽(缝隙或孔眼出流)。配水三角槽上应设排气管,以排除槽中积气。加药点一般设于原水进水管处或三角配水槽中。清水区高度为1.5-2.0m。池下部圆台坡角一般为 45°。池底以大于5%勺坡度坡向池中心。3 .集水万式宜用可倜整的淹没孔环形集水槽,孔径 20-3Omm当单池出水量大于400m/h时,应另加辐射槽,其条数可按:池径小于6m时用4-6条;直径为670m寸用6-8条。根据池子大小设泥渣浓缩斗1-3个,小型池子可直接经池底放空管排泥。浓缩室总容积约为池子容积的1%4%排泥周期一般为 0.5-1.Oh ,排泥历时为5-60S。排泥管内流速按不 淤流速计算,其直径不小于10

4、0mm机械搅拌的叶轮直径,一般按第二絮凝室内径的70%-80%设计。其提升水头约为0.05-0.lOm.搅拌叶片总面积,一般为第一絮凝室平均纵剖面积的10%-15%叶片高度为第一絮凝室高度的1/2-1/3 。叶片对称装设,一般为 4-16片。溢流管直径可较进水管小一号。在进水管、第一及第二絮凝室、分离室、泥渣浓缩室、出水槽等处装设取样管。澄清池各处的设11流速列于表3-7,供选用。表*7机棉橙样澄清池的设计流速名 祢单 位数 值理水管微速mAo.a-i.2配水三信槽葡速mA0.5-1,0三角梢出前罐流速tdAi授抖叶片曲绿线速度mA9.33-1.0提升叶轮避口曲速na/sQ.5提升叶轮由缀转速

5、度m/s0.5T.S第一窜/辛上升瓶速mm小知即号说室F降流通mm-40-70导谶室出口最述说港回流缝盍连mmA100-200分离区上升流速0.8-14集水槽孔眼速n必Q.S=Q/出水忌希泣理必4机械搅拌澄清池池体部分的计算1 .已知条件设计水量(含水厂自用水)Q 5250m3/d 219m3/h 60.8L/s泥渣回流量按4倍设计流量计。第二絮凝室提升流量Q提5Q 5 60.8 304(L/s) 0.304(m3/s)水的停留时间 1.2h第二絮凝室及导流室内流速Vl50mm/s (以Q提计)第二絮凝室内水的停留时间0.6min分离室上升流速 v2 1mm / s2 .设计计算(1)池的直径

6、第二絮凝室 面积V10.3040.054_26.08(m )直径Di4 6.08: 3.142.8(m)壁厚取为0.05m,则第二絮凝室外径为导流室面积采取图3-15 机械性FT耀清樽平圆分区2、w2 w1 6.08(m )导流室内导流板(12块)所占面积为: A 0.3m2导流室和第二絮凝室的总面积为:' 2_2_21 (D1)2 w2 A1 0.785 2.92 6.08 0.3 12.98(m2)4直径D2百行察4(m) 壁厚取为0.05m ,则导流室外径为:D2D2 0.05 2 4.1 0.1 4.2(m)分离室面积w3W3QV20.06080.00160.8(m2)第二絮凝

7、室、导流室和分离室的总面积,一 '、2 _2 _ 2、2 W3 一(D2)60.8 0.785 4.274.65(m )4澄清池直径D4 74.653.149.8(m)(2)池的深度图346池深计算图B10.46(m)V3D3池的容积V有效容积V Qt 总 219 1.2 263( m3)池内结构所占体积假定为Vo 14(m3)则池的设计容积3V V V0 263 14 277(m )池直壁部分的体积W1池的超高取H0 0.3m直壁部分的水深取H12.6m2_2_3W - D2Hi0.785 9.82 2.6 196(m3)池斜壁部分所占体积 W23W4 V 皿 277 196 81(

8、m )池斜壁部分的高度 H2由圆台体积公式W2 (R2 rR r2) H23式中R 澄清池的半径,m,为4.9m;r 澄清池底部的半径。r R H 2代入上式得3223H3 3RH; 3R2H2 W2 03_2_23H; 3 4.9H; 3 4.92H2813.14所以H2 1.5m池底部的高度H3 池底部直径 d D 2H2 9.8 2 1.5 6.8(m)池底斜坡取5%,则深度H3 d 0.05 . 0,05 0.17(m)取H3 0.15m 22澄清池总高度HH H0 HiH2 H3 0.3 2.6 1.5 0.15 4.55(m)(3)絮凝室和分离室第二絮凝室高度 H4H40.304

9、0.6 606.081.8(m)导流室水面高出第二絮凝室出口的高度H 5H5 M sJ304。- 0.69(m)'取。而导流室出口宽度旦U2.9图3J7导流室出口计算图导流室出口流速采用 v3 60 mm/s导流室出口的平均半径为:D3D1 D22.9 4.1 3.5(m)220.3040.06 3.14 3.5出口的竖向高度cos45o0.460.65(m)B的准确算法是:出口环形断面的直径D3D2c Bio2 cos4524.1 B12出口环形过水断面面积为:D3B, 3.144.1B, 12.9B1 2.22B125.05V30.3040.06 2、5.05(m ) 212.9B

10、1 2.22B1 ,即22.22B112.9B1 5.05 012.912.92 4 2.22 5.052 2.2212 9 11-129一11 5.38 和 0.43m4.44取B1 0.43m ,此值与上述近似算法求出的0.46m相近,其误差工程上是允许的。配水三角槽三角槽内流速取v4 0.25m/s三角槽断面面积为:W4 0.0608 0.122(m2)2v42 0.25考虑今后水量的增加,三角槽断面选用:高 0.75m,底0.75m。三角槽的缝隙流速取 v5 0.4m/s,则缝宽B2Qv54.36006080.4 3.14 4.360.011(m)取2cm (式中4.362.9 2 0

11、.73,见图 3-17 )IA3-18 M本三用楷汁算图第一絮凝室第一絮凝室上口直径为:D4D12 0.75 2.9 1.54.4(m),实际采用 4.24m。第一絮凝室的高度为:M H1 H2 H5 H42.6 1.5 0.7 1.81.6(m)伞形板延长线与斜壁交点的直径为:D52.12 1.63.4 3.147.12(m)回流缝泥渣回流量Q"4Q 4 0.060830.243(m /s)缝内流速取V6150mm/ s缝宽B2Q"0.2430.15 3.14 7.120.072(m),取 0.1m。各部分的体积第二絮凝室的体积为:2_ 2_ 2_ 'V2-Di

12、(H4 H5) D2DiH444_2_2_2一0.785 2.8(1.8 0.7) 0.785(4.12.9 ) 1.8327.3(m )第一絮凝室如图 3-20所示,其体积可分成两个圆台体计算(锥形池底的体积,考虑可能积 泥,不计入)M 一 (1.6 0.16) (3.562 2.22 3.56 2.2) 0.16 (3.562 3.42 3.4 3.56)3337.84 6.244(m2)分离室的体积为:V3 V(V1 V2) 263 (44 27.3) 192(m3)第二絮凝室、第一絮凝室及分离室的体积比V2 M :V3 27.3: 44:192 1:1.6 :7图3 20伞形板延氏线参

13、数it算图图321环形臬水槽 一 一Q ,0.05 0 05005 O W图3-19机械损拌澧清池池体的计H所以D6(4)进水管(槽)进水管采用d 300mm的铸铁管,其管内流速为V70.86m/s放空管和溢流管采用d 200的铸铁管出水槽采用穿孔环形集水槽a,环形集水槽中心线位置取中心线直径D6所包面积等于出水部分面积的45%,则得45%w3D:(D2)244_2 _ 20.45 60.8 0.785D6 0.785 4.227,36 0.785D; 13.8541.210.7857.25(m)工程中采用D67.8mb .集水槽断面取水量超载系数为1.5。集水槽流量为:_113Q11Q 1.

14、5 1 0.0608 1.5 0.0456(m3/s)槽宽B30.9Q10.4 0.9 0.04560.4 0.262(m), 取 0.3m槽起点水深为0.75B30.75 0.3 22.5(cm)槽终点水深为1.25B3 1.25 0.3 37.5(cm)为安装方便,全槽采用:槽宽B3 0.3m,槽高H 7 0.45m。c.孔眼采取集水槽孔口自由出流,设孔口前水位为0.05mo孔眼总面积为:f0Q1、,2gh0.04560.622 9.81 0.050.0743(m2)孔眼直径采用25mm,则单孔面积f0 4.91cm2fc 743孔眼总数n _f° -743 152(个)f04.

15、91每槽两侧各设一排孔眼,位于槽顶下方200mm处2 Da2 3 14 7 8孔距 S 6 0.32(m),工程上采用S 0.25m ,以留有充分的余n 152地。d .出水总槽 3总槽流量Q2 2Q1 2 0.0456 0.091(m /s)槽中流速采用 v8 0.7m/s, 水深H8 0.22m槽宽B4 -Q0.0910.59(m),取 0.6mv8H80.7 0.22(5)泥渣浓缩室浓缩室溶积V4浓缩时间取t浓15min 0.25hQ(c M)t 浓219 (100-5) 0.252.0 8( m)浓缩室泥渣平均浓度取2500mg /l2500浓缩斗采用一个,形状为正四棱台体,其尺寸采用

16、:上底为1.6m 1.6m下底为0.4m 0.4m棱台高1.8m故实际浓缩室的体积为:V41.6 1.6 0.4 0.4 ,(1.6 1.6) (0.4 0.4);一 一一 一一_ 一一一_32.560.16 0.64 0.62.02(m3)泥渣浓缩室的排泥管直径泥渣浓缩室的排泥管直径采用100mm机械搅拌澄清池搅拌设备工艺计算(一)设计概述机械搅拌澄清池搅拌设备具有两部分功能。其一,通过装在提升叶轮下部的浆板完成原 水与池内回流泥渣水的混合絮凝;其二,通过提升叶轮将絮凝后的水提升到第二絮凝室,再 流至澄清区进行分离,清水被收集,泥渣水回流至第一絮凝室。搅拌设备一般采用无机变速电动机。电动机功

17、率可根据计算确定,也可参照经验数据选 用。电动机功率经验数值为5-7 Kw/km3.h。搅拌设备的工艺计算,主要是确定提升叶轮和搅拌叶片(浆板)的尺寸,以及电动机的功率。(二)计算例题1 .已知条件设计流量 Q 420m3/h 0.1166 m3/h第二絮凝室内径 D 3.5m第一絮凝室深度 H1 2.22m第一絮凝室平均纵剖面积F 15m22 .设计计算(1)提升叶轮叶轮外径D1取叶轮外径为第二絮凝室内径的70%则D1 0.7D 0.7 3.5 2.45(m), 取 2.5m叶轮转速叶轮外缘的线速度采用 v11.5m/s,则60Vi 60 1.5n 11.5(r / min)D13.14 2

18、.5叶轮的比转速ns叶轮的提升水量取 Q提 5Q 5 0.1166 0.583(m3/s)叶轮的提升水头取 H 0.1m所以3.65n,京H0.753.65 11.5 .0.583 F5 1800.1叶轮内径D2由表 3-8,当 ns 180 时,D1/D2 2D2D1表3-82.51.25(m)比转速与叶轮直径比转速ns外径与内径比D/D250-1003100-2002200-3501.8-1.4叶轮出口宽度B60Q 提,、(m)KD12n式中Q提一一叶轮提升水量,3即 0.583m /sK 系数,为3.0 n 叶轮最大转速,r /min60 0.5833.02.5211.50.1620.2(m)(2)搅拌叶片搅拌叶片组外缘直径D.3其线速度采用v2 1m / s ,则,D360v2n60 13.1411.51.66(m)叶片长度H2和宽度b,什一1,取第一絮凝室高度的 -为h2,3叶片宽度采用b 0.2m即,1H2-H132.220.74(m)搅拌叶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