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中外礼仪的起源与功能)(课堂PPT)_第1页
概述(中外礼仪的起源与功能)(课堂PPT)_第2页
概述(中外礼仪的起源与功能)(课堂PPT)_第3页
概述(中外礼仪的起源与功能)(课堂PPT)_第4页
概述(中外礼仪的起源与功能)(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一) 滥觞期:夏朝以前滥觞期:夏朝以前起源:祭祀鬼神起源:祭祀鬼神2(二)定型期:(二)定型期:1.1.夏商周三代夏商周三代 第一次形成较完整的国家礼仪制度第一次形成较完整的国家礼仪制度 周公制礼周公制礼 五礼:吉、凶、军、宾、嘉五礼:吉、凶、军、宾、嘉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3祭祀之事为吉礼祭祀之事为吉礼 4丧葬之事为凶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5宾客之事为宾礼宾客之事为宾礼 6军旅之事为军礼军旅之事为军礼 7嘉礼嘉礼 婚冠之事为嘉礼 82. 2.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 儒家礼治儒家礼治孔子:孔子:克己复礼克己复礼“非礼

2、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以仁释礼:传统宗法以仁释礼:传统宗法道德之礼道德之礼强调礼是人的普遍行为准则强调礼是人的普遍行为准则“和和”、 “让让”、 “序序” 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9孟子孟子:五伦关系五伦关系“父子有别、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父子有别、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朋友有信” 封建社会人际关系,传统礼仪的核心封建社会人际关系,传统礼仪的核心荀子:荀子:“人无礼而不立,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而不宁人无礼而不立,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而不宁”3.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

3、礼:三礼: 周礼周礼仪礼仪礼礼记礼记四书五经: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读本四书五经: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读本“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核心、人际关系规范总:封建礼教核心、人际关系规范总纲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10(三)发展期(三)发展期 魏晋南北朝的家训魏晋南北朝的家训刘备: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诸葛亮: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隋唐:礼仪与法制、管制分离隋唐:礼仪与法制、管制分离 宋代:理学宋代:理学 “存天理、灭人欲

4、存天理、灭人欲” (四)衰变期:元明清(四)衰变期:元明清 (五)新生期(五)新生期 民国时期民国时期 新中国时期新中国时期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11礼仪起源于人类最原始的两大信仰:礼仪起源于人类最原始的两大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礼仪是原始人为祭祀天地神明,保礼仪是原始人为祭祀天地神明,保佑风调雨顺;祈祷祖先显灵、拜求降佑风调雨顺;祈祷祖先显灵、拜求降幅免灾而举行的一项敬神拜祖的仪式幅免灾而举行的一项敬神拜祖的仪式12(一)奴隶社会:礼仪正式形成。(一)奴隶社会:礼仪正式形成。形式:形式: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并符合奴隶

5、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并专门定了系统完备的礼的形式和制度。专门定了系统完备的礼的形式和制度。如:如:周代周代周礼周礼、仪礼仪礼、礼记礼记 “礼仪三百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威仪三千”。 “尧舜之时,五礼兼备尧舜之时,五礼兼备”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二、中国古代礼仪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国古代礼仪的形成与发展13特征:特征:单纯的祭祀单纯的祭祀全面制约人们全面制约人们行为的领域。行为的领域。目的:目的:不断地强化人们的尊卑意识,不断地强化人们的尊卑意识,以以 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其统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其统治地位。对后世的治国安邦、施政治地位。对后世的治国安邦

6、、施政教化、规范行为、培养人格,起到教化、规范行为、培养人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奴隶社会:礼仪正式形成。(一)奴隶社会:礼仪正式形成。14(二)封建社会的礼仪(二)封建社会的礼仪形式:尊君的观念形式:尊君的观念“君权神授说君权神授说”的完整体的完整体系系 即即“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不变,道亦不变。” 并将并将“道道”具体化为具体化为“三纲五常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二、中国古代礼仪的形成

7、与发展二、中国古代礼仪的形成与发展15特征:进入了一个发展、变革的时期。特征:进入了一个发展、变革的时期。 将人们的行为纳入了封建道德的轨道,将人们的行为纳入了封建道德的轨道, 形成了以儒家学派为主导的正统的封建形成了以儒家学派为主导的正统的封建 礼教。礼教。礼仪在这一时期成为了礼仪在这一时期成为了制约人们制约人们 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二)封建社会的礼仪(二)封建社会的礼仪16宋代将封建礼仪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宋代将封建礼仪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形式:出现了以程颢形式:出现了以程颢 、程颐、程颐 和朱熹理学为代表和朱熹理学为代表的天理论。的天理论。“三从四德三从四德”成为妇女的

8、道德礼仪标准。成为妇女的道德礼仪标准。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二)封建社会的礼仪(二)封建社会的礼仪17特点:特点:“家教家教”兴盛,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兴盛,道德和行为规范是 这一时期封建礼教强调的中心。这一时期封建礼教强调的中心。 “家礼家礼”“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非礼勿动” 。(二)封建社会的礼仪(二)封建社会的礼仪18三、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及特点(一)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一)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1)宗教信仰仪式)宗教信仰仪式(原始社会礼仪)(原始

9、社会礼仪)(2)典章制度)典章制度(如:国家机构设置及官吏(如:国家机构设置及官吏考选、君臣等级等)考选、君臣等级等)(3)礼节仪式)礼节仪式(如:(如:”吉礼吉礼“”“”嘉礼嘉礼“”“”宾礼宾礼“”“”军礼军礼“和和”凶礼凶礼“等五种礼仪)等五种礼仪)(4)道德规范)道德规范(如:(如:”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三三从四德从四德“等)等)19(二)中国古代礼仪的特点(1)礼仪涉及内容广泛,原始礼仪以)礼仪涉及内容广泛,原始礼仪以崇拜为主。崇拜为主。(2)强调尊君,将人划分为不同的尊)强调尊君,将人划分为不同的尊卑等级。卑等级。(3)强调男权思想,歧视妇女。)强调男权思想,歧视妇女。(4)压制民

10、主,扼杀个性,实行强权)压制民主,扼杀个性,实行强权统治。统治。三、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及特点20第二节 现代礼仪21 现代礼仪是指现代人们在社会交现代礼仪是指现代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往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即它即可以单指为表示敬意而隆重举行的某种可以单指为表示敬意而隆重举行的某种仪式,又可以泛指为人们交往的礼节、仪式,又可以泛指为人们交往的礼节、礼貌。礼貌。一、什么是现代礼仪一、什么是现代礼仪22二、现代礼仪的特征(一)国际性(一)国际性 在讲文明、懂礼貌、互相尊重原则的基在讲文明、懂礼貌、互相尊重原则的基础上形成了完善的礼节形式。础上形成了完善的礼节形式。(二)

11、民族性(二)民族性 作为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有明显的民作为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有明显的民族差异性。族差异性。(三)继承性(三)继承性 一旦形成,通常会长期沿袭、经久不衰。一旦形成,通常会长期沿袭、经久不衰。(四)时代性(四)时代性23三、现代礼仪应遵循的原则(一)(一)“尊重尊重”原则原则24(二)(二)”遵守遵守“原则原则 1.遵守公德遵守公德 即公共道德。直接反映出一个社会公民的礼节、礼貌、即公共道德。直接反映出一个社会公民的礼节、礼貌、道德修养程度和水准。道德修养程度和水准。包括(包括(1)爱护公物()爱护公物(2)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 (3)救死扶伤()救死扶伤(4)尊重老人妇女

12、)尊重老人妇女 (5)爱护儿童()爱护儿童(6)邪恶面前主持正义)邪恶面前主持正义 (7)爱护、保护动物。)爱护、保护动物。2、遵时守信、遵时守信3、真诚友善、真诚友善4、谦虚随和、谦虚随和三、现代礼仪应遵循的原则25(三)(三)”适度适度“原则原则(四)(四)”自律自律“原则原则三、现代礼仪应遵循的原则26四、现代礼仪的功能四、现代礼仪的功能(一)教育功能(一)教育功能 (道德道德)(二)沟通功能(交际)(二)沟通功能(交际)(三)协调功能(会谈)(三)协调功能(会谈)(四)创造功能(文明)(四)创造功能(文明)(五)服务功能(尊敬)(五)服务功能(尊敬)(六)维护功能(自重)(六)维护功能

13、(自重)27第三节第三节 东方礼仪与西方礼仪东方礼仪与西方礼仪一、东方礼仪及其特点一、东方礼仪及其特点 主要是指以中国、日本、韩国、泰国、主要是指以中国、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为代表的具有东方民族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为代表的具有东方民族特点的礼仪文化。特点的礼仪文化。 它以其富涵人情味的传统礼仪向世人它以其富涵人情味的传统礼仪向世人展示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无穷的魅力。展示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无穷的魅力。28与西方礼仪相比,东方礼仪具有以下特点:与西方礼仪相比,东方礼仪具有以下特点:(一)重视亲情和血缘(一)重视亲情和血缘(二)谦逊、含蓄(二)谦逊、含蓄(三)承认现实、满足现状(三)承认现实

14、、满足现状(四)强调共性(四)强调共性(五)礼尚往来(五)礼尚往来29二、西方礼仪及其特点二、西方礼仪及其特点 西方礼仪文化中,尤其强调规范人西方礼仪文化中,尤其强调规范人的行为,注重良好的教养,的行为,注重良好的教养,如:尊重妇女、男士的绅士风度。如:尊重妇女、男士的绅士风度。(一)简单实用(一)简单实用(二)崇尚个性自由(二)崇尚个性自由(三)惜时如金(三)惜时如金(四)自由、平等、开放(四)自由、平等、开放30世界礼仪文化世界礼仪文化部落主义型部落主义型集体主义型集体主义型多元主义型多元主义型地地区区欧洲、阿拉伯国家、欧洲、阿拉伯国家、非洲、南美洲非洲、南美洲亚洲汉文化圈亚洲汉文化圈北美

15、、西欧北欧部分北美、西欧北欧部分国家、澳洲国家、澳洲特特点点个人从家族获得身个人从家族获得身份特征份特征不惜一切保护家族不惜一切保护家族名声和声誉名声和声誉没有集体就没有一切没有集体就没有一切集体内每个人平等、共集体内每个人平等、共同参与、分享同参与、分享个人不能脱离集体。个人不能脱离集体。个人自由形成自己特个人自由形成自己特点点独立自主是最高价值独立自主是最高价值个人为自己负责个人为自己负责通通用用 懂得交往规则懂得交往规则 明智利用礼仪礼节明智利用礼仪礼节31第四节第四节 礼仪与现代文明礼仪与现代文明一、礼仪的内涵一、礼仪的内涵 礼仪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行为规范和礼仪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行为规

16、范和社交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交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实际上实际上包含了三层含义,即:礼节、礼貌、仪式。包含了三层含义,即:礼节、礼貌、仪式。 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属于上层建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筑领域。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完善。32(一)礼节(一)礼节1、概念、概念 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相互问候、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相互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与必要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与必要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式。2、一般表现形式、一般表现

17、形式 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如:握手、拥抱、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如:握手、拥抱、会客、访友、跪拜、双手合十等。会客、访友、跪拜、双手合十等。3、礼节的要求、礼节的要求 要熟知各国、各名族的礼节;了解各民族的要熟知各国、各名族的礼节;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33(二)礼貌(二)礼貌1、概念、概念 指人们在交往中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指人们在交往中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2、一般表现形式、一般表现形式 (1)仪容、仪表、仪态)仪容、仪表、仪态 (2)语言、谈吐)语言、谈吐 (3)着装、服饰、发型)着装、服饰、发型 (4)面部表情、姿势)面部表情、姿势 (5)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方式、态度。

18、)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方式、态度。343、礼貌的具体要求、礼貌的具体要求 (1)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严于律己,宽厚待人 (2)热情友好,尊重他人)热情友好,尊重他人 (3)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4)办事慎重不推诿)办事慎重不推诿 (5)行为举止有教养,符合职业素质要求。)行为举止有教养,符合职业素质要求。35(三)仪式三)仪式1、仪式的概念、仪式的概念 是一种较为正式的礼节形式。它表示是一种较为正式的礼节形式。它表示对所含内容的重视程度。在举办仪式时,对所含内容的重视程度。在举办仪式时,要遵循严格的规范化、程式化。要遵循严格的规范化、程式化。2、仪式的内容和

19、形式、仪式的内容和形式 按目的的不同,分为:按目的的不同,分为:迎送仪式、签迎送仪式、签字仪式、开幕式、闭幕式、颁奖仪式等。字仪式、开幕式、闭幕式、颁奖仪式等。36二、礼仪与社会道德二、礼仪与社会道德1、道德概念、道德概念 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的准则与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的准则与规范。规范。 它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以善恶、它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以善恶、好坏、美丑、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好坏、美丑、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道德观念来评价每一个人的行为,伪等道德观念来评价每一个人的行为,使人明是非、知荣辱、以调整各种社使人明是非、知荣辱、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会关系。372、礼仪与道德的关系、礼仪与道

20、德的关系 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 礼仪是道德的载体,道德是礼仪的抽象;礼仪是道德的载体,道德是礼仪的抽象; 礼仪体现道德观念,道德观念制约、调整礼礼仪体现道德观念,道德观念制约、调整礼仪行为规范的完善和发展。仪行为规范的完善和发展。二、礼仪与社会道德二、礼仪与社会道德383、道德对行为规范的要求、道德对行为规范的要求(1)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2)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公共财物(3)尊敬老人、妇女、爱护儿童)尊敬老人、妇女、爱护儿童(4)救死扶伤)救死扶伤(5)在邪恶面前主持正义。)在邪恶面前主持正义。二、礼仪与社会道德二、礼仪与社会道德394、加强道德修养的途

21、径、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1)努力学习和把握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努力学习和把握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2)选择和树立理想人格作为学习的楷模)选择和树立理想人格作为学习的楷模(3)勇于剖析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按道德的)勇于剖析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按道德的规范要求,努力培养个人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观规范要求,努力培养个人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观念。念。(4)丰富和完善自我的人格,抵制社会不道)丰富和完善自我的人格,抵制社会不道德行为影响。德行为影响。二、礼仪与社会道德二、礼仪与社会道德401、什么是修养、什么是修养 指一个人在道德、学问、技艺等方指一个人在道德、学问、技艺等方面通过刻苦学习、艰苦磨练以及陶冶而面通过刻

22、苦学习、艰苦磨练以及陶冶而逐渐具备的某一方面的素质与能力。逐渐具备的某一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礼貌修养,专指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礼貌修养,专指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素质与能力。面的素质与能力。三、礼仪与个人修养三、礼仪与个人修养41 “诚于中而形于外诚于中而形于外”,礼节、,礼节、礼貌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和礼貌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和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 讲究礼仪规范即是人际交往中增进讲究礼仪规范即是人际交往中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行为准则,也是一友谊、联络感情的行为准则,也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要想全面、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要想全面、综合地提高自身素质,就必须加强礼综合地提高自身素质,就必须加强礼节、礼貌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节、礼貌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的道德修养。三、礼仪与个人修养三、礼仪与个人修养2、礼仪、礼貌与道德修养的关系、礼仪、礼貌与道德修养的关系42(1) 严格遵守社会公共道德;严格遵守社会公共道德;(2)遵时守信;)遵时守信;(3)真诚待人,表里如一;)真诚待人,表里如一;(4)谦虚,不自以为是、随和、不固执己见;)谦虚,不自以为是、随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