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物学复习资料1 号 一 10、11、1210 .分生组织的功能是什么?他们分布在植物的哪些部 位?答:1.顶端分生组织,分布在植物根尖,茎尖等。顶端 分生组织的细胞进行多进行分裂,所产生的子细胞排列的方 向平行于根或茎的长轴方向,这使根与茎的长轴方向增加了 细胞的数目2.测生分生组织 在植物的根。茎等器官。其 分裂活动会使茎增粗,单子叶植物一般没有测生组织3.居间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位于玉米,小麦,竹子等节间的 下方,其作用是使植物能再次生长11 .比较薄壁组织,分泌组织,与厚角组织的异同。答: 薄壁组织的细胞壁比较薄,一般只有初生壁而无 次生壁。其细胞质少,液泡大,细胞排列松散,有细胞间
2、隙, 能在一定条件下脱分化为分生组织厚角组织的细胞室活细胞,常常含有叶绿体,可发生脱 分化。具细胞壁属初生壁性质,含水量高,硬度不强,延展 性强,除含纤维素外还含有较多的果胶质,但是不木质化, 能随细胞生长而延伸分泌组织 产生分泌物的细胞构成,其分为外分泌结果和内分泌结构12.植物体内长距离疏导水分与无机盐的结构式什么,有什么特点?答:疏导组织是植物体中担负疏导水喝无机盐长途运输 的主要组织,是植物体中最复杂的系统疏导水分和无机盐的 结构为管饱和导管,疏导有机物的有筛光和半胞。疏导组织 仅存在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中,是其适应陆生 生活的特有结构 2号 一 13 二2、313.莲的茎或
3、叶柄折断时会有“藕断丝连”的现象。请 设计方案,尝试用显微镜观察并解释这个现象。答:导管和管胞在植物体内四通八达,在叶、茎、花、 果等器官中宛如血管在动物体内一样畅通无阻,植物的导管 次生壁,成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 形。而藕的导管次生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 形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 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 35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 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2.何谓子叶,子叶和植物的叶之间有什么关系?答:子叶是种子植物胚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种子萌发时 的营养器官。在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的胚只有一枚
4、子叶, 双子叶植物的胚有一对子叶;裸子植物的胚有两枚或两枚以 上的子叶。子叶可以提供能量供胚芽发育成茎和叶。3.根的原分生组织有哪些特点?从分生区到根的次生结构形成, 原分生组织经过哪些发育过程?细胞发生了什么样变化?“不活动中心”的发现对根的发育的理解有什么影响?答:原分生组织位于最前端,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的 原始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小、壁薄、 核大,细胞质浓厚,液泡化程度低,是一群等径的细胞,具 有很强的分裂能力。根的次生分生组织一一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所形成的根的次生木质部、 次生韧皮部、木栓和栓内层等结构。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 子植物根能够进行次生生长
5、,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使 根不断增粗,具有明显的次生结构。不活动中心又叫禁止中心,在根中具有恢复根分生区正常结构的功能,可以恢 复根分生能力。3号二5、6、75.简述侧根和叶的起源与发育,解释内起源和外起源的 概念。答:侧根起源于中柱鞘,也就是发生于根的内部组织, 属于内起源。当侧根开始发生时,中柱鞘的莫些细胞开始分 裂。最初的几次分裂是平周分裂,结果使细胞层数增加,因 而新生的组织就产生向外的突起。突起继续生长,形成侧根 的根原基,以后根原基的分裂、生长、逐渐分化由生长点和 根冠。生长点的细胞继续分裂、增大和分化,并以根冠为先 导向前推进。叶的发育起始于茎的顶端分生组织,茎顶端分生组织细
6、 胞周围区的细胞分裂形成叶原基。叶原基的所有细胞在开始 时是一团没有分化的分生组织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逐步过渡到初生分生组织,边分裂边分化,最后形成成熟的叶,即也 得初生结构。植物的侧根通常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发生于根的内部 组织,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叶原基和芽原基在顶端分生组织的表面发生,这种起源方式成为外起源。6.双子叶植物的茎和单子叶植物的茎的结构有什么不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如何区分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 木本茎?答: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表皮 长细胞和短细胞组成,外壁角化并硅化。机械组织 是位于表皮内的厚壁组织。 基本组织 占茎的大部分体积的薄壁组织,其中常 有气腔或气道。 维管束 分
7、散在基本组织中,在实心茎中星散分布,在中空茎中排成疏松的两环。双子叶植物有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之分A.初生结构表皮是茎外表的初生保护组织,具最显著特征是细胞外壁角质化,并形成角质层。 皮层 厚角组织和皮层薄壁组织构成。厚角组织及近外侧的薄壁细胞常含有 叶绿体。皮层具有光合作用和贮藏作用,并可产生木栓形成中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三部分构成维管束多数双叶植物的维管束为无限外韧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 之间有束中形成层。初生韧皮部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 和韧皮纤维组成;初生木质部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 纤维组成。茎中初生木质部发育成熟方式为内始式。维管束 起输导和支持作用。 髓是茎中央的薄壁组织,起
8、贮藏作用。 髓射线是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连接皮层和髓的薄壁细胞,起贮藏和横向输导的作用,正对束中形成层的髓 射线细胞可恢复分裂转变为束间形成层。B.从外至内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构成。同皮上 通常有皮孔,是老茎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2)被挤压的皮层:有或无,是初生结构的皮层在次生生长过程中,被挤压 破坏留下来的一些残余。3)次生韧皮部:韧皮薄壁细胞、筛管、伴胞、韧皮纤 维、韧皮射线组成。主要起输送有机养分和机械支持作用。 在木本植物的老茎中,次生韧皮部还是木栓形成层发生的场 所,一旦在此处形成周皮,其外方的部分韧皮部即死亡成为 干树皮的一部分
9、4)维管形成层: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组成。5)次生木质部: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木射线组成。起输送水分、矿质营养和机械支持作用。6)初 生木质部:是初生结构中初生木质部保留下来,在次生木质 部的内方。木射线通过形成层的射线原始细胞和韧皮射线相 连,共同构成维管射线 (vascular ray) 。多年生木本植物 的次生木质部又称木材 7)髓:在茎的中央,薄壁细胞构成, 常含淀粉粒等贮藏物质。髓边缘常有环状的环髓带。7比较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在结构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与器官的功 能有什么关系?答: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区表皮具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
10、内皮层,维 管柱有中柱鞘;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 展,成为五面增厚。(木质化和栓质化),仅少数位于木质部 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 凯氏带;次生结构具表皮,维管组织,薄壁组织 ,表皮、皮 层和维管柱组成;初生木质部含管胞而导管,初生韧皮部含 筛管无筛管、伴胞; 4号二8、10、11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中,当初生结构形成后,在初生 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还保留一层分生组织细胞,这是 继续进行次生生长的基础。双子叶植物的茎,在初生生长的基础上还会由现次生分 生组织一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通过它们的活动,进行 次生增粗生长根尖顶端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
11、生长和分化形成了根 的成熟结构,在初生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熟组织属初生 组织,它们构成根的结构,就是根的初生结构。若从根尖成 熟区作一横切面可观察到根的全部初生结构,从外至内分为 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有形成层细胞分裂形成的结构 与根尖、茎尖生长椎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形成的初生结构相区 别,称它们为次生结构。二10因生长年龄不同使得叶的形态发生不同。因在不同阶段时生长环境的改变导致。二11C4植物叶片的维管束薄壁细胞较大,其中含有许多较大的叶绿体,叶绿体没有基粒或基粒发育不良;维管束鞘的外 侧密接一层成环状或近于环状排列的叶肉细胞,组成了 “花 环型”结构。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数目少,个体小,
12、有基粒c维管束鞘薄壁细胞与其邻近的叶肉细胞之间有大量的胞间 连丝相连。C3植物的维管束鞘薄壁细胞较小,不含或很少叶绿体,没有“花环型”结构,维管束鞘周围的叶肉细胞排列 松散。C4植物通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固定二氧化碳的反应是 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的,生成的四碳双竣酸转移到维 管束鞘薄壁细胞中,放由二氧化碳,参与卡尔文循环,形成 糖类。C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 只有维管束鞘薄壁细胞形成 淀粉,在叶肉细胞中没有淀粉。C3植物于仅有叶肉细胞含有 叶绿体,整个光合过程都是在叶肉细胞里进行,淀粉亦只是 积累在叶肉细胞中,维管束鞘薄壁细胞不积存淀粉。意义:C4植物的光呼吸低于 C3植物。C3植物的光呼吸
13、 很明显,故亦称为光呼吸植物或高光呼吸植物;C4植物的光呼吸很低,能在低浓度的二氧化碳下进行,故亦称为非光呼 吸植物或低光呼吸植物。 C3植物的光呼吸显著, 通过光呼吸 耗损光合新形成有机物的二分之一,C4植物的光呼吸消耗很少,只占光合新形成有机物的百分之二至五,甚至更少。5号三2、3、42.什么是水势?植物细胞水势的基本组成有哪些?它 们对水分进生细胞有何影响?答:水势是指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即水溶液的 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再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的 商,称为水势。植物细胞水势主要和4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即溶质势、压力势、衬质势和重力势。溶质势或渗透势指溶 质颗粒的存在使水势降低。
14、压力势指细胞原生质体吸水膨胀 对细胞壁产生膨压。衬质势指细胞中的亲水物质吸附自水而 使水势降低。含蛋白质丰富的大豆等种子的吸胀力较大,而 禾谷类的种子吸胀力较小。重力势指于重力引起水向下移动 而与相反力量相等时的力,它可增加细胞水分的自能以提高 水势的值。3.水分进入植物根系的基本途径有哪些?答: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途径有有三条: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和共质体途径。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而没有经过细胞质的移动过程。跨膜途径:水分连续地从细胞的一侧进入,从另一侧由 来,并依次跨膜进生细胞,最后进入指物体内部。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通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 细胞的细胞质,形成
15、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 4.植物吸水的 动力包括哪几种方式?答:植物吸水的方式分为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主动吸水是根部自身生理活动引起的根系吸水方式,动 力是根压。被动吸水是植物地上部的叶和枝的蒸腾作用引起的根 部吸水和向上运输的方式,蒸腾拉力是根系被动吸水的驱动 力。6号三5、7、8 第三章5、水在木质部向上运输的机制答:植物顶部的蒸腾作用会产生巨大的负静水压拖动导 管中的水分向上运输,在这个过程中导管中的水柱一端会受 到蒸腾拉力的作用向上移动,水柱的另一端收到向下的重 力,这两种力方向相反,故水柱受到一种压力,同时水分子 与导管内纤维素之间还有附着力,因此,木质部导管或管胞 的水可形成连续的水
16、柱,向上运输。 7、试分析植物细胞吸 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关系及主要不同答:1、相关性:矿质元素必须溶解在水中随水流运输到各部,矿质元素会导致水势下降2、相对独立性:吸水与吸收矿质元素成定量关系;两 者的吸收机理不同,水分因蒸腾作用吸收,矿质吸收以主动 吸收,需要能量和载体;分配方向不同,水分主要分配到叶 片,矿质元素主要分配到当时的生长中心。8、有关气孔运动的假说有哪些,有哪些研究证据?你 对这方面的研究有何思考?答:淀粉-糖转化学说、钾离子泵学说、苹果酸代谢学说淀粉-糖转化学说:认为在光照下,保卫细胞进行光合 作用,消耗CO2引起pH值升高,从而使淀粉磷酸 化酶活 性增强,并促使淀粉分解。钾
17、离子泵学说:当保卫细胞内有钾离子累积时,细胞内有渗透势降低,从而吸水膨胀,使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的钾 离子外流时,气孔关闭苹果酸代谢学说:在光下,保卫细胞中CO2被禾I用,pH升高,从而活化了 PEP竣化酶,它可催化淀粉降解产生PEP与HCO-3结合形成草酰乙酸,并进一步被 NADPHE原成苹果 酸7号三9、11、1211,简述植物细胞吸收养分的方式。主动吸收:在提供能量的前提下,离子逆化学势和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过程胞饮作用:质膜内陷包围营养物质小囊泡脱落游离于细 胞质内的过程 。对水分和盐分的相对吸收相互联系:离子必须溶于水才能被吸收;离子的吸收又有利于水分的吸 收相互独立:根部吸水以被动吸
18、水为主,而对离子的吸收 则以主动吸收为主。8 号三 14 15 1714、植物必需的矿物质元素有哪些?确定植物必需元素的方法和标准有哪些?答:现已确定植物必需的矿物质元素有16种,氮、磷、钾、钙、镁、硫、硅、铁、铜、硼、锌、镒、铝、镇、钠和氯,空气和水中有碳氢氧。确定方法:溶液培养法、砂基培养法、气培法、营养膜法等三个标准:1、为完成植物整个生长发育周期不能被其他元素所代替,若缺乏该元素植物不能完成它的生活史。2、在植物体中的功能不能被其他元素所代替,该元素缺乏所表现的症 状只能通过加入该元素的方法消除。3、直接参与植物的生理代谢活动。15、试分析氮、磷、钾的生理作用及植物缺乏这些元素的主要病
19、症。答:氮,被成为生命元素是活细胞赖以生存结构或功能的成分也是叶绿素,等激素及酶的组成元素对生命活动有重 要调节作用。缺氮:造成植物矮小、分枝很少、叶片小而薄、花少植物下部的叶片开始变黄,并逐渐向上发展。磷,是核酸、核蛋白、磷脂等重要成分,参与组成ATR NAD(P)十、FAD等缺磷:植株矮小、叶片暗绿、分枝少、叶片畸形并含有 坏死组织,糖分运输受阻,利于形成花色素昔,使叶片变红。钾,调节植物渗透势、促进蛋白质和糖类的合成。缺钾:叶片有斑点、叶缘黄化、叶尖坏死、生长缓慢等16、请解释为什么有的缺素病症出现在植物的幼叶上, 有的由现在老叶上。答:因为可再利用元素缺乏时,植物的老叶可以被转运 到幼
20、叶中再利用,所以缺乏元素,缺素症状先生现在老叶中。 反之、缺素症状由现在幼叶中。9号 三18 19 20 第三章18,19 , 2018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有哪些特点?影响植物 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有哪些?答:a.对矿质元素和水分的吸收具有相对性。b.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单盐毒害和离子颉顽影响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素有:a. 土壤温度。b. 土壤通气状况。c. 土壤溶液的浓度。d. 土壤溶液的PH e. 土壤的含水量。f. 土壤微生物。19简述硝态氮进入植物体内被还原以及合成氨基酸的 过程。 +5+2e+3+6e-3 答:还原过程:NO3 NO2 NH4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
21、合成过程:谷氨酰胺合成酶途径:镂离子在谷氨酰胺合 成酶催化下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天冬酰胺和谷氨 酰胺连接了碳和氮的代谢过程。GOGAT谷氨酸合酶途径:谷氨酰胺 + a -酮戊二酸 谷氨酸+谷氨酸 NADH谷氨酸脱氢酶途径:在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镂与a - 酮戊二酸结合形成谷氨酸。1 号 一 10、11、1210 .分生组织的功能是什么?他们分布在植物的哪些部 位?答:1.顶端分生组织,分布在植物根尖,茎尖等。顶端 分生组织的细胞进行多进行分裂,所产生的子细胞排列的方 向平行于根或茎的长轴方向,这使根与茎的长轴方向增加了 细胞的数目2.测生分生组织 在植物的根。茎等器官。其 分裂活动会使
22、茎增粗,单子叶植物一般没有测生组织3.居 间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位于玉米,小麦,竹子等节间的 下方,其作用是使植物能再次生长11 .比较薄壁组织,分泌组织,与厚角组织的异同。答: 薄壁组织的细胞壁比较薄,一般只有初生壁而无 次生壁。其细胞质少,液泡大,细胞排列松散,有细胞间隙, 能在一定条件下脱分化为分生组织厚角组织的细胞室活细胞,常常含有叶绿体,可发生脱 分化。具细胞壁属初生壁性质,含水量高,硬度不强,延展 性强,除含纤维素外还含有较多的果胶质,但是不木质化, 能随细胞生长而延伸分泌组织产生分泌物的细胞构成,其分为外分泌结果和内分泌结构12.植物体内长距离疏导水分与无机盐的结构式什么,有什
23、么特点?答:疏导组织是植物体中担负疏导水喝无机盐长途运输 的主要组织,是植物体中最复杂的系统疏导水分和无机盐的 结构为管饱和导管,疏导有机物的有筛光和半胞。疏导组织 仅存在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中,是其适应陆生 生活的特有结构 2号 一 13 二2、313.莲的茎或叶柄折断时会有“藕断丝连”的现象。请 设计方案,尝试用显微镜观察并解释这个现象。答:导管和管胞在植物体内四通八达,在叶、茎、花、 果等器官中宛如血管在动物体内一样畅通无阻,植物的导管 次生壁,成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 形。而藕的导管次生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
24、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 35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 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2.何谓子叶,子叶和植物的叶之间有什么关系?答:子叶是种子植物胚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种子萌发时 的营养器官。在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的胚只有一枚子叶, 双子叶植物的胚有一对子叶;裸子植物的胚有两枚或两枚以 上的子叶。子叶可以提供能量供胚芽发育成茎和叶。3.根的原分生组织有哪些特点?从分生区到根的次生结构形成, 原分生组织经过哪些发育过程?细胞发生了什么样变化?“不活动中心”的发现对根的发育的理解有什么影响?答:原分生组织位于最前端,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的 原始细胞组成,细胞
25、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小、壁薄、 核大,细胞质浓厚,液泡化程度低,是一群等径的细胞,具 有很强的分裂能力。根的次生分生组织一一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所形成的根的次生木质部、 次生韧皮部、木栓和栓内层等结构。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 子植物根能够进行次生生长,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使 根不断增粗,具有明显的次生结构。不活动中心又叫禁止中心,在根中具有恢复根分生区正常结构的功能,可以恢 复根分生能力。3号二5、6、75.简述侧根和叶的起源与发育,解释内起源和外起源的概念。答:侧根起源于中柱鞘,也就是发生于根的内部组织, 属于内起源。当侧根开始发生时,中柱鞘的莫些细胞开始分 裂。最初
26、的几次分裂是平周分裂,结果使细胞层数增加,因 而新生的组织就产生向外的突起。突起继续生长,形成侧根 的根原基,以后根原基的分裂、生长、逐渐分化由生长点和 根冠。生长点的细胞继续分裂、增大和分化,并以根冠为先 导向前推进。叶的发育起始于茎的顶端分生组织,茎顶端分生组织细 胞周围区的细胞分裂形成叶原基。叶原基的所有细胞在开始 时是一团没有分化的分生组织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逐步过渡 到初生分生组织,边分裂边分化,最后形成成熟的叶,即也 得初生结构。植物的侧根通常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发生于根的内部 组织,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叶原基和芽原基在顶端分生组织的表面发生,这种起源方式成为外起源。6.双子叶植
27、物的茎和单子叶植物的茎的结构有什么不 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如何区分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 木本茎?答: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表皮 长细胞和短细胞组成,外壁角化并硅化。机械组织是位于表皮内的厚壁组织 基本组织 占茎的大部分体积的薄壁组织,其中常 有气腔或气道。 维管束 分散在基本组织中,在实心茎中星散分布, 在中空茎中排成疏松的两环。双子叶植物有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之分A.初生结构表皮是茎外表的初生保护组织,具最显著特征是细胞外壁角质化,并形成角质层。 皮层厚角组织和皮层薄壁组织构成。厚角组织及近外侧的薄壁细胞常含有 叶绿体。皮层具有光合作用和贮藏作用,并可产生木栓形成 层。中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三
28、部分构成。维管束多数双叶植物的维管束为无限外韧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 之间有束中形成层。初生韧皮部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 和韧皮纤维组成;初生木质部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 纤维组成。茎中初生木质部发育成熟方式为内始式。维管束 起输导和支持作用。 髓是茎中央的薄壁组织,起贮藏作用。 髓射线是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连接皮层和髓的薄壁细胞,起贮藏和横向输导的作用,正对束中形成层的髓 射线细胞可恢复分裂转变为束间形成层。B.从外至内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 分:1)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构成。同皮上 通常有皮孔,是老茎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2)被挤压的皮层:有或无,是初生结构的
29、皮层在次生生长过程中,被挤压 破坏留下来的一些残余。3)次生韧皮部:韧皮薄壁细胞、筛管、伴胞、韧皮纤 维、韧皮射线组成。主要起输送有机养分和机械支持作用。 在木本植物的老茎中,次生韧皮部还是木栓形成层发生的场 所,一旦在此处形成周皮,其外方的部分韧皮部即死亡成为 干树皮的一部分4)维管形成层: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组成。5)次生木质部: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 木射线组成。起输送水分、矿质营养和机械支持作用。6)初 生木质部:是初生结构中初生木质部保留下来,在次生木质 部的内方。木射线通过形成层的射线原始细胞和韧皮射线相 连,共同构成维管射线 (vascular ray) 。多年
30、生木本植物 的次生木质部又称木材 7)髓:在茎的中央,薄壁细胞构成, 常含淀粉粒等贮藏物质。 髓边缘常有环状的环髓带。7比较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在结构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与器官的功 能有什么关系?答: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区表皮具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 管柱有中柱鞘;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木质化和栓质化),仅少数位于木质部 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 凯氏带;次生结构具表皮,维管组织,薄壁组织,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初生木质部含管胞而导管,初生韧皮部含 筛管无筛管、伴胞; 4号二8、10、1
31、1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中,当初生结构形成后,在初生 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还保留一层分生组织细胞,这是 继续进行次生生长的基础。双子叶植物的茎,在初生生长的基础上还会由现次生分 生组织一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通过它们的活动,进行 次生增粗生长根尖顶端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了根 的成熟结构,在初生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熟组织属初生 组织,它们构成根的结构,就是根的初生结构。若从根尖成 熟区作一横切面可观察到根的全部初生结构,从外至内分为 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有形成层细胞分裂形成的结构 与根尖、茎尖生长椎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形成的初生结构相区 别,称它们为次生结构。 二10因生
32、长年龄不同使得叶的形态发生不同。因在不同阶段时生长环境的改变导致。二11C4植物叶片的维管束薄壁细胞较大,其中含有许多较大的叶绿体,叶绿体没有基粒或基粒发育不良;维管束鞘的外侧密接一层成环状或近于环状排列的叶肉细胞,组成了 “花 环型”结构。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数目少,个体小,有基粒。维管束鞘薄壁细胞与其邻近的叶肉细胞之间有大量的胞间 连丝相连。C3植物的维管束鞘薄壁细胞较小,不含或很少叶绿体,没有“花环型”结构,维管束鞘周围的叶肉细胞排列 松散。C4植物通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固定二氧化碳的反应是 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的,生成的四碳双竣酸转移到维 管束鞘薄壁细胞中,放由二氧化碳,参与卡尔文循环
33、,形成 糖类。C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 只有维管束鞘薄壁细胞形成 淀粉,在叶肉细胞中没有淀粉。C3植物于仅有叶肉细胞含有 叶绿体,整个光合过程都是在叶肉细胞里进行,淀粉亦只是 积累在叶肉细胞中,维管束鞘薄壁细胞不积存淀粉。意义:C4植物的光呼吸低于 C3植物。C3植物的光呼吸 很明显,故亦称为光呼吸植物或高光呼吸植物;C4植物的光呼吸很低,能在低浓度的二氧化碳下进行,故亦称为非光呼 吸植物或低光呼吸植物。 C3植物的光呼吸显著, 通过光呼吸 耗损光合新形成有机物的二分之一,C4植物的光呼吸消耗很少,只占光合新形成有机物的百分之二至五,甚至更少。5号三2、3、42.什么是水势?植物细胞水势的基本
34、组成有哪些?它们对水分进生细胞有何影响?答:水势是指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即水溶液的 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再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的 商,称为水势。植物细胞水势主要和4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即溶质势、压力势、衬质势和重力势。溶质势或渗透势指溶 质颗粒的存在使水势降低。压力势指细胞原生质体吸水膨胀 对细胞壁产生膨压。衬质势指细胞中的亲水物质吸附自水而 使水势降低。含蛋白质丰富的大豆等种子的吸胀力较大,而 禾谷类的种子吸胀力较小。重力势指于重力引起水向下移动 而与相反力量相等时的力,它可增加细胞水分的自能以提高 水势的值。3.水分进入植物根系的基本途径有哪些?答: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途径有有三
35、条: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和共质体途径。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而没有经过细胞质的移动过程。跨膜途径:水分连续地从细胞的一侧进入,从另一侧由来,并依次跨膜进生细胞,最后进入指物体内部。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通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4.植物吸水的动力包括哪几种方式?答:植物吸水的方式分为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主动吸水是根部自身生理活动引起的根系吸水方式,动力是根压。被动吸水是植物地上部的叶和枝的蒸腾作用引起的根 部吸水和向上运输的方式,蒸腾拉力是根系被动吸水的驱动 力。6号三5、7、8 第三章5、水在木质部向上运输的机制答:植物顶部的蒸腾
36、作用会产生巨大的负静水压拖动导 管中的水分向上运输,在这个过程中导管中的水柱一端会受 到蒸腾拉力的作用向上移动,水柱的另一端收到向下的重 力,这两种力方向相反,故水柱受到一种压力,同时水分子 与导管内纤维素之间还有附着力,因此,木质部导管或管胞 的水可形成连续的水柱,向上运输。7、试分析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关系及主要不同答:1、相关性:矿质元素必须溶解在水中随水流运输 到各部,矿质元素会导致水势下降2、相对独立性:吸水与吸收矿质元素成定量关系;两 者的吸收机理不同,水分因蒸腾作用吸收,矿质吸收以主动 吸收,需要能量和载体;分配方向不同,水分主要分配到叶 片,矿质元素主要分配到当时的生长中心。8、有关气孔运动的假说有哪些,有哪些研究证据?你 对这方面的研究有何思考?答:淀粉-糖转化学说、钾离子泵学说、苹果酸代谢学说淀粉-糖转化学说:认为在光照下,保卫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引起pH值升高,从而使淀粉磷酸化酶活 性增强,并促使淀粉分解。钾离子泵学说:当保卫细胞内有钾离子累积时,细胞内有渗透势降低,从而吸水膨胀,使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的钾 离子外流时,气孔关闭苹果酸代谢学说:在光下,保卫细胞中CO2被禾I用,pH升高,从而活化了 PEP竣化酶,它可催化淀粉降解产生PEP与HCO-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保密教育知识题库及答案
- 中医中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移动四平市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中国广电池州市2025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中国广电汉中市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答案
- 中国联通楚雄自治州2025秋招技术岗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安顺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品分析质检岗
- 国家能源桂林市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答案
- 福建道教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儿高热考试题及答案
- 《国庆假期安全教育》课件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2025湖北宜昌市不动产交易和登记中心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7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下半年四川内江市隆昌诚信农业产业化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春江花月夜》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广州中侨置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债权资产评估报告
- 脑梗的课件和提纲
- 监控工程试运行方案(3篇)
- 2025年秋季学期学校红领巾监督岗工作实施细则
- 政务信息化统一建设项目监理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本科院校纪检监察室招聘笔试经典考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