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2)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2)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2)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2)_第4页
江苏省宿迁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2)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宿迁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15每题1分,610每题2分,计1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萄萄酿酒B .冰雪融化 C .塑料老化 D .烟花燃烧【答案】B【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萄萄酿酒、.塑料老化、烟花燃烧都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冰雪融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Nb的体积分数约为78%B. 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C. CO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

2、定,可用作保护气【答案】B1解析】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公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694%,二氧化 碳占E. 6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C.螺色植物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加时 绿素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和氧气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正确f选B3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读液体体积-B .过滤 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称氯化钠质量【答案】B【解析】A量取液体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B过滤时应该玻璃棒引流, 防止液体洒在过滤器外边;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D称

3、量一定量的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选B4.白酒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酒精(C2H5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 6 :1B.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C.酒精属于有机物D.酒精是由2个碳原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答案】Ct解析】A.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引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酒精中碳、氯、氧元素的原子个数 比为2: 6 B.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耗序子个数)之和j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相对 质量不芾单位j C.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竣盐以外的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物,酒精属于有 机物。D.一个酒精分子是由2个碳原(5个氢隙子和1个氧

4、原子构成的口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饱和济液一定是浓溶液C.汽油洗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D .将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答案】A【解析】A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B、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温度不相同时,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C汽油洗涤油污形成的是溶液,属于溶解现象;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所得溶液温度升高。选A6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 (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1 C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B.乙中混有少

5、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C.甲属于易溶物质D. 12c时,30g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t1 C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关系【解析】A.溶质的质量由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决定,不确定,因而溶质质量关系不确定;B.乙相对于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 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 20c时,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质为易溶,甲属于易溶物质;D. 12c时,甲的溶解度为50g, 50g水中只能溶解25g甲,形成75g溶液。选C7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8 .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

6、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兔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答案】D【解析】A.促进燃料的方法有:提高氧气的浓庾皆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 是增大可财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看火时j热气上升,逃离火只见场时,可用显毛巾 捂住口品,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以尽量少吸入有壬气体和烟尘宁c,救火时,不要贸翱T开所有门窗, 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与氧气接触更充分,燃烧更旺;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隔绝 氧气.送D8 .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健康B.化学与能源老年人缺

7、钙会导致骨质疏松人体缺乏维生素 A会引起夜盲症要牢记“吸烟有害健康” “毒品万万试不得!”太阳能、核能和天然气都属于新能源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石燃料是优质的能源来源,不能作为化工资源C.物质与分类D.化学与环境天然气和海水都属于化合物烧碱和纯碱都属于碱尿素CO(NH)2和硝酸钾(KNQ)都属于复合施用过量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更环保低碳生活,出行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答案】A【解析】B电池充电时,电转化为化学能;化石燃料是优质的能源来源,也能作为化工资源,生成很多种化工产品,如石油的加工。 C、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天然气和海水都属于混合物;由金

8、属或俊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盐,由金属或俊根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碱。烧碱 即氢氧化钠,纯碱即碳酸钠属于碱;尿素CO(NH2)2只有氮元素是氮肥,硝酸钾 (KNO3)同时含有氮、钾都属于复合肥; D施用过量化肥、农药会导致水或土壤被污染;选A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C.构成固体物质的微粒都是静止不动的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答案】A【解析】急.化学反应的过程只是原子重新组合成的过程,旧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

9、变优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正离子是带电的厚子或原子团, 但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质子、电子也带电3 C.构成固体物质的微粒都是在不停的运动的3 D.与 元素化学性所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选A【解析】A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B、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是氢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C、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质量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但不能减小到零;D.向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然后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 氧化碳。选C二、

10、填空、简答题(共 3小题,第11题3分,12题4分,第13题3分,计10分)11. ( 3分)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 2”可表示不同的意义,氢回答下列问题(填数字序号)22COS2-CaO(1)表示分子个数是 (2)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 。(3)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值的是 【答案】(1)(2)(3)【解析】化学式前边辍字表示分子的个皴 2C0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宫子符号书写:元素(或 根) 符号右上角的题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电荷粼为1时,1不写J 尹表示一个磕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j元素化合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化合价的教值, 正负号在左,数字在古。&am

11、p;O表示氧化钝中的元素显-一价M12. (4分)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古代“丝绸之路”运输的商品有丝绸、陶瓷、铁器等,其中陶瓷属于 (填字母序号) 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 D .有机高分子材料(2)活性炭能除去冰箱内的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3)碳酸氢钠(NaHCO可用作干粉灭火剂,灭火时,碳酸氢钠粉未受热生成碳酸钠和两种常见的氧 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答案】(1) B (2)吸附 (3) 2NaHCON32CO+ COT + H2O 分解【解析】(1)丝绸属于天然纤维、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铁器属于金属材料;(

12、2)活性炭能除去冰箱内的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活性炭则疏松多孔,有吸附作用;3)碳酸氢钠(NaHCO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加热NaCO+ COT + H2O,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13. (3分)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1)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 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2)在空气中,铝的表明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3)某同学取少量工厂废液溶质是AgN Cu(NO) 2,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锌,反应结束后,发 现溶液仍然是蓝色。据此推断,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13、答案】13. (1)氧气和水蒸气(或 Q和HO) (2) ALQ (3)硝酸铜和硝酸锌或Cu(NQ)2和Zn(NQ)2【解析】(1)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三种物质共同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2)在空气中,铝的表明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 2O3 ,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3)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为:锌 铜银,向溶质是 AgNQ Cu(NO)2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锌,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然后剩余的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 铜。反应结束

14、后,发现溶液仍然是蓝色,说明硝酸铜有剩余,可能是硝酸铜没有反应,也可能反应掉一部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铜和硝酸锌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第14题4分,第15题7分,计11分)14. ( 4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现准备收集一 瓶氧气供铁丝燃烧的实验使用,选择 (填装置序号)装置收集氧气便于直接做这个实验;(3)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如图 F)收集二氧化碳,验满二氧化碳时,把说着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填"a”或"b”)端,如果火焰熄火.则收集满了。【答案】(1)酒精灯;(2)B;C

15、;(3)bo【解析】粽号的仪器名称酒精灯;选择爰生装置需考虑是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 用过氧化氯溶湖口二氧化适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差是固懑常温型号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为防止高温的生成物源落,使集色航底炸裂,常在瓶底留少量的水磷田沙,因此用排必去收集氧气m(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J应该用向上排空气i去收集J即二氧化碳从a进入J所以险满二氧化娱 时,把说着的火柒放在玻瑙管匕湍,如果火焰惊火.则收集满二%15. ( 7分)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试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I .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方案l :甲同学向盛有少量 NaO聆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酗:试液,振

16、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 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昭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 一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 NaOH§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 .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丙问学对探究I中甲

17、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血:还有什么?【提出猜想】(l ) N&SO; ( 2) N&SO和 。【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力杀I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 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锌粒逐渐减少,有产生猜想(2)成立力杀II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加NaOH§液,并不断振荡试管开始无明显现象, 过一会发现。【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 (填字母序号)A. BaCL溶液B . Cu C . FezQ【答案】I.红;小于或等于; 2NaOH+国中NS2SQ+2H

18、2。II.H 2SO (或硫酸);方案1:气泡;方案2: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实验反思】Co【解析】I酝酎试港在碱性澹满中变红,在中性或酸i生溶液中都不变色,酝酰试簿变成无色,说明氢氧化钠 被硫馥反应J溶液的pH小于心落浓呈酸性,pH越小j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浦呈碱性? pH越大调性越强g pH等于乙溶港呈中性* pH小于或等于7者阿谑月氟氮化钠被完全反应稀硫酸 和氢氧优钠溶涌反应生成硫酸钠木咏,化学方程式2NaOH-H2SO.=Na:SOi-2H:0; II.刚好完全反应时 漕质只有硫路扎饺酸过量时,落后为磕酸袖和氐55 (或偷酸)k方案1;林和磕酸反应生成氢气, 能产生气洵,和磕酸钠不反应;方案八开始随酎试港不要色,说明滴加的氢氧化钠被过量的酸度, 使溶滞不成立即呈现碱性,碱性溶洒过量后溶洒由无色变为红色j 1实触反思】BaCl:溶液本骑酸、硫 酸钠都肓皈应生成白色沉淀3 Co和疏酸、磕酸钠都不能反应:*二。:和硫酸反应生成茄酸柱,冷薄 由无色变为黄色。能检蛭硫酸的存在。四、计算题(4分)16. (4分)牙膏中的摩擦剂可以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己知某品牌牙膏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