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规范目次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43基本规定 93.1 种类划分 93.2 基本要求 93.3 安全等级和安全系数 104材料、构配件的性能及几何参数 124.1 材料、构配件 124.2 几何参数 135荷载 145.1 荷载的分类及标准值 145.2 荷载组合 166设计 186.1 一般规定 186.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36.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317结构分析和试验 327.1 一般规定 327.2 节点分析与试验 337.3 架体分析与试验 338构造 358.1 一般规定 358.2 作业脚手架 368.3 承重支架 3
2、78.4高处作业吊篮 389安装、使用与拆除 3910质量控制 4011安全管理 43附录A计算用表45附录B 脚手架用索具、吊具 49附录C脚手架力学性能试验 50C.1 一般规定 50C.2 构配件力学性能试验 50C.3 架体结构力学性能试验 54本规范用词说明57引用标准名录 58附:条文说明 601 总则1.0.1 为统一建筑施工脚手架设计、施工、使用及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金属类脚手架的设计、施工、使用和管理。1.0.3 建筑工程施工使用的金属类脚手架技术标准和其他相关标准应遵守本标 准
3、规定的基本准则。1.0.4 建筑施工脚手架的设计、施工、使用及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脚手架由杆件、构配件通过相关连接,构成具有防护、支撑功能,并为建筑施工作业提供操作平台的固定或活动式架体。2.1.2 作业脚手架由单排或双排立杆或门架与构配件组成,附着于建筑结构上,为建筑施工提供具有防护和操作平台功能的架体。2.1.3 承重支架纵横向由多排多列立杆或门架与水平杆、构配件组成,以斜杆或剪刀撑等杆件加固,可承受建筑结构和各种施工荷载的支撑架。2.1.4 高处作业吊篮悬挂机构架设于建筑物或构筑物上,依靠提升机钢丝绳迁引的沿建筑
4、物外立面上下运行的悬吊篮式操作平台。2.1.5 悬挑脚手架搭设在水平悬挑结构上,由水平悬挑结构将架体竖向荷载传递给建筑主体结构的作业脚手架。2.1.6 全封闭脚手架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钢丝网等材料沿架体外侧立面全高度封闭的作业脚手架。2.1.7 局部封闭脚手架采用密目安全立网、钢丝网等材料,将架体外侧立面每层局部封闭,封闭面积小于外立面面积30%的作业脚手架。2.1.8 半封闭脚手架采用安全立网、钢丝网等材料,将架体外侧立面每层不低于1.2m 的高度封闭,封闭面积占外立面面积30%70%的作业脚手架。2.1.9 敞开式脚手架沿脚手架外侧立面无封闭遮挡的作业脚手架。综合安全系数脚手架架体结构或构
5、配件总的安全系数。稳定结构单元由杆件、构配件组成的脚手架的最小几何不可变单元体。一般情况下,作业脚手架为水平和上下相临连墙件间的单元体;承重支架为纵、横竖向剪刀撑与上、下水平剪刀撑间的单元体。几何参数的标准值设计规定的几何参数公称值,或根据实测结果经统计概率分布确定的某一分位值。脚手架的整体稳固性架体结构整体能保持稳固,且不出现与起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的能力。架体构造脚手架架体杆件的组成形式、方法、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形状及相互连接方式的总称。架体结构分析确定架体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效应的过程。架体结构试验通过施加荷载评定架体结构或架体构件的性能或预测其承载力的试验。架体原形试验采用与实际使用架体相
6、同的材料和构配件,相同的架体构造和搭设方法,而搭设的试验单元架体所进行的架体结构试验。设计计算模型反映架体结构或架体结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效应,说明各变量相互关联关系的计算公式。2.2 符号2.2.1 荷载、荷载效应GK 吊篮及钢丝绳等自重标准值;M FWK 风荷载作用在作业脚手架立杆中产生的力偶矩;M GSK 永久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总和;M K 水平杆件弯矩标准值;M QSK 可变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总和;M S 受弯构件弯矩设计值;M SW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M WSK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总和;Nd荷载设计值;N FWK 作业脚手架由风荷载产生的架体立杆轴向力标准值;N JGK
7、架体结构件及附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N JQK 承重支架除施工荷载以外的可变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NK架体立杆的轴向力标准值;Nl 风荷载及其他作用对连墙件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Nlw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N 0 连墙件约束架体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N QjK 第 j 个可变荷载标准值;N r 荷载的标准值;NS 计算单元立杆段(门架)的轴向力设计值;N SGK 承重支架上除结构件和附件外的永久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N SQK 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N SQK 架体作业层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N SWK 承重支架计算单元立杆(门架)风荷载
8、作用的最大附加轴力标准值;Nv 连墙件与脚手架、连墙件与建筑结构连接的抗拉(压)承载力设计值;P 脚手架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QD 动力钢丝绳所受拉力设计值;QK 吊篮施工荷载标准值;QT 吊篮悬挂机构后支架配重自重标准值;QWK 吊篮所承受的风荷载标准值;R作用于连接节点的弯矩、扭矩、拉(压)力、剪切力、滑移力设计值;Rc脚手架连接节点的抗弯、抗扭、抗拉(压)、抗剪切、抗滑移承载力设计值;Rd架体结构或架体结构件的抗力设计值;R ? 结构或构件的抗力函数;Sd dst 架体的倾覆力矩设计值;Sd stb 架体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RS架体原型试验或架体构配件力学性能试验承载力极限值;S 钢丝
9、绳破断拉力总和;S fcu 试件强度标准差;SP 折减后的钢丝绳破断力;wK 风荷载标准值;w0基本风压值; 应力值;w 由风荷载产生的应力值。vmax 永久荷载标准组合作用下架体结构或构配件的最大变形值;2.2.2 材料、构件物理性能和抗力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cui 试件的强度实测值;fcu min试件的最小强度值;f d 材料强度的设计值;fk 材料强度的标准值;fmcu试件的强度平均值;SL 钢丝绳允许拉力;v 变形的规定限值。2.2.3 几何参数A 毛截面面积;AC 净面积;Ad 立杆底座底面积;An 挡风面积;Aw 迎风面积;ad 几何参数的设计
10、值;ak 几何参数的标准值;a 几何参数的附加量值;b 作业脚手架立杆横向间距或门式架宽度;H 架体高度;H 1 连墙件竖向间距;L1 连墙件水平间距;I 受弯构件跨度或悬挑构件悬挑段长度;II 吊篮悬挂机构前支架横梁长度;III 吊篮悬挂机构后支架横梁长度;l a 作业脚手架立杆纵向间距;试件组数;W 受弯构件截面模量; 长细比。2.2.4 计算系数k c 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KS 钢丝绳安全系数;K 钢丝绳破断拉力折减系数;档风系数;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综合安全系数指标;m 材料抗力分项系数;, . .rm 材料强度附加系数;n 荷载的分项系数;0 结构重要性系数;s 风荷载体型系
11、数;stw 按桁架确定的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3 基本规定3.1 种类划分3.1.1 建筑施工脚手架根据其用途和使用功能可划分为作业脚手架、承重支架和高处作业吊篮三大类。3.1.2 作业脚手架应根据搭设材料、搭设方法和节点连接方式划分种类,包括:落地脚手架、悬挑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护架。3.1.3 承重支架应根据搭设材料、节点连接方式和用途划分种类,包括:结构安装承重支架、混凝土浇筑施工模板支架、满堂脚手架。3.1.4 高处作业吊篮应根据所用材料、规格、悬挂方式划分种类。3.2 基本要求3.2.1 脚手架的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应使架体结构在使用期内以适当的可靠性且
12、经济的方式满足架体的功能要求。3.2.2 脚手架的架体结构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1 能承受在施工和使用期内的设计荷载;2 架体稳固,不发生影响正常使用的变形;3 满足施工要求;4 具有使用功能和安全防护功能;5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架体结构性能应保持稳定,不应随工程施工周期延长和施工荷载反复作用而使性能明显降低。3.2.3 在脚手架设计时,应根据下列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使架体结构不出现可能的损坏:1 应辨识危险源并制定预案,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预防危险的侵害;2架体应由多个稳定结构单元组成,当单个构件或架体局部意外受损时,架体结构的其他部分仍能保持完整,不出现连续性坍塌或整体破坏。3.2.4 搭设脚手架
13、所使用的材料、构配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脚 手架的构配件应拆装方便,连接可靠,具有良好的互换性,且可重复使用。3.2.5 脚手架的架体结构应是空间几何不可变的稳定结构体系;架体的构造应 满足设计计算模型基本假定条件的要求。3.2.6 脚手架的结构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应由具有相应资格的工程技 术人员担任。3.3 安全等级和安全系数3.3.1表3.3.1脚手架的安全等级安全等级危险性I很大R较大m3.3.2 脚手架安全等级划分应在各专业规范中具体规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作业脚手架应按落地脚手架、悬挑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护架 的架体种类、搭设高度、荷载划分安全等级;2承重支架
14、应根据架体种类,搭设高度、荷载划分安全等级;3吊篮应根据种类、使用高度、荷载划分安全等级;4新型脚手架的安全等级划分应按同类脚手架的安全等级提高一级。3.3.3 在脚手架结构或构配件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综合安全系数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强度:睁稳定:睁2当采用新型脚手架体系且无使用经验时,其综合安全系数应满足下式要求:稳定:睁3应将B以抗力调整系数的形式计入专业规范的相应计算公式中。3.3.4 脚手架架体结构重要性系数0表3.3.4脚手架架体结构重要性系数0架体结构重 要性系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设计安全等级IRm1.11.00.91.04 材料、构配件的性能及几何参数4
15、.1 材料、构配件4.1.1 脚手架所用的钢管宜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GB/T3091 中规定的普通钢管,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级钢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 中Q345级钢的规定。4.1.2 脚手架所使用的型钢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 GB/T700 中 Q235B 级钢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中Q345级钢的规定。4.1.3 架体结构的连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手工焊接所采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 GB/T5117 或低合金钢焊条
16、 GB/T5118 的规定,焊条型号应与所焊接金属物理性能相适应。2 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 碳钢药芯焊丝GB/T10045、低合金钢药芯焊丝GB/T17493的要求,焊丝应与被焊金属物理性能相适应。3 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 C 级 GB/T5780 的规定。4.1.4 钢筋吊环或预埋锚固螺栓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4.1.5 用铸铁或铸钢制作的构配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可锻铸铁件GB/T9440 中 KTH-330-08 或
17、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GB/T11352 中 EG230-450的规定。4.1.6 脚手板可采用钢、木、竹等材料制作,其材质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脚手板材质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 GB/T700 中 Q235 级钢的规定,所用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5mm,板面冲孔内切圆直径应小于 25mm。2 木脚手板应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中H a级的规定。3竹脚手板应采用毛竹或楠竹制作。竹龄应为3年4年。4.1.7 高处作业吊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高处作业吊篮 GB/T19155 的规定。4.1.8 脚手架所用钢丝绳、索具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用途
18、钢丝绳GB/T20118、 重要用途钢丝绳 GB8918、 钢丝绳用普通套环 GB/T5974.1、钢丝绳夹 GB/T5976 的规定。4.1.9 材料的强度、弹性模量等物理力学性能,应根据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确定;自制的定型构配件的强度、刚度等力学性能指标确定应经过设计计算,必要时应根据有关的试验方法标准经试验确定。脚手架应在相应标准中明确规定所用材料和构配件的品种、材质、规格、型号、物理性能、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技术参数及要求,对节点连接件尚应有承载能力、连接技术要求、检验方法的规定。4.2 几何参数4.2.1 脚手架架体结构的几何参数a可按正常搭设情况下架体结构几何尺寸的 实测平均值确定。4
19、.2.2 架体构配件的几何参数标准值,可按正常生产情况下几何尺寸的实测平均值确定;或可以几何尺寸的实测数据为基础,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确定。4.2.3 材料、构配件几何参数的标准值,也可采用设计规定的公称值。5 荷载5.1 荷载的分类及标准值5.1.1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应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5.1.2 脚手架的永久荷载应包含下列内容:1 架体结构件自重;2 架体上脚手板、安全网、栏杆等附件的自重;3 承重支架上的模板支承体系自重、静止设备、建筑结构件及堆放物的自重;4 架体上其他可按永久荷载计算的荷载。5.1.3 脚手架的可变荷载应包含下列内容:1 施工荷载;2 架体上移动的设备、机具的作
20、用;3 模板支架上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倾倒等作用;4 模板支架由于施工原因产生的水平力作用;5 架体上其他可按可变荷载计算的荷载;6 风荷载。5.1.4 脚手架永久荷载标准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一般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的规定,取材料和构配件的自重为其荷载标准值;2 应按材料、构配件和机具的产品通用的理论重量及本标准附录 A 的规定取其荷载标准值;3采取有代表性的抽样实测,应以其平均值加上 2倍的均方差作为标准值。5.1.5 脚手架可变荷载标准值的确定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表5.1.5施工荷载标准值在舁 厅P脚手架用途施工柿裁标准值(kN/nf)1结构3.02
21、装修2.0注:斜梯施工荷载标准值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应低于2.0 kN/ rfo2作业脚手架上同时存在2个及以上操作层作业时,各操作层的施工荷载 标准值总和不得超过5.0 kN/itf;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各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标准 值总和不得超过6 .0kN/m2o3高处作业吊篮等吊挂脚手架施工荷载标准值应按设计值取用,但不得低于1.0 kN/小4架体上移动的设备、机具应按其可能情况由自重值计算可变荷载标准 值。5.1.6 由于泵送混凝土、水平运输、卸料不均等未预见的施工原因产生的模板支架水平荷载标准值,可取立杆垂直荷载的2%,该荷载以水平力作用在架体立杆顶部。5.1.7 架体上振动、冲击物体
22、的可变荷载设计值,应按物体自重值乘以动力系 数取值,动力系数取值为1.52.0。5.1.8 作用于脚手架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Wo基本风压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取重现期n=10对应的风压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表5.1.8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s背靠建筑物的状况全封闭墙敞开、框架和开洞墙全封闭、半封闭脚手架1.01.3敞开式脚手架注:1为挡风系数,=1.2 An/A ,其中:An为挡风面积,A2当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时,宜取=0.8,s最大值宜取1.0° st
23、w5.2 荷载组合5.2.1 在脚手架设计时,根据正常搭设和使用过程中在架体上可能同时出现的 荷载,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组合,并应取 各自最不利的荷载组合进行设计。5.2.2 对于脚手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的基本组合进行荷载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作业脚手架荷载的基本组合计算项目荷载的基本组合水平杆强度;升降脚手架的水平支承 桁架及固定吊拉杆强度永久福栽+施工福裁立杆稳定承载力;升降脚手架竖向主 框架及附墙支座强度、稳定承载力; 悬挑脚手架悬挑支承结构强度、稳定 承载力;立杆地基承载力永久福栽+施工福裁永久加栽+0.9 (施工柿裁+风柿我)连墙件强度、稳定承载
24、力风何栽+ N 02计算项目荷载的基本组合水平杆强度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永久福栽+0.7可变猫裁由可变荷战控制的组合永久福载+可变福裁立杆稳定 承载力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永久何裁+0.7可变何裁+0.6风何裁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永久福载+可变福裁 永久福栽+0.9 (可变柿我+风柿我)支架结构的 倾覆附加水平荷载组合永久荷载+施工荷载+附加水平荷载风荷载组合永久福栽+施工福裁+风福我立杆地基 承敌Jj永久福栽+可变柿+0 +0.6风福栽3当设计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吊篮荷载的基本组合计算项目荷载的基本组合钢丝绳强度、支架强度及稳定永久福载+可变柿裁+风福我注:表中的“+仅表示各项荷载参与组合,而不表
25、示代数相加5.2.3 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按荷载的标准组合进行荷载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1计算项目荷载标准组合水平杆件挠度永久福我悬挑脚手架型钢悬 挑梁的挠度永久福我永久福载+施工福栽计算项目荷载标准组合水平杆件挠度永久福我6 设计1.1.1 一般规定6.1.1 脚手架设计应采用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6.1.2 脚手架结构的极限状态可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架体或结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应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1)结构件或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或因连接节点产生滑移而失效或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26、;2)整个架体结构或架体结构的一部分失去平衡;3)剪刀撑、斜撑杆、连墙件等杆件破坏或失效,使架体结构体系破坏;4)结构整体或局部杆件丧失稳定。5)地基丧失承载能力。2 当架体或结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应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1)影响正常使用的变形;2)影响正常运行的变形;3)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6.1.3 脚手架设计应按架体结构正常搭设和正常使用情况进行,可不考虑短暂、偶然、地震设计状况;应对不同的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计算或验算。6.1.4 在脚手架设计时,应首先对架体结构进行受力分析,明确荷载传递路径,选择有代表性的最不利杆件或构配件作为计算单元。计算单元的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1
27、 选择受力最大的杆件、构配件;2 选择跨距、间距增大部位的杆件、构配件;3 选择架体构造变化处或薄弱处的杆件、构配件;4 当架体上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尚应计算集中荷载作用范围内受力最大的杆件、构配件。6.1.5 脚手架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应根据架体构造、搭设部位、使用功能、荷载等因素确定脚手架的设计计算内容,并应在专业规范中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脚手架的设计计算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1 落地作业脚手架1)水平杆件的抗弯强度、挠度;节点连接强度;2)立杆稳定承载力;3)地基承载力;4)连墙件强度、稳定承载力、连接强度。2 悬挑脚手架1)架体水平杆件的抗弯强度、挠度
28、;节点连接强度;2)立杆稳定承载力;3)连墙件强度、稳定承载力、连接强度;4)悬挑支承结构的强度、稳定承载力、挠度、锚固连接强度、吊拉杆强5)支承悬挑结构的建筑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3 升降脚手架1)竖向主框架构件强度、受压杆件稳定承载力;2)水平支承桁架构件强度、受压杆件稳定承载力;3)支座结构件强度,锚固连接强度;4)挑梁强度、吊拉杆强度、提升索具、吊具强度、提升动力;5)作业脚手架架体结构件强度、受压杆件稳定承载力、挠度;6)节点连接强度。7)支座锚固处主体结构强度。4 高处作业吊篮1)索具、吊具强度;2)悬挂支承机构抗倾覆;3)悬挂支承机构支座下的建筑主体结构承载能力。5 承重支架1)水
29、平杆件抗弯强度、挠度;节点连接强度;2)立杆稳定承载力;3)架体抗倾覆能力;4)地基承载力;6 当架体搭设在建筑结构上时,应对建筑结构承载能力进行验算。6.1.6 脚手架宜根据规定的安全等级,采用由荷载的标准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几何参数的标准值和各相应的分项系数构成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基本变量的设计值可按下列规定确定:1 荷载的设计值N d 可按下式确定:式中: N d 荷载设计值;Nr 荷载的标准值;rn 荷载的分项系数。2 材料强度的设计值f d 可按下式确定:式中:fd 材料强度的设计值;fk 材料强度的标准值;rm 材料抗力分项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
30、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规定取值。3 几何参数的设计值ad 可采用几何参数的标准值ak ;当几何参数的变异性对结构性能有明显影响时,几何参数的设计值可按下式确定:式中:ad 几何参数的设计值;ak 几何参数的标准值;a 几何参数的附加量值。4 结构抗力的设计值Rd 可按下式确定:式中:Rd 架体结构或架体结构件的抗力设计值;R(?) 结构或构件的函数;, 一rm 材料强度附加系数。6.1.7 架体结构件的强度应按构件净截面计算;稳定性和变形应按构件毛截面 计算。6.1.8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等技术参数,应根据下列规定采用:1型钢、一般的钢构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
31、B50017的规定采用。2焊接钢管、经冷弯成型的厚度小于 6mm的钢构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的规定采用。3不应采用考虑钢材冷加工效应的强度设计值,也不应采用钢材的塑性强 度值。6.1.9 脚手架杆件的容许表6.1.9杆件容许长细比构件类型杆件长细比双排脚手架、承重支架受压杆件210单排脚手架受压立杆230其他受压杆件250受拉杆件350构件类别容许值受弯构件挠度:1/150、10mm悬挑构件挠度:1/125承重支架、立杆侧向挠度轴向压缩HI/OO注:l为受弯构件跨度或悬挑构件悬挑段长度;H为承重支架高度。架体类别荷载类别分项系数作业脚手架永久福我1.2可
32、变福裁1.4承重支架永久福我由可变荷战控制的组合:1.2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11.35结构倾覆验算0.9可变福栽th青况r1.4标准值大于4 kN/ m2的可变猫我1.3脚手架永久福我变形、地基承载力计算1.0可变福栽悬挑脚手架、型钢悬挑梁挠度、地基承载力计算风荷载1.4承重支架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进行风荷载组合计算:1架体按本标准规定设置了连墙件或斜拉钢丝纯,采取了防倾覆措施;2基本风压值wo<0.40kN/m2,架体高度小于10m,架体高宽比不大于2.0,架体上竖向封闭栏杆的高度小于 1.2m或竖向模板的高度小于1.0m。1.1.1 能力极限状态1.1.2 脚手架按承载能力极限
33、状态设计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架体结构或架体构配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应符合下式要求:r°Nd < Rd式中:r02整个架体结构或具一部分失去静力平衡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应符 合下式要求:r0sd dst & Sd stb式中:Sddst 架体的倾覆力矩设计值,按荷载的基本组合计算;Sdstb 架体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按荷载基本组合计算,其中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0.9,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003地基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应采用分项系数法进行,地基承载力值 应取特征值,应按下式计算:P< fa式中:P一脚手架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
34、征值1.1.3 脚手架杆件连接节点承载力应满足下式要求:roR< Rc式中:R作用于连接节点的弯矩、扭矩、拉(压)力、剪切力、滑移力设计值;Rc脚手架连接节点的抗弯、抗扭、抗拉(压)、抗剪、抗滑移承载力设计值。1.1.4 作业脚手架受弯构件的强度应按下式计算:(623-1)roMs0 fdW式中:ro结构重要性系数;Ms 一一作业脚手架受弯构件弯矩设计值;W 受弯构件截面模量;fd受弯构件抗弯强度设计值。作业脚手架受弯构件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Ms 1.2 Mgsk 1.4 Mqsk(623-2)式中: Mgsk 一作业脚手架永久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总和;Mqsk 一一作业脚手架可变荷
35、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总和。1.1.5 作业脚手架立杆稳定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d不组合风荷载时:(6.2.4-1)组合风荷载时:(624-2)式中:Ns 作业脚手架计算单元立杆段(门架)的轴向力设计值;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立杆长细比按长细比;A 立杆的毛截面面积;作业脚手架立杆由风荷载产生的应力值,对于杆件式作业脚手架Msww MWsw ;对于门式作业脚手架作业脚手架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2M sw .Ab,应按式(624-5)计算;fd 受压立杆(门架)的抗压强度设计值;b门式架宽度。i作业脚手架计算单元立杆段(门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应取较大值:不组合风荷载
36、时:Ns 1.2 Njgk 1.4 Nsqk(6.2.4-3)组合风荷载时:Ns 1.2 Njgk 0.9 1.4 Nsqk(6.2.4-4)式中: Njgk 作业脚手架结构件及附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合;Nsqk 作业层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2作业脚手架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Msw 0.9 1.4M swk(6.2.4-5)式中:Mswk 作业脚手架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应按有关规范规定计1.1.6 作业脚手架连墙件杆件的强度及稳定应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强度:< 0.85fd(6.2.5-1)Ac稳定:-N- < 0.85 fd(625-
37、2)ANi Niw N0(625-3)Niw 1.4wk Li Hi(625-4)式中:连墙件应力值;Ac 连墙件的净面积,带螺纹的连墙件应取有效截面积;A连墙件的毛截面面积;Ni 风荷载及其他作用对连墙件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N iw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Li 连墙件水平间距;Hi 连墙件竖向间距;N 0 连墙件约束架体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单排作业脚手架取2 KN ;双排作业脚手架取3 KN ;6.2.6作业脚手架连墙件与架体、连墙件与建筑结构连接的连接强度应符合下 式要求:Ni < Nv(6.2.6)式中:Nv 连墙件与作业脚手架、连墙件与建筑结构连接的抗拉(压
38、)承载力设计值,应根据相应规范规定计算6.2.7MS 1.35 MGSK 0.7 1.4MQSK(6.2.7-1)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M S 1.2 MGSK 1.4MQSK(6.2.7-2)式中:M S承重支架受弯构件弯矩设计值;M GSK承重支架永久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总和;M QSK承重支架可变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总和。6.2.8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NS 1.2 NJGK NSGK 1.4 NSQK NJQK(6.2.8-1)NS 1.2 NJGK NSGK 1.4 0.9 NSQKNJQK NSWK(6.2.8-2)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NS 1.35 NJG
39、KNSGK1.4 0.7 NSQK NJQK 0.6NSWK (6.2.8-3)式中: N S 承重支架计算单元立杆段(门架)的轴向力设计值;N JGK 承重支架结构件及附件的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N SGK 承重支架上除结构件和附件外的永久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N SQK 承重支架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N JQK 承重支架除施工荷载以外的可变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N SWK 承重支架计算单元立杆(门架)风荷载作用的最大附加轴向力标准值,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计算。6.2.9 脚手架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要求:NkAd式中:P脚手架立杆(门架)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40、;Nk 作用于脚手架立杆的轴向力标准值,按本标准第6.2.10条的规定采用;Ad 立杆底座底面积;6.2.10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荷载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在脚手架地基验算时,应结合地基土的类别、状态等因素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式计算:fa kc fak(6.2.10)式中:f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c 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按表 6.2.10的规定采用。表6.2.10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地基土类别原状土分层回填夯实土多年填积土0.7-碎石、砂土0.90.4粉土、粘土0.80.5岩石、
41、混凝土1.0-6.2.11 在脚手架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计算时,作用在脚手架立杆的轴向力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作业脚手架立杆的轴向力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不组合风荷载时:Nk Njgk Nsqk(6.2.11-1)组合风荷载时:Nk Njgk 0.9Nsqk Nfwk(6.2.11-2)Nfwk 2M FWK(6.2.11-3)bMfwkwKlaH1(6.2.11-4)10式中:Nk 作业脚手架计算立杆段(门架)的轴向力标准值;N jgk 架体结构件及附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Nsqk 架体作业层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n fwk 作业脚手架由风荷载产生的架体立杆轴向力标
42、准值;M fwk 风荷载作用在作业脚手架立杆中产生的力偶矩;Wk风荷载标准值;b作业脚手架立杆横向间距或门架宽度;la 作业脚手架立杆纵向间距;H1一一作业脚手架连墙件竖向间距。2承重支架立杆的轴向力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nN K N JGK NsgkNqjk 0.6N SWK(6.2.11-5)j 1式中:Nqk承重支架上第j个可变荷载标准值。6.2.12 高处作业吊篮设计时,应满足下列条件:1高处作业吊篮动力钢丝绳所承受的拉力,应符合下式要求:Qd .Jgk Qk 2 qWk(6.2.12-1)式中:Qd动力钢丝绳所受拉力设计值;Gk 高处作业吊篮及钢丝绳等自重标准值;Qk 高处作业吊篮施
43、工荷载标准值;Qwk 高处作业吊篮所承受的风荷载标准值;Ks 钢丝纯安全系数。2高处作业吊篮平衡稳定应符合下式要求:Qt > 1.4; Gk Qk 2 QWk %:式中:Qt 高处作业吊篮悬挂机构后支架配重自重标准值;li 高处作业吊篮悬挂机构前支架横梁长度;l 2 高处作业吊篮悬挂机构后支架横梁长度。脚手架所使用的索具、吊具,应根据荷载标准值按允许应力法进行设计计算,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6.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6.3.1 脚手架结构或构配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应符合下式要求:vm ax & v式中: vmax 永久荷载标准组合作用下的架体结构或构配件的最大变形值,应
44、按有关规范的规定计算;6.3.2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荷载的标准组合应符合下列要求:1 水平受弯构件弯矩作用的标准组合应按下式计算:式中:M K 水平杆件弯矩标准值;MGSK 脚手架永久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总和。2 作业脚手架立杆荷载作用的标准组合应按下式计算:式中:N k 作业脚手架计算立杆段(门架)的轴向力标准值;N JGK作业脚手架结构件及附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3 承重支架立杆(门架)荷载作用的标准组合应按下式计算:式中:NK承重支架计算立杆段(门架)的轴向力标准值;N JGK结构件及附件的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N SGK 除结构件和附件外的永久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
45、值总和。6.3.3 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材料性能的分项系数rm ,除各专业规范有专门规 定外,应取为 1.07 结构分析和试验7.1 一般规定7.1.1 脚手架的设计计算模型 (公式) 应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设计计算所采用的技术参数应有试验或工程实践依据。新型脚手架应在架体原型试验的基础上建立设计计算模型,并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架体设计计算参数。7.1.2 脚手架的结构分析应包括架体分析和节点分析,结构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1 荷载作用效应的分析,以确定架体结构、架体结构件及节点的荷载作用效应;2 架体结构抗力、架体节点抗力及其他性能的分析,以确定架体结构和节点的抗力及其他物理性能。7.1.3
46、 脚手架的结构分析可采用模拟计算分析、模型试验分析和原型试验分析等方法进行。当采用试验方法确定架体结构和节点的抗力时,应符合附录 C 的规定。7.1.4 结构分析的精度,应能满足设计和计算模型建立的要求,必要时宜进行试验验证。7.1.5 对与时间无关的或不计累积效应的静力分析,可只考虑荷载作用的最大值或最小值。7.1.6 在不能准确确定荷载作用参数时,应对荷载作用给出上下限范围,并进行比较,以确定最不利的荷载作用效应。7.1.7 当架体结构或连接节点承受自由荷载作用时,应根据每一自由荷载作用可能出现的空间位置、大小和方向,分析确定对架体结构最不利的荷载布置。7.1.8 当动荷载作用可被认为是拟
47、静荷载作用时,可通过把动荷载作用分析结果包括在静荷载作用中或对静荷载作用乘以等效动力放大系数的方法,来考虑动荷载作用效应。7.1.9 试验结果的分析评估应符合下列原则:1 可将试验架体的性能和失效模式与理论预测值进行对比,相互验证;当偏离预测值过大时,应分析原因,必要时应补充试验。2 应根据已取得的分布类型及参数信息,可以统计方法为基础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估。3 试验的评估结果仅对所考虑的试验条件有效,不宜将其外推应用。7.2 节点分析与试验7.2.1 在架体节点允许承载力确定时,应以试验为依据。在对架体节点及节点连接件分析时,应充分考虑节点在工作状态下所承受荷载的性质。7.2.2 在进行节点分析
48、时,应充分考虑架体结构可能存在的弹性变形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必要时应通过试验或理论分析进行修正。7.3 架体分析与试验7.3.1 脚手架结构分析所采用的基本假定和计算模型,应具有理论和试验依据,应经过工程实践验证可行;可仅考虑架体结构处于线弹性状态,应能真实反应架体的实际结构和构造,并应能合理描述所考虑极限状态下结构的反应。7.3.2 脚手架结构分析应考虑下列因素:1 架体结构类型及用途;2 材料性能、规格、几何缺陷、力学缺陷;3 受力特点及传力路径;4 节点和杆端约束,杆件或构件连接方式;5 架体的构造形式;6 架体的侧向稳定和侧向支撑。7.3.3 应对脚手架组成结构进行机动分析,应确保架体
49、结构具备空间几何不变条件。7.3.4 在进行架体结构分析时,应通过适当的换算系数或修正系数考虑试验条件与架体结构实际使用条件的不同。换算系数”应通过试验或经验分析来确定。影响换算系数”的主要因素可包括尺寸效应、时间效应、试件的边界条件、环境条件、施工工艺条件、试验加载条件等。7.3.5 按试验结果确定架体结构抗力设计值及确定或验证计算方法时,应考虑试验数量和精度的影响。8构造8.1 一般规定8.1.1 脚手架应具有完整的架体组架方法和构造体系,应能满足各种复杂施工工 况的需求,并应保证架体牢固、稳定及传力路径清晰合理。8.1.2 脚手架架体的连接节点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应确保架体结构连接的
50、 安全可靠。表8.1.2脚手架杆件连接力学性能节点 名称性能名称性能要求检验方法杆件 交叉 节点抗破坏承载力当节点承受竖向力 P=25kN时,节点 连接件各部位不破坏抗滑移承载力当节点承受竖向力 P=10kN时,与节 点连接件相连接的水平杆端位移值不0.5mm水平杆轴向拉力(压力)水平杆轴向拉力(压力)P> 1.5kN时节点连接件无变形、无滑移、无破 坏。抗扭转刚度扭力矩为900N.m时,1m长水平杆端位移值f< 70.0mm。杆件 对接 节点抗拉力作用节点抗拉力拉力P>30kN时,节点对接杆件无位 移抗压力作用节点抗压力压力P> 0.85倍杆件抗压强度时,节 点连接件
51、无破坏抗拉(压)力作用节点抗 拉(压)力拉(压)力P> 30kN时,节点连接件 无破坏,节点对接杆件无位移8.1.3 脚手架所用杆件、节点连接件、索具、安全装置等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应能配套使用,应能满足各种工况下架体搭设的组架方法和构造要求。8.1.4 脚手架的搭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回填土应分层回填逐层夯实;2场地排水应顺畅,不应有积水。8.2 作业脚手架8.2.1 作业脚手架的宽度不应小于0.8m,也不宜大于1.2m。作业层高度不应小于1.7m,也不宜大于2.0m。8.2.2 作业脚手架顶层防护栏杆应超过建筑物或构筑物边沿高度1.8m。8.2.3 作业脚手架必须按设
52、计和构造要求设置连墙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压力和拉力的构造,并应与建筑主体结构和架体连接牢固;2 连墙点应均匀分布,当架体搭设高度在40m 及以下时,每点覆盖面积不得大于40 m2;当架体搭设高度超过40m时,每点覆盖面积不得大于27 m2 ;3 连墙点竖向间距不得超过3 步,应按 2 步 2 跨、 2 步 3 跨、 3 步 3 跨设置;4 在架体的转角处或开口型作业脚手架端部,必须增设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且不应大于 4.0m。8.2.4 在作业脚手架的外侧立面上应按规定设置剪刀撑或斜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在作业脚手架的转角处、端部由底至顶连续设置;2 悬挑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护架应连续设置。8.2.5 作业脚手架底层立杆上应设置扫地杆。8.2.6 作业脚手架连墙件以上架体的悬臂高度不应超过两步。8.2.7 悬挑脚手架的悬挑支承结构应经过计算设置,当采用型钢梁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谢笼租赁服务及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协议
- 电商店铺装修设计及供应链管理合作协议
- 跨境知识产权忠诚协议资产冻结与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 房屋相邻权与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 网络广告技术服务补充协议
- 智能家居网关设备研发与市场推广服务合同
- 专属私人飞机航线申请与VIP接送合同
- 员工股权解锁与公司融资协议
- 生物检测试剂盒市场推广及销售合作合同
- 现代化工企业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 2025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模拟检测(三)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压力容器焊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
- 少先队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河北省临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
- 污水处理厂运营维护方案运营维护方案篇
- 【MOOC】中药药理学-学做自己的调理师-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电子公章模板
- 窑炉课程设计-年产50万件卫生洁具隧道窑设计.doc
- 大中型水库控制运用计划编写大纲
- 北京大兴生物医药基地详介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