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文体常识小辑_第1页
古代诗歌文体常识小辑_第2页
古代诗歌文体常识小辑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诗歌文体常识小辑    四言诗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诗经的四言诗,楚辞的骚体诗,汉乐府和魏晋的四言、五言诗,是唐代以前的三种诗歌样式。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     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汉代有时简称它为“辞”,或连称为“辞赋”。又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以“骚”来指称楚辞。从汉代开始,“楚辞”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离骚是楚辞篇名,屈原的

2、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自汉迄南北朝,离骚又被举为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汉乐府  原来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订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后来人们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产生于两汉,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句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体现自由的抑扬

3、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篇幅一般较长,容量也较大。李白尤擅长古体诗的创作。     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字数为五言或七言,句数为四句或八句,每句的平仄有严格的规定,律诗中间两联须对仗,绝句不一定对仗,要一韵到底。     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是近体诗的一种。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双数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

4、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 绝句也称截句、断句,仅有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也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就记载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来区别于近体绝句。唐以后的近体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不一定对仗。 行、歌、引、吟古诗的体裁。汉魏以来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王灼碧鸡漫志卷一:“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赵德操北窗炙(gu)卷上:“凡歌始发声,谓之引既引矣,其声稍放焉,故谓之行。行者,其声行也。”“行”如白居易琵琶行,“歌”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引”如李贺的箜篌引,“吟”,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赋得凡摘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