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救生艇筏、救助艇的释放与回收2.1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释放装置2.2 救生艇筏的释放2.3 救生艇筏的回收2.4 恶劣海况下救生艇筏的释放与回收2.5 救生艇筏释放装置的检查及维护保养2.6 救生艇承载释放装置及操作2.7 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释放与回收2.8 救生筏扶正方法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员了解救生艇筏释放装置的种类、配备原则及主要结构;熟悉空载和承载释放装置的操作要领和使用中的正确复位方法;熟悉在正常情况和恶劣海况时对各类救生艇的正确释放和回收程序;掌握穿着救生衣扶正救生筏的正确方法。2.1救生艇筏、救助艇释放装置 救生艇筏的释放装置救生艇筏的释放装置是用来存放和释放救生艇筏的专
2、用配套设备。是用来存放和释放救生艇筏的专用配套设备。当船舶遇险时能否快速地释放救生艇筏,其释放装置性能的好坏起着当船舶遇险时能否快速地释放救生艇筏,其释放装置性能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决定性的作用。 每艘救生艇均应配置一副独立的释放装置,每副释放装置装配一每艘救生艇均应配置一副独立的释放装置,每副释放装置装配一个吊艇机以保障释放和回收救生艇筏工作能迅速、安全地进行。救生个吊艇机以保障释放和回收救生艇筏工作能迅速、安全地进行。救生艇筏的释放装置比较多,本章节仅介绍常用的几种释放装置。艇筏的释放装置比较多,本章节仅介绍常用的几种释放装置。2.1.12.1.1救生艇释放装置救生艇释放装置 救生艇平
3、时存放在释放装置上。救生艇释放装置又称降落设备,救生艇平时存放在释放装置上。救生艇释放装置又称降落设备,俗称吊艇架。释放装置按形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旋转式、摇倒式、重俗称吊艇架。释放装置按形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旋转式、摇倒式、重力式和自由降落入水式等。力式和自由降落入水式等。2.1.1.12.1.1.1旋转式释放装置旋转式释放装置 旋转式释放装置用于艇重旋转式释放装置用于艇重不超过不超过1400kg1400kg时,它是由两根时,它是由两根顶端弯曲并能顶端弯曲并能360360转动的吊柱,转动的吊柱,通过吊艇索来吊起救生艇的。通过吊艇索来吊起救生艇的。释放时需用人力将艇首、尾端释放时需用人力将艇首、尾
4、端通过转动吊柱分别转出舷外再通过转动吊柱分别转出舷外再降落至水面。此类释放装置结降落至水面。此类释放装置结构简单、无需动力,但操作过构简单、无需动力,但操作过程费时、费力,仅适合较小的程费时、费力,仅适合较小的船舶使用。船舶使用。 旋转式释放装置如图旋转式释放装置如图2-12-1所示。所示。图2-1 旋转式释放装置2.1.1.22.1.1.2摇倒式释放装置摇倒式释放装置(1)(1)弧齿式释放装置弧齿式释放装置 弧齿式释放装置是由前后弧齿式释放装置是由前后两根吊柱装置组成,每根吊柱两根吊柱装置组成,每根吊柱下端成扇形弧齿状,弧齿的中下端成扇形弧齿状,弧齿的中心用螺栓固定在释放装置底座心用螺栓固定
5、在释放装置底座上,扇形弧齿的外齿与底座下上,扇形弧齿的外齿与底座下部的齿槽相啮合。吊臂的形式部的齿槽相啮合。吊臂的形式有直杆形和有直杆形和“S”S”形等,直杆形形等,直杆形吊臂设在艇的两端外,而且需吊臂设在艇的两端外,而且需要将吊艇钩设在艇首、尾顶端,要将吊艇钩设在艇首、尾顶端,“S”S”形吊臂则可将艇直接搁在形吊臂则可将艇直接搁在释放装置下的木墩上,艇的首、释放装置下的木墩上,艇的首、尾吊艇钩设置在艇的首、尾部尾吊艇钩设置在艇的首、尾部即可。即可。 弧齿式释放装置如图弧齿式释放装置如图2-22-2所示。所示。图2-2 弧齿式释放装置(2 2)推杆式释放装置)推杆式释放装置 推杆式释放装置主要
6、由两根推杆式释放装置主要由两根活动的吊柱组成,每根吊柱由活动的吊柱组成,每根吊柱由一根螺杆与吊柱支架相连,螺一根螺杆与吊柱支架相连,螺杆的下端与螺纹套筒相啮合,杆的下端与螺纹套筒相啮合,螺纹套筒与底座相连。释放时,螺纹套筒与底座相连。释放时,人力摇动套筒上的手柄,螺杆人力摇动套筒上的手柄,螺杆便随之伸出套筒使吊柱向舷外便随之伸出套筒使吊柱向舷外推出,吊柱上的救生艇也一同推出,吊柱上的救生艇也一同被推出舷外,再松出吊艇索即被推出舷外,再松出吊艇索即可将艇降至水面。可将艇降至水面。 推杆式释放装置如图推杆式释放装置如图2-32-3所示。所示。图2-3 推杆式释放装置2.1.1.32.1.1.3重力
7、式释放装置重力式释放装置 当救生艇艇重超过当救生艇艇重超过2300kg2300kg时,则应采用重力式释放装置。时,则应采用重力式释放装置。 重力式释放装置的形式可分为滑轨式、叉形支撑式和直杆式三种。重力式释放装置的形式可分为滑轨式、叉形支撑式和直杆式三种。 重力式释放装置如图重力式释放装置如图2-42-4所示。所示。图图2-42-4重力式释放装置重力式释放装置(a)(a)滑轨式吊艇架;滑轨式吊艇架;(b)(b)叉形支撑式吊艇架;叉形支撑式吊艇架;(c)(c)直杆式吊艇架无论哪种形式的重力式释放直杆式吊艇架无论哪种形式的重力式释放 释放装置的制造和实验应经过释放装置的制造和实验应经过CCSCCS
8、船级社认可,并满足国际救生设船级社认可,并满足国际救生设备规范的要求。备规范的要求。2.1.1.42.1.1.4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 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配套使用自由降落入水式全封闭救生艇。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配套使用自由降落入水式全封闭救生艇。该形式的降落装置主要装配于干舷高度在该形式的降落装置主要装配于干舷高度在121220m20m的高干舷船舶。艇内的高干舷船舶。艇内装配有特制的座位,并设有艇内减震装置。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装装配有特制的座位,并设有艇内减震装置。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装配在船舶尾部,以斜置的支架存放救生艇。配在船舶尾部,以斜置的支架存放救生艇
9、。 船舶只配备一艘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船舶只配备一艘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1 1)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基本要求)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基本要求 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的各项性能和指标应符合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的各项性能和指标应符合SOLASSOLAS公约公约19991999年修正案年修正案、IMOIMO第第6666届海安会通过的届海安会通过的国际救生设备规则国际救生设备规则中的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各项规定和要求。 在紧急状态下,当船舶处于横倾在紧急状态下,当船舶处于横倾2020、纵倾、纵倾1010的恶劣状态下,释的恶劣状态下,释放装置能将满载的救生艇降放到海面;当救生艇处于横倾放装
10、置能将满载的救生艇降放到海面;当救生艇处于横倾5 5、纵倾、纵倾2 2的状况下,可以利用其回收装置将满载人员的救生艇放入海面和从海面的状况下,可以利用其回收装置将满载人员的救生艇放入海面和从海面上回收到释放装置的滑道上。上回收到释放装置的滑道上。 当船舶下沉到当船舶下沉到3 34m4m处时,释放装置上的固艇装置和静水压力释放处时,释放装置上的固艇装置和静水压力释放器依靠自身的动力使艇脱开,以便艇驶往安全地带。器依靠自身的动力使艇脱开,以便艇驶往安全地带。(2 2)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技术参数)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技术参数装置工作负荷:满足额定乘员安全起降的要求。装置工作负荷:满足额定乘员安
11、全起降的要求。绞车起重负荷:满足额定乘员安全起降的要求。绞车起重负荷:满足额定乘员安全起降的要求。装置下放负荷:最小装置下放负荷:最小30kN30kN,最大满足额定乘员安全起降的要求。,最大满足额定乘员安全起降的要求。自由降落核准高度:自由降落核准高度:15m15m。(船舶在最轻航行状态从静水表面至。(船舶在最轻航行状态从静水表面至救生艇在降放状态时的救生艇最低一点的最大距离。)救生艇在降放状态时的救生艇最低一点的最大距离。)降落滑道角度:降落滑道角度:3535。(救生艇滑道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救生艇滑道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装置安装高度:装置安装高度:15m15m。起升速度:起升速度:
12、5.0m/min5.0m/min。设计工况:横倾设计工况:横倾2020、纵倾、纵倾1010。设计航速:大于或等于设计航速:大于或等于6kn6kn。登艇方式:尾门登艇。登艇方式:尾门登艇。环境温度:环境温度:-20-204545。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如图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如图2-52-5所示。所示。图2-5 自由降落入水式释放装置2.1.1.52.1.1.5新型救生艇及释放装置介绍新型救生艇及释放装置介绍(1 1)平台式释放装置平台式释放装置 平台式释放装置与其他形式释放装置不同的是,它不设置吊放艇的吊平台式释放装置与其他形式释放装置不同的是,它不设置吊放艇的吊架,而是由一个立式安装在登乘
13、甲板舷外的吊艇平台取代。其吊艇机动力架,而是由一个立式安装在登乘甲板舷外的吊艇平台取代。其吊艇机动力装置、刹车装置等大型设备均置于平台上面,减少了登乘甲板的拥挤,方装置、刹车装置等大型设备均置于平台上面,减少了登乘甲板的拥挤,方便了人员的登乘活动。便了人员的登乘活动。 此类释放装置主要装配于客船和科学考察船。平台式释放装置如图此类释放装置主要装配于客船和科学考察船。平台式释放装置如图2-62-6所示。所示。图2-6 平台式释放装置(2 2)救生艇应急自动释放自浮设备)救生艇应急自动释放自浮设备 为满足依靠吊艇架形式释放救生艇在紧急状态下能自动脱开降落为满足依靠吊艇架形式释放救生艇在紧急状态下能
14、自动脱开降落设备的要求,交通部广州海运管理局研制了一种救生艇应急自动释放设备的要求,交通部广州海运管理局研制了一种救生艇应急自动释放自浮设备。它由自浮设备。它由自动脱绑装置和自动脱钩装置自动脱绑装置和自动脱钩装置两部分组成。当母船在两部分组成。当母船在海上发生事故突然下沉时,该设备能使救生艇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海上发生事故突然下沉时,该设备能使救生艇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脱掉绑扎的钢索和自动脱钩并自浮,从而提高了船员获救的机会和动脱掉绑扎的钢索和自动脱钩并自浮,从而提高了船员获救的机会和可能性。可能性。(3 3)全电脑信息管理救生艇)全电脑信息管理救生艇 英国救生艇协会英国救生艇协会20072
15、007年年1212月月4 4日在威尔士展示了一种新型救生艇,日在威尔士展示了一种新型救生艇,它的速度是普通救生艇的两倍,艇体进行了特别加固,可以更有效地它的速度是普通救生艇的两倍,艇体进行了特别加固,可以更有效地保护艇上人员的安全。它的驾驶室配备了全新的电脑信息管理系统,保护艇上人员的安全。它的驾驶室配备了全新的电脑信息管理系统,很多指令可以通过遥控完成,这意味着船员在航行中不必在艇上来回很多指令可以通过遥控完成,这意味着船员在航行中不必在艇上来回奔忙,降低了事故风险,而且这个电脑系统还能在风浪中自动调整。奔忙,降低了事故风险,而且这个电脑系统还能在风浪中自动调整。2.1.22.1.2救生筏释
16、放装置救生筏释放装置 救生筏依照不同的存放形式和释放方法,其释放装置可分为救生筏依照不同的存放形式和释放方法,其释放装置可分为抛投式筏架和可吊式筏架抛投式筏架和可吊式筏架。2.1.2.12.1.2.1抛投式筏架抛投式筏架 抛投式筏架根据其结构不同又分为固定式筏架、滚动式筏架抛投式筏架根据其结构不同又分为固定式筏架、滚动式筏架和翻架式筏架。和翻架式筏架。无论哪种结构的筏架,在救生筏存放时,无论哪种结构的筏架,在救生筏存放时,均应用均应用绳索配合静水压力释放器予以固定。绳索配合静水压力释放器予以固定。(1 1)固定式筏架)固定式筏架 救生筏平时水平存放在半圆形具救生筏平时水平存放在半圆形具有衬垫的
17、固定筏架上,在紧急应用时,有衬垫的固定筏架上,在紧急应用时,用人力将筏搬到船舷边,系好首缆后用人力将筏搬到船舷边,系好首缆后抛入海中;也能在船舶沉没后靠自身抛入海中;也能在船舶沉没后靠自身浮力浮出水面并充气成形。这种筏架浮力浮出水面并充气成形。这种筏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但释放时需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但释放时需要人力搬动,费工费时。要人力搬动,费工费时。固定式筏架如图固定式筏架如图2-72-7所示。所示。图2-7 固定式筏架(2 2)滚动式筏架)滚动式筏架 将单个或多个救生筏用绳索固定存放在坡形筏架上,固定索的末将单个或多个救生筏用绳索固定存放在坡形筏架上,固定索的末端连接静水压力释放器的
18、承重环,筏架坡面向舷外安置于船舷边,其端连接静水压力释放器的承重环,筏架坡面向舷外安置于船舷边,其首缆系于筏架上。人工释放时,旋动静水压力释放器的拉杆(环),首缆系于筏架上。人工释放时,旋动静水压力释放器的拉杆(环),承重环便与释放器分离,固定绳松懈,筏即失去控制滚落下海,也可承重环便与释放器分离,固定绳松懈,筏即失去控制滚落下海,也可在沉船时自动释放。在沉船时自动释放。 滚动式筏架如图滚动式筏架如图2-82-8所示。所示。图2-8 滚动式筏架(a)单个滚动式筏架;(b)多个滚动式筏架(3)(3)翻架式筏架翻架式筏架 平时以绳索将救生筏与静水压力释放器一道固定在椅子状的平时以绳索将救生筏与静水
19、压力释放器一道固定在椅子状的筏架上,椅子的靠背放倒后即为滑道。人工释放时,解脱挂钩、筏架上,椅子的靠背放倒后即为滑道。人工释放时,解脱挂钩、松开拦住筏体的滑架并向舷外翻下约松开拦住筏体的滑架并向舷外翻下约120120作为滑道使用,救生筏作为滑道使用,救生筏即顺着滑道落入海中。即顺着滑道落入海中。 翻架式筏架如图翻架式筏架如图2-92-9所示。所示。图2-9 翻架式筏架2.1.2.22.1.2.2可吊式筏架可吊式筏架 可吊式筏架通常采用可吊式筏架通常采用单臂旋转式单臂旋转式。这种形式的筏架释放过程较。这种形式的筏架释放过程较抛投式要慢,但在登乘时,人员无须入水就可以顺利进到筏内,避抛投式要慢,但
20、在登乘时,人员无须入水就可以顺利进到筏内,避免了人员攀爬或跳水带来的危险。免了人员攀爬或跳水带来的危险。客船上要求每五只筏至少配备一客船上要求每五只筏至少配备一只可吊式筏架。只可吊式筏架。 可吊式筏架如图可吊式筏架如图2-102-10所示。所示。图2-10 可吊式筏架2.1.2.32.1.2.3释放装置辅助设备释放装置辅助设备(1 1)吊艇机各部名称及作用)吊艇机各部名称及作用 吊艇机是回收救生艇的动力装置,由吊艇机是回收救生艇的动力装置,由电动机电动机(危险品船为压缩空气驱(危险品船为压缩空气驱动)、动)、滚筒、离合器、制动器、吊艇索及引导滑轮滚筒、离合器、制动器、吊艇索及引导滑轮等组成。等
21、组成。动力装置动力装置 吊艇机通常用电或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由船舶提供电源或压缩空气吊艇机通常用电或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由船舶提供电源或压缩空气产生机械动力。产生机械动力。齿轮箱齿轮箱 齿轮箱用于改变原动机的转速比,即改变人力操作与电动操作艇机回齿轮箱用于改变原动机的转速比,即改变人力操作与电动操作艇机回收救生艇时的机械转速比。收救生艇时的机械转速比。离合器离合器 离合器为人力或电动回收救生艇时的转换装置。离合器为人力或电动回收救生艇时的转换装置。制动器制动器 每一吊艇机有两套制动装置,一套为手动制动器,另一套为自动调节每一吊艇机有两套制动装置,一套为手动制动器,另一套为自动调节救生艇降落速度
22、的制动器,以保障救生艇的降落速度控制在救生艇降落速度的制动器,以保障救生艇的降落速度控制在0.40.40.6m/s0.6m/s。正常情况下由人工控制救生艇释放速度。正常情况下由人工控制救生艇释放速度。手摇装置手摇装置 吊艇机工作除电(气)动装置吊艇机工作除电(气)动装置外,同时设有手摇装置,以备在外,同时设有手摇装置,以备在缺乏动力源时可用人力转动艇机缺乏动力源时可用人力转动艇机收回救生艇。收回救生艇。 使用手摇装置人力转动吊艇机使用手摇装置人力转动吊艇机回收救生艇时,应将离合器置于回收救生艇时,应将离合器置于“手动手动”位置,回收艇完毕后应位置,回收艇完毕后应将手摇柄取下。将手摇柄取下。吊艇
23、索滚筒吊艇索滚筒 吊艇索滚筒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吊艇索滚筒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吊艇机下方两侧并同步运转的圆吊艇机下方两侧并同步运转的圆形滚筒,是分别盘绕吊艇索的装形滚筒,是分别盘绕吊艇索的装置。滚筒的直径至少为吊艇索直置。滚筒的直径至少为吊艇索直径的径的16倍。倍。 直立式吊艇机如图直立式吊艇机如图2-11所示。所示。图2-11 直立式吊艇机及结构 释放艇时,解除所有固船绳索和安全插销后,抬起吊艇机上的释放艇时,解除所有固船绳索和安全插销后,抬起吊艇机上的制动器,救生艇靠自身重力开始下降,并可通过调整制动器来控制制动器,救生艇靠自身重力开始下降,并可通过调整制动器来控制释放艇的速度。释放艇的速度。 回
24、收艇时,电动机带动两侧滚筒同步转动,两根吊艇索分别有回收艇时,电动机带动两侧滚筒同步转动,两根吊艇索分别有序地盘绕在滚筒上,依靠它将救生艇收回于吊艇架上。当吊艇架恢序地盘绕在滚筒上,依靠它将救生艇收回于吊艇架上。当吊艇架恢复到原来位置时,吊艇架底座上的限位开关切断电源,以防止吊艇复到原来位置时,吊艇架底座上的限位开关切断电源,以防止吊艇索过度受力而发生危险。吊艇机还附有手摇装置,当吊艇机失去动索过度受力而发生危险。吊艇机还附有手摇装置,当吊艇机失去动力源时可利用人工方式将救生艇绞起。力源时可利用人工方式将救生艇绞起。 吊艇机均采用齿轮传动式,在艇机下端设有两个存放吊艇缆绳吊艇机均采用齿轮传动式
25、,在艇机下端设有两个存放吊艇缆绳的滚筒,以便使两根吊艇索同时以等速收进或松出。设计时,引导的滚筒,以便使两根吊艇索同时以等速收进或松出。设计时,引导滑轮与导缆滚筒之间距离至少为滑轮与导缆滚筒之间距离至少为2m2m,以保障吊艇索能规范地缠绕。,以保障吊艇索能规范地缠绕。回收艇时,吊艇索于滚筒上应排列整齐且不多于两层。回收艇时,吊艇索于滚筒上应排列整齐且不多于两层。(2 2)吊艇索、吊艇滑车及吊艇钩)吊艇索、吊艇滑车及吊艇钩吊艇索吊艇索 吊艇索应为柔软的并有足够韧性的镀锌钢丝索。吊艇索长度应能在吊艇索应为柔软的并有足够韧性的镀锌钢丝索。吊艇索长度应能在船舶最小吃水并向任何一舷横倾达船舶最小吃水并向
26、任何一舷横倾达2020时足以到达水面。时足以到达水面。吊艇滑车吊艇滑车 吊艇滑车是吊艇索与救生艇连接的专用设备。吊艇滑车滑轮的直径(吊艇滑车是吊艇索与救生艇连接的专用设备。吊艇滑车滑轮的直径(自滑车槽口底部计量)为钢丝绳的自滑车槽口底部计量)为钢丝绳的1212倍。吊艇滑车的下端装有供连接吊倍。吊艇滑车的下端装有供连接吊艇钩用的圆环,当吊架倒下后,滑车上的凹形槽即从吊架顶端的固定钩艇钩用的圆环,当吊架倒下后,滑车上的凹形槽即从吊架顶端的固定钩中脱出并随救生艇及吊艇索一起下降。中脱出并随救生艇及吊艇索一起下降。 吊艇滑车如图吊艇滑车如图2-12(a)2-12(a)所示。所示。固定式吊艇钩固定式吊艇
27、钩 为保障在风浪中艇首、尾能同时迅速脱钩,目前大多数救生艇都装为保障在风浪中艇首、尾能同时迅速脱钩,目前大多数救生艇都装备有联动脱钩装置,当艇降落至水面瞬间,拉动联动脱钩拉杆或拉索即备有联动脱钩装置,当艇降落至水面瞬间,拉动联动脱钩拉杆或拉索即可使首、尾同时脱钩。当自动脱钩失败时,仍可使用手动方法脱钩。联可使首、尾同时脱钩。当自动脱钩失败时,仍可使用手动方法脱钩。联动脱钩装置的拉环均漆成红色并有铭牌标示动脱钩装置的拉环均漆成红色并有铭牌标示“危险!脱钩拉环危险!脱钩拉环”。联动式吊艇钩主要由吊艇钩、眼板、平衡锤、平衡锤眼环、吊艇链环、联动式吊艇钩主要由吊艇钩、眼板、平衡锤、平衡锤眼环、吊艇链环
28、、龙骨、传动索等组成。如图龙骨、传动索等组成。如图2-12(b)2-12(b)所示。所示。图2-12 吊艇滑车及吊艇钩装置(a)吊艇滑车;(b)联动式吊艇钩2.1.32.1.3救助艇释放装置救助艇释放装置 救助艇由于质量较救生艇小,故此释放装置通常采用单臂全旋式救助艇由于质量较救生艇小,故此释放装置通常采用单臂全旋式机械吊艇架。其结构类似可吊式救生筏的释放装置,如图机械吊艇架。其结构类似可吊式救生筏的释放装置,如图2-132-13所示。所示。图2-13 救助艇单臂全旋式机械吊艇架2.1.4 2.1.4 救生艇筏释放装置的一般要求救生艇筏释放装置的一般要求(1)(1)每具降落设备在船舶纵倾达每具
29、降落设备在船舶纵倾达1010并向任何一舷横倾到并向任何一舷横倾到2020时,应能安时,应能安全降落其装备齐全的和满载全部乘员的救生艇筏或救助艇。全降落其装备齐全的和满载全部乘员的救生艇筏或救助艇。(2)(2)油船、化学品液货船和气体运输船,如按油船、化学品液货船和气体运输船,如按MARPOL73/78MARPOL73/78公约和海事组公约和海事组织的建议计算的最后倾角超过织的建议计算的最后倾角超过2020时,其所配备的救生艇降落设备应能时,其所配备的救生艇降落设备应能在该船舶处于最后横倾角的情况下在较低的船舷仍能进行操作。在该船舶处于最后横倾角的情况下在较低的船舷仍能进行操作。(3)(3)降落
30、设备不应依靠除重力或不依赖船舶动力的储存机械动力以外的任降落设备不应依靠除重力或不依赖船舶动力的储存机械动力以外的任何方式来降落其所配属的处于不同状态的救生艇筏或救助艇,这些状态何方式来降落其所配属的处于不同状态的救生艇筏或救助艇,这些状态包括满载、装备齐全和轻载状态。包括满载、装备齐全和轻载状态。(4)(4)降落和回收装置应能使该设备的操作人员一人在甲板上操作。在救生降落和回收装置应能使该设备的操作人员一人在甲板上操作。在救生艇降落及回收期间,在船上操作位置应能观察到艇筏的动态。艇降落及回收期间,在船上操作位置应能观察到艇筏的动态。(5)(5)每具降落设备的构造,应仅需要最少的日常维护量。一
31、切需要船员进每具降落设备的构造,应仅需要最少的日常维护量。一切需要船员进行定期维护的部件,应容易接近和容易维护。行定期维护的部件,应容易接近和容易维护。(6)(6)降落设备的绞车制动器应具有承受下列负荷的足够强度:降落设备的绞车制动器应具有承受下列负荷的足够强度:试验负荷不少于试验负荷不少于1.51.5倍最大工作负荷的静力试验;倍最大工作负荷的静力试验;以最大速度下降,做试验负荷不少于以最大速度下降,做试验负荷不少于1.11.1倍最大工作负荷的动态试验。倍最大工作负荷的动态试验。(7)(7)除绞车制动器外,降落设备及其附属设备的强度,应能承受不除绞车制动器外,降落设备及其附属设备的强度,应能承
32、受不少于少于2.22.2倍最大工作负荷的静力试验。倍最大工作负荷的静力试验。(8)(8)构件和一切滑车、吊艇索、眼板、链环、紧固件和其他一切用构件和一切滑车、吊艇索、眼板、链环、紧固件和其他一切用作连接降落设备的配件,应用不小于最小的安全系数来设计,这个作连接降落设备的配件,应用不小于最小的安全系数来设计,这个安全系数根据规定的最大工作负荷和结构所选用材料的极限强度来安全系数根据规定的最大工作负荷和结构所选用材料的极限强度来决定。适用于一切吊艇架和绞车构件的最小安全系数应为决定。适用于一切吊艇架和绞车构件的最小安全系数应为4.54.5,适,适用于吊艇索、吊艇链、链环和滑车的最小安全系数应为用于
33、吊艇索、吊艇链、链环和滑车的最小安全系数应为6 6。(9)(9)每具降落设备应尽可能在结冰情况下保持有效。每具降落设备应尽可能在结冰情况下保持有效。(10)(10)救生艇降落设备应能收回载有艇员的救生艇。救生艇降落设备应能收回载有艇员的救生艇。(11)(11)降落设备的布置,应能使人员安全地登上具有适当要求的救生降落设备的布置,应能使人员安全地登上具有适当要求的救生艇筏。艇筏。(12)(12)回收艇筏的手动装置,在救生艇筏和救助艇下降时或使用动力回收艇筏的手动装置,在救生艇筏和救助艇下降时或使用动力吊起时,绞车的转动部分应不使手动装置手柄或手轮旋转。吊起时,绞车的转动部分应不使手动装置手柄或手
34、轮旋转。(13)满载的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降落下水的速度,应不小于由下列公式得出满载的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降落下水的速度,应不小于由下列公式得出的速度:的速度: S=0.4+0.02H式中:式中:S下降速度,下降速度,m/s; H从吊艇架顶部到最轻载水线的距离,从吊艇架顶部到最轻载水线的距离,m。 快速救助艇满载乘员和属具后的降放速度和吊起速度应不低于快速救助艇满载乘员和属具后的降放速度和吊起速度应不低于0.8m/s;也不高于;也不高于1m/s。(14)救生艇筏或救助艇的设计,应考虑紧急刹车过程中的惯性力和降落装救生艇筏或救助艇的设计,应考虑紧急刹车过程中的惯性力和降落装置的强度。主管机关应在降落设备
35、上制定最大下降速度,以确保不超过该置的强度。主管机关应在降落设备上制定最大下降速度,以确保不超过该速度。速度。(15)每具降落设备应有制动器,使载足全部乘员及属具的救生艇筏和救助每具降落设备应有制动器,使载足全部乘员及属具的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在降落中能刹住并可靠地系留住;如有必要,还应有防水和防油保护。艇在降落中能刹住并可靠地系留住;如有必要,还应有防水和防油保护。(16)手控制动器的布置应始终处于制动状态,除非操作者将机械装置的制手控制动器的布置应始终处于制动状态,除非操作者将机械装置的制动控制器保持在动控制器保持在“脱开脱开”位置上。位置上。(17)吊艇索应有足够的长度,应于船舶最轻载航行并
36、在不利纵倾吊艇索应有足够的长度,应于船舶最轻载航行并在不利纵倾10和向和向任何一舷横倾至任何一舷横倾至20时,使救生艇能到达海面。时,使救生艇能到达海面。(18)救助艇登乘和回收装置应允许安全而有效地搬运担架病人。如果重)救助艇登乘和回收装置应允许安全而有效地搬运担架病人。如果重型动索滑车构成危险,为了安全应设有供恶劣天气下使用的回收环索。型动索滑车构成危险,为了安全应设有供恶劣天气下使用的回收环索。2.1.52.1.5自由降落设备的其他要求自由降落设备的其他要求(1)(1)每艘自由降落救生艇应能在入水后立即朝正前方前进,当载足全部每艘自由降落救生艇应能在入水后立即朝正前方前进,当载足全部属具
37、和下列负载状态下从核准高度自由降落,船舶纵倾属具和下列负载状态下从核准高度自由降落,船舶纵倾1010并向一舷横并向一舷横倾倾2020时应不碰到船舶:时应不碰到船舶:载足全部乘员;载足全部乘员;载足乘员以使重心移至最前方位置;载足乘员以使重心移至最前方位置;载足乘员以使重心移至最后方位置;载足乘员以使重心移至最后方位置;只有操作船员。只有操作船员。(2)(2)每艘自由降落救生艇应装设一脱开系统,它应:每艘自由降落救生艇应装设一脱开系统,它应:具有两个独立的、只能从救生艇内操作脱开装置的激活系统,并标有具有两个独立的、只能从救生艇内操作脱开装置的激活系统,并标有明显的颜色;明显的颜色;无装载或被批
38、准的乘员定额无装载或被批准的乘员定额200%200%正常负荷时能脱开艇;正常负荷时能脱开艇;应使救生艇的乘员在降落过程中不致感到过度的冲击力。应使救生艇的乘员在降落过程中不致感到过度的冲击力。(3)(3)具有足够斜度和长度的刚性释放架结构,以保证救生艇有效地离开具有足够斜度和长度的刚性释放架结构,以保证救生艇有效地离开船舶。船舶。(4)(4)其结构应有防腐蚀保护和在救生艇降落过程中防止发生摩擦起火或其结构应有防腐蚀保护和在救生艇降落过程中防止发生摩擦起火或碰击火花。碰击火花。2.1.62.1.6救生筏降落设备其他要求救生筏降落设备其他要求 救生筏自动脱钩装置,其布置应能防止救生筏在降落过程中过
39、救生筏自动脱钩装置,其布置应能防止救生筏在降落过程中过早脱开,应使救生筏到达水面时脱开。脱钩装置应具有负载状态下早脱开,应使救生筏到达水面时脱开。脱钩装置应具有负载状态下的脱开能力。的脱开能力。2.2救生艇筏的释放 救生艇筏释放方法及程序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船员的生命安全救生艇筏释放方法及程序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船员的生命安全和求生效果。当船舶发生海难时,救生艇筏能在规定时间降落水面并和求生效果。当船舶发生海难时,救生艇筏能在规定时间降落水面并搭载额定乘员安全脱离难船才能起到其应有的救生作用。而海难发生搭载额定乘员安全脱离难船才能起到其应有的救生作用。而海难发生的时间和环境难以预料,特别是在黑
40、夜、船舶不利倾斜和恶劣天气时,的时间和环境难以预料,特别是在黑夜、船舶不利倾斜和恶劣天气时,会给救生艇筏释放造成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加强对救生艇筏操作的会给救生艇筏释放造成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加强对救生艇筏操作的训练,使船员保持良好的专业技能和思想素质以应对各类事件的发生。训练,使船员保持良好的专业技能和思想素质以应对各类事件的发生。 SOLASSOLAS公约要求船舶每月定期举行救生演习。客船应能在公约要求船舶每月定期举行救生演习。客船应能在30min30min内将所有旅客和船员撤离大船;货船则应在内将所有旅客和船员撤离大船;货船则应在10min10min内完成。船舶上每内完成。船舶上每艘救生
41、艇应在艘救生艇应在3 3个月内至少进行一次降落水面演习,并在水面操作,个月内至少进行一次降落水面演习,并在水面操作,其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船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救生意识。其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船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救生意识。2.2.12.2.1救生艇的释放救生艇的释放 无论是释放还是回收救生艇,大船首先应调整航向将艇置无论是释放还是回收救生艇,大船首先应调整航向将艇置于大船的下风舷,并控制船速在于大船的下风舷,并控制船速在5kn5kn以内。以内。 船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救生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因此,船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救生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因此,救生时船员必须做到:第一,所有船员听到救生信号后,应立救
42、生时船员必须做到:第一,所有船员听到救生信号后,应立即穿好救生衣,携带所规定的物品,迅速跑步到救生艇甲板(即穿好救生衣,携带所规定的物品,迅速跑步到救生艇甲板(登乘站)集合点名,并执行应变部署表中各自的任务;第二,登乘站)集合点名,并执行应变部署表中各自的任务;第二,严格执行命令,绝对服从指挥。严格执行命令,绝对服从指挥。 各类救生艇的具体释放程序如下。各类救生艇的具体释放程序如下。2.2.1.12.2.1.1开敞式救生艇释放方法开敞式救生艇释放方法(1 1)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由艇长命令由艇长命令2 2名艇员登入艇内,松下位于横张索上的救生索,堵住名艇员登入艇内,松下位于横张索上的救生索,堵住
43、艇底塞,解除稳索;检查首尾缆、止荡索和属具物品的固定情况,艇底塞,解除稳索;检查首尾缆、止荡索和属具物品的固定情况,传下首尾缆交其他艇员系于船舶缆桩上。传下首尾缆交其他艇员系于船舶缆桩上。艇长命令其他艇员放下登乘绳梯,并观察舷外有无障碍物;其后艇长命令其他艇员放下登乘绳梯,并观察舷外有无障碍物;其后脱开吊艇架上的安全销。若安全销不容易脱开时,可使用手摇柄将脱开吊艇架上的安全销。若安全销不容易脱开时,可使用手摇柄将艇的重量集中在吊艇索上再解脱安全销。当安全销脱开后,一定要艇的重量集中在吊艇索上再解脱安全销。当安全销脱开后,一定要将手摇柄从艇机上取下,以免发生危险。将手摇柄从艇机上取下,以免发生危
44、险。上述准备工作完毕后,须向艇长报告。上述准备工作完毕后,须向艇长报告。(2 2)开始放艇)开始放艇 当准备工作完毕,经艇长检查各处无误后下令放艇。操作吊艇当准备工作完毕,经艇长检查各处无误后下令放艇。操作吊艇机人员缓慢抬起艇机的刹车手柄,艇及吊架靠自身重量下降滑至舷机人员缓慢抬起艇机的刹车手柄,艇及吊架靠自身重量下降滑至舷外,其后艇在吊艇索的牵引下开始下降,直到止荡索完全受力将艇外,其后艇在吊艇索的牵引下开始下降,直到止荡索完全受力将艇拉向舷边位置时刹住,停止放艇。拉向舷边位置时刹住,停止放艇。(3)人员登艇 艇长令船上艇长令船上2 2人配合艇上人配合艇上2 2名人员分别将带滑轮的收紧索一端
45、固定名人员分别将带滑轮的收紧索一端固定于艇首、尾处羊角上;并将已穿收紧索的滑车交给船上人员,由其将于艇首、尾处羊角上;并将已穿收紧索的滑车交给船上人员,由其将滑车分别挂在吊艇架底座适当部位,力端绳头留在艇内;滑车挂好后滑车分别挂在吊艇架底座适当部位,力端绳头留在艇内;滑车挂好后,艇上人员同时收紧并固定好,使艇缘紧靠大船;解除止荡索;随后,艇上人员同时收紧并固定好,使艇缘紧靠大船;解除止荡索;随后艇长发出登艇命令。除艇长和操作艇机人员外,其他人员依次登艇,艇长发出登艇命令。除艇长和操作艇机人员外,其他人员依次登艇,按座位标识坐下。按座位标识坐下。(4 4)继续放艇)继续放艇 人员登艇完毕后,艇长
46、命令继续放艇。人员登艇完毕后,艇长命令继续放艇。艇上艇员慢慢松开收紧索,直到吊艇索垂直水面时,由船上人员协艇上艇员慢慢松开收紧索,直到吊艇索垂直水面时,由船上人员协助解除收紧索。助解除收紧索。操作艇机人员此刻抬起刹车,艇的下降速度应控制在操作艇机人员此刻抬起刹车,艇的下降速度应控制在0.40.6m/s0.40.6m/s范范围内,直至将艇放到水面。围内,直至将艇放到水面。艇尾做准备工作的艇员同时尽快检查机器,在艇入水前将其发动起艇尾做准备工作的艇员同时尽快检查机器,在艇入水前将其发动起来。来。(5 5)解脱挂钩)解脱挂钩 艇放置于水面后,首、尾艇员要配合好,迅速在浪谷中解脱艇放置于水面后,首、尾
47、艇员要配合好,迅速在浪谷中解脱吊艇钩,最好能同时解脱首、尾吊艇钩。若不能同时脱钩,当大吊艇钩,最好能同时解脱首、尾吊艇钩。若不能同时脱钩,当大船前进时,可先脱尾钩再脱首钩,反之亦然。船前进时,可先脱尾钩再脱首钩,反之亦然。 目前艇上配备有联动脱钩装置,设在艇的中部,用于控制解目前艇上配备有联动脱钩装置,设在艇的中部,用于控制解脱首、尾吊艇钩。当艇着水后,拉动脱钩装置,首、尾吊艇钩则脱首、尾吊艇钩。当艇着水后,拉动脱钩装置,首、尾吊艇钩则同时解脱。同时解脱。(6 6)离开难船)离开难船 艇长及操作艇机人员沿绳梯迅速登艇;其后艇长命令解除首艇长及操作艇机人员沿绳梯迅速登艇;其后艇长命令解除首尾缆;
48、操作艇机离开难船。尾缆;操作艇机离开难船。 救生艇释放过程如图救生艇释放过程如图2-142-14所所示。示。 在紧急状态下,除艇长和操在紧急状态下,除艇长和操作吊艇机人员外,其余艇员可直作吊艇机人员外,其余艇员可直接于艇的存放位置登艇;人员登接于艇的存放位置登艇;人员登艇后,艇长可指挥操作吊艇机人艇后,艇长可指挥操作吊艇机人员将艇在存放位置一次性直接降员将艇在存放位置一次性直接降落水中;艇长和操作吊艇机人员落水中;艇长和操作吊艇机人员再由绳梯上艇,以便快速撤离难再由绳梯上艇,以便快速撤离难船。船。图2-14救生艇释放过程2.2.1.22.2.1.2封闭式救生艇释放方法封闭式救生艇释放方法(1
49、1)准备工作)准备工作艇长在登乘站集合全体人员并点名。艇长在登乘站集合全体人员并点名。艇长指挥艇员解除艇的稳索,打开艇的出入口舱门,松开外接充艇长指挥艇员解除艇的稳索,打开艇的出入口舱门,松开外接充电电源插头,摘除吊艇架的安全插销,放出绳梯并检查舷外是否有电电源插头,摘除吊艇架的安全插销,放出绳梯并检查舷外是否有影响放艇的障碍物。影响放艇的障碍物。(2 2)登艇)登艇 做好降落准备工作之后,艇长即可命令人员登艇。做好降落准备工作之后,艇长即可命令人员登艇。 全部艇员依次登艇坐好、系上安全带;艇长最后登艇,并在艇全部艇员依次登艇坐好、系上安全带;艇长最后登艇,并在艇内关闭出入口舱门,检查人员就位
50、情况后,于驾驶位发动艇机,挂内关闭出入口舱门,检查人员就位情况后,于驾驶位发动艇机,挂入空挡。入空挡。(3 3)放艇)放艇 艇长发出放艇指令和警报,提示人员注意;随后艇长操作艇长发出放艇指令和警报,提示人员注意;随后艇长操作遥控释放装置,救生艇即离开吊艇架,在吊艇索的牵引下一次遥控释放装置,救生艇即离开吊艇架,在吊艇索的牵引下一次性到达水面。性到达水面。(4 4)脱钩)脱钩 艇到达水面后,艇长即使用联动脱钩装置同时脱开首、尾艇到达水面后,艇长即使用联动脱钩装置同时脱开首、尾吊艇钩,开动艇机,驶离难船。吊艇钩,开动艇机,驶离难船。(5 5)遥控释放救生艇)遥控释放救生艇 全封闭式救生艇和部分封闭
51、式救生艇均采用遥控装置释放全封闭式救生艇和部分封闭式救生艇均采用遥控装置释放救生艇,释放时无须留有艇机操作人员,全体人员可一次性在救生艇,释放时无须留有艇机操作人员,全体人员可一次性在艇的存放位置登艇,大大缩短救生艇的降落时间。艇的存放位置登艇,大大缩短救生艇的降落时间。2.2.22.2.2救生筏的释放救生筏的释放 气胀式救生筏的释放方法分为气胀式救生筏的释放方法分为“抛投式抛投式”和和“可吊式可吊式”两种,两种,依照不同的释放形式,人员登乘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依照不同的释放形式,人员登乘的方法也各不相同。2.2.2.12.2.2.1抛投式救生筏释放方法抛投式救生筏释放方法(1 1)释放前,观察
52、水面有无人员或影响释放的障碍物,打开大船)释放前,观察水面有无人员或影响释放的障碍物,打开大船舷边护栏门,放下绳梯。舷边护栏门,放下绳梯。(2 2)解除筏架上系固救生筏的静水压力释放器与固定绳;将筏抬)解除筏架上系固救生筏的静水压力释放器与固定绳;将筏抬到舷边,把充气拉绳(首缆)于大船舷栏系好;由二人将筏抬起,到舷边,把充气拉绳(首缆)于大船舷栏系好;由二人将筏抬起,同时用力抛入水里。同时用力抛入水里。(3 3)用力拽动充气拉绳,使瓶头阀打开并充气,救生筏即在水面)用力拽动充气拉绳,使瓶头阀打开并充气,救生筏即在水面充气成形。充气成形。(4 4)人员依次由绳梯下到筏内(在紧急状态下,高度小于或
53、等于)人员依次由绳梯下到筏内(在紧急状态下,高度小于或等于5m5m时,可先跳入水中,再由水中登筏);人员登筏完毕后,用筏上时,可先跳入水中,再由水中登筏);人员登筏完毕后,用筏上小刀割断首缆,再使用手划桨划离难船。小刀割断首缆,再使用手划桨划离难船。抛投式救生筏释放方法如图2-15所示。图2-15 抛投式救生筏释放与登乘(a)将筏抛入海中;(b)拽动充气拉绳;(c)跳(下)到筏内;(d)割断首缆2.2.2.22.2.2.2可吊式救生筏释放方法可吊式救生筏释放方法 使用机械吊架形式直接将救生筏及筏内人员送至水面,避免乘员使用机械吊架形式直接将救生筏及筏内人员送至水面,避免乘员爬绳梯、跳水等困难。
54、可吊式救生筏主要装配在客船、教学船和科学爬绳梯、跳水等困难。可吊式救生筏主要装配在客船、教学船和科学考察船上。目前常见的是单臂旋转式吊筏架,具体操作方法为:考察船上。目前常见的是单臂旋转式吊筏架,具体操作方法为:(1 1)由二人将可吊式救生筏搬到吊筏架下方,平放在吊筏架下。)由二人将可吊式救生筏搬到吊筏架下方,平放在吊筏架下。(2 2)松出吊筏架上的快速脱钩装置(吊钩),将其挂住可吊式救生)松出吊筏架上的快速脱钩装置(吊钩),将其挂住可吊式救生筏顶端的承重环,并关闭快速脱钩装置开关,锁定。筏顶端的承重环,并关闭快速脱钩装置开关,锁定。(3 3)打开吊筏架旁大船舷栏,检查舷边和水面有否障碍物和落
55、水人)打开吊筏架旁大船舷栏,检查舷边和水面有否障碍物和落水人员。员。(4 4)开启机械吊筏架将筏吊离甲板;旋动吊架使筏至舷外与登乘)开启机械吊筏架将筏吊离甲板;旋动吊架使筏至舷外与登乘甲板同高;拽动充气拉绳,使其打开甲板同高;拽动充气拉绳,使其打开COCO2 2气瓶的瓶头阀,筏即充气气瓶的瓶头阀,筏即充气成形。成形。(5 5)在甲板)在甲板“羊角羊角”或舷栏上呈或舷栏上呈“八八”字形固定收紧索,使筏体字形固定收紧索,使筏体入口处浮胎紧靠舷边。入口处浮胎紧靠舷边。(6 6)先由一人进筏,检查救生筏是否正常。)先由一人进筏,检查救生筏是否正常。(7 7)由释放人员指挥登筏人员脱鞋后依次登筏,人员登
56、筏后分别)由释放人员指挥登筏人员脱鞋后依次登筏,人员登筏后分别于入口处两侧依次背靠浮胎坐下,双手从身体两侧后抓住筏内扶手于入口处两侧依次背靠浮胎坐下,双手从身体两侧后抓住筏内扶手索。索。(8 8)解除收紧索,松开吊筏架刹车,将筏慢慢放入水面;筏入水)解除收紧索,松开吊筏架刹车,将筏慢慢放入水面;筏入水后,吊筏架快速脱钩装置失去重力自动脱钩,筏即在水面呈自由漂后,吊筏架快速脱钩装置失去重力自动脱钩,筏即在水面呈自由漂浮状,乘员即利用手划桨划离。浮状,乘员即利用手划桨划离。 可吊式救生筏释放与登乘方法如图可吊式救生筏释放与登乘方法如图2-162-16所示。所示。 图2-16可吊式救生筏释放与登乘(
57、a)将筏挂在吊钩上放出舷外;(b)使筏充气成形;(c)固定收紧索;(d)登乘前检查;(e)指挥并协助人员登筏;(f)筏和人员放入海面2.3.12.3.1救生艇的回收救生艇的回收2.3.1.12.3.1.1准备吊艇准备吊艇(1 1)船舶减速或停车将救生艇置于下风舷。)船舶减速或停车将救生艇置于下风舷。(2 2)艇长操作救生艇慢速、小角度驶近吊艇架下方。)艇长操作救生艇慢速、小角度驶近吊艇架下方。(3 3)艇长指挥首、尾艇员重新带好原有的首尾缆,或用艇篙钩住吊)艇长指挥首、尾艇员重新带好原有的首尾缆,或用艇篙钩住吊艇滑车,以便调整好艇的位置,使艇首、尾吊艇钩正好位于前、后吊艇滑车,以便调整好艇的位
58、置,使艇首、尾吊艇钩正好位于前、后吊艇索滑车的下方;关闭艇机。艇索滑车的下方;关闭艇机。(4 4)船上无人操作吊艇机时,艇长和操作吊艇机人员沿绳梯上船指)船上无人操作吊艇机时,艇长和操作吊艇机人员沿绳梯上船指挥和操作吊艇机。挥和操作吊艇机。2.3.1.22.3.1.2挂钩挂钩 艇长用对讲机命令艇员挂钩。艇的首、尾吊艇钩要求同时在浪谷艇长用对讲机命令艇员挂钩。艇的首、尾吊艇钩要求同时在浪谷中挂好。中挂好。2.3.1.32.3.1.3吊艇吊艇 检查吊艇机,合上电源后,操作吊艇机将艇吊起至救生艇登乘甲检查吊艇机,合上电源后,操作吊艇机将艇吊起至救生艇登乘甲板。板。2.3 救生艇筏的回收2.3.1.4
59、2.3.1.4人员离艇人员离艇 除留除留2名收尾工作艇员外,其余人员在登艇甲板依次离艇于登乘站名收尾工作艇员外,其余人员在登艇甲板依次离艇于登乘站集合或依次直接从舷梯上到船舶甲板。集合或依次直接从舷梯上到船舶甲板。2.3.1.52.3.1.5继续吊艇继续吊艇 继续将吊艇至存放位置。此间,吊艇架底座上的限位器在吊架离原继续将吊艇至存放位置。此间,吊艇架底座上的限位器在吊架离原位约位约300mm时自动切断电源,人员应装上吊艇机手摇柄,将离合器置时自动切断电源,人员应装上吊艇机手摇柄,将离合器置于手动位,用人力将艇收回到原来的存放位置并取下手摇柄;艇归位于手动位,用人力将艇收回到原来的存放位置并取下
60、手摇柄;艇归位后,吊艇索不要受力,也不要太松;关闭电源,盖好机罩。后,吊艇索不要受力,也不要太松;关闭电源,盖好机罩。2.3.1.62.3.1.6收尾工作收尾工作 将艇上所有属具归位,系好稳索,收回首尾缆绳和绳梯,插上吊架将艇上所有属具归位,系好稳索,收回首尾缆绳和绳梯,插上吊架安全栓,一切恢复原来存放状态。安全栓,一切恢复原来存放状态。2.3.1.72.3.1.7艇长集合点名艇长集合点名 艇长集合清点人员。艇长集合清点人员。 注意:夜间释放或回收救生艇前,首先应检查并打开救生艇甲板的注意:夜间释放或回收救生艇前,首先应检查并打开救生艇甲板的照明灯。照明灯。2.3.22.3.2救生筏的回收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安全技术实践教程(微课版)-教案 病毒与木马的认知与防护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物理:习题课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2025届初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浦东新区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三月考(5)语文试题含解析
- 西华师范大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史话》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航天医学工程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闽南科技学院《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防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5届校初三第四次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一次联考试题(5月)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热力学H》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民宿消防应急预案方案范本
- 廉洁诚信承诺书(模板)
-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沈志荣公开课
-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问题解决型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之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药规范化执率
- 人事总务岗位职责任职要求
- 定积分的概念说课课件
-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2023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滁州市天长市2023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