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36生态系统的功能含解析_第1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36生态系统的功能含解析_第2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36生态系统的功能含解析_第3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36生态系统的功能含解析_第4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定时检测案36生态系统的功能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后定时检测案 36 生态系统的功能基础对点练一一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能量流动(n)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 1kg 的草,则这 1kg 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8. 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 10%-20%勺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解析:兔子吃的草中的能量一部分被兔子同化,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能量传递效率中的 10%-20%旨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来固定太阳能,而太阳能来自无机

2、环境;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答案:C2 .经典高考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解析:根据题中简图可知,甲能够固定太阳能,为生产者,乙从甲中获取能量,为消费者;该生态系统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同时能量也可以扩散到外界,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经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后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故甲、乙和分解者贮存能

3、量之和小于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答案:D3 .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去向不包括()A.通过兔体内的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B.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通过被狐捕食流入狐体内的能量解析:兔属于该食物链中的初级消费者,其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主要有三条去路:一是兔体内的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二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要的能量,三是流入次级消费者(狐)体内的能量。狐的粪便中含有的能量是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而兔的粪便中含有的能量却是生产者的同化量。答案:B考点二物质循环(n)4 .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冬

4、季北方人呼吸产生的 C。,能供给南方植物光合作用B.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 CO 的释放量C.碳元素和能量都能从植物传递给各种动物D.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人均绿地面积解析:碳循环具有全球性,CO 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 正确;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因燃烧化石燃料或植物(如农作物秸秆、木柴)而产生的 CO,B 正确;碳元素和能量可随食物链和食物网从植物传递给各种动物,C 正确;提高人均绿地面积,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之一,但不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方法,D 错误。答案:D5.2019江西新余四中高三段考试题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各成分(丁为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下列有

5、关分析,错误的是()A.太阳能通过甲输入生态系统B.参与构成捕食食物链的成分有甲和乙C.碳元素在乙与丙之间以 CO 形式传递D.丙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解析: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太阳能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输入生态系统,A 项正确;参与构成捕食食物链的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即甲和乙,B 项正确;碳元素在含有乙和丙的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 项错误;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D 项正确。答案:C考点三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n)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A.蜜蜂的舞蹈和孔雀开屏都属于动物的行为信息B.生态系统

6、的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一样是单向的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物理信息的作用D.花香引蝶、警犬嗅寻毒品,体现了化学信息的作用解析:A、CD 项分别对应的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B 选项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发生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但发生在生物和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B 选项错误。答案:B7 .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植物都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8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C.利用性外激素扰乱某些动物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D.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

7、:生态系统中植物不但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而且也有物理信息,如花的形状、颜色等;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利用性外激素扰乱某些动物雌雄交配,属于生物防治。答案:D提能强化练一一考点强化重能力8. 2019山东烟台高三适应性练习下图表示生物体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间分配的四种情况:用于与其他物种争夺相同资源所消耗的能量;用于避免捕食者捕食所需的能量;用于产生下一代所消耗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能M分陀百分比口后代口竞争区避免被捕食甲乙丙丁低竞争低高竞争高捕食等同选捕食影响影响影啕择压力11115 5A.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的是情况甲,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B.与其他生物的竞

8、争、捕食越激烈,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小C.为防治农田鼠害,可引入天敌,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从而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D.种群的同化量有四个去向: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解析:据图分析,甲的捕食和竞争消耗的能量最少,产生下一代所消耗的能量最多,说明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A 正确;生物体同化的能量是一定的,若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越激烈,则用于种群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小,B 正确;为防治农田鼠害,可引入天敌,增加其被捕食的比例,即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从而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C 正确;种群的同化量有四个去向:呼

9、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D 错误。答案:D9.2019陕西宝鸡高三质量检测如图所示是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变化形式,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真核生物中过程首先发生的场所是叶名体类囊体薄膜,将光能转化成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细胞内 ATP 的水解过程往往与细胞的吸能反应相联系B.图中过程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实现,是流入生态系统总能量的主要来源C.过程主要通过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实现,此生理过程释放的能量除储存在 ATP 中外,其余少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图示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可见

10、能量流动具有开放性和单向流动的特点解析:过程是光合作用,依次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在真核生物中,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所发生能量变化是将光能转化成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细胞内 ATP 的水解过程往往与细胞的吸能反应相联系,A 正确;过程是光合作用,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实现,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 正确;过程主要通过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实现,此生理过程释放的能量除储存在 ATP 中外,其余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 错误;图示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主要是通过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可见能量流动具有开放性和单向流动的特点,

11、D 正确。答案:C10. 甲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种植食性昆虫单位面积内种群数量的周期性变动与一种病毒感染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乙图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该种群的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该昆虫属于次级消费者B.甲图曲线表明昆虫与该病毒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C.乙图中通过储存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D.据该研究成果,在家蚕养殖上应注意合理控制家蚕种群的养殖密度解析:该昆虫为植食性昆虫,为初级消费者;病毒与昆虫之间为寄生关系;通过储存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以呼吸作用散失;由题图可知,种群密度较大时,病毒感染率也较高,

12、故家蚕养殖上应注意合理控制家蚕种群的养殖密度。答案:D11.2019河北高三冲刺模考下列对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C.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解析: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通过信息传递,保持数量的相对稳定,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 项正确;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B 项正确;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C 项错误;

13、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因此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D 项正确。答案:C12.低碳生活已成为许多人的共同选择,甲图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图中过程的场所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B.甲图中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甲图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多途径利用农作物,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提高了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D.要减少温室效应,应调整图中的过程解析:乙图中过程表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其场所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A 正确;甲图中沼气池中的微生物能够利用农作物秸秆中有机物储存的能量,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如甲烷杆菌能将人畜

14、粪便、农作物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生产甲烷(沼气的成分之一),此时的微生物是分解者,B 正确;甲图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多途径利用农作物,提高了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但能量不能够循环利用,C 错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的破坏和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因此要减少温室效应,应调整图中的过程,D 正确。答案:C大题冲关练一一综合创新求突破13. 2019贵州凯里一中高三模拟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图甲)和部分能量去向统计数据(图乙)单位是 kJ/(m2-a)如下:图乙(1)图甲种间关系中同时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的生物是。(2)若图中蜘蛛种群数量大量减少,则蛇的种群数量会。乙图为碳循环示(3)从长远的能

15、量去向来看,据图乙推算,食草昆虫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 kJ/(m2a),其中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为 kJ/(m2a)。(4)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对人类的意义: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利用率;。解析:(1)据图中食物网分析可知,青蛙以蜘蛛为食物,同时青蛙与蜘蛛都取食食草昆虫,因此二者之间同时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2)图中蜘蛛种群数量大量减少后,会引起食草昆虫增加。青蛙的食物来源有蜘蛛与食草昆虫,由于蜘蛛大量减少,青蛙的食物来源转为主要以营养级更低的食草昆虫,其获得的能量更多,导致其数量也增加,这样会使蛇的食物增多,其数量也会增多(食草昆虫的增多,对第一营养级草的数量影响

16、不大,进而对鼠的影响也不大)。(3)食草昆虫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食草昆虫的同化量一食草昆虫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3.6X1032.0X103=1.6X103(m2a),其中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食草昆虫的同化食草昆虫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一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3.6X103-2.0X103-0.9X103=0.7x103kJ/(m2a)。(4)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对人类的意义: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利用率;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答案:(1)蜘蛛和青蛙(2)增加(3)1.6X1030.7X103(4)帮助人们合理

17、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4. 2019全国最新高考信息卷某市在建筑过程中,利用人工建立的湿地公园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菌藻共生的污水净化系统,水体中有藻类植物、水蚤、鲤鱼、腐生细菌等(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鲤鱼以水蚤和藻类植物为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下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功能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用图中箭头表示。(2)若藻类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 6.0X108kJ,藻类中 1/2 被水蚤捕食,1/2 被鲤鱼捕食,则鲤鱼所获得的能量最少为 kJ。(3)碳循环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CO的形式进行,在碳循环过程中,图中缺少的箭头指向是(用格式“XX 一 XX”表示)。解析:(1)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含有的能量,因此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流动只能发生在食物链中,即只能发生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因此图中可以表示能量流动的箭头是。(2)若藻类植物所固定白太阳能总量为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