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校: 姓名: 考场: 考号: 学校班级姓名2017年长沙市八年级物理读书竞赛复赛试题考试时间: 2017年3月26日(周日)考生注意:1. 本学科试卷共三道大题,16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60分钟。 2. 本卷中取g=10N/kg。题号选择题(1-8题)填空题(9-13)14题15题16题得分得 分评卷人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32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入下面答案栏表格中的指定位置,写在其它地方均为无效答案,不给分。)题号1 2 3 4 5678答案1在晴朗的夜空,我们很容易找到北斗星与北极星,如图所示。天刚黑下来的时候,我们观察
2、并记录一次北斗星与北极星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半夜的时候,我们再次观察并记录北斗星与北极星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比较这两次的记录结果,我们会发现相对于地面()A北斗星和北极星都是运动的B北斗星和北极星都是静止的C北斗星是运动的,北极星是静止的D北斗星是静止的,北极星是运动的2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上,小亮注意到发令台上有一块“板子”,如图所示。关于这块板子的作用,他做了如下猜想,其中正确的是()A主要用来反射发令枪的枪声,所以必须正对着终点计时裁判的方向B主要用来衬托发令枪冒出的白烟,所以应该是深色或黑色的C主要用来减弱噪声,所以要把它放在看台和发令枪之间D主要用来遮阳,所以要把它放在裁判员的头的上方3.
3、如图所示的两个完全一样的陶瓷杯中分别装有半杯刚冲好的热茶和半杯冷牛奶,如果将它们混合在一起,想尽快做一杯温度尽可能低一些的奶茶,以下方法效果最好的是( )A将热茶冷却2min,之后再把冷牛奶倒入热茶杯中B把冷牛奶倒入热茶杯中,再冷却2minC把热茶冷却2min,之后再把热茶倒入冷牛奶杯中D把热茶倒入冷牛奶杯中,再冷却2min4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2s,
4、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7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C汽车的速度是32.9m/s D汽车的速度是30m/s5初春一个晴朗无风的上午,两个小朋友在户外活动时,各自分别用吸管和玩具泡泡枪将肥皂泡吹出,发现肥皂在空中轻盈飞舞,如图所示。两位小朋友利用不同工具沿水平方向将肥皂泡吹出后,关于肥皂泡在空中沿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会直接持续下降直至落地B都会先上升,再持续下降直至落地C使用吸管吹出的肥皂泡有可能会先上升,再下降直至落地D使用玩具泡泡枪吹出的肥皂泡有可能会先上升,
5、再下降直至落地6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秤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点,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整个外壳重为G,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现将该弹簧秤以如图乙和丙的两种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别用同样的力F0(F0G)竖直向上拉弹簧秤,则稳定后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A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B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C乙图读数为F0,丙图读数为F0GD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7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
6、强p甲、p乙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8照相时,选择不同的“光圈”以控制镜头的进光面积;选择不同的快门速度,以控制镜头的进光时间。两者结合的目的是使底片受到的光照能量保持一定。“光圈”通常用22、16、11、8、5.6、4、2.8等数字代表,22就表示此时镜头透光的直径是它的焦距f的1/22 ,依此类推。曝光时间的长短由叫做“快门”的机构控制,通常用500、250、125、60、30、15等数字代表,500就表示此时曝光的时间是1/500 s,依此类推。现在通过试拍摄已经知道,光圈、速度的最佳曝光组合是5.6
7、和60,如果为了其他需要而必须选用2.8的光圈,应该选用的快门速度是( ) A250 B125 C60 D 30得 分评卷人 二、填空题(本题共36分,每空4分,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空白处,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9卡文迪许扭秤是用来测定万有引力恒量的重要仪器,为了观察悬挂的石英丝发生的微小扭转形变,卡文迪许采用了光放大的原理,如图所示,图中悬挂在石英丝下端的T形架的竖直杆上装一块小平面镜M,M可将由光源S射来的光线反射到弧形的刻度尺上(圆弧的圆心即在M处)。已知尺子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若反射光斑在尺子上移动4cm,则平面镜M转过的角度是 10当物体距离凸透镜12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
8、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移动4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范围是 ;要将该透镜当放大镜使用,物体应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11如图所示,有两本完全相同的书A、B,书重均为5N,且均无封面和封底,若将两本书等分成若干份后,交叉地叠放在一起置于光滑桌面上,并将书A固定不动。用水平向右的力F把书B抽出现测得一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1234n将每本书分成的份数24816逐页交叉力F的大小/N4.510.522.546.5190.5 根据以上数据,试求:(1)若将书分成64份,力F应为 。(2)该书总的纸的张数为 。12如图所示,甲、乙两车都沿
9、斜面向上运动,两车内都用细线悬挂一小球,当小球都与小车相对静止时,甲车内悬线正好在竖直方向上,乙车内悬线与斜面垂直,则甲车在做 运动,乙车在做 运动。1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面上,它们对水平表面的压强相同。甲的重力为G甲,边长为h甲;乙的重力为G乙,边长为 h乙;如果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切去厚度为h的部分,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剩余的部分上,若这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达)。比较P甲和P乙大小关系有P甲P乙(选填“”“”“=”) 得 分评卷人三、综合应用题(第14题8分,第15题12分,第16题12分,本题共22分,要求
10、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14(8分)如图所示,小明将较粗的铜丝绕成圈,由上向下罩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发现虽然并没有隔绝空气,但是火焰明显变小,甚至熄灭。请你说明这个现象其中的道理。得 分评卷人15(12分)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土流失。某中学环保兴趣小组进行了河水含沙量的模拟研究。他们在一个量筒里放入一定量干燥的“沙土”,再倒入一定量清水,并调整加入清水量以配制成不同密度的泥沙水。经过测量,他们画出了泥沙水的密度泥水与含沙量x(即每立方米泥沙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的图象,惊喜的发现此图象为一条直线。他们经过努力,用所学知识证明了泥沙水密度与含沙量为一次函数关系,其关系式为:泥水=
11、水+kx,其中k=1(k0是常数)(1)请你推导出泥沙水的密度泥水和含沙量x之间的关系式(2)在某次山洪冲刷地面时,他们测定了洪水中的含沙量:他们共采集了40L的水样。称得其总质量为40.56kg。已知干燥的泥沙的密度沙=2.4103kg/m3。求: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是多少?得 分评卷人16(12分)两名同学在周长为100m的圆形冰面上一起进行溜冰活动,活动规则如下:两人必须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圆形跑道匀速运动,规定每人都要完成2500m。由于两人出发速度不同,速度快的同学超出一圈追上速度慢的同学时向前推一把,于是双方正好“互换速度”;原先速度慢的同学由于速度变快,从而会超出后面的同学一圈,
12、此时也向前推一把,双方再次“互换速度”如此循环下去,当双方都完成了活动规定要滑的圈数时,最后到达终点的同学所用的时间将记为该组的成绩。假设这两名同学的出发速度分别为10m/s和8m/s,则该组同学的成绩为多少秒? 2017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八年级复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题号1 23 45678答案CBCCCDBA二、填空题(本题共36分,每空4分)9. 1.8 10.6 cm f8 cm 靠近11. (1)若将书分成64份,力F应为190.5N;(2)该书的页数为64页;12.匀速直线运动 减速直线运动13 三、综合应用题(第14题8分,第15题12分,第16题1
13、2分,本题共22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14 参考答案(1)铜是导热性良好的金属,传热快,火焰产生的热量迅速被铜吸收并传递;(3分)(2)当燃烧产生的热量被铜吸收而带走,火焰周围温度降低;(3分)(3)当蒸发的蜡油与氧气混合气的温度低于其燃点时,火焰便会变小,甚至熄灭。(2分)15解:(1)设含沙量为x,则体积为V的泥沙水中,沙的质量为m沙=xV,(1分)由密度公式=可知:沙的体积为V沙=,(1分)水的体积为:V水=VV沙=V=V(1),(1分)水的质量为:m水=水V水=水V(1),(1分)水与沙的总质量为:m=m水+m沙=水V(1)+xV,(1分)泥沙水的密度:泥水
14、=(1分)设k=1,则泥水=水+kx; (1分)(2)由题知,泥水的密度:泥水=1.014103kg/m3 (1分)由于=0.417, (1分)则,k=1=10.417=0.583,(1分)根据泥水=水+kx可得:x=24kg/m3,(2分)答:(1)泥沙水的密度随含沙量x变化图象如图所示;(2)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为24kg/m3。16 解:(1)设开始时甲快、乙慢,甲要追上乙,甲应比乙多跑一圈,耗时t,则10m/st8m/st=100m,解得t=50s,(2分)S甲=v甲t=10m/s50s=500m,(1分)S乙=v乙t=8m/s50s=400m,(1分)即:甲滑了5圈500m、乙滑了4圈400m,甲刚好追上乙,该过程甲乙共滑行900m、用时50s,(2)接下来是乙追甲,也是50s,乙滑50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