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劳动力需求状况_第1页
陕西省劳动力需求状况_第2页
陕西省劳动力需求状况_第3页
陕西省劳动力需求状况_第4页
陕西省劳动力需求状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陕西省劳动力需求状况各产业人力资源需求情况第一季度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8.98%、34.26%、56.76%。第三产业仍是全省人力资源市场中吸纳人力资源的主要渠道(见表2和图)。表2.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第一产业328968.98-0.09第二产业12551234.26-3.35第三产业20795656.76+3.44合计366364100/与上季度相比,第一产业的需求下降了0.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3.35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3.44个百分点。行业需求情况从行业需求来看(见表

2、3及下图),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四大行业构成本季度吸纳人力资源的主要行业,占需求总量的57.55%。与上季度相比,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所占比重分别下降了3.67、1.38、2.08个百分点;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则分别上升了1.18、2.88、2.91个百分点。表3.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行 业需求人数(人)所占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农、林、牧、渔业328968.98-0.09采矿业83902.29-0.82制造业6280217.14-3.6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32263.61-0.04建筑

3、业4109411.22+1.1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10903.03+0.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23583.37-1.38批发和零售业4809213.13-0.54住宿和餐饮业5883116.06+2.88金融业80562.2-0.22房地产业64311.76+0.2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89905.18+2.91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27610.75+0.2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6261.26+0.01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91685.23-2.08教育48771.33+0.3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31900.87-0.0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74382.03

4、+0.33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19670.54+0.23国际组织810.02+0.02合计366364100用人单位需求情况2011年第一季度从用工单位性质来看(见表4及图),企业用人仍占主体地位,需求人数为349827人,占需求总量的95.49%,内资企业需求人数为282421人,占需求总量的77.09%。与上季度相比,国有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私营企业、机关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1.88、2、2.7、1.07个百分点;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个休经营、“其他”较上季度的用人需求比重则分别上升了2.48、1.09、2.03、2.3个百分点。表4.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人数经济类型需求人数

5、 (人)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企业34982795.47-1.31其中:内资企业28242177.09-3.19国有企业66171.81-1.88集体企业133873.65-0.52股份合作企业240796.57-2联营企业140503.83+0.25有限责任公司7094419.36+2.48股份有限公司5681815.51+1.09私营企业8071322.03-2.7其它企业158134.32+0.07港、澳、台投资企业86512.36+0.1外商投资企业64031.75-0.02个体经营5235214.29+2.03事业31710.87+0.05机关6050.17-

6、1.07其他127613.48+2.3合计366364100各类职业供求情况表5.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职业类别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人)需求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求职人数(人)求职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求人倍率单位负责人31860.87-0.6942751.14-0.630.74专业技术人员4925513.44-1.664832612.92-0.551.01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359789.82-1.473895310.42-1.960.91商业和服务业人员16456044.92+12.5515728442.06+13.071.03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

7、员151654.14-1.17150654.03-0.560.99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8621823.53-4.879230924.69-0.891其他120023.28-2.69133913.58-5.950.88无要求/43091.15/合计366364100373912100/0.98从各类职业的用人需求情况看(见表5及图),一季度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成为用工需求相对集中的职业,二者所占比例之和为68.45%。此外,对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需求也比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13.44%、9.82%。与上季度相比,用人单位对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比重增加较快,上升了12

8、.55个百分点;对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及“其他”的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1.66、147、1.17、4.87、2.69个百分点。从各类职业的求职情况看,求职人数相对集中的也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二者所占比重之和为66.75%。从求人倍率来看,第一季度专业技术人员、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这三大职业类别求人倍率均大于等于1,人力资源供小于求,其余职业类别的求人倍率均小于1,人力资源供大于求,单位负责人是这季度求人倍率最小的职业类别,其求人倍率仅为0.74。表6. 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职业小类)职业职业代

9、码人力资源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缺口数求人倍率1、饭店服务人员404010013758452792313.042、保险业务员20702008539308754522.773、保育、家庭服务员407120012584730852761.724、推销展销人员40102009543543141121.755、餐厅服务员40305003964206019041.926、机械冷加工工60401002813116916342.417、治安保卫人员30202002862142014421.988、机械工程师60601003024161314111.879、机械热加工工60402002155122593

10、01.9610、旅游游览场所服务员404020013217265921.82第一季度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缺口最大的职业是饭店服务员(见表6),求人倍率高达3.04,全省的缺口人数共9231人。近年来,饭店服务人员、推销展销人员、餐厅服务员、保险业务员这几个职业一直处于需求大于求职的前十个职业中。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小于供给缺口数最大的十个职业中(见表7),缺口最大的三个职业是:机动车驾驶员、体力工人、财会人员,而求人倍率最低的职业是机动车驾驶员,仅为0.39。表7. 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职业小类)职 业职业代码人力资源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缺口数求人倍率1、机动车驾驶员62

11、401002981764546650.392、体力工人6270000104591268622270.823、财会人员2060300798232715290.524、营业人员40101002441356411230.635、物业管理人员40702001053212510720.56、行政事务人员3010200109620339370.547、仓储人员402010084016217810.528、工程设备安装工6231000165523977420.699、部门经理及管理人员1050100191922653460.8510、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20213001422811390.51机动车驾驶员、体

12、力工人、财会人员、仓储人员等职业已多次出现在需求小于供给前十个职业中,这些岗位求职人员求职就业明显困难。求职人员构成情况在所有的求职人员中(见表8及下图),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3%(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33.33%),本市农村人员占41.34%,这两大主体是本季度的求职主力,二者所占比重之和为64.34%。与上季度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其他失业人员、下岗职工的求职比重分别下降了12.87、2.25、2.83、2.52个百分点;本市农村人员、外埠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上升了19.07、1.57个百分点。表8. 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人数求职人员类别求职人数(人)所占比重

13、(%)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新成长失业青年8601323-12.87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2867133.33-12.08就业转失业人员3896210.42-2.25其他失业人员226516.06-2.83在业人员83972.25-0.38下岗职工260566.97-2.52退休人员68571.83-0.25在学人员98562.64-0.03本市农村人员15456941.34+19.07外埠人员205515.50+1.57合 计373912100.01/招聘、应聘条件情况1、性别从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看(见表9及下图),72.92 %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对男性人力资源的需

14、求比女性人力资源的需求高5.76个百分点。从求职者的性别构成看,男性的求职人数高于女性求职人数34388人,高于女性9.2个百分点。表9 按性别分组的供求人数性别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人)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求职人数(人)求职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求人倍率男14411439.34-0.4720415054.6+2.140.97女12302733.58-2.5716976245.4-2.140.99无要求9922327.08+2.1/合计366364100.00/373912100/0.98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男性和女性的求人倍率分别为0.97和

15、0.99,两者都处于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的状态,女性的求人倍率略高于男性。2、年龄从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的年龄要求来看,92.66%的用人需求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所要求。16-34岁之间的劳动者构成单位用人需求的主体,占总需求量的77.15 %。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来看,求职者同样以青壮年为主体,16-34岁的求职者约占总求职人数的79.9%。表10 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年 龄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 (人)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求职人数 (人)求职比重(%)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求人倍率16-24岁13922938-0.9714510738.81+4.181.0325-

16、34岁14344139.150.9415365641.09+3135-44岁4661112.72-2.275859415.67-0.140.8645岁以上101902.78-2165554.43-7.040.69无要求268937.34+4.29/合计366364100/373912100/注:16-24岁组人数指的是满16岁而未满25岁的人数。从供求状况对比看,16-24岁、25-34岁年龄组的求人倍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其求人倍率分别为1.03、1,人力资源供小于求,就业压力缓和于其他年龄组。就业压力基本与年龄成正比关系,“4050”人员的就业仍十分困难。3、文化程度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

17、的要求来看(见表11及上图),93.94%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有明确要求。要求高中及大专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构成一季度单位用人的需求主体,占需求总量的66.51%。与上季度相比,初中及以下、大专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4.33、6.28个百分点;对高中及对文化程度“无要求”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7.37、2.9个百分点。表11 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文化程度劳动力供求人数对比需求人数 (人)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 (百分点)求职人数(人)求职比重(%)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 (百分点)求人倍率初中及以下6391017.44-4.337432919.88-4.690.92高中1

18、6472844.96+7.3719433251.97+10.650.91其中:职高、技校、中专7821945.10-19.147916639.3-13.260.99大专7895621.55-6.287236319.35-7.151.15大学357979.77+0.25328058.77+1.631.15硕士以上7750.21+0.18830.02-0.059.39无要求221986.06+2.9/合计366364100/373912100/0.98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构成了一季度人力资源市场的求职主体,三者占总求职人数的91.2%。从供求状况对比看,第一季度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大专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求人倍率均小于1,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供不应求。4、技术等级或职称从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要求看(见表12及下图),对技术等级和技术职务有明确要求的占需求总量的84.36%,主要集中在初级和中级,约占需求总量的73.87%。按技术等级求职情况看,一季度具有某种技术等级资格及技术职务的求职者占求职总数的83.32%,其中具备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四级(中级技能)及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求职者占求职总量的65.27%。表12 按技术等级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