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_第1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_第2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_第3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_第4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金属的存在状态、金属的化学共性。2 了解钙,镁,铝,铁,铜,锌的性质及化合物的性质4了解金属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并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金属氧化物溶于水的规律、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Al(OH)3的两性。5掌握Na2CO3、NaHCO3的性质,了解Na2CO3、NaHCO3、KAl(SO4)2的用途。6掌握铁盐、亚铁盐的检验方法,Fe2+、Fe3+的性质和相互转化二教学要求:1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提高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培养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以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阅读、查阅资料

2、、讨论和概括等,培养获取知识及信息加工的能力。通过比较归纳等,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面的一般方法。3学会用焰色反应判断某些金属元素的存在三教学重点,难点钙,镁,铝,铁,铜,锌的性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四教学过程课题1 金属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7.73%,第二位Fe:4.75%。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存在。原因:金属元素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去电子,因而性质活泼。【思考与交流】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根据初中所学内容填写化学反应方程式:举例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金属与氧气反应4Al+3O2=2Al2O3金属与盐置换反应Fe+CuSO4=Cu+FeSO4金属与酸反应Fe+H2SO4=FeS

3、O4+Cu【探求新知】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与存放方法。色态密度硬度熔沸点导电导热性银白色固体比煤油大,比水小小,质软低好钠一般存放在石蜡油或煤油中1:Na和O2反应(1) 常温下 【实验探究1】用小刀从中间切开,观察钠切面的颜色变化银白色逐渐变暗反应可表示为: 4Na + O2 = 2Na2O (颜色:白色固体)(2)钠的燃烧。【实验探究2】用小刀切下绿豆粒大小的钠块,用滤纸吸干煤油后放入坩埚中,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描述实验现象:金属先熔化,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 反应可表示为: 2Na + O2 Na2O2 (颜色:淡黄色固体)注意:用镊子夹取存放在煤油中

4、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防止干扰观察现象,未用完的钠块全部放回原试剂瓶中。2、铝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 点燃 2Al2O3 【实验探究1】 用坩埚钳钳住一块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实验现象 逐渐熔化,失去光泽,但不滴落原因: 铝的熔点 为665 氧化铝的熔点 为2050 ,铝表面的致密氧化膜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落下。【实验探究2】 用坩埚钳钳住一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实验现象: 熔化的铝仍不滴落原因: 磨去氧化膜的铝片在空气中很快又形成一层新的氧化膜【归纳小结】 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氧气反应就越易进行(如钠露置空气中就氧化);金

5、属活动性越弱,与氧气发生反应时反应条件较高(如铁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就说明金在加热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金属和氧气反应一般生成普通氧化物,例MgO Al2O3 CuO,但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有的疏松,不能保存内层金属,如铁;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有的致密,可以保存内层金属镁、铝。二、金属和水的反应1.钠与水反应【实验探究】 Na和烧杯里的水作用:现象:反应剧烈,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迅速游动,嘶嘶作响,溶液变红。(2)现象分析现象原因浮密度比水小熔钠和水反应放热,使钠熔成闪亮的小球游钠和水反应生成气体,推动钠游动响钠和水

6、反应放出热量使水局部蒸发为气体红钠和水反应生成了碱化学反应方程式: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OH-H2【思考讨论】金属钠着火,能否用水灭?为什么?应该如何处理?(不能,因能和水反应。应用细砂)为什么能将钠保存在煤油中?能否保存在汽油或CCl4中?(钠容易被氧气氧化而变质,必须将钠隔绝空气保存;钠不与煤油发生化学反应;钠的密度比煤油大,能够有效隔绝空气。不能保存在汽油中,因汽油易挥发,使钠暴露在空气中,发生火灾。不能保存在CCl4中因钠的密度小于CCl4的密度)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观察到现象:反应

7、剧烈,钠熔成小球,浮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嘶嘶作响,溶液中同时出现蓝色沉淀。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2、铁和水反应铁不能和冷水、热水反应但能和水蒸气反应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见课本P50(引导学生从水蒸气的产生,水蒸气与铁粉反应,反应产物的检验设计装置。还可设计成以下二种实验装置)【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3Fe4H2O(g)= Fe3O44H2现象:点燃肥皂泡可听到爆鸣声三、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探究】(1)取2支小试管分别加入5mL盐酸和5mLNaOH溶液,再分别放入一小段铝片,观察现象。(2)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

8、两支试管口,观察现象。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都能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H2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离子方程式:2Al+6H+=2Al3+3H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思考讨论】1、在上述实验中,为什么铝片放入盐酸和NaOH溶液中,不立即产生气泡?2、由上述实验还能得出哪种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1)、原因:铝片表面上的Al2O3先和盐酸和NaOH溶液中,所以不立即产生气泡(2)、物质名称:Al2

9、O3课题2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一、钠的重要化合物请同学回顾钠在常温下和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及产物的差异?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思考1】Na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其化学性质与氧化钙类似,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你能列举出其主要的化学性质吗? 答案:Na2O +H2O=2NaOH Na2O + CO2 = Na2CO3 Na2O +2HCl = 2NaCl +H2O(1)【演示实验3-5】Na2O2和水反应实验现象 所得结论有大量气泡产生 过氧化钠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复燃 有氧气产生试管外壁温度升高 反应放热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 有碱生成,Na2O2氧化性应

10、强反应方程式:2Na2O2+2H2O=4NaOH +O2Na2O2也是氧化物,但它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因还生成了O2(2)Na2O2和CO2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思考讨论】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2与CO2反应,找出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Na20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2 过氧化钠极易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在实验室里应如何保存它呢?隔绝空气、远离易燃物、密封保存。3过氧化钠为什么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可和H2O,CO2产生O2 【归纳与整理】 钠的氧化物氧化钠过氧化钠色、态白色粉末淡黄色粉末化学式Na2O Na202离子数比2:12:1氧元素的化合价-

11、2-1类型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与H2O反应的方程式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 +O2与CO2反应的方程式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与盐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Na2O2+2HCl=2NaCl+H2O + O2氧化性、漂白性无氧化性和漂白性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有色物质(氧化原理而漂白)生成条件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点燃或加热时钠与氧气反应稳定性不稳定较稳定用途供氧剂、漂白剂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实验探究】Na2CO3和NaHCO3在水中的溶解性步 骤1 g Na2CO3 1 g N

12、aHCO3加1 mL水白色粉末,加水结块变成晶体;放热细小白色粉末,加水部分溶解;感受不到热量变化 加10 mL水振荡时间长时可溶解固体量减小 加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较深)溶液变微红色初步结论加水先变成含结晶水的晶体,较NaHCO3更易溶,溶液碱性比NaHCO3的强加水部分溶解,溶液碱性比Na2CO3的弱(2)【实验探究】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P56现 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 论Na2CO3澄清的石灰水 不变浑浊 受热不分解 NaHCO3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NaHCO3Na2CO3CO2H2O受热分解 (3)Na2CO3和NaHCO3的其它性质Na2CO3与NaHCO3的相

13、互转化【思考讨论】1、如何从NaHCO3溶液中得到NaHCO3固体? 减压、低温蒸干2.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直至不再产生CO2,此过程中C(HCO3-)的变化是:先逐渐变大,后又减小。3.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CO2,会出现什么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溶液浑浊或产生沉淀 Na2CO3(饱和)CO2H2O2NaHCO32Na+CO32-(饱和)CO2H2O2NaHCO3【归纳与整理】 (1)碳酸盐的溶解性规律:a. NaHCO3易溶解于水,其他酸式碳酸盐也都易溶于水 b. Na2CO3易溶解于水,K2CO3, (NH4)2CO3易溶,MgCO3微溶CaCO3 、

14、BaCO3难溶 c.特例:溶解性Na2CO3 > NaHCO3,一般情况酸式盐比正盐易溶(2)Na2CO3 NaHCO3两者的鉴别: (1)固体: 加热方法加入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剧烈的是NaHCO3 加热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2)溶液: CaCl2 或BaCl2 溶液滴加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的是NaHCO3 (4).除杂: Na2CO3 固体(NaHCO3) 加热 Na2CO3溶液(NaHCO3) 加入适量NaOH溶液 NaHCO3溶液(Na2CO3) 通入二氧化碳 三.焰色反应(1)定义: 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2)注意:很多金属而不是

15、所有金属;它是元素的性质(与存在状态无关);焰色反应是物理过程(3)实验:洗涤铂丝( 用稀盐酸 ) 灼烧(至与原来火焰焰色相同) 蘸取灼烧 洗涤(4)结果:钠 ( 黄色 ) ; 钾 ( 紫色 ) 透过 蓝色钴玻璃 观察(5)洗涤铂丝用稀盐酸,原因在于 除去杂质元素影响 (6)蓝色钴玻璃的作用: 滤去钠等杂质颜色干扰 (7)现象不明显的原因:酒精灯火焰本身呈黄色二、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物【Al2O3】(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熔点高(为2050),难熔化。(2)化学性质:a、与酸反应:(硫酸)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6H + =2Al3+

16、 +3H2Ob、与强碱反应(NaOH): 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2OH - =2AlO2 - +H2O酸性氧化物: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3)用途:是冶炼金属铝的原料,也是良好的耐火材料。自然界中纯净的为无色晶体,俗称刚玉,硬度仅次于金刚石。2、氢氧化铝【Al(OH)3】(1)Al(OH)3的实验室制法【实验3-7】往盛有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反应方程式为:Al2(SO4)3+6NH3·H2O=3(NH4)

17、2SO4+2Al(OH)3 Al3+3NH3·H2O=3NH4 + +Al(OH)3反应现象为:溶液中形成白色胶状沉淀(2)Al(OH)3的两性两性氢氧化物:既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实验内容在Al(OH)3沉淀中滴加盐酸在Al(OH)3沉淀中滴加NaOH溶液实验现象沉淀溶解沉淀溶解反应方程式Al(OH)3+3HClAlCl3+3H2OAl(OH)3+3H+=Al3+3H2OAl(OH)3+NaOH=NaAlO2+2H2OAl(OH)3+OH-=AlO+2H2O结论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思考讨论】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用氢氧化钠与氯化铝溶液反应

18、来制取好不好?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不好,因生成的Al(OH)3会溶解在NaOH 中Al(OH)3+NaOH=NaAlO2+2H2O(3)Al(OH)3受热分解2 Al(OH)3 Al2O3+3H2O【思考讨论】 氢氧化铁受热能分解,氢氧化铝受热能分解,氢氧化铜受热能分解。一般来说,符合什么条件的碱受热能分解? 难溶性的氢氧化物 (4) Al(OH)3的物理性质: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溶液中形成白色胶状沉淀(5)Al(OH)3的用途凝聚水中的 悬浮物 ,并能吸附 色素 。医用的胃酸中和剂,起到中和过多 胃酸 的作用。3.硫酸铝钾【KAl(SO4)2】(1)复盐:有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或一种

19、是铵根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2)电离方程式:KAl(SO4)2= K+Al3+2SO42-十二水硫酸铝钾KAl(SO4)2·12H2O俗称明矾,它是无色晶体,可溶于水,在天然水中形成Al(OH)3(胶体),Al(OH)3可以和悬浮在水中的泥沙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下来,使水澄清,所以可以作净水剂。【思考讨论】在K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方程式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2KAl(SO4)2+3Ba(OH)2 = K2SO4 +2Al(OH)3+3BaSO4沉淀的质量最大:KAl(SO4)2+2Ba(OH)2 = KAlO2+2BaSO4+2H2O三

20、. 铁的重要化合物1、铁的氧化物FeOFe2O3Fe3O4铁元素化合价+2+3+2、+3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俗名铁红磁性氧化铁水溶性不溶于水不溶于水不溶于水氧化物类别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特殊氧化物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O+2H + =Fe2+ +H2OFe2O3+6H + =2Fe3+ +3H2OFe3O4+8H + =2Fe3+ + Fe2+4H2O与还原剂反应FeO+COFe+CO2Fe2O3+3CO2Fe+3CO23Fe3O4+8Al9Fe+4Al2O3用途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赤铁矿是炼铁原料注:3FeO+10HNO3(稀)=3Fe(NO3)3+NO+5H2O2.铁的氢氧化

21、物(1)氢氧化铁与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探究】实验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反应现象生成红褐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后又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后生成红褐色化学方程式FeCl3+3NaOH=Fe(OH)3+3NaClFeSO4+2NaOH= Fe(OH)2+Na2SO44Fe(OH)2+O2+2H2O=4Fe(OH)3(红褐色)【思考讨论】1. 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为什么很难观察到白色沉淀? 答:Fe(OH)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了红褐色的Fe(OH)32. 如何改进实验,使观察到上述白色成为可能?答:Fe2+容易被氧化,所以要新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应煮

22、沸除去溶解的氧气,FeSO4溶液上加隔氧剂(如苯),为了防止滴加NaOH时带入空气,可将吸收NaOH的长滴管伸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2)Fe(OH)3,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 2Fe(OH)3 Fe2O3 +3H2O 铁的两种氢氧化物的比较化学式Fe(OH)2Fe(OH)3色、态白色固体红褐色固体溶解性难溶于水难溶于水物质类别二元弱碱三元弱碱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Fe(OH)2+H2SO4=FeSO4+2H2OFe(OH)2+2H + =Fe2+ +2H2O2Fe(OH)3+3H3SO4=Fe2(SO4)3+6H2OFe(OH)3+3H + =Fe3+ +3H2O与氧化性酸

23、的反应3Fe(OH)2+10HNO3(稀)=3Fe(NO3)3+NO+8H2O3Fe(OH)2+10H + +NO3 -=3Fe 3+ +NO+ 8H2OFe(OH)3+3HNO3(稀)=Fe(NO3)3+3H2OFe(OH)3+3H+=Fe3+3H2O与还原性酸的反应Fe(OH)2+2HI=FeI2+2H2OFe(OH)2+2H+ =Fe2+2H2O2Fe(OH)3+6HI=2FeI2+6H2O+I22Fe(OH)3+6H+ +2I-=2Fe2+6H2O+I2热稳定性分解产物复杂2Fe(OH)3 Fe2O3 +3H2O3、铁盐和亚铁盐(1)【实验探究】 Fe3+、Fe2+ 的检验滴入KSCN

24、溶液的现象FeCl3溶液溶液显红色FeCl2溶液无明显现象(2)【实验探究】Fe3+ 离子的的氧化性、Fe2+的还原性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 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KSCN溶液不显红色2Fe3+Fe=3Fe2+再加入氯水,振荡溶液显红色2Fe2+Cl2= 2Fe3+2Cl- 【思考讨论】 分析上述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指出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 Fe3+具有 氧化性 ,在 还原剂 如Fe Cu的作用下可被 还原 成Fe2+Fe2+具有 还原 性,在 氧化剂 如 Cl2、HNO3 的作用下可被 氧化 成Fe3+ 实验室中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溶液长时间放置将会有什么变化?被氧化

25、成铁盐如何防止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溶液变质可行的办法是在溶液中加入铁粉写出反应方程式2Fe3+Fe=3Fe2+如何除去FeCl3溶液中的少量FeCl2?通入氯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 2Fe3+2Cl- 如何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在溶液中加入铁粉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Fe=3Fe2+ 【归纳总结】 (1)Fe3+ 、Fe2+的检验:Fe3+的检验: 向Fe3+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现象是溶液变红色 ,反应方程式:FeCl3+3KSCN= Fe(SCN)3+3KClFe 3+3SCN -= Fe(SCN)3(红色) 向Fe3+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现

26、象是产生红褐色沉淀,反应方程式:FeCl3+3NaOH= Fe(OH)3+3NaClFe 3+ 3OH -= Fe(OH)3(红褐色)Fe2+的检验: 向Fe2+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现象是先无现象,加氯水后溶液呈红色反应方程式:2FeCl2+Cl2=2FeCl3 FeCl3+3KSCN= Fe(SCN)3+3KCl向Fe3+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反应方程式:FeCl2+2NaOH= Fe(OH)2+2NaCl 4Fe(OH)2+O2+2H2O=4Fe(OH)3(红褐色)(2)Fe3+和 Fe2+的相互转化Fe3+ Fe

27、2+ 加入还原剂:Fe、Cu、HI、H2S等2FeCl3+Fe=2FeCl2 2Fe3+(棕黄色)+Fe=3Fe2+(浅绿色)2FeCl3+Cu=2FeCl2+CuCl2 2Fe 3+ Cu = 2Fe 2+ Cu 2+2FeCl3+2HI=2FeCl2+2HCl+ I2 2Fe 3+ 2I- =2Fe 2+ + I22FeCl3+H2S=2FeCl2+2HCl+S 2Fe 3+ H2S =2Fe 2+2H + + SFe2+Fe3+ 加入氧化剂:Cl2 等2FeCl2+Cl2=2FeCl3 2Fe2+Cl2= 2Fe3+2Cl- 【实践活动】 铝盐 铁盐的净水作用向混有少量泥沙的混浊水中分别

28、加入明矾、硫酸铁溶液不加试剂加入明矾加入Fe2(SO4)32min无明显变化明显沉降,半透明溶液明显沉降,半透明溶液5min混浊,部分泥沙沉降沉淀在底部,溶液透明沉淀在底部,溶液透明(不如明矾效果好)结论:明矾、Fe2(SO4)3可以凝聚水中的悬浮物沉降,从而使水净化。一、金属的共性和特殊性a.常温下,汞液体,其他固体.b.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金铜除外).c.金属粉末多为黑色,铝粉还是银白色.d.大多数金属有延展性,可以被抽成丝或压成片,金的延展性最好。e.金属一般是电和热的良导体。银和铜的导电传热性能最好。铝的导电性能也很好。铜和铝常作为输电线。虽然金属性质有很多的优点,但实际生活中却使用的

29、最多的是合金,很少使用纯金属【知识拓展】1.不锈钢为了防锈又在合金中加入铬和镍,这种钢称为不锈钢。不锈钢通常是指含铬量在1230%的合金钢。 不锈钢外观呈微灰色或银白色。结构紧密,不易氧化生成氧化铁,故有不锈之称。不锈钢是能抵抗酸、碱、盐等腐蚀作用的合金钢的总称。在合金中以铬为主,有的还加入镍钼、钛等元素,以提高抗腐蚀性能。常见的铬不锈钢其含铬量在12%以上,镍铬不锈钢含铬为18%,含镍为8%,镍铬不锈钢的抗蚀性能较铬不锈钢更好。2.金属如何进行分类人们根据金属的密度把金属分为重金属和轻金属。重金属的密度大于4.5 g/cm3,轻金属的密度小于4.5 g/cm3。冶金工业上还常常把金属分为黑色

30、金属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有三种:铁、锰、铬。它们或它们的合金的表面常有灰黑色的氧化物,所以称这类金属为黑色金属。除铁、锰、铬以外的金属称为有色金属。有色金属又可以分为九大类: 重金属:铜、铅、锌等; 轻金属:铝、镁等; 轻稀有金属:锂、铍等; 难熔稀有金属:钨、钛、钒等; 稀散金属:镓、锗等; 稀土金属:钪、钇及镧系元素; 放射性金属:镭、锕等; 贵金属:金、银、铂等; 碱金属:钾、钠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 1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去最外层电子。2在物理性质上金属有哪些共性?常温下除汞外均为晶体,有金属光泽,是热、电的良导体,大多有良好的延展性。3金属的化学

31、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钠与氧气反应-常温:4Na + O2 = 2Na2O加热:2Na + O2 Na2O2; 铝与氧气反应:通常与氧气易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起保护作用 4Al + 3O2 = 2Al2O3 加热铝箔时,由于外层氧化膜的熔点比铝的熔点高,故熔化的液态铝并不滴落。除去氧化膜的铝箔加热很快生成新的氧化膜,熔化的液态铝并也不滴落。 铁与氧气反应:3Fe + 2O2 Fe3O4(Fe2O3·FeO)(2)金属与水的反应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

32、酞,溶液变红。 铝与水反应:加热时微弱反应 铁与水反应:高温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Fe3O4 + 4H2。(3)金属与酸的反应钠与酸反应:如2Na + 2HCl = 2NaCl + H2,Na放入稀盐酸中,是先与酸反应,酸不足再与水反应。因此Na放入到酸中Na是不可能过量的。 与酸反应: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和硝酸能和大多数金属反应(暂不掌握),但无氢气放出;非强氧化性酸反应时放出氢气。(4)某些金属与碱反应:和强碱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5)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钠与盐的溶液反应: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是直接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如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式:2Na + CuSO4 + 2H2O = Cu(OH)2 + Na2SO4 + H2 。铝与盐的溶液反应:如能置换出CuSO4、AgNO3等溶液中的金属。铁与某些盐反应:如Fe + CuSO4 = Cu + FeSO4 ,Fe +2 FeCl3 = 3FeCl2等。4.金属的氧化物(1)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名称氧化钠过氧化钠化学式与化合价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粉末)与H2O反应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与CO2反应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