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_第1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1.牙的演化特点:牙形:同形牙T异形牙牙数目:多T少 牙列:多牙列T双牙列4牙根:无T有 分布:广泛T集中附着方式:端生T侧生T槽生2.牙冠:解剖牙冠:指被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临床牙冠:指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体组织。3.牙萌出特点:按先后顺序萌出左右对称同期萌出下颌牙的萌出略早于上颌同名牙女性萌出的平均年龄稍早于男性4.牙萌出顺序:乳牙依次为I、n、W、川、V;恒牙:上颌6、1、2、4、(3,5)、7、8下颌(1、6)2、3、4、(5、7)、85中线: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6.牙体长轴:沿冠根方向,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线。7.线角、轴面及点角:牙冠上面两相交于一条

2、的角称线角。两轴面相交于一线的角称轴面角。三面相交于一点形成的角称点角。8.切牙类:上颌中切牙为切牙类中提及最大者。2下颌中切牙为切牙类中乃至全口牙中体积最小者,牙冠宽度为上中切牙的2/3【区分下颌中切牙方法】远中根面上的凹陷笔近中面根的略深9.尖牙类:上颌尖牙牙冠唇面的近、远中斜缘在牙尖顶处相交近似90冠根之比为1:22下颌尖牙 近中斜缘:远中斜缘=1:210.前磨牙类: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冠颊面,牙冠外形为五边形,颊侧仅见一个颊尖(略 偏向远中)。11.磨牙类:下颌第一、第二、第三磨牙的颌面发育沟形态依次为:“Y”型、“+”型、无固定性态。2上下颌磨牙的鉴别下颌磨牙牙冠长方形、右倾颊舌径近远

3、中径第一磨牙颊面舌面第一磨牙有两个颊沟有45牙尖无卡氏尖舌尖大小相近无斜嵴三个窝(中央窝大)两根(近中、远中)12.乳前牙:上颌乳尖牙,唇面:牙尖明显向远中(于恒牙尖牙区别的主要标志)13.乳磨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不同于任何恒牙,有其独特的解剖特征,有三个面近似为三 角形。14.根管分型:单管型(上颌中切牙、尖牙、第一磨牙的舌根和第二磨牙的舌根及远中颊 根)2双管型(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和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根)上颌磨牙牙冠斜方形、直立 颊舌径近远中径 第一磨牙颊面=舌面 有一个颊沟有34牙尖有卡氏尖舌尖大小不一有斜嵴四个窝(远中窝大) 三根(颊2、舌1)精品文库欢迎下载23单

4、双混合型(上、下颌第一、二前磨牙和上颌第一、二磨牙的近中颊根和下颌第一、二磨牙的近、远中根)4三管型(罕见于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和下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根)【1.管间侧枝(多见于双管型)2根管侧枝(为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3根尖分歧与根尖分叉(根尖分歧多见于前磨牙和磨牙)】根尖孔50%不在根尖15颌面部的骨性支架系由 1414 块骨,单一的有:下颌骨、梨骨;成对的有:上颌骨、鼻骨、 泪骨、颧骨、颚骨及下鼻甲。16.上颌骨:眶下孔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眶下孔向后、上、外。2眶下管长约1.5cm3上颌窦与牙根关系密切,其下壁由前向后盖过8-5|5-84四突上颌骨的四突分别称为额突

5、、颧突、腭突和牙槽突。5三大支柱:尖牙支柱、颧突支柱、翼突支柱。17.下颌骨:从颏结节向后上延伸至下颌支前缘相连的骨嵴,称外斜线或外斜嵴。2颏孔的位置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移和后移。3下颌支髁突(又称关节突)关节面上有横嵴将其分为前斜面和后斜面。4下颌神经沟约相当于下颌磨牙颌平面上方1cm5下颌骨薄弱部位: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和髁突颈部。6下颌骨髁突:侧面观(前斜面为功能面,后斜面为负重区,中间为横嵴)后面观(内测斜面与侧方运动的非工作侧有关,外侧斜面与侧方运动的工作侧有关,也是关节压力的集中处)7颞骨关节面:关节窝(形式三角形)、关节结节8关节盘从前到后可分为:前带、中间带、后带、双板区

6、【好发部位:双板区中间带(最薄)有血管和神经:前带、双板区】9颞下颌关节有三条韧带:包括颞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和茎突下颌韧带。10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区包括:关节结节的后斜面与髁状突的前斜面。18.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广义的咀嚼肌还包括舌骨上肌群。起点止点翼内肌 浅头:腭骨锥突和上颌结节下颌支及下颌角内侧面深头:翼外板的内面和腭骨锥突翼外肌 上头: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和颞下嵴上头:关节盘前缘及部分关节囊下头:翼外板的外侧面下头:髁突颈19.颈总动脉:颈动脉窦(含有特殊压力感受器,反射性的调节心率和血压)颈动脉体又称颈动脉小球;属化学感受器,可反射性的使呼吸运动加快加深)20.颈外动

7、脉:面动脉(属支脑膜中动脉、下牙槽动脉、翼肌段、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蝶腭动脉)21.脑膜中动脉:穿棘孔进入颅中窝,行于硬脑膜内分为前后两支,供应硬脑膜。22.危险三角区:鼻根部和两侧口角连成的三角区。23.翼静脉丛:简称翼丛,位于颞下窝内颞肌与翼内肌,翼外肌之间上颌动脉的周围,并围绕部分翼外肌,小部分尚伸到翼内肌上方的深侧,为稠密的静脉丛。面后静脉-上颌静脉-翼丛-面深静脉-面前静脉24.三叉神经:系脑神经中之最大者,有粗大的感觉神经纤维束和较细小的运动神经纤维束精品文库欢迎下载3所组成。眼神经为感觉神经,系三叉神经中之最细者。上颌神经鼻腭神经腭前神经 上牙槽后神经 上牙槽中神经

8、 上牙槽前神经321|123腭侧黏骨膜及牙龈876543|345678腭侧骨黏膜及牙龈87|78及6|6的腭根基远中颊根、牙周膜、牙槽骨、颊侧牙龈54|45及6|6的近中颊根、牙周膜、牙槽骨、颊侧牙龈321|123及其牙周膜、牙槽骨、唇侧牙龈颊神经8-5|5-8颊侧牙龈、颊部的皮肤和黏膜下颌神经舌神经8-1|1-8舌侧牙龈、口底及舌前2/3的黏膜和下颌下腺、舌下腺下牙槽神经8-1|1-8及其牙周膜、牙槽骨颏神经4-1|1-4唇侧牙龈、下唇黏膜及颏部皮肤(上颌神经经圆孔出颅,下颌神经经卵圆孔出颅)25.面神经:以茎乳孔为界, 可将面神经分为面神经管段和颅外段。面神经颅外段,从茎乳孔出颅底,位于茎

9、突与乳突之间, 一般是在乳突前缘相 当于乳突尖端上方约1cm,距皮肤表面深约23cm处。分支(颅外段)起源损伤后表现颞支颞面支额纹消失颧支颞面支眼睑不能闭合颊支颞面支/颈面支鼻唇沟变浅或消失,颊部积存食物,不能鼓气下颌缘支颈面支口角下垂、流口水等颈支颈面支无明显症状26.舌咽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四种纤维: 运动纤维支配茎突咽肌副交感纤维管理腮腺的分泌味觉纤维管理舌后1/3味觉 感觉纤维分布于舌后1/3、咽、咽鼓管、鼓室等处的黏膜和颈动脉窦以及颈动脉体。(腮腺导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所对的颊侧黏膜上)27.舌下神经为舌的运动神经。28颌面部局部解剖:鼻唇沟:鼻面沟合称为鼻唇沟。2眶下孔:位于眶下

10、缘中点下0.51.0cm处。相当于鼻尖至外眼角连线的中点。是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部位。3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为耳垂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29腮腺鞘具有下列特点:浅层特别致密,深层薄浅,在茎突和翼内肌之间有一裂隙,腮腺深叶经此与咽旁间隙和翼颌间隙想通。2腮腺鞘与其腺体紧密结合,并发出许多间隔,深入腺体。3腮腺鞘上部与外耳道紧密相连,并发出索状纤维束,伸入外耳 道前下壁软骨部的裂隙中。【有上述解剖特点,可知,化脓性感染可在腮腺与外耳道之间互通】30.口腔前庭及其表面解剖标志 :口腔前庭沟:口腔阻滞麻醉穿刺及手术切口的床用部位。翼下颌皱襞:为伸延于上颌结节后内方与磨牙后垫后方之 间的

11、黏膜皱襞,该皱襞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也是翼下颌间隙口内切口的有关标志。31.腭【切牙乳头:又称腭乳头,是鼻腭神经局部麻醉的重要标志】(为一黏膜隆起,位于腭中缝前端,左右上颌中切牙之间的腭侧)32.舌黏膜,按形态可分下列四种 :丝状乳头:数目最多,无味蕾,管理一般感觉。精品文库欢迎下载4菌状乳头:数目较少,内有味蕾,管理味觉(甜、咸味)3轮廓乳头:79个,体积最大,内有味蕾,管理味觉(苦味)4叶状乳头:58条,含味蕾,管理味觉(酸味)33切缘及颌面形态的生理意义:行使咀嚼功能和引导下颌运动在萌出的早期,尖、窝、沟、嵴都是由具有一定曲度的曲线或曲面构成。34.轴面凸度的生理意义:唇(颊

12、)舌面的凸度咀嚼时从颊沟、舌沟等处拍溢的食物顺着牙冠的正常凸度滑至口腔,对牙龈起到生理性按摩作用,促进牙龈组织的正常血液循环,保证牙龈组织的健康;同时正常的凸度对牙颈部有自洁作用,防止龈炎及龋齿的发生,牙 冠颈1/3的凸度,可起到扩展龈缘使其保持紧张有力的作用。邻面的凸度接触区接触良好,可防止食物嵌塞,运动中有利于保持邻牙的紧密接触,保证邻牙能够互相支持,互相依靠,便于分散(牙合)力,有利于牙齿的稳固。35.楔状隙:因邻牙间的接触区为圆突形,在两牙接触区的四周有向外展开的空隙,称为楔状隙。在接触区龈方者称为龈楔状隙,又称邻间隙。36.牙列(牙弓):天然牙的牙根生长在牙槽窝内,其牙冠按照一定顺序

13、、方向和位置彼此邻接,排列成弓形。37.牙列形态分型:方圆型、尖圆型、椭圆型。牙列指数=牙宽列/牙长列X100%38.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speespee 曲线):连接下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39.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为连接上颌切牙的切缘、尖牙、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远近中颊尖的连线。(由切牙至第一磨牙近颊尖段较平直,从第一磨牙的近颊尖至最后磨牙的远颊尖段则逐渐向上弯曲,此段曲线亦称为【补偿曲线】)40.(牙合)平面:从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所构成的假想平面。【解剖牙合平面:从下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最后一个磨

14、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41.牙尖交错牙合(ICOICO ):指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的一种咬合关系。42.覆牙合、覆盖(牙间交错牙合接触的垂直及唇(颊)舌向关系)43.上下颌第一磨牙的对位关系:中性牙合(I理想磨牙关系)远中牙合 近中牙合44.邻长间隙:在上颌乳尖牙的近中、下颌乳尖牙的远中出现的间隙。45.平齐末端:4岁以前,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呈一垂直平面。46.牙尖交错位(ICPICP ):指牙间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或颅骨的位置。47.正中关系与后退接触位:铰链运动可以使切牙处降牙合1825m m,此运动范围内下颌相对于上颌的位置成正中

15、关系。48.后退接触牙合:指后退接触位时上、下牙的解除关系。49.长正中:通常将这两个颌位(后退接触位、牙尖交错位)之间的这种无偏斜的以前后为 主的位置关系,称为“长正中”。50.牙合间隙(息止牙合间隙):下颌姿势位时,上下牙均无接触,上下颌牙之间自前向后有个楔形间隙,前端大而后端小。51.捣碎和磨细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后牙的(牙合)循环:下颌磨牙颊尖的舌斜面从精品文库欢迎下载5中央窝沿上颌磨牙舌尖的颊斜面滑行,约至其一半处而分离, 再重复上述运动,周而复始,称为后牙的牙合运循环。生物力学杠杆的构成:a.支点(非工作侧髁突。翼外肌、颞肌、舌骨上下肌群)b力点(工作侧的提下颌肌群以嚼肌与翼内肌收缩为力点)c重点(研磨食物处)构成第II类杠杆。52.磨耗:在咀嚼过程中,由于牙面与食物或牙面与牙面之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