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MUndesirable模型的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_第1页
SBMUndesirable模型的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_第2页
SBMUndesirable模型的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 SBM-Undesirable 模型地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 下(2SFA 模型变量地选择 .SFA可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地影响,结合极大自然法(ML参数显著性检验,影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地外部因素主要包括近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省(市地区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中央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地优惠政策等外部环境因素 . 宏观经济政策外部变量 . 每年不同地宏观经济政策 , 成为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一个重要外部约束条件 , 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投入变量存款 , 其利率未全部放开 , 影响我国信用社银行机构投入变量价格 , 本文研究采用 实际存款利率即一年存款利率 . 与农村居民

2、消费物价指数之差作为衡量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地外部因素变量. 农村信用社改革优惠政策外部变量.经国务院批准 , 中国人民银行按 2002 年末农村信用社实际资不抵债数额地 50%发行专项票据或专项借款 ,以此解决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 ,支持各省 (市农村信用改革 .我国不 同省(市农村信用社发行专项票据数量不同,置换不良贷款比例不同 , 影响农村信用社各项投入冗余 .本文采用央行票据或专项借款额及其置换地不良贷款作为衡量农村信用社改革优惠政策地外部变量. 经济发展水平地外部变量 .本文采用 2004-2007 年我国各省 (市农村信用银行类机构非平衡面板数据, 不同省(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差异

3、性.经济发展水平地外部环境约束我国农村金融发展 , 影响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 .本文采用各省 (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衡量经济发 展水平地外部变量 . 市场竞争程度地外部变量 . 市场竞争程度影响农村信用社经营行为和绩效 ,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逐 步退出农村贷款市场 , 其县域分支机构与农村信用社主要争夺存款市场 , 本文采用农村信用社存款市场份额 作为市场竞争程度地外部变量 .(3 成本效率模型变量地选择 .SBM-Undesirable 成本效率模型纳入投入要素价格因素 , 本文定义员工人数、实物资本和存款要素价 格如下:劳动力价格:职工工资和福利费用总

4、支出年均员工人数 , 实物资本价格:剔除员工费用地营业 费用年均固定资产净值 , 存款平均价格二存款利息费用年均存款 .三、实证分析本次农村信用社改革后 , 各省(市结合当地经济金融发展地实际情况 , 在原有农村信用社基础上先后组 建部分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导致原有农村信用社样本数发生改变,为解决20042007年我国农村信用社样本数发生变化问题 , 本文利用非平衡面板数据 , 以省(市农村信用社机构总体为绩效评价元, 评价各省(市农村信用社地改革绩效 .同时, 为保证各年度数据可比 ,我们以 2004 年为基期 ,以各地农村居民 消费物价指数为缩减指数 , 调整各年度固定资产净值、存

5、款、税前利润、正常贷款和剔除贷款损失准备金 后地不良贷款 .1. 未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地绩效评价 .本次农村信用社地“花钱买机制”成效明显 , 绩效评价值大幅度增长 . 特别是反映农村信用社经营能力 地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 ,2007 年分别为 0.503 、0.625, 两者 4年内平均分别增长 15.9%、17.8%;反映农 村信用社规模效应地规模效率 ,2007 年为 0.823,4 年平均下降 0.7%, 规模优势略有下降 .(1 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提高主要来源于纯技术效率目前, 反映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水平地纯技术效率普遍较低 , 特别是 20042006 年, 该效率少于 0.5, 规

6、模效率主导各省 (市农村信用社绩效水平 .经过本次改革 ,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效应于 2007年凸显, 纯技 术效率增长明显加快 , 推动我国农村信用社整体绩效大幅提高 .(2 经济发达地区地农村信用社绩效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 . 农村经济地快速发展为我国农村经济信用社改革提供了良好外部经济环境,相对于经济发达地东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外部经济发展环境较差, 农村信用社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2004-2007 年, 我国农村信用社绩效前5 位除宁夏外 , 其余都是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 , 绩效较差地省份都是在我 国经济欠发达地中西部地区 . 在相当程度上 , 东部地区地经营

7、管理能力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部 . 通过 本次改革 , 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农村信用社绩效增长显著加快 , 农村信用社区域差距进一步缩小 .«2全国20042007年农村信用社绩效均值、项目 年度、技术效*(TE)钝技术效率(PTE)规模效率(SE)样本数20(M 年0.3230.3820.841302005 年0.3430.4150.835292006 年0.3960.4820.834282007 年0.5030.6250.82328年均堺长15.9%17.8%-0.7%23%注“禅和北京农村信用社分WT2OO5年2006年改制为农商行未列人评价之列。袈3全国分地区农村信用社整体填

8、效分地区均值及年均增长'、年度 地区、2004 年2005 年2006 年2007 年年均增长率样本数东部0.5040.4940.4700.6026.1%8-10中部0.2040.2530.346 0.39524.7%6两部0.2900.2980.3850.51821.4%II东北0.0780.2380.3340.40172.7%3注:分*K(fi均为精内农村信用社的算术平均値:JW东郁地区为北京上海、天沐山东江苏衙江东和海南;屮部地区为旃附湖北河南河北、江西和山阿;丙部地区为内蒙占、1MB、廿4L宁夏四川冠庆、陕西、云 隋茨州和广西;东北地K为龙江吉休和辽宁下同。东郁地K2OO5年样

9、本敢为9.2006年样本数为8:东部E3中部K)西部口东北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图】:纯技术效率).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0E3东部中部两部东部2004年2005年2006 年2007 年图2:规模效率2. 剔除外部因素地绩效评价.上面绩效评价未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地影响,下面利用剔除外部环境因素来评价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地真实绩效.(1>外部变量显著性检验.通过比较回归分析与极大似然估计分析对数估计结果,外部因素环境为农村信用社存款冗余地主导因素,内部管理水平为员工人数和固定资产投入要素冗

10、余地主导因素(约占65%>.表4外制因盍変隊计性检笑Method Ari 讪 kMlI015EmployeeFix-as葩DcpotilKmployeeFd嗣C269.9210SB8*'17.56”2W.92im i6H腥r恤59,29”(LOT0.B3*61.55"0.03*PtT-Nmkun-0.90"-64,9T-0.89*-64.53" a 04"Invei ft 36"-4.60"-0,01"-0,36 M心二-142.22 ”Inromea os*A 05 *(JHI1加1.26*Rale做4广-2

11、797.W-0.44*i3466.23*W322*120+,y1码仮0.00L36wL扩1 邮 li如 ihood631 您*1054.97-253.35-631.85-1(156.12-254.81LK0.001292*1924'*曲询序性水爭为IW” liMA和讦代Deposit、Employee和Fix-asset 为第一阶段 SBM-Undesirable 模型中存款、员工人数和固定资产净 值地冗余量,Note为央行发行票据或专项借款,Per-nonloan 为央行票据或专项借款置换不良贷款 Invest 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Income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Cost为农村居民人均

12、消费支出,Rate为存款实际利 率,scale为农村信用社存款市场份额.其中,央行票据置换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大幅度降低贷款风险程度减少三项投入要素地冗余;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为农村信用社资金提供发展空间,有力降低三项投入要素地冗余;农村信用社存款因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被动增加,导致存款冗余量增加.OLS模型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固定效应,ML模型把固定效应作为外部变量来处理.(2剔除外部因素地绩效评价.我们剔除外部因素用调整后地农村信用社员工人数、固定资产净值和存款,使各省(市农村信用社处于同一外部环境平台,通过与原有税前利润、正常贷款和风险贷款等重新进行SMB-Undesirable测算,比较客观

13、地反映了我国各省(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后地真实绩效.“花钱买机制”改革方式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剔除外部环境及统计误差影响后,我国农村信用社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明显提高,增长都快于未剔除两者地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通过本次改革,农村信用社内部体制和机制转换逐步到位,风险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农村信用社在保持现有既有较好规模优势地 基础上,实现纯技术效率地快速增长.書5全国农村僧用社整体绩效均葫项 H年度技术毙技术蚊率(F叮H:)规棋效率即年0, 534U 9322005年彳0.5780.6680.8%292006 年0.7270.7620.934282007 事0.8200,93128年均*3%

14、18.2%-Q, 1%|-2.3%注;)閒和底京农村信用卄井刖丁 2005.2006年枚制为农丽行.木科人讦价龙列西部及东北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地内部成效更为显著.通过对比分析调整前后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我们发现中西部及东北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受外部环境地影响较大.剔除外部因素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明显好于东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及东北地区整体绩效已连续二年超过东部地区,增长也远高于东部地区.尽管中部地区在规模优势地拉动下 ,整体绩效已好于东部,但反映其经营能力地纯技术效率已连 续三年落后于东部、西部和东北部 ,形成中部“洼地”.襲6全国分区域农村僧用社整律绩效均值艮年均增崔地八

15、69;I 2004 年缈年M06年加07年年均增K*拝本敘1 一 一东幡a(420, 7230.7465J%8-10中龄1 - -a 4460.5060.671a 78620.7%6西那0.5110.56210 76119.7%111果北0.5690.72SO.R7969.7%13注:秋寵地IK捽本数2005阳为趴20(林平为氛嘉屮敕馆为测矗轿人变厦后效率匱-3. 成本效率分析评价前面效率评价只涉及要素投入数量,未纳入投入要素地价格,不同地要素价格影响最终产岀及投入要素资源地合理配置.在前面分析地基础上,下面我们把投入要素地价格加入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农村信用社改革后地成本

16、效率及相应地新技术效率、价格效率和配置效率3:纯技术效率图4:规摸效率(i成本效率呈现恢复性增长在西部及东北部地带动下,我国农村信用社成本效率呈现恢复性增长.西部和东北地区因最优成本增长快于初始成本增长,2004-2007年成本效率年均分别增长5.8%、7.4%;东部及中部地区地最优成本增长慢于初始成本增长,2004-2007年成本效率年均分别减少2.8%、2.4%.其中,西部地区地存款成本低于中部、东北和东部地区,实物资本成本和人均费用成本高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营业管理费用成本优势明显,存款成本偏高;中部与东部各项要素成本优势相对较少全閣分地医农村聽用社成本姣事却值及年均増怅年度地区2004

17、 年2005 年2006 隼2007 ¥年均增长皐东部0.5Maw 10147中邮Q.4Ma期0, 371a 385-14%a 434Ia 4040.4430.503东龙0.3470.3650.420全国ama 4230.4360.47J0.9%(2新技术效率偏低并呈下降趋势.与数量型技术效率增长相反,农村信用社新技术效率总体偏低并呈下降趋势,2004-2007年年均减少1.9%.因此,新技术效率改进成为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否成功地一个关键因素.本次改革后,西部地区新技术效率增长明显,东部、中部及东北地区新技术效率明显下降.但是,东部地区新技术效率远高于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区域差距

18、明显.聽8全国农村馆用社新技术效車均值斥年均增长年度2OM年200$ 年2W6年2007 年年购堀民率东部0.698Q. 656a 585a 615-12%中«0.5490.491a 500-XI%西部a 5190.506Q 5310.568东北0.5430. 3960.42】G 457全国0.58701380.5250.554-1,9%(3价格效率整体继续较好.通过本次改革,部分农村信用社初步建立面向农村地成本和风险管理体制和机制,样本技术有效点形成地有效前沿面与要素价格曲线相切部分较多,推动农村信用社地价格效率在较高水平继续向1接近,年均增长1.7%.2007年,东北三省价格效率

19、为1,价格最为有效,中部地区相对较差,东部和西部地区处于中等水平表9全国分地区农村鴉用社悅格效率均值及年均增长年度 地区|20(耳年2005 年2006 年200"东部0.9320,9200.9760,939<13%中部0.90J0.9170.W4Q.927西那0.91$0,9040.962d勉1.6%耒北0.77S0.990& 9641.0008f 7%0.W10.9540,9511.7%(4配置效率略有下降.通过本次改革,全国农村信用社投入要素地配置效率略有下降.东北三省投入要素地配置效率年均增长1.4%,上升至第1位,西部地区配置效率岀现恢复性增长,东部和中部地区

20、投入要素地配置效率略有回调,特别是中部地区地要素配置效率与其他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其中,东部地区最优成本和强效率成本增长较慢二者年均增长都在10%以下,东北和西部地最优成本和强效率成本增长最快,年均都增长26%-28%,而中部地最优成本低于强效率成本增长,加剧要素地配置效率进一步下降.10全国分她区农村搶用牡配雹数睾均值足年均増隹2OQ4 年2财年和率2007 年年均增检粘东邮眺0,84710.8760.865中部0.8720,8850.8740.838-1.3%西耶0.90S0.8951Q 8650.914东北0, m6 8S8|0.9171.4%全国0.8880.877|a &741a®-0.2%四、结论与建议本次农村信用社改革后,大部分省(市农村信用社地产权制度实现重大突破 ,法人治理结构初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