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秋思课件【三篇】教学目标:1.1. 会读写 1 1 个生字(洛);能正确读“意万重”的“重”字; 能正 确理解并记住“见秋风”、“意万重”、“复恐”、“行人”、“开 封”的意思。2.2.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正确说出诗句的意思,并记住“洛阳城 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思。3.3. 能背诵秋思,并默写出来。 4.4. 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体会作者 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理解每句诗,有感情地朗诵秋思 ,通过背诵、默写 积累诗词语言。教学难点: 能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课前预习: 自由读一遍秋思。教学时间:一
2、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泊船瓜洲 ,这一节课呢,我们 接着学习第二首古诗秋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1. 同学们一起朗读 1 1 遍秋思。(若发现学生有哪个字读不准, 要及时纠正。提示多音字“重”)2.2. 解题。师:同学们,“秋思”的“思”是什么意思呢?生: 师: 对,“思”是“思念”的意思,那“秋思”就是一一秋天的思念。那 么作者在秋天思念什么?(板书“思:思念”,要求学生记下来。)你 们认识作者张籍吗?( PPTPPT 展示,读一遍)好,那么,作者在秋天到 底思念什么呢?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来到洛阳城。好,大家一 起读秋思。3.3. 自
3、学古诗,让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PPTPPT 展示自学要求1.1. 读古诗;2.2.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3.3. 小组讨论,派代表汇报。师:有哪位同学可以说说前两句诗句的意思吗?师:嗯,这位同学理解得很正确。(PPTPPT 展示这两句诗的意思,并 要求学生读 1 1 遍诗的意思,并抄在课本上。)那“见秋风”是什么意思, 同学们知道吗?师:“见秋风”不是看见秋风,秋风是看不见的,但秋风是可以感觉到的。所以,“见秋风”是“秋风初起”的意思。(PPTPPT 展示“见秋风”的意思并要求学生记下来。 )师:那“意万重”是什么意思? 生:师:对,“意万重”的意思注释里面有。同学们,咱再一起 读 1 1
4、 遍第一、二句诗和它的意思。师:接下来,同学们一起读一下第三、四句诗,好吗? 师:同学们知道“复恐”是什么意思吗?(板书:“复恐:又害 怕。”)师: 同学们理解后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吗?四人小组交流合作解决 诗句意思。生:师:哪位同学可以说说自己的理解?(等学生说完,再 PPTPPT 展示后两句诗意, 让学生齐读一遍诗意。 )师:嗯,对。就是这个意思。4.4. 同学们真棒,都理解了这两句诗的意思。到底他们“说不尽” 的是什么呢?同学们想一下诗人与行人之间会说什么呢,四人小组进 行角色扮演。前后桌交流之后,我们请其中一、两组同学作为代表扮 演给我们看。5.5. 诗句的意思我们已经懂了,那么作者在秋天
5、到底思念什么呢?(PPTPPT 展示: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三、指导朗读,背诵全诗1.1. 首先,整首诗读 1 1 遍。2.2. 再试着两句两句地背诵, 然后是整首背诵。(先要求同学互相背 诵,再让全班一起背诵。 )四、布置作业抄写 2 2 遍秋思,熟背并要求第二天默写秋思 。板书设计: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教学目标: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 2、借助注释、 插图理解古诗意思, 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 品味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3 3、感受古诗语言的韵律美、意境美,自主积累
6、思乡的诗词。 重点: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 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设计理念:“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思乡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情愫,悲秋又是古今文人共通的情怀。见秋而生乡愁也就成了文人千古不变的 题材,唐朝诗人张籍的 秋思正是这种题材的一首古诗。 诗人因“见 秋风”而“作家书”再“寄家书”,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情。诗的 字面意思,学生借助插图、工具书等能够理解,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 经历等原因,要真正走进诗人内心,真切体会那无法排解的思乡情却 很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本课设
7、计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措施:一、以 优美的语言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萧瑟的秋景中,渲染情绪,为古诗 的学习奠定情感基调。 二、以诗解诗,以诗悟诗。通过张继的一首 秋 思带动一组悲秋思乡的古诗学习,意在以意思意境相近的古诗帮助 学生生对古诗的理解感悟,同时达到加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丰厚学生经典文化底蕴的目的。三、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设计一个 个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感悟,悟后读情,让思乡情在 一次次朗读中深入学生心中。四、补充资料,辅助理解。补充一些写 作的背景资料有利于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更好地体 会古诗情感。教学过程:一、见秋生情,读题定调。1 1、读“秋”想画面
8、板书“秋”字生读;读着“秋”字,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想 到了什么?2 2、古人眼中的秋天 在我们眼中,秋天带给我们的丰收的喜悦,但是在有一些古代文人的眼中,却似乎很少有这份喜悦,现在让我们透过古诗去看看古代 文人眼中的秋天吧!出示一串写秋的诗句: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海上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生读。问:这些诗人眼中的秋天是怎样一幅景象?(生答)萧瑟的秋风,枯败的草木,飘飞的落叶构成的一幅秋景图给 你怎样的感觉?这萧条肃杀的秋景勾起一多少游
9、子的思乡情怀啊!今天,我们来 学习唐代诗人张籍的 秋思,走进张籍的内心世界, 去体会一个游子 那颗思家念亲的心。3 3、补充课题,引导读题,读出浓浓的、悠长的味道。二、读通古诗,整体感知1 1、请同学们自由地把古诗读 3 3 遍,前两遍争取把古诗读通顺、 读 流利,把字音读准。第三遍争取读出诗的节奏感,韵律感。2 2、展示读 指名读古诗,评价是否读出了节奏和韵律。3 3、师生合作复沓读4 4、古诗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和我们现在说的白话有所不同, 请同学们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把这首古诗翻译成白话?(指 名说说意思)5 5、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三、品读古诗,感悟诗情1 1、品味秋韵,
10、感秋愁 是什么让张籍产生了思乡的情怀?(见秋风) 秋风是见得着的吗? 那么诗人见到了什么?(漫天飞舞的落叶、瑟瑟摇摆的枯木、风吹落叶遍地翻滚)洛阳城里,落叶在秋风中漫天飞舞,打着旋儿,零落遍地;路边 的败草在风中瑟瑟摇摆;天上大雁南归而去。张籍呀张籍,站在凉意 渐浓的秋风中,你的心中涌起的是怎样的思绪呀?(指名说说)这是怎样的一种愁绪呀!让我们走进另一位诗人马致远的秋思, 去品味那一份别样的愁绪。出示马致远的秋思 ,师读生想画面。 听着听着,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你的内心有种怎样的感 受?为什么?马致远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萧条的秋景,瘦弱的老马,浪迹天涯孤独的游子,此情此景怎一 个“愁”字了
11、得?请你用朗读把这一份别样的忧愁表达出来吧! (自由 读,指名读,)离愁渐远渐无穷,逢秋向晚肠寸断,寸寸都是游子愁。你看(生 齐读马致远的秋思 )2 2、读写结合,悟深意 你若是客居他乡的游子, 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做什么? 张籍面对此情此景又做了什么呢?我来问问诗人。看着学生,问:秋风乍起,你生答:欲作家书意万重。(2 23人)你想要家书中说些什么呢?快拿起你的笔,把你想说的话在家书 中尽情倾述吧!指名说说家书的内容。情境导读:这也想说那也想问,想说的话太多太多,这就是欲作家书意 万重。心中的牵挂太多太多,千言万语,千头万绪竟不知从何说起,这 真是欲作家书意万重。一封家书承载了游子几
12、多思念几多牵挂,这实在是欲作家书 意万重。3 3、说不尽,又开封我是送信的使者,信给了我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会尽快把信交到 你的家人手中。什么?你要我把信给回你?这是为什么?(生用自己 的话回答再用诗句回答)古代的通讯不像现在这么便捷,客居他乡的游子与家人联系的方 式就是写信,而这承载着悠悠思乡情的家书不知要经过几多辗转,几 多时日才能到达家人的手中。那么,家书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份量有 多重呢?出示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生读,你读懂了什么?现在你还觉得家书只是几张薄薄的纸吗?那是什么?情境导读:这悠悠的思乡愁,切切的游子情全靠这家书一封来传递,难怪诗 人会复恐匆匆
13、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那悠悠的思乡愁,切切的游子情,怎是一封家书所能道尽的呀! 难怪诗人会一一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说不尽的是什么?轻轻一开开出的又是什么?这首诗,抓住写信寄信这么一件小事却表达出一个游子浓浓的思乡念亲之情,在表达方法上可谓高明。王安石曾这样评价张籍的诗 出示诗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四、想像画面,拓展升华1 1、秋思寥寥数字,却字字饱含一个游子对家乡对亲人浓浓的 思念,让我们再一次用心品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像画面,去体味那份 游子情怀。师生合作读,然后说画面2 2、读着古诗你心中产生的什么疑问?张籍为何思家不归家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资料,也许你会从中
14、找到答案的。读、说再次引读全诗:或许是公务繁忙,或许是生活困 顿,张籍思乡却不能归, 一年将尽,秋风乍起, 他情不自禁地吟道 生读全诗又一年过去了,秋风又起,他不由再次吟诵起生读全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诗人离开家乡已是十年, 家乡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对家乡的思念却越来越浓郁,而这思乡情中或许带着丝丝无奈。 因此每当秋风吹过,他都要深情地吟诵起一一生读全诗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人类共同的情怀。自古以来有多少游 子抒发过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出示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落叶他乡树
15、,寒灯独夜人。 (马戴)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枚) 家在梦中何日至,春生江上使人愁。 (卢纶)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生读积累五、作业1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它古诗。2 2、继续积累其他表达思乡情怀的诗句,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3 3、发挥想象,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教学目标:1.1.以“读”为主线,读通读顺、 读出节奏、 读懂诗意、 读出感情 2.2. 以“思”为主导,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意蕴,体会作者情感。3.3. 以“思乡”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张籍的思乡情,古今诗人的 思乡情。4.4. 通过主题拓展,积累
16、诗句提升情感。教学重难点:1.1. 读出层次,读出感情。2.2. 以“思”为主导,品味诗句蕴藏着的情感。教学流程:、中、F、j、r r课前谈话师:听说同学们积累了不少古诗,今天老师想来考考你们。 出示月夜图。看着这轮明月,你想到了李白的什么诗?静夜思 一轮明月勾起了李白浓浓的思乡愁绪。这种抒发思乡之情的古诗 称为“思乡诗”。(板书:思乡)思乡诗是古诗中一个很重要的题材, 老师收集了几组有关思乡的诗句,一起读一读。 ( 齐读)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特别出名的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下题目。 (板书:秋思)一、初读设疑,切入“思”情1.1. 读诗题。师:请读诗题
17、。(生读) 师:读得很正确,满怀愁绪地读一读。 (再读)师:题目也能读出味道来。2.2. 书写指导。 师:诗人张籍的“籍”笔画较多,我们一起观察一下。要把这个 字写正确写漂亮,需要注意什么呢?(学生交流)师:这个字上下结构,书写时结构要紧凑,竹字头写扁些,下面 要写得饱满。让我们在田字格中写下最漂亮的“籍”字。3.3. 解诗题。字写清楚是第一,写漂亮是一种水平。我发现不少同 学是水平很高了。现在把笔放下,让我们将目光再次聚焦诗题一一秋 思。你们读懂题目了吗?(“思”是思念家乡; “秋”是秋天或者秋景抑或是秋风。 )身在 异乡的游子总是满怀思念愁绪。4.4. 初读设疑。同学们发现了,诗题传递出一
18、份浓浓的思念情愫。那张籍是如何在这首诗中埋下思念的种子呢?请拿出课文,自由朗读秋思。注意, , 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 读诗之前, 老师有个温馨提示。(课件出示)要求:吐字清晰,字音正确,读通句子。 (请一位学 生读。 )明白要求了吗?好,自由读秋思 , , 开始5.5. 正确朗读,解多音字“重”。师:谁愿意第一个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师:诗中有一个多音字,你注意了吗?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个念“ zhzhongng”,一个念“ chchongng”,在这里该怎么念呢?我们先来看看不同读音的意思再做判断。 (课件出示) 重的读法和意思。你们认为该怎么念? 为什么在这里念“ chchongng”
19、? (你可真会读书,注释中有提到,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这是学习古 诗的一种方法。)那你能读一下这一句吗? (指名读)请你也来读。(指 名读)大家一起正确地读一遍。 (齐读)6.6. 读出节奏。 师: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得正确,读得有 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今天咱们来一次合作,我读 第一句,你们读第二句。好吗?(课件出示)带节奏的古诗。 师:好,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明白 吗?按自己的节奏读。 (生自由读)有谁愿意再给大家吟诵一遍。二、品读古诗,探寻“思”源过渡语:不错,有那么一些味道了。同学们,这首秋思仅 2828个字,却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愁
20、绪。到底是什么引发了诗人的思乡情绪,让他提笔作家书呢?请大家默读古诗,快速找出原因。品读“见秋风”师:都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原来是这场秋风拨动了 诗人的愁绪。请你来读这一句。请你再读这一句。读着这句诗,你们 有什么疑问吗?(生谈)我也疑惑了,风本无形,诗人为什么说看见 秋风了呢?请你想象一下,诗人独自站在洛阳街头,瑟瑟秋风中,他 看到了什么呢?(预设 1 1 生:看到飘落的树叶。师:是飘零的落叶拨动了诗人的 心弦呀。你都已经读出画面了。除了落叶飞舞的情景,诗人还看到了 什么呢?)(预设 2 2 生:看见别的人一家团聚。师:看到他人和家人团聚, 诗人会想起些什么呢?(生谈)我想这对离乡
21、的游子来说更是一种深 深的刺痛,因为和别人的团聚相比,他就显得更为一一孤单了。这正 是他当时的心情啊。师:又是一年秋风至,诗人伫立街头,看着漫天飞舞的黄叶,看 着他人团聚的温馨场面,他的内心会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现诗人 的心情吗?(孤独、忧伤、寂寞)你真是诗人的知己啊,就请你读,读出他的孤独;都说知音难觅,诗人有你这位朋友,一定会感到温暖的。请你用 朗读表达出来;张籍的寂寞深深埋于心底,也请你读出来。师:一阵秋风,一份愁绪,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觉,我们一起 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秋思。试着把诗人内心的那份孤独与寂寞 的心情读进去,读到诗的字里行间去。放开声音读,按自己的节奏读 (生自由读)师
22、:好,谁再来读一读秋思(指名读)三、悟读古诗,品味“思”意(一)品读“意万重”师:同学们,站在这个街头,孤独的诗人思绪万千,此刻他最想 做的是什么呢?(板书:作家书)出示:欲作家书意万重师:诗人提笔想写封家书,千言万语便涌上了心头。他想起了谁? 想对他说些什么呢?(生自由交流)师:是啊,正如你们所说,诗人一提笔,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 多的画面,都浮现在了脑海。你们都感觉到了诗人内心的那份牵挂与 思念。现在,请你提起笔,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帮他将这份意通过 文字表达出来。小练笔:张籍提起笔,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他对年迈的父母写道:他对和睦的兄长写道:他对乖巧的小妹写道:师:好,同学们,请停下手中的
23、笔,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诗人的心声。谁先来!学生指名交流。师:我想,刚才同学们所说的,一定也是诗人想说的,那这些就 是诗人想说的所有的心里话吗?(回环读)这份对父母的牵挂,三言两语怎能写得完呢?这正是一一欲作家 书意万重敦厚的兄长多年未见,不知近况如何呀?儿时的快乐时光怎能一一书写出来呀!这正是一一欲作家书意万重故乡啊故乡,我是多么想回来看看你呀。一起读欲作家书意 万重(二)品读“说不尽”“又开封”1 1) 师:这份浓浓的思念和牵挂怎是几张薄薄的纸所能承载的呀, 正如他自己说的一一复恐匆匆说不尽(板书:说不尽)师:“说不尽呀说不尽”,说不尽的是什么?(思念牵挂问候)师:用上一句的 3 3 个字,那
24、就是意万重 师:千言万语浓缩成了三个字,这是一份多么厚重的思念呀!正 是因为意万重,正是因为说不尽,诗人才会一一行人临发又开封(板书:又开封)2 2)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封”是什么意思?(信) “开封”是什么意思?(打开信) “又开封”是什么意思呢?(又把信打开)师:把信封好,拆开;再封好,又拆开。诗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 动作呢?(生谈)师:因为说不尽,所以一一“又开封”师:知道“行人临发又开封”中的“行人”是什么人吗?(捎信 的人)是专门送信的人吗?补充资料:古时候并没有邮政局,也没有邮递员。老百姓的家书 要么由家中的仆人传送,要么就是托人捎带。诗中应该属于什么情况? (托人捎带)你们知
25、道吗?对于游子来说,遇到一位可以捎家书的人, 是多么不容易呀!师:张籍“又开封”是在什么时候?大家来看这幅图。诗人将千 言万语化作书信交给行人,行人收好信件刚要离去,诗人叫住了他, 拆开信件,看还要补充些什么,这正是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 发又开封。行人坐上马鞍,准备启程,诗人又大步跑上前叫住他,要回书信 查看,他担心自己对家人的话没有说完呀,这正是一一复恐匆匆说不 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行人不明白, 诗人为何要反反复复查看这封信呢, 他说 (模 拟“行人”和张籍的对话。“行人”:张籍啊张籍,你怎么如此麻烦,为何反反复复拆信查 看?天色已经不早,我得启程赶路了。张籍:)师:面对行人的发问,诗人会
26、怎么说呢?学生交流。师:同学们,你可能不明白诗人此时的心态,他独自一人漂泊他 乡,已经十年没有回家了。如果你对他有更多的了解,或许会有新的 体会。补充资料:张籍简介 张籍,中唐诗人。其文学成就极大,但仕途却并不顺利。 原籍吴 郡 (现在的江苏苏州) , 后来迁到和州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 )。由 于家境贫寒,他很小的时候就远离家乡,四处求学、作诗,也数度返 回故里,一直没有找到立身之所。大约三十岁左右,得到韩愈的赏识 和推荐,后来凭借自己的才华考取功名,却又默默地做了十年九品芝 麻官。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在外漂泊又已近十年。十年来,他无时无 刻不想起故乡, 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 想起儿时一起玩闹的兄弟姐妹, 可是这一切都只能深深埋藏于记忆深处了。而这一封家书不知道要何 时才能送到远隔千里的家人的手中。师:读了这段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油批发行业竞争分析考核试卷
- 篷布产业节能减排考核试卷
- 电气设备客户满意度提升考核试卷
- 畜牧业供应链管理与优化考核试卷
- 渔业产品营销渠道开发考试考核试卷
- 护生培训护理安全教育
- 城轨类说课课件
- 2025塑料制品买卖合同模板
- 2025《瑞达地产劳动合同》
- 2025室内墙面涂料施工合同范本2
- 森林管护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级考评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题(附答案)
- 培训课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浇筑、养护)
-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下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策略研究
- 2025年高考语文模拟作文导写及点评:社会时钟
- 《护理信息系统》课件
-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甘肃省农垦中等专业学校
-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方案
- 建筑施工大型机械设备安全使用与管理培训
- T-CNPPA 3027-2024 药品泡罩包装应用指南
- 山东省潍坊市2025届高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