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中机钢构抗震鉴定报告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9/e12458d2-05d4-46b9-a860-98c0ec1e95a2/e12458d2-05d4-46b9-a860-98c0ec1e95a21.gif)
![[整理]中机钢构抗震鉴定报告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9/e12458d2-05d4-46b9-a860-98c0ec1e95a2/e12458d2-05d4-46b9-a860-98c0ec1e95a22.gif)
![[整理]中机钢构抗震鉴定报告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9/e12458d2-05d4-46b9-a860-98c0ec1e95a2/e12458d2-05d4-46b9-a860-98c0ec1e95a23.gif)
![[整理]中机钢构抗震鉴定报告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9/e12458d2-05d4-46b9-a860-98c0ec1e95a2/e12458d2-05d4-46b9-a860-98c0ec1e95a24.gif)
![[整理]中机钢构抗震鉴定报告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9/e12458d2-05d4-46b9-a860-98c0ec1e95a2/e12458d2-05d4-46b9-a860-98c0ec1e95a2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机建(上海)钢结构有限公司 辅助用房加层扩建抗震鉴定报告1、委托鉴定单位:中机建(上海)钢结构有限公司2、检测鉴定房屋地址:上海市中旺路800号3、检测日期:2012年2月10日4、检测目的、范围、内容4.1 检测目的中机建(上海)钢结构有限公司辅助用房建于 2000年,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 架结构,目前该房屋业主拟对本房屋整体进行加层扩建,扩建后为六层;原有结 构楼面使用活荷载不变。为此委托我站对该房屋按照拟改造方案进行抗震鉴定, 以确保改造后的房屋抗震性能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4.2 检测范围:中机建(上海)钢结构有限公司辅助用房,总改造面积为2266m2。4.3 检测内容:(1)对该建筑
2、的建筑、结构平面布置情况进行核查调研;(2)对该建筑的结构开裂、破损等完损情况进行检测;(3)对该建筑的沉降、倾斜等结构变形进行测量;(4)对该建筑的主要受力结构构件进行材料强度检测;(5)根据现场检测数据,对整体建筑进行结构计算分析和承载能力校核;(6)编制鉴定报告,提出抗震鉴定结论,并对可能需要进行的结构加固提出合 理的处理意见。表4-1建筑物初步调查表房屋概况名称中机建(上海)钢结构有限公司辅助用房设计单位机械工业部第六设计研究院地点上海巾申旺路800号用途办公、食堂施工单位不详竣工日期2000 年设防烈度/场地类别7 1原抗震设防烈度夏,上海IV类场地建筑建筑面积原建筑面积1510m2
3、房屋高度(m)12.6m平面形式近似矩形女儿墙标tWj (m)13.6m地上层数四层各层层局(m)2. 87m/3.60m/3.00m/3.13m地下层数无基本柱距/开间尺寸(m)7.1m总长x宽(m)23.7 M6.5(轴线)屋面防水防水卷材地基基础地基土无液化基础形式桩基础地基处理无基础深度桩基础冻胀类别无地下水深-0.5m上部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混凝土屋面图纸资料建筑图有地质资料有结构图有施工记录甲方未提供水、暖、电图本次检测未涉及设计艾更有标准、规范、指南有设计计算书无环境振动无设施屋顶水箱无腐蚀性介质无电梯无其它环境影响无其它无改扩建、用途变更无修缮不详使用条件改变无灾害无
4、备注5、工程概况5.1 建筑概况:主单体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呈矩形布置。(1)房屋总长23.7m (轴线),宽度为16.5 m (轴线),室内地坪至檐口高度 为 13.6m;(2)屋面为防水卷材屋面,结构平屋面做轻钢储藏室,如照片。(3)使用功能:办公楼、食堂。(4)墙体:普通粘土砖。门、窗:铝合金钢门窗。楼、地面: 底层地面为回填土地面。二层以上楼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 该楼底层主要做食堂和会议室用,二层以上做办公用,屋面做轻钢结构,临 时堆放杂物。加层改造后建筑平面布置示意图如附录一图纸所示;房屋建筑概貌参见附 录六照片13,房屋内景见附录六照片48。5.2 结构现状概况:
5、中机建(上海)钢结构有限公司辅助用房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原设计按七度区、建筑抗震等级为三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原建筑由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上海分院完成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号 2003-W12-459),由机械工业部第六设计研究院于 1999年11月完成设计。原结构 主要受力构件的混凝土设计强度采用 C25,梁、柱构件箍筋主要采用HPB235钢筋, 结构板、梁、柱纵筋、基础钢筋主要采用HRB335钢筋。建筑采用双向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梁、柱设置有箍筋加密区段。建筑采用柱下桩承台基础,持力土层为21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100kPa;基础底标高为-1.300m。5.3
6、 房屋改扩建概况:本次拟改造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在该楼四层以上加建二层,做办公楼用。拟改造平面布置示意图具体参见附录6、现场检测6.1 现场检查(1)建筑专业现场检查:围护结构情况:门、窗:门窗外观完好。墙面:完好。地面、屋面情况:地面:完好。屋面:完好。(2)结构专业现场检查:在业主配合下,于2012年2月10日对该房屋使用现状进行了检查,对该房 屋的建筑结构复核结果表明,结构布置形式和主要构件等与图纸资料记载基本一 致。按照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与评定标准(DG/TJ08-804-2005)等技术规程,现 场对房屋外观现状进行了完损情况检查,现场检测发现墙体砌筑施工质量较好, 混凝土结构梁、
7、板工作基本正常,未见主要受力构件钢筋外露、钢筋锈蚀、蜂窝 麻面及缺棱掉角等损伤现象,改造设计时,基础应按照最终施工图情况进行分析,按实际荷载确定是否需 要增加原有基础宽度。6.2 现场测量表6-1检测方法及检测仪器设备表检测参数检测方法检测仪器名称型号编R准确度检测依据相对沉降水准仪观测法水准仪DS3-Z101608及mm/km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塔尺LTC2 型5m181mm建筑倾斜投点法经纬仪J20126981直尺300m61mm6.2.1倾斜测量为了解房屋的整体倾斜情况及倾斜对本建筑的结构受力的不利影响,本次检测中采用J2型经纬仪、钢直尺,按照变形测量中经纬仪投点法的有
8、关规定,测定 建筑物外墙顶点相对底部的偏移值(即建筑物倾斜量),对房屋四角的可测棱线进 行了测量(测量结果含施工误差),测点位置及测量所得竖向相对倾斜值详见附录 三。从测量结果看,房屋向西最大倾斜率为 2.2%,向南最大倾斜率为2.1%,检 测房屋的整体倾斜状况对结构受力不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6.2.2相对沉降测量为掌握房屋的不均匀沉降情况,了解建筑沉降因素对结构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程度,检测人员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采用DS3-Z型水准仪对该建筑的相对沉降情况进行了测量,因检测房屋受现场测量环境限制,本次房屋沉降测量均采 用底层建筑外墙腰线底设置观测点,并假定原建筑施工完成时底层建筑外墙腰线
9、 底保持同一水平,近似认为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为房屋的不均匀沉降差。房屋相对沉降测点布置及具体测量结果详见附录三。通过检测数据可以看出: 虽该楼18号点的相对沉降最大,但也仅为 11mm,同时该楼检测中未发现明显的 由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及梁柱结构开裂损伤情况,因此可以认为建筑物沉降变 形未对结构承载力产生不利影响。6.3 材性检测表6-2材料参数及仪器设备表检测参 数仪器名 称型号编R准确度检测依据混凝土 抗压强 度混凝土 回弹仪ZC3-A103率定值80i2建筑结构检测技 术标准GB/T50344-2004混凝土 抗压强 度取芯机-钻芯法检测混 凝土强度技术规 程CECS03:20076.3
10、.1 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JGJ/T23-2001)本次现场检测按照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的要求,主要采用碎回弹仪,对房屋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采取 凿除受检结构构件混凝土表面粉刷层直至其露出混凝土,用砂轮处理混凝土构件 表面后,采用回弹仪测定回弹值,同时根据测定的混凝土碳化深度,考虑回弹角 度及平均碳化深度的修正后,获得每个测区混凝土强度,在此基础上统计各构件 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具体结果如附录二。采用钻芯机参照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澹正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检验报告详见附录四测试报告。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取为C25。(同原设计
11、强度)7、结构分析7.1 结构计算7.1.1 计算依据:业主提供的建筑图、结构图和本工程改造方案图纸;国家及上海地区有关工程建设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50009-2001) (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CAD工程部PKPM系列结构计算软件(最新版), 按照拟改造方案对房屋进行结构验算、分析。7.1.2 计算输入条件1)地震荷载: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第一组,上海类场地情况(软件自带)、丙类建筑。按照三级框架,考虑扭转耦联作用,周期折减系数取0.70。2)风载:基本风压值=0.55kN/m
12、2;地面粗糙度=B;3)恒载(标准值):按实际结构自重计;4)活载(标准值):一.一2非上人屋面活载=0.5kN/m楼面活载=2.0kN/m25)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实际测试结果并综合考虑原设计强度确定:梁、柱 C25;6)计算条件:按照业主提供的由上海天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本楼局部加层改造方案 进行抗震验算。7.1.3 验算结果抗震结构验算结果表明,由于该办公楼原先按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因此本次鉴定按7度计算后,结构不能满足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的有关要求,需进行加固设计。计算结果如下:(1)地基及基础目前,房屋无明显沉降开裂,可评定地基基础
13、无明显静载缺陷。本次改造后,房屋局部荷载有所增加;改造设计时,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及抗 沉降变形能力应按照最终施工图情况进行分析,按实际荷载确定是否需要增加原 有基础宽度。(2)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框架柱:经计算,部分主体结构框架柱无法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存在轴压比 超标或原设计配筋无法满足现在计算结果要求。框架梁:经计算,部分主体结构框架梁无法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存在截面超筋或原设计配筋无法满足现在计算结果要求0楼(屋)板:经计算,楼(屋)面板满足现行规范要求表7-1抗震验算承载能力不足表(以典型构件举例)构件名称a设计配筋验算配筋,2、(mm )不足配筋,2、(mm )备注KL32轴梁:B轴C轴,二
14、层结 构板面标高,靠C轴梁顶负 弯矩钢筋2()22 + 4()202600584KL12C轴梁:2轴3轴,二层结 构板面标图,梁底止弯矩钢 筋2()25 + 4()223000498KL13D轴梁:1轴2轴,二层结 构板面标图,梁底止弯矩钢 筋8(f)254500573KZ115/E轴以及6/E轴框架柱,一层二层单侧(边长600侧)纵向配筋7()2546001164KZ115/E轴以及6/E轴框架柱,一层二层单侧(边长700侧)纵向配筋4()2553003336KZ115/E轴以及6/E轴框架柱, 一层二层箍筋 8100/200(4)G2.0-2.0非加密区箍筋配筋不够框架柱柱 2/B、2/C
15、、2/D、2/E、2/G、 1/G、6/G、8/G、8/F,底层 轴压比轴压比超限构件配筋详细计算结果参见附录五。施工图设计时,应仔细核对最终梁、柱实际计算配筋与原设计配筋,对截面 超筋的框架梁、柱或者原有设计配筋不满足计算结果的梁、柱进行加固。(3)房屋结构抗震变形验算房屋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平均层间位移的计算值详见表7-2,从表中可以看出,结构在地震力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为 1/296,无法满足现行规 范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1/550”的要求,需进行加固设计。表7-2房屋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计算结果楼层X方向地震力作用下楼层位移Y方向地震力作用下楼层
16、位移X方向的 最大层间 位移 (mm)X方向的 平均层间 位移mm最大层间 位移与平 均层间位 移的比值X方向的 最大层间 转角Y方向的 最大层间 位移mmY方向的 平均层间 位移mm最大层间 位移与平 均层间位 移的比值Y方向的 最大层间 转角三层2.742.621.051/13273.092.821.091/1178二层6.906.751.021/59411.646.821.711/352一层18.7812.031.561/31720.1216.091.251/296房屋结构模型前9个振型计算周期结果见表7-3。表7-3房屋结构模型计算周期振型号周期转角X平动系数Y平动系数扭转系数11.1
17、38888.280.000.460.5421.1019177.541.000.000.0031.076986.920.000.540.4640.3164104.900.030.440.5350.302519.190.820.100.0860.294496.430.000.320.6770.2937135.050.150.130.7280.182291.380.000.370.6390.1757111.320.010.040.967.2 、综合分析7.2.1 缺陷分析:计算情况:经计算分析,结构无法满足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的有关要求。检测情况分析:办公楼
18、未见明显结构损伤7.2.2 抗震分析: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办公楼按照拟改造方案进行抗震措施鉴定,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表7-1抗震构造措施鉴定表7.1 一般规定条文号标准内容规范规定要求实际情况鉴定意见3.1.1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 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丙类原设计按7度,现按7 度进行计算满足3.1.2抗震设防为6度时,除规范有具体 规定的除外,对乙、丙、丁类的建 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的计算。丙类、7度需进行地震 作用计算。
19、已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原设计 不满足3.3.41同一结构单元不宜设置在性质截 然不同的地基上。2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3地基为软弱黏性土、液化土、新 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时,应根据 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时和不利 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同左地基性质相同;基础均 为天然基础;场地地基 无软弱黏性土、液化土、 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 土。满足3.4.3建筑设计应重视其平面、立面和竖 向剖面的规则性对抗震性能及经 济合理性的影响,宜择优选用规则 的形体。平面不规则的主要类型: (1)扭转不规则:在规定的水平力 作用下,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 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 弹性水平位
20、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2)凹凸不规则:平面凹进的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 向总尺寸的30%;(3)楼板局部不连续:楼板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 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楼层典型 宽度的50%,或开洞面积大于该楼 面面积的30%,或较大的楼层错 层。平面不规则指标:1)最大楼层弹性水平 位移/层间位移均值1.2 ;2)凹凸尺寸/总尺寸 30%3)有效楼板宽度30%;较大的楼层错层。最大楼层弹性水平位移 /层间位移均值= 1.711.2 ;平面呈矩形,凹凸尺寸 /总尺寸30%有效楼 板宽度大于50%,开洞 面积小于30%,无错 层。不满足3.4.3建筑设计应重视其平面、立面和竖 向剖面的
21、规则性对抗震性能及经 济合理性的影响,宜择优选用规则竖向不规则指标:1)侧向刚度70%(上一侧向刚度规则,竖向抗 侧力构件连续,楼层承满足日勺形体。竖向不规则日勺主要类型:(1)侧向刚度不规则该楼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 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 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除顶层 或出屋面小建筑外,局部收进的水 平方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2)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 震支撑)的内力由水平转换构件(梁、桁架等)向下传递。(3)楼层承载力突变: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 80%层);或侧向刚度80% (上 三层均值);收进的尺寸25%
22、 (下 一层);2)内力由水平转换构件向下传递;3)本层受剪承载力80% (上一层)。载力尢突变。3.7.3附着于楼、屋面结构上的非结构构 件,以及楼梯间的非承重墙体,应 与主体结构有可靠的连接或锚固, 避免地震时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 设备。非结构构件,以及楼梯 间的非承重墙体,应与 主体结构有可靠的连 接或锚固。填充墙体均与主体结构 有可靠的连接。满足3.9.2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框支梁、 框架柱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 梁、柱、节点核芯区,不应低于C3Q 构造柱、芯柱、圈梁及其他各类构 件不应低于C20;构件=C2Q框支梁、框支柱及抗震 等级为一级的框架=C30混凝土强度大于C25;满足4.
23、2.1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1本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 震验算的建筑。2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 弱黏性土层的下列建筑:1)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 屋;2)砌体房屋;3)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4m以下的 一般民用框架和框架-抗震墙房 屋;4)基础荷载与3)项相当的多层框 架厂房和多层混凝土抗震墙房屋。1)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 层空旷房屋;2)砌体房屋;3)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 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 架和框架-抗震墙房屋;4)基础荷载与3)项相 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 多层混凝土抗震墙房 屋。注:软弱黏性土层指7度、8度 和9度时,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分别小于80、1
24、00和120kPa 的土层。本办公楼框架不超过 8 层且高度在24m以下, 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 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满足4.3.14.3.2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 的液化判别和地基处理,6度时, 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判别和处理, 但对液化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可 按7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7 9度时,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 设防烈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地面下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 时,除6度外,应进行液化判别; 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建筑 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的液化等 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 施。注:本条饱和土液化判别要求不含 黄土、粉质黏土。本场地地基不液化。满足6.1.1
25、本草适用的现浇钢筋泡凝土房屋 的结构类型和最大高度应符合表 6.1.1的要求。平面和竖向均不规 则的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宜适当 降低。注:本章“抗震墙”指结构抗侧力体 系中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不包括只承担 重力荷载的混凝土墙。1)结构类型:现浇钢筋 混凝土框架;2)最大高度:50m结构高度12.3m24m 的丙类建筑,不应采 用单跨结构;H0.85不满足6.3.7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 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侧配 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IV 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 配筋率应增加0.1%。一般情况下,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
26、按表6.3.7-2采用。即 一级不应大于 6d和100mm二级不 应大于8d和100mm三级不应大于 8d和150mnt柱根100mm, 一级箍 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二、三级不 应小于8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 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针对本工程,要求:柱 纵筋的总配筋率:三级 中、边柱分别不应小于 0.57%,角柱分别不应 小于0.85 %。同时每一 侧配筋率不应小于 0.2%。柱加密区箍筋间距:三 级不应大于8d和150mm(柱根100mrm,三级柱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本工程柱纵筋的总配 筋率:三级中、边柱分 别不应小于0.57 % ,角 柱分别不应小于 0
27、.85%。同时每一侧配 筋率均大于0.2%。柱加密区箍筋间距: 100mm 不大于8d和 150mm(柱根 100mrm;柱箍筋直径均不小于 8mm满足6.3.9柱箍筋非加密区的箍筋配置,应符 合下列要求:柱箍筋非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加密区的 50%箍筋间距,一、二级框架柱不应大 于10倍纵向钢筋直径,三、四级 框架柱不应大于15倍纵向钢筋直 径。非加密区箍筋不小于 加密区的50%,且箍筋 间距为200mm不大于 15d (270mrm,满足要 求。满足13.3.21)非承重墙体宜优先采用轻质墙 体材料;采用砌体墙时,应采取措 施减少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并 应设置拉结筋、水平系梁、圈梁
28、、 构造柱等与主体结构可靠拉结。3)墙体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的拉 结,应能适应主体结构不同方向的 层间位移;8、9度时应具有满足 层间变位的变形能力,与悬挑构件 相连接时,尚应具有满足节点转动 引起的竖向变形的能力。5)砌体女儿墙在人流出入口和通 道处应与主体结构锚固;非出入口 无锚固的女儿墙高度,68度时 不宜超过0.5m, 9度时应有锚固。 防震缝处女儿墙应留有足够的宽 度,缝两侧的自由端应予以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 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r 600mm设2小6拉筋,拉筋伸入墙 内的长度,6、7度时宜沿墙全长 贯通,8、9度时应全长贯通。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尚应 采
29、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1)非承重墙体宜优先 采用轻质墙体材料;2)墙体与主体结构应 有可靠的拉结:应沿框 架柱全高每隔 500mnv600mm设2小6拉筋, 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 6、7度时宜沿墙全长 贯通;3)砌体女儿墙在人流 出入口和通道处应与 主体结构锚固;4)楼梯间和人流通道 的填充墙,尚应采用钢 丝网砂浆面层加强。非承重墙体采用了多 孔砖;墙体与主体结构有可 靠的拉结;女儿墙为混凝土材料, 与主体结构一起浇筑;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 填充墙,未采用钢丝网 砂浆面层加强。不满足8、结论及处理意见8.1 结论按照拟改扩建方案,本受检房屋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的抗
30、震鉴定要求,必须进行抗震结构加固处理,方能满足上海地区7度抗震设防要求。问题要点:1)结构计算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2)部分框架柱轴压比超限;3)部分梁、柱存在超筋或原有配筋不够现象;4)部分抗震构造措施不满足要求。8.2 处理意见根据现场检测及结构验算分析结果,建议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对于房屋整体进行加固设计,适当增加混凝土或钢结构支撑,以使房屋整体计 算指标达到规范要求;2)按拟改造方案验算分析,改造后加层部位底层柱最大组合内力大大增加,其余位置底层柱最大组合内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故施工图设计时应按照最终实 际荷载对房屋地基基础承载力再进行验算,确定是否需要加固原有基础,同时验算基础的沉
31、降是否满足规范要求;3)对轴压比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框架柱(详见附录五 “结构验算附图”)进行加固, 建议采用扩大截面法进行加固;4)施工图设计时,应仔细核对最终梁、柱实际计算配筋与原设计配筋,对截面超 筋的框架梁、柱或者原有设计配筋不满足计算结果的梁、柱进行加固,建议采 用粘贴碳纤维法、粘钢法或其它有效方法进行加固;5)对于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建议采用双面钢丝网砂浆面层等加固措施;6)本次房屋改扩建,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及今后长期使用过程中应对房屋进行定期 沉降观测,为房屋维护提供依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对结构加固施工,建议应选择具有工程结构加固专项资质、且具有类似工程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单
32、位,在制定好合理施工方案后进行。9、主要技术依据:1 .房屋质量检测规程(DGJ08-79-2008)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3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 .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与评定标准(DG/TJ08-804-2005)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7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年版)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0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
33、GJ08-11-2010)10、附录:附录一改扩建方案图图1改造底层平面图图2改造二层平面图图3改造三层平面图图4改造屋顶平面图附录二材料强度测试结果混凝土强度回弹法测试结果序 号构件名 称fccu,11fccu,2fccu,3f%u,4f%u,5碳化 深度 (mm)平均值 mfccu(MPa标准差 sf cu(MPa混凝土 强度推 定值 f cu,e(MPaf cu,61fcu,7fccu,8f cu,9fCcu,101一层柱26.928.427.529.828.43.528.61.426.329.628.731.426.928.12一层柱29.625.729.726.826.93.528.
34、31.925.230.826.927.731.227.53一层柱29.227.527.128.427.54.027.50.926.126.227.226.926.928.14一层柱27.729.327.125.927.44.027.11.025.526.626.626.426.427.85一层柱28.527.227.528.026.24.027.51.225.427.126.125.929.828.46一层柱31.229.233.333.336.64.031.22.826.632.028.432.027.528.77一层顶 梁33.633.329.730.834.34.032.12.128.6
35、30.535.231.229.032.98一层顶 梁26.527.428.127.429.04.027.91.325.727.727.526.230.828.89一层顶 梁27.127.727.126.226.54.027.41.125.626.226.927.429.029.410一层顶 梁26.828.328.528.328.54.029.11.726.328.530.229.033.330.011一层顶 梁27.428.528.027.730.04.029.32.325.634.330.828.531.426.812一层顶 梁30.530.037.231.228.84.032.12.92
36、7.230.035.631.835.630.013二层柱30.532.030.033.333.33.531.62.826.936.632.028.432.926.614二层柱28.127.227.527.226.93.527.61.225.530.225.227.528.127.815二层柱27.527.228.728.728.73.528.50.927.029.629.030.027.827.816二层柱28.128.128.126.927.83.527.71.225.826.626.126.928.130.217二层柱28.128.128.126.927.83.527.40.826.126
37、.626.126.928.126.918二层 柱29.626.427.827.526.93.527.61.225.629.326.127.228.726.619二层 顶梁29.230.834.331.233.34.031.52.926.729.033.327.436.629.420二层 顶梁27.427.427.426.227.14.026.90.825.725.926.126.228.127.421二层 顶梁29.233.633.329.730.04.031.72.128.234.331.434.332.029.022二层 顶梁30.029.230.834.331.24.030.91.927
38、.733.329.832.429.028.523二层25.926.527.425.127.44.026.90.925.4顶梁28.026.926.826.928.024二层 顶梁26.827.127.726.226.24.027.11.025.526.526.926.228.129.225三层 柱26.127.829.327.227.53.527.41.125.728.726.927.826.126.626三层 柱27.227.728.527.126.63.526.80.925.327.425.925.925.726.127三层 柱35.630.829.231.735.24.032.02.528.031.234.329.833.329.028三层 顶梁30.530.837.231.228.84.0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低度果酒市场营销状况及竞争格局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亚硫酸钠行业应用动态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α-甲基苯乙烯市场深度调查与发展前景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魏斯啤酒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防压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连锁经营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表面测量仪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船舶复合材料市场前景分析及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 2025-2030网络动漫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笔记本电脑外壳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海岸监视雷达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国内烟雾报警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离婚协议中子女抚养费调整及监护权变更公证申请书
- 物流仓储行业智能化转型政策解读与市场趋势报告(2025年)
- GA/T 2158-2024法庭科学资金数据获取规程
- 2025届高三押题信息卷(一)地理及答案
- 2025南京房屋租赁合同
- 新型伤口敷料应用于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 生产线对外承包合同协议
- 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2办公建筑设计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