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与生命》教案3篇_第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与生命》教案3篇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与生命教案3篇教学目的:1 1、使学生认识到“人、 动物、 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2 2、探究 “水到哪里去了”,引导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 过程。3 3、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能做到节约用水。 重点难点:1 1、通过实验 , , 总结水的性质。2 2、清晰 , , 完整的表达观察的现象。教学准备:课件,一些植物的茎、叶、果实(分组) 盆植物,等。熟悉学生,和学生一起做“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 教学过程:一、通过观察与讨论,初步感受“人、动物、植物的生 存离不开水”1 1、师:同学们,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几张跟水有关的 照片,请注意观察。课件出示几幅“水与生命”的照片。问:

2、这些照片反映的是什么?2 2、师: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讲的也好。观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法吗?3 3、师:讲的真好,人、动物、植物是地球上有生命的 物体,它们的生存离不开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水与 生命”相关的问题。4 4、师:像这样关于“水与生命”的例子,你平时还见过 哪些?能不能再举出一些来?生讨论后任意例举, 当学生只是谈到人要喝水时, 可问: 如果把我们不喝水,能不能从别的食物中获取水分呢?师: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看来,我们人类,许 多动物、植物都需要“喝”水。没有水,我们将无法生存。二、探究“水到哪里去了”,深入体会生命离不开水1 1、提出问题 师: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知

3、道了人类,动物,植物都 需要喝水,对于这件事情,同学们还想研究什么吗?生:他们为什么需要喝水?生:怎样喝水?生:水最后到哪里去了? 师:人、动物、植物怎样喝水,谁知道?植物怎样喝水,教师引导学生谈,并讲解植物的身体构 造。师:余下的两个问题,我们先研究哪一个好呢?现在我 们一起来研究“水到哪里去了”。2 2、探究研讨“水到哪里去了”(1 1)探究“人和动物喝水后,水到哪里去了”师:我们先来讨论人类, 人喝的水到哪去了?有谁知道? 生:尿、血液、汗、眼泪 师:我们喝的水是不是都被排除到体外了呢?问:动物喝的水到哪去了?能举例说明吗?生:尿.问:动物体内是否也保留了一些水分呢,有没有例子证 明一下

4、?生:杀鸡时,有血,肉里面也有水分。师:你们说说,人和动物喝水后,水到哪去了呢? 生答课件出示:一部分保留在人、动物体内,一部分排 除体外。(2 2)探究“水到植物身体的哪些地方了”A A、提出猜想师:猜一猜,水从根部进入植物的身体后,跑到哪儿去 了?生:到叶子、茎里了。师:如果这棵植物结了果实,比如苹果树,水会不会到 苹果里面去呢?或者启发:还会不会到其它的地方呢?B B、设计方案,实验探究 师:怎样才能知道植物的身体里哪有水,有多少水,你 们有办法吗?生谈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刚才大家谈的方法,用切,挤,压等方法,研究一下植物,看里面有没有水,有多少水。 师为生分发植物,生分组实验。汇报:谈一

5、谈你的做法和发现吧。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植物的身体里藏有许多水份。我现在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我们每天给植物浇水,植物怎么 没有被胀坏呢?昨天我在家里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师出示一 株植物,上面罩有袋子。 )这株植物在太阳光下晒了一天,现 在请大家观察一下,袋子里面有什么现象呢?师在教室走动,让生观察 问:知道这些水珠从哪里来的吗? 师:这是植物被太阳照射后, 从叶子的小孔里冒出来的。那我现在问你,植物喝水后,水都到哪里去了啊? 生谈课件出示:一部分水保留在植物体内,一部分跑到 空气里去了。3 3、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水在生物体内,一部分会留在他 们的身体内,一部分会排

6、放到身体之外,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对于生物来说,有什么好处呢?请大家看电脑小博士是怎样讲的课件出示:水是人类、动植物身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水 在植物的根、茎、叶里流动,可以帮助植物运输营养,一部 分水从叶子的小孔里跑出去,能调节植物身体的温度,还能 使空气变的湿润。人和动物的血液绝大部分是由水组成的。 血液能将氧气和营养运输到全身各个地方。一部分水排除体 外,能带走身体里的废物。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水与生命”有怎样的关 系呢?三、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现状,意识到节约用水 师:同学们,现在地球上有近 6060 亿的人口,有数不清的 动植物,每天都要喝水,用水,那么,我们地球上的水资源 到底是

7、什么情况呢?我这里有一段话,请大家注意听。课件出示有关地球上缺水的现状。问:看到这些,你又有什么想法?要节约水,保护水,我们可以想出那些好办法?课后制订一份家庭节约用水的计划书, 和家长一起努力, 节约用水。你现在想对水说些什么呢?篇二1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大胆想象没有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和利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于水与生命关系的不同看法。、能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通过设疑、探究、研讨、应用等

8、活动,激发学生探 索水与生命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究、求实创 新的科学品质。根据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能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并能养成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二、教法、学法设计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和学习过程,这种过程很大程度上有别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因此教学中 必然要形成师生互动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本课主要采用 “讨论、 谈话、 交流汇报”等教学方法, 并依照学生的学习 规律, 设计教扶放的教学过程,以保证学生亲历科 学探究的切实实施。为顺利完成本课制订的教学目标,教学中着重教给学生 “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讨论交流得出结 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

9、, 同时还以观察、 提问、 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自主性探究式学 习,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三、教学程序设计 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但在 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 课的重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在教学过程 设计方面,以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设计如下教学流 程:1 1、以创设情景开始,激发兴趣,呈现新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针对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 旺的特点,本课一开始,我就借助多媒体播放一幅优美的山 水景,并配上动听的诗歌朗诵“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 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 因为有你, 地球才

10、这样美丽。” 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体验美的感受。 然后让学 生猜猜诗中赞美的是谁?接着提问为什么水使小草变绿,使 鱼儿欢畅, 使地球美丽。 当学生畅谈感想后, 教师归纳: “水 是生命之源”。让学生自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 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求知 * * 和探索兴趣。2 2、以活动展开,交流反馈,体验汇报。 科学课从不以铃声作为课的始终,课前调查和课后探究 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上节课“观察水” 这一内容后, 我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和询问家长等形式做一些 有关水与生命的调查,要求每人说 1-21-2 个动物、植物和人离 不开水的事例。讨论生命离不开水,目的是

11、分享彼此的知识 和经验,丰富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而课前的准备工作在这里 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的目的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把学生头脑中 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到比较完整的体系中。在此,我利用多 媒体课件展示有关水与生命的精美图片,使学生获得视觉体 验。学生积极热烈的讨论着,同时画面中美丽的风景更是让 他们对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无比热爱。 最后师生小结: 水对生命来说真是太重要了。生物体内的一切生命活动,如 呼吸、消化、蒸腾、光合作用等都需要水。3 3、以实验铺路,主体参与,探求真知。为了更直观的展示动、植物生长离不开水,我引导学生 大胆设计实验证明, 并提前准备了“植物喝水”的活动。 让 学生

12、观察并做好记录。这个活动需要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进行 观察,这一环节的设计,向学生提供开放的、主动探究的空 间,给他们的活动留有充分的余地,提供条件或创设情境。 围绕“生命离不开水”这一目标,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 演练他们的科学技能,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可选择性,丰富 了教学的素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恒心和毅力。4 4、以整合延伸,拓展活动,激情导行。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汇报并动手实验等多种科学探究方式, 对水与生命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如 果没有水,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 结束后,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画一幅以“没有水的世 界”为题的想象画,或写一篇同样题材

13、的短文。课后,要求孩子们用续写诗句来赞美水,“如果没有水. ”感受水对自然的恩惠,在经历科学教育的同时,也将在孩子们心里构筑起对水的美好情感。学生乐于接受;学生用诗歌自由的交流思想, 表达情感, 虽然有些诗句不太符合约定的语言格式, 那又何妨?只要他 们参与了、 思考了、表达了,目的就达到了。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运用多媒体教学 手段,寓教于乐。实现了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 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 全面的培养。板书:水 动物 人类 植物篇三教学目的:1 1、通过观察图片资料和做植物的实验,以

14、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认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2 2、能与同学合作做好有关水与植物关系的实验。3 3、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 1、教师: 图片:干旱的土地和枯黄的庄稼, 动物在钦水, 被喷灌的大片植物等等。2 2、学生: 盘子三个, 西红柿两个, 青菜两棵, 西瓜两片, 一株盆中的植物。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 1、讨论:为什么说“水是生命的源泉?”(1) 出示图片:a a、土地龟裂;b b、禾苗旱死;c c、斑马 钦水; d d 、一株植物浇水前后的变化情况的图片。 (看图后学 生还可更多地举例)( 2 2 )学生讨论,并汇报:动物要喝水,人也要喝

15、水,植 物要吸收土中的水;有了水,小草才是绿油油的,大树才能 长出新的叶子,没有水,草和树都有会枯死2 2、做实验观察植物身体内的水分到哪里去了。实验一:( 1 1 )出示实验器材: 盘子三个; 西红柿两个, 青菜两棵, 西瓜两片。( 2 2 )让学生讨论实验方法。(3 3)实验:用力挤压,看看植物的茎、叶和果实里有没 有水,有多少水。(4 4)学生汇报实验结论:植物的身体内有很多水分。实验二:(1 1)将一株长得比较好的植物, 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罩 起来,放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2 2)观察:在塑料袋的内壁上,有小水珠和水雾,这说 明了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植物身体内的水分蒸发出来了。(3 3)

16、小结: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见植物“喝”的水, 一部分留在“身体”里, 一部分被蒸发了, 水实际上也是在 植物体内不断循环的。(4 4)讨论:我们喝的水到哪里去了?(5 5)归纳:水是生命脉的源泉,人类离不开水,动物离 不开水,植物也离不开水。三、运用知识:1 1、阅读小资料。2 2、讨论怎样保护水资源。(1 1)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2 2)合理安排生活用水;(3 3)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树多了,可以有效的防止 水土流失.教学后记:自由研究教学目的:1 1、使学生知道水在 0 0C到 4 4C时却会出现热缩冷胀的现象,液态水变成固态水,体积明显变大。2 2、使学生初步尝试独立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3 3、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教学准备:试管、水、记号笔。教学过程:一、谈话:我们已经知道水受冷时体积变小,可在寒冷 的冬天,有时自来水管被冰胀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