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能耗_第1页
交通运输行业能耗_第2页
交通运输行业能耗_第3页
交通运输行业能耗_第4页
交通运输行业能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交通运输行业能耗【篇一:社会能源消费及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结构】同济大学绿色交通规划课程课程作业报告社会能源消费及运输行业能源消费结构姓名:汪瑞琪于廷润 包磊 专业: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指导教师:陈晓鸿目录1 社会能源消费结 构 21.1 全球能源生产及消耗的总量与结构状况 21.1.2 石油生产及消耗总量 41.1.3 煤炭生产及消费总量 61.1.4 天然气生产及消耗总量 71.1.5 可再生能源生产及消耗总量 81.1.6 结论 101.2 全球能源进出口贸易状况 111.2.2 全球各国能源进出口份额 111.2.3 全球各国能源自给率 131.2.4 全球能源贸易流向 151.3 中国

2、能源生产及消耗的总量与结构状况 181.4 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 191.4.2 中国历年能源进出口贸易状况 191.4.3 中国主要能源品种进口状况 201.4.4 中国主要能源品种出口状况 211.4.5 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221.5 国内外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对比分析 222 交通运输行业能耗情况 242.1 世界运输行业能源消费情况 242.1.2 交通运输行业能耗概述 242.1.3 世界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总量、结构及占比 262.3 中国运输行业能源消耗总量、占比及结构 292.4 国内与国际对比 323 总结 331 社会能源消费结构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的不断调整、

3、创新和演变,能源供应来源日趋多样化,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通过历年来的数据,2012 年全球能源消费增速大幅下降。通过对比总结全球能源生产及消耗总量、能源进出口贸易状况、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对全球化的能源消费结构分类别分地区进行分析。1.1 全球能源生产及消耗的总量与结构状况1.1.1 总体状况首先在基于对2030 年展望的基础上,对全球的人口、能源、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能源消费及单位gdp 能耗的增长速度进行统计分析如下图所示。图 1.1.1 全球各指标增长速度全球人口在过去20 年增加了16 亿,但人口的增速正在放缓,我们预测未来20 年的全球新增人口为14 亿(即年均增长0.9% );

4、在中低收入经济体的推动下,全球gdp 会加速增长,这意味着人均收入也会快速增长。能源效率表示单位能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通常以单位gdp 能耗作为衡量方式,能效的加速提高会抑制一次能源消费的总体增长。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口和收入仍是能源需求的关键驱动因素。图 1.1.2 全球能源生产及消费总量全球的能源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的情况由上图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全球能源的生产水平基本可以满足全球的消费水平,另一方面全球能源的消耗也因为全球能源的存贮量与生产量收到了限制,而全球能源生产的消费的基本持平也有由各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的个体均衡完成全球的总体持平。图 1.1.3 全球能源消耗总量2

5、012 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增加了1.8%,低于历史平均水平。除非洲外,其他所有地区的增长均在历史平均水平之下。石油仍然是世界主要的燃料,占全球能源消费量的33.1% 。但是,该比例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份额,石油的市场份额已经连续13 年都在下降。水电和用于发电的其他可再生能源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中所占的份额以6.7%和 1.9%的比例均创下了历史新高。随着煤和石油的份额将相应降低,天然气和非化石燃料的份额将提高,各类能源中增长最快的燃料类型是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燃料)。图 1.1.4 2012 年全球各区域能源消费格局北美洲、中南美洲及非洲地区主要以石油消费为主,其次为天然气。中南美洲地区水

6、电的比例较高,很好的以可再生能源代替了非可再生能源。北美洲及非洲地区则主要依赖石油、天然气、煤炭等非可再生能源。欧洲及欧亚大陆是天然气、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消费地区。其中,天然气占据主导地位。中东地区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存储量,能源消耗基本由这两项构成,不相上下。亚太地区占了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40% ,创历史新高,同时亚太地区的煤炭消费量达到了全球总消费量的69.9% ;此外,该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和水力发电量也位列世界前茅。煤炭则是亚太地区的主导能源,该地区是全球唯一的单种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 50% 以上的地区。1.1.2 石油生产及消耗总量【篇二:城市交通能耗测算分析】城市交通能耗测算研究

7、摘要:城市经济发展使得城市交通迅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能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加剧。通过对城市综合交通进行结构分解和城市交通能耗影响因素进行因果分析,构建数学模型对城市交通不同交通方式单位运输能耗和总能耗分析计算,并以西安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私人交通和货物运输能耗占据城市交通能耗70% 以上,并且有序发展私人交通、提高实载率和减少平均运距,建立合理的城市结构能有效降低城市交通能耗。关键词:综合交通;能耗测算;结构分解;模型构建;实证分析0. 引言低碳是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客观选择,以最小能源消耗最大限度满足城市交通需求是低碳城市的基本目标。因此,科学测算城市综合交通能耗成为了当前学术研

8、究的热点和难点。朱松丽从不同燃料驱动的不同类型车辆的保有量、年均运营距离、能源强度级排放强度为主要参数定量计算分析上海和北京两市的城市交通能耗和碳排放量 1 ;张铁映利用数学模型根据不同城市不同交通方式车辆保有量不同类型比例测算分析不同城市交通方式能源消耗,并以测算数据分析城市交通结构优化2 ;陆锡明、祝毅然从城市交通能耗比例出发,研究了上海市整个交通运输行业不同子系统总能耗,并提出交通节能的措施3 ;黄成、陈长虹、王冰妍从城市居民不同出行方式选择运用情景模式研究城市交通能耗和碳排放量影响因素4 。国外对交通能耗和国家经济增长关系、测算城市交通能耗、减少交通能耗也做了大量研究5-7 。 前人对

9、城市交通能耗研究大部分局限在一个大的城市交通系统或者没有进行细分数量化研究,本文对城市不同交通子系统能耗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测算出各交通子系统单位运输能耗和总能耗,对不同交通能方式耗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为城市交通结构优化提供数据理论基础。文中测算时具体以西安市城市交通能耗为对象进行分析比较。1. 城市交通能耗影响因素分析1.1 .城市交通能耗影响因素1.1.1 城市交通结构城市交通结构是一个城市进行人流和物流的交通工具的比例结构,它是衡量一个城市交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交通能源消耗量和城市交通发展,具体会反映在城市居民出行环境好坏和运输效率的高低。1.1.2 道路通行环境道路条

10、件包括道路的几何条件和路面特性,如纵坡、路面平整度8。一般对于纵坡大、路面平整度差的道路,相同的汽车完成同样的运量要比纵坡小、平整度好的公路消耗更多的燃料,汽车运输能源利用率会因道路等级的提高而提高。1.1.3 车辆车载率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车辆承载率随着个人对位移质量的要求不同而不同,一般私人小汽车和出租车承载率较低,会消耗更多的能源,公共交通承载率较高,消耗较低的能源运送较多旅客。1.1.4 私人交通的发展私人交通工具一般是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具体反映在居民出行方式倾向于小汽车化。私人交通的快速发展直接对城市交通带来负面影响,也会消耗更多的能源。1.1.5 城市居民

11、出行因素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次数和距离会对城市交通能耗带来直接影响,一般出行方式的选择和个人收入及出行喜好有关、出行次数随着城市经济和个人收入增长而增加、出行距离的长短会随着城市的布局不同而有所变化。1.2 城市交通能耗因果分析图 1-1 城市交通能耗因果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交通能耗主要存在5 个反馈环。反馈环 1 :城市交通能耗城市交通能耗此反馈是正反馈环,反映了随着城市交通智能化水平提高和汽车能源消耗技术革新使城市交通能耗逐渐降低。反馈环 2:单位时间运量市交通能耗此反馈环是正反馈环,反映了城市交通结构优化,特别是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使道路通行能力大大提高,交通拥堵得到缓解,单位时间的运

12、量也逐渐提高,促进了城市交通低能耗发展。反馈环3 城市功能布局境 城市交通能耗反馈环4:城市交通能耗经济发展城市交通能耗这两个反馈环都是负反馈环,随着城市经济法的发展,私人交通和城市货物运输都得到快速发展,给城市交通能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 城市交通能耗测算方法分析2.1 城市交通单位能耗测算城市交通单位运输能耗也是指单位人公里能耗,是衡量城市交通能耗水平的重要单位,其主要反映在单位人或货物在单位运输距离上的能源消耗,根据现有车辆百公里能耗和承载率数据可得性,城市交通单位运输能耗计算式为:ei=piai公式中,i 指城市不同类型的城市交通工具;ei 指不同交通工具百人公里能耗,也就是文中主要

13、分析的数据;pi 指不同交通工具百公里能耗,车辆百公里能耗主要根据国家工业信息部和相关统计调查进行标定,计算单位运输能耗量时将不同能源消耗量量按照国家能源综合转换系数转换成石油消耗量;ai 指每种交通方式平均乘客数。2.2 城市交通总能耗测算城市交通能耗已成为城市总能耗大户,测算城市交通总能耗和不同交通子系统能源消耗,可以为城市交通发展方式提供一些基础理论数据。城市交通总能耗主要以城市机动交通和公共交通为计算对象,即不同交通方式统计车辆行驶一年时间能源消耗总和,根据不同类型车辆的百公里能耗,再以统计数据年行驶里程和车辆保有量为基础,则城市交通总能耗计算公式为:ni=1公式中,i 指城市不同类型

14、的城市交通工具;e 指城市交通总能耗(一般以一年为测算结果);pi 指不同交通工具百公里能耗;qi 指不同交通工具的车辆数,数据主要从城市统计年鉴中得到;l 指不同交通工具年营运里程。3. 实证分析 西安市城市交通能耗计量3.1 西安市不同交通方式单位能耗测算测算城市交通单位运输能耗首先要确定城市主要交通类型,目前,西安市主要交通方式类型为私人汽车、公交车、出租车、旅游车、摩托车和货运车,燃料消耗主要以汽油、柴油、天然气为主,文中取西安市每种交通方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车辆进行测算,并且每种交通方式的平均乘客数根据2008 年西安市居民出行调查报告和海德堡能源与环境研究所中国交通:不同交通交通方的

15、能源消耗与排放报告估算得出。3.1.1 私人小汽车单位运输能耗测算当前西安市经济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私人汽车以小排量为主,取西安市私人汽车百公里油耗为8.06 升,车辆每增加100 千克油耗增加 4.4%9 ,则估算承载率为50%和 100% 时百公里油耗换算系数a分别取 1 和 1.15。由于私人交通不是营运车辆,其座位容量一般为5 人以上,当乘客数为1 人时定义为空载,乘客数达到座位容量时定义为满载,目前西安市私人小汽车平均载客率为1.5 人 /车次,进行不同承载条件下的燃油消耗计算:不同承载率下私人小汽车单位运输燃油消耗量单位:升/百人公里表 3-1从计算结可以看出,单位乘客能耗随着承载

16、率增大而减小,目前西安市的小汽车平均承载率为1.5 人 /车次,故西安市目前私人小汽车平均单位运输能耗为5.37 升百人公里。3.1.2 出租车单位运输能耗测算截止 2010 年底西安市城区有各种类型出租车10762 辆,其中比亚迪汽车为其主要类型车辆,取西安市出租车百公里油耗7.00 升,在承载率分别为50%和 100% 时百公里能耗转换系数取1 和1.15。由于出租车为城市营运车辆,将只有司机的情况下定义为空载,城市出租车作为容量为4 人,西安市出租车平均乘客为1.7 人 /车次,得出西安市城市出租车单位运输能耗量:不同承载率下出租车单位运输燃油消耗量单位:升/百人公里表3-23.1.3

17、城市公交单位运输能耗测算城市公交单位运输能耗测算以公交标台为测算对象,标台的额定容量为 45 人,将车辆乘客数达到座位容量定义为车辆常在率100% ,即为 45 人,西安市每标台公交实际承载人数为58 人,即承载率为130% ,由于公交车车辆载重量对其能源消耗影响较大,城市公交百公里能耗为24 升,由于公交车容量较大,在50% 、 100% 和 130%承载条件下的车辆百公里能耗转换系数取1.1 、 1.35 和 1.45。不同承载率下城市公交车单位运输燃油消耗量单位:升/百人公里表3-33.1.4 城市旅游车单位运输能耗测算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已经成为西安市重点产业,旅游车也成为

18、西安城市交通重要的一部分。目前西安市由各类型旅游车辆 1500 量左右,座位数一般是22 座至 49 座之间,根据不同座位数数车辆取平均座位数为33 座。西安市旅游车燃油消耗基本以柴油为主,百公里能耗为28.50 升,根据国家综合能耗计算通则折算成汽油百公里能耗为33.32 升。由于旅游运输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旅游车承载率取100% ,则百人公里能耗为1.01 升。3.1.5 摩托车运输单位能耗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摩托车已成为广大城乡居民重要的代步工具。2008 年前西安市摩托车数量拥有量增长较快,2009 年开始开了小幅度的减少,但摩托车燃油消耗在城市交通中也占不小的比例。由于摩托

19、车主要用途为代步工具,最大排量一般为250ml ,取西安市摩托车百公里能耗为2.4 升 10 ,平均载客数1.1 人次,则摩托车单位能耗百人公里2.18 升。3.1.6 城市货物运输单位能耗3.2 城市交通总能耗测算西安市交通能耗测算主要以西安市机动交通和公共交通为测算对象,根据测算模型计算得2010 年西安市不同交通方式总能耗如下表:不同城市交通方式能源消耗图 3-1注:1.汽油折算标煤系数=0.73千克/升x 1.4714千克标煤/千克=1.0741 千克标煤/升2. 公交车辆数以标台为单位由计算结果可以得出2010 年西安市城市交通能源消耗为195.24 万吨标准煤。【篇三:交通运输与节

20、能减排】交通运输与节能减排 专业班级 学号作者目录摘要 2研究背景 3我国交通行业能耗现状 3 国际交通运输与节能减排经验 4欧盟政府的节能减排经验 4日本政府的节能减排经验 4国内交通运输与节能减排经验 6影响交通运输与节能减排的因素 7管理性影响因素 7 结构性影响因素 8 技术性影响因素 9 交通运输与节能减排方案 11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综合管理体系及其构建 11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规范 11加强各方对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组织管理 11大力开展节能减排科技研发与成果推广 12不断拓展资金支持渠道 12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工作 13完善节能减排激励与约束体制 13健全节能减排服务体系

21、 14技术结构策略 14构建集约型客运交通供给结构 14促进铁路货运的高效化,促进货运向节能方式转移 15限制小汽车出行及提高交通工具的燃油效率 15开发节能运输工具,大力发展智能交通 15参考文献 16摘要论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道路交通结构性节能减排进行概述,从道路基础设施结构、道路运输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三个方面出发,以节能减排为目标,总结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内容,并从宏观角度提出我国道路交通道路基础设施结构和运输结构优化方向。我国公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妨碍了节能减排工作的快速推进。在分析我国公路能耗和节能减排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构

22、建节能减排综合管理体系,加快建立政府有效监管、市场主体自觉节能减排的公路节能减排长效机制,有利于统筹协调和解决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对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关键词: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影响因素;综合管理体系;技术结构策略abstractonthe basis of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the papersketches out the content of structural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ofthe ro

23、ad traffic transportation. starting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road infrastructurestructure-roadtransport structur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with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eductionasthegoal,the papersummarizestheproblems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analyzes the research content, as well as

24、 proposes macroscopic optimization direction for chinas road traffic infrastructure structure and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nowadays 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 reduction of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are developing regularly in ourcountry.although,many problems exist prevent

25、ing the work from developing more quickly.on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of energyconservation emission reduction,we get the solution that developing energy conservationofemission reduction industry integratedmanagement system transportationtoenhancegovernment supervision and increase the market awarene

26、ss of thework is good for us to resolve problems effectively and will push forward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 reduction workgreatly.keywords:transportation industry;energyconservationemission reduction;influence factor ; 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 technical structure strategy1.1 研究背景我国经济发展对

27、能源的需求在持续不断的增长,能源的日益短缺以及我国对外国能源的依赖程度的不断增强,使得能源节约成为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2006-2011 年期间,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一直是约束和限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先实现节能减排,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就必须先调整发展方式。我国的节能减排方面的一些标准、法规、政策、技术、监管等都在初步完善,全体公民的节能机环保意识都在不断增强。但是一些地区仍然对节能减排的紧迫性重视不够,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十分缓慢,政策机制的仍然不够健全,节能减排的一些基础工作还是十分薄弱,节能技术的资金投入不足,节能产品、技术的应用不到位。交通运输行业负责运输生产和服务,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输生产和服务在消耗着大量的能源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污染物,威胁着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十二五 ”规划要求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转型,低碳交通既是趋势也是要求。低碳交通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交通运输模式。交通行业能耗很高,碳排放量较大,交通运输业的节能减排愈来愈重要。1.2 我国交通行业能耗现状交通运输既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象征。其运输生产和服务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能源的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