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频电子线路实 验 指 导 书卫建华 宋鹏编 徐进审实验要求 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预习要求如下:1) 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分析、掌握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 行必要的估算。 2)完成各实验“预习要求”中指定的内容。 3)熟悉实验任务。 4)预习实验中所用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使用仪器和学习机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 使用时应严格遵守。3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 学或没有把握应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 4高频电路实验注意: 1)将实验板插入主机插座后,即已接通地线,但实验板所需的正负电源则要另外使用导线进行连接
2、。2)由于高频电路频率较高,分布参数及相互感应的影响较大。所以在接线时连接线要尽可能短。接地点必须接触良好,以减少干扰。3)做放大器实验时如发现波形削顶失真甚至变成方波,应检查工作点设置是否正确,或输入信号是否过大。5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 发烫或有异味)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教师。找 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教师同意再继续实验。 6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7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 现象) 。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再拆除实验线 路。8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
3、头,并将仪器、设备、 工具、导线等按规定整理9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一 高频常用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 1.熟悉高频电路实验箱。 2.熟悉高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3.熟悉扫频仪的使用。 4.熟悉毫伏表的使用。二、实验仪器设备1.双踪示波器2.扫频仪 3.高频信号发生器4.毫伏表5.万用表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高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1)名称:多功能函数信号产生器。(2)型号:GFG-813。(3)主要技术指标:内建两部函数信号产生器。 (4)特性: 频率范围:0.2Hz 2MHz。 粗调、微调旋钮。 正弦波, 三角波, 方波, TTL 脉波和 CMOS 输出。 附 4 位
4、数内部频率计数器。 0.5 大型 LED 显示器。 可调 DC offset 电位。 输出过载保护。(5)性能参数见表1-1。表1-1 多功能函数信号产生器GFG-813性能参数主要输出 波形正弦波, 三角波, 方波, Ramp 与 脉波输出 振幅20Vp-p (open circuit); 10Vp-p (加 50W 负载) 阻抗50+10%衰减器 -20dB, -20dB+1.0dB (at 1kHz) 显示幕4位LED显示幕DC Offset+10V, (+5V 加 50W 负载)Duty Control1 : 1 to 10 : 1 continuously rating频率范围+5%
5、 + 1Hz (在 0.2, 2.0 刻度位置)Frequency controlSeparate coarse and fine tuning档位准确度+5% + 1Hz (在 0.2, 2.0 刻度位置) 正弦波 失真1% 0.2Hz 200kHz 频率响应 0.1dB 0.2Hz 100kHz;0.5dB 100kHz 2MHz 三角波 线性98% 0.2Hz 100kHz; 95% 100kHz 2MHz 方波对称性 2% 0.2Hz 100kHz 上升/下降时间120nS CMOS 输出Level4Vp-p1Vp-p 14.5Vp-p0.5Vp-p 可调上升/下降时间3Vpp 上升/
6、下降时间30nS 频率计数器模式内部范围0.2Hz 2MHz准确度Time Base accuracy 1 Count时基振荡频率 3.58MHz , 温度稳定度 20ppm (23C5C)解析度0.1Hz, 1Hz, 10Hz, 100Hz, 1kHz VCF输入电压 约 0V10V 1V input for 1000 : 1 frequency ratio 输入阻抗10kW (10%)使用电源交流 100V/120V/220V/230V 10%, 50/60Hz 附件测试线 GTL-101 1, 操作手册 1, 电源线 1 尺寸及重量230(宽) 95(高) 280(长) mm, 约 2.
7、1 公斤2.熟悉扫频仪的使用。(1)名称:高频扫频仪。(2)型号:BT-5A。(3)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参数见表1-2。 表1-2 高频扫频仪BT-5A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表指标名称参数频率范围0.150MHz不平坦度+/-0.5dB扫频输出0.5Vrms(75)频率特性1、1.0/10MHz及外标功耗40W体积240(W)310(H)400(D)mm重量12kg3.熟悉毫伏表的使用。(1)名称:高频毫伏表。(2)型号:DA22A。(3)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参数见表1-3。 表1-3 高频扫频仪BT-5A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表参数名称指标频率范围20 kHz -1000 MHz测量电压范围100V-3
8、00 V刻度特性线性刻度其他工作性能稳定,不用逐档调零及自校, 可扩展量程,带DB值读出。重量1.5Kg四、实验报告要求 1.写明实验目的。 2.简述高频信号发生器能产生的各种信号。 3.简述毫伏表使用方法。4.简述毫伏表的使用。 实验二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实验箱。 2.熟悉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 3.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 4.熟悉和了解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二、实验仪器设备1.双踪示波器2.扫频仪 3.高频信号发生器4.毫伏表5.万用表三、实验原理图2-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谐振
9、放大器时各种电子设备中常用的一种电压放大器,其特点是晶体管集电极负载不是纯电阻而是由LC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当放大器的输入信号频率和谐振回路的振荡频率相同时,放大器处于谐振工作状态,其输出频率f0= ,此时谐振回路呈纯电阻性,放大器具有最高增益,信号频率高于或低于f0时放大器失谐,增益下降。单调谐放大器优点是电路简单,调整方便,缺点是选择性较差。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见图2-1(1).按图2-1所示连接电路(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V 电源电压,无误后,关断电源再接线)。 (2).接线后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接通电源。2. 静态测量实验电路中选Re=1K 测量各静态工
10、作点,计算并填表2.1表2.1 静态参数记录表实 测实测计算根据VCE判断V是否工作在放大区原因VBVEICVCE是否 * VB,VE是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对地电压。 3.动态研究 (1). 测放大器的动态范围ViV0(在谐振点) 选R=10K,Re=1K。把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端接高频毫伏表,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调节频率f使其为10.7MHz,调节CT使回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此时调节Vi由0.02伏变到0.8伏,逐点记录V0电压,并填入 表2.2。Vi的各点测量值可根据(各自)实测情况来确定。表2.2 电压值记录表Vi(V)0.8V0(V)Re=1kRe
11、=500Re=2K (2).当Re分别为500、2K时,重复上述过程,将结果填入表2.2。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IC不同时的动态范围曲线,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3).用扫频仪调回路谐振曲线。 仍选R=10K,Re=1K。将扫频仪射频输出送入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接至扫频仪检波器输入端。观察回路谐振曲线(扫频仪输出衰减档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位置),调回路电容CT,使f0=10.7MHz。 注意:当扫频仪的检波探头为高阻时,电路的输出端必须接入RL,而当扫频仪的检波探头为低阻探头时,则不要接入RL(下同)。 (4).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当回路电阻R=10K时, 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将高
12、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接至电路输入端,调节频率f使其为10.7MHz,调节CT使回路谐振(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此时的回路谐振频率f0=10.7MHz为中心频率,然后保持输入电压Vi不变,改变频率f由中心频率向两边逐点偏离,测得在不同频率f时对应的输出电压V0,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表2.3。频率偏离范围可根据(各自)实测情况来确定。计算f0=10.7MHz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及回路的通频带和Q值。(5).改变谐振回路电阻,即R分别为2K,470时,重复上述测试,并填入表2.3。 比较通频带情况。表2.3 频率与电压值记录表f(MHz)V0R=10KR= 2KR=470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写明实验目的。
13、 2.画出实验电路的直流和交流等效电路,计算直流工作点,与实验实测结果比较。 3.写明实验所用仪器、设备及名称、型号。4.整理实验数据,并画出幅频特性。 实验三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 掌握LC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LC电容反馈式三点振荡电路设计及电 参数计算。2.掌握振荡回路Q值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3.掌握振荡器反馈系数不同时,静态工作电流IEQ对振荡器起振及振幅的影响。二、实验仪器设备 1.双踪示波器 2.频率计 3.万用表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 图3-1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原理图实验电路见图3-1。实验前根据图3-1所示原理图在实验板上找到相应器件及插
14、孔并了解其作用。 1.检查静态工作点 (1).在实验板+12V扦孔上接入+12V直流电源,注意电源极性不能接反。 (2).反馈电容C不接,C接入(C=680pf),用示波器观察振荡器停振时的情况。 注意:连接C的接线要尽量短。 (3).改变电位器RP测得晶体管V的发射极电压VE,VE可连续变化,记下VE的最大值,计算IE值 设:Re=1K2.振荡频率与振荡幅度的测试 实验条件: Ie=2mA、C=120pf、C=680pf、R=110K(1).改变CT电容,当分别接为C9、C10、C11时,记录相应的频率值,并填入表3.1。(2).改变CT电容,当分别接为C9、C10、C11时,用示波器测量相
15、应振荡电压的峰峰值VP-P,并填入表3.1。表3.1 频率与振荡电压值记录表CTf(MHz)VP-P50pf100pf150pf 3.测试当C、C不同时,起振点、振幅与工作电流IER的关系(R=110K)(1).取C=C3=100pf、C=C4=1200pf,调电位器RP使IEQ(静态值)分别为表3.2所标各值,用示波器测量输出振荡幅度VP-P(峰-峰值),并填入表3.2。表3.2 输出振荡幅度记录表IEQ(mA)0.81.01.52.02.53.03.54.04.55.0VP-P(V)(2).取C=C5=120pf、C=C6=680pf, C=C7=680pf、 C=C8=120pf,分别重
16、复测试表3.2的内容。 4.频率稳定度的影响(1).回路LC参数固定时,改变并联在L1上的电阻使等效Q值变化时,对振荡频率的影响。 实验条件: C/C=100/1200pf、IEQ=3mA,改变L1的并联电阻R,使其分别为1K、10K、110K, 分别记录电路的振荡频率, 并填入表3.3。注意:频率计后几位跳动变化的情况。 (2).回路LC参数及Q值不变,改变IEQ对频率的影响。 实验条件: C/C=100/1200pf、R=110K、IEQ=3mA,改变晶体管IEQ,使其分别为表3.2所标各值,测出振荡频率,并填入表3.4。表3.3 振荡频率与并联电阻关系记录表R1K10K11OKf(MHz
17、)表3.4 振荡频率与晶体管IEQ关系记录表IEQ(mA)1234F(MHz)四、实验报告要求 1.写明实验目的。 2.写明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3.画出实验电路的直流与交流等效电路,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4.以IEQ为横轴,输出电压峰峰值VP-P为纵轴,将不同C/C值下测得的三组数据,在同一座标纸上绘制成曲线。 5.说明本振荡电路有什么特点。实验四 石英晶体振荡器一、实验目的 1.了解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掌握晶体振荡器的设计方法及参数计算方法。二、实验仪器设备 1.双踪示波器2.频率计3.万用表。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图4-1 晶体振荡器原理图 实验电路见图4-1 1.测振荡器
18、静态工作点,调图中RP,测得IEmin及IEmax。2.取RL=11K欧姆,测量当工作点在上述范围时的振荡频率及输出电压,填入表4.1。表4.1 振荡频率及输出电压关系表VE(V)f(MHz)VOP-P(V)3.负载不同时对频率的影响,RL分别取110K,10K,1K,测出电路振荡频率,填入表4.2,并与LC振荡器比较。 表4.2 振荡频率与RL关系表RL110K10K1Kf(MHz)四、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 2.整理实验数据。 3.比较晶体振荡器与LC振荡器带负载能力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你如何肯定电路工作在晶体的频率上。 5.根据电路给出的LC参数计算回路中心
19、频率,阐述本电路的优点。实验五 振幅调制器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全载波调幅和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方法与过程,并 研究已调波与二输入信号的关系。 2.掌握测量调幅系数的方法。 3.通过实验中波形的变换,学会分析实验现象。二、实验仪器设备 1.双踪示波器。 2.高频信号发生器。 3.万用表。 三、实验电路说明图5-1 1496芯片内部电路图 幅度调制就是载波的振幅受调制信号的控制作周期性的变化。变化的周期与调制信号周期相同。即振幅变化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通常称高频信号为载波信号,低频信号为调制信号,调幅器即为产生调幅信号的装置。本实验采用集成模拟乘法器1496来构成调幅器,
20、图5-1为1496芯片内部电路图,它是一个四象限模拟乘法器的基本电路,电路采用了两组差动对由V1-V4组成,以反极性方式相连接,而且两组差分对的恒流源又组成一对差分电路,即V5与V6,因此恒流源的控制电压可正可负,以此实现了四象限工作。D、V7、V8为差动放大器V5、V6的恒流源。进行调幅时,载波信号加在V1-V4的输入端,即引脚的、之间;调制信号加在差动放大器V5、V6的输入端,即引脚的、之间,、脚外接1K电阻,以扩大调制信号动态范围,已调制信号取自双差动放大器的两集电极(即引出脚、之间)输出。用1496集成电路构成的调幅器电路图如图5-2所示,图中RP1用来调节引出脚、之间的平衡,RP2用
21、来调节、脚之间的平衡,三极管V为射极跟随器,以提高调幅器带负载的能力。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电路见图4-2图5-2 1496构成的调幅器 1.直流调制特性的测量(1).调RP2电位器使载波输入端平衡:在调制信号输入端IN2加峰值为100mv,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调节Rp2电位器使输出端信号最小,然后去掉输入信号。(2).在载波输入端IN1加峰值VC为10mv,频率为100KHz的正弦信号,用万用表测量A、B之间的电压VAB,用示波器观察OUT输出端的波形,以VAB=0.1V为步长,记录RP1由一端调至另一端的输出波形及其峰值电压,注意观察相位变化,根据公式 VO=KVABVC(t) 计
22、算出系数K值。并填入表5.1。表5.1 VAB 与输出电压关系表VABVO(P-P)K 2.实现全载波调幅(1).调节RP1使VAB=0.1V,载波信号仍为VC(t)=10sin2105t(mV),将低频信号Vs(t)=VSsin2103t(mV)加至调制器输入端IN2,画出VS=30mV和100mV时的调幅波形(标明峰一峰值与谷一谷值)并测出其调制度m。(2).加大示波器扫描速率,观察并记录m=100%和m100%两种调幅波在零点附近的波形情况。(3).载波信号VC(t)不变,将调制信号改为VS(t)=100sin2103t(mV)调节RP1观 察输出波形VAM(t)的变化情况,记录m=30
23、%和m=100%调幅波所对应的VAB值。(4).载波信号VC(t)不变,将调制信号改为方波,幅值为100mV,观察记录VAB=0V、0.1V、0.15V时的已调波。 3.实现抑制载波调幅(1).调RP1使调制端平衡,并在载波信号输入端IN1加VC(t)=10Sin2105t(mV) 信号,调制信号端IN2不加信号,观察并记录输出端波形。(2).载波输入端不变,调制信号输入端IN2加VS(t)=100sin2103t(mV) 信号, 观察记录波形,并标明峰一峰值电压。(3).加大示波器扫描速率,观察记录已调波在零点附近波形,比较它与m=100%调幅波的区别。 (4).所加载波信号和调制信号均不变
24、,微调RP2为某一个值,观察记录输出波形。 (5).在(4)的条件下,去掉载波信号,观察并记录输出波形,并与调制信号比较。五、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数据,用坐标纸画出直流调制特性曲线。 2.画出调幅实验中m=30%、m=100%、m100%的调幅波形,在图上标明峰一峰值电压。 3.画出当改变VAB时能得到几种调幅波形,分析其原因。 4.画出100%调幅波形及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波形,比较二者的区别。 实验六 调幅波信号的解调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调幅波的原理,掌握调幅波的解调方法。 2.了解二极管包络检波的主要指标,检波效率及波形失真。 3.掌握用集成电路实现同步检波的方法。二、实验仪
25、器设备 1.双踪示波器 2.高频信号发生器 3.万用表三、实验电路说明 调幅波的解调即是从调幅信号中取出调制信号的过程,通常称之为检波。调幅波解调方法有二极管包络检波器和同步检波器。 1. 二极管包络检波器适合于解调含有较大载波分量的大信号的检波过程,它具有电路简单,易于实现,本实验如图6-1所示,主要由二极管D及RC低通滤波器组成,它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和检波负载RC的充放电过程实现检波。 所以RC时间常数选择很重要, RC时间常数过大, 则会产生对角切割失真。RC时间常数太小,高频分量会滤不干净。图6-1 二极管包络检波器 综合考虑要求满足下式:其中: m为调幅系数,fO为载波频率,为
26、调制信号角频率。 图中A对输入的调幅波进行幅度放大(满足大信号的要求),D是检波二极管,R4、C2、C3滤掉残余的高频分量,R5、和RP1是可调检波直流负载,C5、R6、RP2是可调检波交流负载,改变RP1和RP2可观察负载对检波效率和波形的影响。2.同步检波器 利用一个和调幅信号的载波同频同相的载波信号与调幅波相乘,再通过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而获得调制信号。本实验如图6-2所示,采用1496集成电路构成解调器,载波信号VC经过电容C1加在、脚之间,调幅信号VAM经电容C2加在、脚之间,相乘后信号由(12)脚输出,经C4、C5、R6组成的低通滤波器,在解调输出端,提取调制信号。图6-2 14
27、96构成的解调器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注意:做此实验之前需恢复实验四的实验内容2(1)的内容。(一)二极管包络检波器 实验电路见图6-11. 解调全载波调幅信号(1).m30%的调幅波的检波 载波信号仍为VC(t)=10sin2105(t)(mV)调节调制信号幅度,按调幅实验中实验内容2(1)的条件获得调制度m30%的调幅波,并将它加至图5-1信号输入端,(需事先接入12V电源),由OUT1处观察放大后的调幅波(确定放大器工作正常),在OUT2观察解调输出信号,调节RP1改变直流负载,观测二极管直流负载改变对检波幅度和波形的影响,记录此时的波形。(2).适当加大调制信号幅度,重复上述方法,观察
28、记录检波输出波形。(3).接入C4,重复(1)、(2)方法,观察记录检波输出波形。 (4).去掉C4,RP1逆时针旋至最大,短接a、b两点,在OUT3观察解调输出信号,调节RP2改变交流负载,观测二极管交流负载对检波幅度和波形的影响,记录检波输出波形。 2.解调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信号。载波信号不变,将调制信号VS的峰值电压调至80mV,调节RP1使调制器输出为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信号,然后加至二极管包络检波器输入端,断开a、b两点,观察记录检波输出OUT2端波形,并与调制信号相比较。(二)集成电路(乘法器)构成解调器 实验电路见图6-2 1.解调全载波信号 (1).将图6-2中的C4另一端接
29、地,C5另一端接A,按调幅实验中实验内容2(1)的条件获得调制度分别为30%,100%及100%的调幅波。将它们依次加至解调器VAM的输入端,并在解调器的载波输入端加上与调幅信号相同的载波信号,分别记录解调输出波形,并与调制信号相比。 (2).去掉C4,C5观察记录m=30%的调幅波输入时的解调器输出波形,并与调制信号相比较。然后使电路复原。 2.解调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信号 (1).按调幅实验中实验内容3(2)的条件获得抑制载波调幅波,并加至图6-2的VAM输入端,其它连线均不变,观察记录解调输出波形,并与调制信号相比较。 (2).去掉滤波电容C4,C5观察记录输出波形。五、实验报告要求1.
30、通过一系列两种检波器实验,将下列内容整理在表内,并说明二种检波结果的异同原因。输入的调幅波波形m30%m=100%抑制载波调幅波二极管包络检波器输出同步检波输出 2.画出二极管包络检波器并联C4前后的检波输出波形,并进行比较,分析原因。3.在同一张坐标纸上画出同步检波解调全载波及抑制载波时去掉低通滤波器中电容C4、C5前后各是什么波形,并分析二者为什么有区别。实验七 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变容二极管调频器电路原理及构成。 2.了解调频器调制特性及测量方法。 3.观察寄生调幅现象,了解其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二、预习要求 1.复习变容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及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调
31、制特性。 2.复习角度调制的原理和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有关资料。三、实验仪器设备 1.双踪示波器2.频率计3.毫伏表 4.万用表 5.实验板G4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电路见图7-1图7-1 变容二极管构成的调频振荡器1.静态调制特性测量 输入端不接音频信号,将频率计接到调频器的F端。C3(=100pf)电容分接与不接两种状态,调整RP1使Ed =4V时f0=6.5MHz,然后重新调节电位器RP1,使Ed在0.58V范围内变化,将对应的频率填入表7.1。 表7.1Ed(V)0.512345678f0(MHz)接C3不接C32. 动态测试(需利用相位鉴频器作辅助测试):重要提示:为进行动态测试,必
32、须首先完成实验九指导书中的第四项第2条的内容,并利用其实验结果,即相应的S曲线。(1). C3电容不接,调RP1使Ed=4V时,调RP2使=6.5MHz,自IN端口输入频率f=2KHz、VP-P=0.5V的音频信号Vm,输出端接至相位鉴频器的输入端,用示波器观察解调输出正弦波的波形,并记录输出幅值,将其与测量得出的S曲线相比较,计算出的对应的中心频率与上下频偏。将音频信号VP-P分别改为0.8V、1V,重复以上步骤。将实验所得数据填入表格(表格自拟),记下调制电压幅度与调制波上下频偏的关系,核算中心频率附近动态调制灵敏度即曲线斜率S。将动态调制灵敏度与静态调试特性相比较。(2).接上C3电容后
33、测试,调整RP1使已调信号的中心频率f0接近S曲线的上下极点频率,观察解调后的波形。五、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数据 2.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静态调制特性曲线,并求出其调制灵敏度S,说明曲线斜率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在坐标纸上画出动态调制特性曲线,说明输出波形畸变原因。实验八 相位鉴频器一、实验目的相位鉴频器是模拟调频信号解调的一种最基本的解调电路,它具有鉴频灵敏度高,解调线性好等优点。通过本实验: 1.熟悉相位鉴频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鉴频特性曲线(S曲线)的正确调整方法。 3.将变容二极管调频器与相位鉴频器两实验板进行联机试验,进一步了解调频和解调全过程及整机调试方法。二、预习要
34、求 1.认真阅读实验内容,预习有关相位鉴频的工作原理,以及典型电路和实用电路。 2.分析初级回路、次级回路和耦合回路有关参数对鉴频器工作特性(S曲线)的影响。三、实验仪器设备 1.双踪示波器 2.扫频仪1. 频率计 4.万用表 5.实验板G4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电路见图8-11. 用扫频仪调整鉴频器的鉴频特性。实验条件:将实验电路中E、F、G三个接点分别与半可调电容CT1、CT2、CT3连接。 将扫频仪输出信号接入实验电路输入端IN,其输出信号不宜过大,一般用30db衰减器,扫频频标用外频标,外频标源采用高频信号发生器,其输出频率调到6.5MHz。 (1).调整波形变换电路的回路频率。将扫频仪输入检波头插入测式孔A,耦合电容CT3调到最小,此时显示屏将显示一谐振曲线图形。调CT1使谐振曲线的谐振频率为6.5MHZ,此时频标应在曲线顶峰上,再加大耦合电容CT3的容量,输入检波头插入测试孔B,此时显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融合新闻报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威海职业学院《中国文化概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日语笔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学科教学法及课程标准解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材料成型CAE及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延边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观赏植物栽培与养护》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地铁事件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届青海省西宁市高考第一次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化学试卷+答案】广东省茂名市2025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测试(茂名二模)
- 儿童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5)解读课件
- 急救中心患者转运流程标准化指南
- 《202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管理指南》解读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电厂粉煤灰购销合同
-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额纹面部皱纹(FWS)量表评分考试
- 《码垛机器人机械手的结构设计》9400字【论文】
- 梁柱加固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