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蝙蝠和雷达单元第二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学习FI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研究蝙蝠飞行探路的秘密。二、过程与方法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飞机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次实验的过程及揭示的秘密。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与蝙蝠探路的联系。难点通过理解飞机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
2、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检查,巩固生字:1、复习检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认读并造句。横七竖八证明研究驾驶即使启示敏锐揭开2、同学们,现在让我们玩一个小小的游戏。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然后用毛巾蒙住他的眼睛。现在,请这位同学走回自己的座位。同学们,为什么他会撞到桌椅呢?3、是的,同学们都很聪明,是因为这位同学被蒙住了眼睛。既然眼睛那么重要,那么现在请大家想想,如果我们没有了眼睛,走路的时候怎么才可以避开障碍物呢?好,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蝙蝠和雷达。4、板书课题:6、蝙蝠和雷达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造句生做游戏齐读课题本节课
3、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字词,然后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品读感悟本部分分为三个(-)学习第一部分环节:第一个环1、同桌合作学习:节为品读感悟,(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同桌合作学习主要抓住重点的(2)交流探讨:第二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交流探讨字词对文章进行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理解,结合图片、2、出示第1-2自然段:知识链接等资料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指名读使学生对文章有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个细致的感一架飞机在夜航。悟,重点语段重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点朗读,多读,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4、。在读中体会词语3、第二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同桌交流的深意。最后对有什么好处?课文内容进行梳第二自然段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是理,试着让学生为了引起读者对下文的关注和思考。根据梳理的层次4、试着写一句设问句:指名说感知课文内容。暑假小敏去了哪里游玩呢?原来她是去了北第二个环节是拓万展阅读,重点还5、指导朗读这一部分。有感情地朗读是阅读,提出一(二)学习第二部分些简单的问题让1、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朗读中寻(1)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第3-7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找答案;第三个(2)交流探讨:读完这一部分,你能提出什交流探讨环节为课堂练么问题?习,主要是对本2、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想
5、一想可以从哪些节课的内容进行角度进行提问。(提示:可以从课文内容、写作方整理问题清单一个复习回顾,法等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加深学生的印3、出示小组问题清单:象。(1)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针对课文内容提问的)指名说问题第一次在一1闻早于困横七0典拉了许W子,绮?上弟昭多曜.的a酒me上.让它在恒子飞.怜档f也没响崛蝠夜图飞行鼻的不SUK慰条享上.让它在R子飞.蝙娘濒乱撞.挂在绳子不停.15夜里飞行与目柴有关住.让它在屋子里飞.,控在缱子上的gfi个不停.M夜里飞行与有关划I方法实醐培果分析问题角度指名读了解关联词理解表达效果指名读生读课文完成表格(2)课文为什么没有具体写
6、后两次实验?(针对课文的写作方法提问的)(3)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针对课文内容提问的)4、出示第三自然段: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1)即使也表示假设的让步。即使今天下雨,我也要坚持上学。(2)最后一句这句话以问句提出质疑,使语气更加强烈,含有探其究竟的欲望。5、出示课文第4-5自然段: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
7、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科学家乂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1)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完成表格。指名说(2)课文为什么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详略得当,让文中语言更加准确精炼,不拖泥带水。运用详略对比,强调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3)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了什么?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6、出示第七自然段: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
8、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蝎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1)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2)拓展:超声波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我生了解写法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Hz-20000Hz),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
9、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指名说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3)“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句中“终于”一次去掉指名读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终于”对应着“反复”,说明科学家解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经过r多次研究的,突出了科学家做研究的艰难和科学态度的严谨。7、指导朗读。(二)学习第三部分1、小组合作学习:(1)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第8自然段。(2)交流探讨:读完这一部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提问。(提示:可以从课文内容
10、、联系生活经验等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3、出示小组问题清单:(1)蝙蝠和雷达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针对课文内容提问的)(2)科学家还从哪些动物的身上得到启示,制造了现代化的设备?4、出示课文第8自然段: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1)蝙蝠和雷达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蝙蝠的嘴一雷达的天线超声波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蝙蝠的耳朵雷达的荧光屏(2)出示图解理解5、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指名说生了解超声波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小组合作
11、学习交流探讨创造发明东西,为人类造福,这门学科叫仿生学。人类仿生发明的东西很多很多,你能再举些例子来吗?鱼潜水艇蜻蜓一飞机青蛙眼睛一电子蛙眼6、演一演:想象假如有一天,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偶儿碰到了夜行的飞机,它非常惊讶,就和飞机说起话来,同学们,它们会怎么说呢?(1)同桌练习,配以动作。(2)派代表上台表演。7、指导朗读这一部分。(六)写法借鉴设疑法:设疑法多用在作者要着意说明的地方,先由作者提出问题,再进行解答。这篇课文在叙述中就用了设疑法:“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运用设疑法,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更容易把问题说明白,并引起读者的注意,给读者留下深
12、刻的印象。(七)知识梳理蝙蝠和雷达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现问题:蝙蝠夜间飞行研究问题:反复实验不断研究得出结论受到启发:为飞机装上雷达二、拓展阅读1、课件出示:整理问题清单指名说问题分析问题角度指名读指名回答根据图片理解拓展生试着想象交流人类的“老师”科学家研究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有感情地朗读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i种?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生了解写法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30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
13、的惨祸。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1'可题。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大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要是早知道生梳理知识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方法,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艮性能的新式飞机。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
14、,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可是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鸡蛋壳怎么这样坚固呢?科学家怀着极大的兴趣研究了这个问题,自由读终于发现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够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中,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和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是这种“薄壳结构"。此外,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广大生物界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3、互相交流,说说(1)人类的“老师”
15、指的是?自然界的种种生物。(2)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有许多,除了本文列举了的例子外。你还知道有哪些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人类根据野猪鼻子发明了防毒面具,根据蛙眼发明了电子蛙眼。科学家从萤火虫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高效的冷光源。三、课堂练习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因为所以不但而且不是而是无论都即使也1、(即使)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它(也)照样能自由飞行。2、蝙蝠(无论)怎么飞,(都)不会和其他物体相撞。3、(因为)驾驶员能从荧光屏上清楚地看到前方的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很安全。4、蝙蝠(不但)能在夜里安全飞行,(而且)能捕捉飞蛾和蚊子5、蝙蝠能够在夜里安全飞行,靠的(不是)交流完成练习牛白上完成练习小组评议眼睛,(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董事长年终总结讲话稿3篇
- 创业杯大赛试题库(数控车工)
- 2023年全球市场高纯HFC-41 GIR3480中文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
- 2025年农村二次供水建设合同协议
- 2025年农产品运输合作协议
- 2025年农产品品牌授权协议协议
- 解析科学实验
- 2025年传染病学感染控制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智能制造技术工程师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牡丹花水》阅读答案
-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汇报
- 【好题汇编】2023-2025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有解析)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消化内镜室护士护理应知应会考核试题及答案
- 牙科种植与修复病例的多学科联合治疗
- 2025年党纪学习教育应知应会100条(含答案)【收藏学习】
- 冠心病防治科普知识
- 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案例
- 师承确有专长考试中药学功效表格记忆
- Unit1YouandMe单元知识清单-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图书管理员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