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_第1页
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_第2页
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_第3页
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_第4页
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自读课文,运用从局部到整体的分析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的基本观点。2. 准确理解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学会辨证地看问题。3. 培养说话写作中力求简练的良好习惯。教学终点1. 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作者主张。2. 准确理解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教学难点分析第1段和第5段文章的思路。教具准备投影仪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自读指导一、导语论述文章的繁简已是一个老话题,但又是同学们在作文中很难处理好的问题。应繁却简,则内容贫乏,枯燥无味;应简却繁,则内容又繁冗,累赘难堪。如何才能做到繁简各尽其妙呢?相信同学们在简笔与繁笔中会找到答案的。二、通读全

2、文,尽量用原文词语归纳全文要点2. 出示投影1)对于写作,以前的文章家的观点是2)作者对写作的看法是3)文章繁简的标准是4)当今创作存在着的问题是(5) 解决现今创作上存在的问题的方法是(6)作者的主张是3. 学生填空明确:(1)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病忌(2)文章的繁简不可单以文章的多寡论(3)句有可削,字不得减(4)有一种长的趋向,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5)提炼生活,洗练语言(6)简练为文。4. 学生通读全文,理清总体思路,可用图表显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一、提出问题前人主张:提倡简练,反对繁冗拖沓起点补充观点:简繁要一分为二举例子:水浒传社戏二、分析问题简练的标准和途径现今创作上

3、的问题:简淡、繁冗三、结论终点提出主张,提倡简练三、讨论分析局部思路1. 学生朗读第1段文字,讨论分析第1段的思路。明确:第1段共10个句子。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句,提由观点;第二层句论证观点。两层之间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第一层3个句子,思路是从“从来的文章家“在繁简问题上的主张出发的,接着提出自己的见解,一分为二有所肯定,又指出偏颇。第二层7个句子又分为两层。是第一层,讲道理,句论简,句说繁,二者并列,以繁为重点。是第二层,摆事实,总结大师的创作经验,简笔与繁笔,都可得宜尽妙。总之,第一段的意思是说文章有繁简,以简练为佳、繁冗为病。文字也有繁有简,简笔繁笔都可以运用得当、不违简练要求;也都有

4、可能处置失当,犯下病忌。2. 讨论分析第5段的思路。( 1)学生集体朗读本段文字。( 2)思考:文章第5段强调的是什么?从整体思路上看,它与前4段有何关系?明确:第5段强调的是:繁简适当的标准和途径。从全文思路上看,它是前4段内容的延伸深入。( 3)思考:繁简适当的标准和途径是什么?明确:标准是“无可剔,不得减”。途径是提炼,即对生活的提炼,对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提炼。四、整理总结课文思路1. 出示投影本文思路的起点是(1),并进行阐述;接着举(2)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引用古人论述,提出(3)和(4);认识明确后,指出(5)和(6),最后针对性地提出(7的主张。思路终点落在解决问题的写作意图

5、上。2. 学生填空后明确:(1)在人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简笔繁笔的范例;文章繁简的标准;途径;当今创作上存在的问题;原因;简练为本。五、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六、小结全文文章是一篇文艺随笔。它生动活泼地论述了简笔和繁笔的关系、标准、途径,解决了当今创作上存在地问题,学习这篇文章,对现在的中学生也有现实指导意义,有助于他们懂得简练为本的道理,并在说话写作中力求简练,以培养良好的文风。七、布置作业鲁迅秋夜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我家后院,可以看见墙外的两株大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试问,这个句子用简,还是用繁,分析其表达效果。板书设计简笔与繁笔简笔繁笔言简意赅简练以繁胜简肯定言简意少提

6、繁冗拖沓否定炼生活、语言延伸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共有6个自然段,每段都已给了标号,文后对这篇文章思想的分析和图示,正确的一项是()真正的强者当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我仰慕各种各样的强者,也热切地希望自己能成为强者。什么人是强者?我曾毫不含糊地回答,能战胜别人的人便是强者。在战场上厮杀,英勇善战,威震敌胆,能踏着血泊穿过硝烟走向胜利的人;在运动场上争雄,在力量、速度、技巧的较量中遥遥领先,能赢得金牌或奖杯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忠诚地、勤奋地、创造性地工作,被同行誉为“佼佼者”的人这样的人,可谓强者。经历了富于幻想的少年时代,经历了勇于进取的青年时代,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挫折和苦难,当我沉思地迈向中年的时候,惊

7、讶地发现,我已从旧时的战胜别人的强者梦中醒来,又跌进了一个新的战胜自己的强者之梦,强烈地希望战胜自己。我想,一个人要战胜别人固然并不容易,但要正视和克服自身地弱点,更要有十倍的勇气和百倍的坚强。有的人会因为自己的强明能干或血统高贵而骄傲自大,他们要战胜这个弱点,不知要碰多少回壁,挨多少次批评,作多少番深深的反省,他们是人生征途上的马拉松健将。有的人为了战胜疾病和伤残,忍受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巨大痛苦,无畏地向死神宣战,坚韧地同命运抗争,把厄运地千斤重压举起和推倒,令重量级地举重猛将也肃然起敬。还有那些为战胜私欲而处处自律的人,为战胜惰性而反复自策的人,为战胜暴躁而时时自制的人,为战胜怯懦而不断自励

8、的人,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朋友,不要冲着别人逞强吧。假如你能在思想上、作风上、性格上、气质上、心理上、身体上战胜自己的弱点,你便是一个真正的强者。A.作者先写什么是强者,再写战胜自己弱点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最后呼吁人们做真正的强者,共分三层:B、作者先写自己仰慕强者,希望成为强者,再写自己悟出什么是真正的强者,最后呼吁人们做真正的强者,共分三层:C、作者先写自己仰慕强者,接着写战胜别人的人是强者,而后写自己悟出战胜自己弱点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最后号召人们做真正的强者,共分四层:D、作者先写自己仰慕强者,希望成为强者,再写战胜别人的人是强者,最后写自己悟出战胜自己弱点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共分三

9、层:答案:C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理清作者思路的阅读分析方法2、掌握选取典型事例及通过对比来突出论点的写作方3、领略文章的辩证论述技巧。4、掌握揣摩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重点难点文章的辩证论述技巧及如何揣摩语言的表达效果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点拨讨论教学步骤一、导入性点拨1、先讲述两个大作家的写作故事,引出其中具有可比性的两组句子:第一组有犬卧通衢,逸马蹄儿死之。逸马杀犬于道。第二组他把一个钱投到乞丐的手里。他把一个钱向乞丐投下,钱落在地上,叮叮当当地滚到乞丐的脚边。启发讨论其不同的表达效果,引出并板书课题简笔与繁笔。2、文章的标题是什么类型的短语?它表明文章的内容是什么?明确

10、:联合短语。简笔与繁笔的贡献。二、研究性点拨1、什么是简笔?什么是繁笔?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明确:简笔即写得简洁扼要,繁笔即写得像金成分。简笔与繁笔是从内容和语言上讲的。作者在第一段提出观点:“我真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2、作者是如何安排外债结构的?理清思路,列出提纲。明确:文章结构提纲如下:各得其宜,各尽其妙观点辩证关系举例论证,阐释观点分述简笔与繁笔如何做到繁简适当标准途径写作动机创作上现存问题问题提出主张主张三、鉴赏性点拨1、 “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一句如何以简胜繁?明确:前句“破落”二字点燃出景阳冈山神庙大虫出没,人迹罕至的景象。此

11、处极言太阳落山之快,当然这只是人的心理错觉。武松纵然艺高人胆大,此时此地也不禁生出几分怯意,然而折身而回不仅有失英雄气概,而且时间已不容许。因此,武松打虎,势成必然。2、 “那雪正下得紧。”如何以简胜繁?明确:一个“紧”字逼真地写出了大雪“纷纷扬扬”“漫天”之势。3、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例子如何以繁胜简?明确:第一拳以“油酱铺”为喻,令人如甘其味,从味觉上建立起形象。第二拳以“彩帛铺”为喻,令人如见起色,从事觉上建立起形象。第三拳以“全堂水陆的道场”为喻,令人如闻其声,从听觉上建立起形象。这段语言真是色、声、味俱全,视觉、听觉、味觉形象俱全。4、“于是小旦唱,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一段简胜繁?

12、明确:我同小伙伴们结伴而来,焦躁不安地等待名角叫天出场。然而,小旦、华旦、老生等角色又唱又打,就是不见叫天;从九点到十二点,还是不见叫天多么叫人失望又无可奈何呀!文章借重啰嗦将那种复杂微妙难以言传的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四、反馈性点拨1(结合“研究性点拨”)本文是一篇针对性强、运用辩证观点分析说理的议论文。请谈谈你的理解。明确:本文辩证论述了简笔与繁笔的关系。简笔与繁笔可能各有好与不好两种情况,因而协作有时用简,有时使繁。繁简是否适当,主要取决于是否“来自生活,发诸真情”。针对当时文学创作的实际情况,作者提倡简练为文。这样,说理辩证,既全面又有所侧重,令人信服。2、(结合“鉴

13、赏性点拨”)用事实论据证明观点时,应注意选取典型事例。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感受。明确:为了证明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作者各举了两个文学名著中的实例。证明简笔用的好的例子,都是百万言长文中的简笔,都是本可以用繁笔而用了简笔的。证明繁笔用得好的例子,一个虽取自长文,但却是本来可以从文字上求简而用了繁笔的,一个是来自一向讲究用语精练的鲁迅。事例都非常典型。另外,在举例时,作者只是摘取关键词句而不是大段照抄原文。因而使文章简短。本文也成为一个成功地运用简笔的例子。五、迁移训练,发展能力1、认真阅读本文第一段,理清思路。明确:本段的基本思路是先提出观点,再加以论述。2、下列句子是用简还是使繁?请具体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黛玉临终前)孟听黛玉直叫道:“宝玉!宝玉!你好”明确:用简。半截话可以引发读者无穷的思索,通过思维而领会黛玉临终前那种欲说还休的情景,体会到她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感情。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大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