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练习题_第1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练习题_第2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练习题_第3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练习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每课一练 【根底过关】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 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不是湿地的为A          B           C           D2湿地的功

2、能或用处应是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3针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

3、益,以下利用方式正确的选项是A变“北大荒为“北大仓,建商品粮基地B“围湖造田,开展果蔬、花卉消费C进展大批量“耕海牧渔,迅速扩大水产养殖面积D“退田还湖,开展旅游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平安的重要屏障。据此答复45题。4以下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冰川、湖泊萎缩,水源枯竭,雪线下降B气候变干,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C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D

4、野生动物锐减,虫、鼠害肆虐5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开展战略和措施,正确的表达是A必须立即停顿开发,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实在保护环境B加快当地产业构造调整,促进经济开展,保护生态环境C增加草场载畜量,大力开展畜牧业D要积极建立人工草场,植被恢复以植树造林为主【才能提升】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68题。6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A湖滩面积大,水浅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7鄱阳湖

5、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8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B围湖造田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说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开展。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

6、为经济可持续开展的制约性因素。据此,完成911题。9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围湖造田水土流失严重蒸发和下渗  引水灌溉A          B          C           D10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C水土流失加剧

7、D水资源减少11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B冰雪融水量缺乏C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D围湖造田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12读“东北地区沼泽分布图,答复以下问题。 1东北地区沼泽面积自北向南逐渐_增大、减少。试分析形成这种南北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 2三江平原有大面积的

8、沼泽集中分布,试分析其自然原因:气候方面: _;地形、地势方面: _;土质、土层方面: _。3为什么要保护沼泽这种湿地?试说出沼泽地主要的生态功能。4试分析有没有一些产业部门,既能利用沼泽资源,使其转化为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能保护沼泽生态功能不至于丧失?并作简要分析。 【巧学速记】湿地的价值和功能价值 生态价值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修养水源、调蓄洪水;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为各种野生生物的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经济价值 提供水资源、粮食、农副产品、药材和工业原料;利于航运以及旅游观光等;湿地还具有很大的科研价值功能 

9、产出功能 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等 调节功能 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 生态功能 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降解功能 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可以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 其他功能 美化环境,可作为旅游地、航运、各种动物的栖息地等【反思小结】重要知识点 关键点总结 我的反思湿地的概念及“地球之肾 湿地的概念是常考点,湿地的生态价值最易出考题 湿地资源问题 湿地

10、破坏的原因和危害是切入点 湿地保护 湿地保护的措施是当今热点问题也是常考点 参考答案1C2.B第1题,此题在文字材料中给出主要的湿地类型,然后判断给出的四幅图片,很明显图是海洋,不属于湿地的范畴。解答此题要明确并不是所有的水面都属于湿地。第2题,湿地的主要功能或用处应表达在生态环境方面,它可通过调节径流等到达调节气候的目的,而不是作为各种用地的后备资源。3D改变湿地的性质和功能都违犯自然规律。4A5.B三江源地区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和人为破坏,源头地区和周边区域植被减少,草场退化、鼠害肆虐、土地沙化、干旱加剧、冰川萎缩、雪线上升、江河断流、湖泊干涸、生物多样性

11、遭到破坏、生态失衡、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处于恶性循环状态;受自然条件限制,植被以草甸、草原为主,自然保护区的首要任务就是生态环境建立。6A7.C7.B第6题,鄱阳湖成为留鸟栖息地,条件在于:气候纬度低,气候适宜,适于越冬,湿地面积广、滩涂、浅滩等鸟类活动的场所多。第7题,“一条线、“一大片反映出湖区水域轮廓的变化,可从水量、水位的变化进展分析。第8题,“湿地减少、“湖泊面积减少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受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影响,但人为原因占主导,即围湖造田、湿地开发或引水灌溉致使湖水水量下降。9A10.B11.C第9题,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洞庭湖湖床抬升,加之围湖造田,使得洞庭湖湖面缩小。第10题,湖泊环境恶化后水灾频发,主要是湖泊蓄水才能下降,其调蓄功能降低。第11题,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引水灌溉,以及西部地区蒸发旺盛、植被稀少,下渗量增大等。121减少北部降水丰富,气温偏低,蒸发量小,冷湿的环境使其沼泽广布;南部气温偏高,春季干旱明显,地表积水难以保存。2冷湿特点突出地势低洼且平坦有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层分布,使地表水下渗缓慢,排水不良,形成草甸或沼泽3沼泽也具有调节气候如同湖泊、水库、修养水源、调蓄洪水等重要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