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时水土流失的治理学习目标!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开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 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三、水土流失的治理1.根本理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1)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农林牧综合开展压缩耕作用地(2) 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工作3综合治理三结合原那么林草、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2具体措施(1) 工程措施 固沟工程:在沟谷修建淤地坝、小水库、营造防护林等 护坡工程:在缓坡地段实施封坡育林育草与修筑水平梯 田相结合 保塬工程:在塬面上
2、,坚持平整土地,营造防护林网,合 理利用水土等(2) 农业技术措施农耕作业: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轮作套种等技术措施:?精心选育良种,开展地膜及喷灌、滴灌技术, 科学施肥(3) 生物措施不宜耕种的土地:坚持 ?退耕还林还草,以恢复地表植被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植树种草,实行?乔、灌、草结合,提高地表抗侵蚀能力I根底达标练知识点三水土流失的治理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答复12题。1.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A. 保持水土B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C.改良土壤D.解决农村燃料缺乏2. 关于甲、乙、丙、丁四处利用和治理措施,表达不合理的是()A. 甲处通常用作耕地B.
3、 乙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C. 丙处应植树造林D. 丁处打坝建库解析 第1题,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因而保持水土成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第 2题,从图中地形分析,甲处为黄土塬,宜用作耕地;乙处为缓坡,宜 开辟梯田,但不宜种植需水量大的水稻;丙处为陡坡,宜植树造林;丁处为沟口,宜打坝建 库。I方法技巧练: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12题。降雨量(mm)降雨强 度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 量(L)泥沙 量(kg)径流 量(L)泥沙 量(kg)径流 量(L)泥沙 量
4、(kg)33弱11115515315418 :14很强29327712122519强281135152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A. 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 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荒草地C. 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坡耕地D. 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2.以下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自然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 B.C .D .解析由表中数据知不同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成效是不同的,这是解答该题的突破口。第1题,解答此题应提取题干中“相同降雨强度下的
5、信息,然后选择任意一栏进行泥沙量的比拟,如选择第一栏比拟:混交林地(0.1)荒草地(4.7)油松幼林地(18)坡耕地(41.3) 第2题,解答此题时应抓住以下几点:(1)森林树种越丰富,越有利于生态平衡;(2)因地制宜选择相应的林草植被。方法技巧图示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明師区域繼理位置Ml范国、选择题以下列图是“我国南方某县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读图答复12题。TXZ韓植按一桔水韵水世水期水拉£1防煤块1 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图中各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 甲B.乙C.丙D.丁2关于该区域农村可持续开展的表达,正确的选项
6、是A. 大力开展水稻种植,以解决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粮食供应缺乏的问题B. 利用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从而改变该处的降水量,使河流的 径流量没有季节变化,使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C. 大力开展立体农业,水面养鱼,低缓的平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低山丘陵那么开展经 济林木D. 加快城市化开展进程,将该区域的农村全部转变为城市解析 第1题,乙地的坡度较大且无植被覆盖, 故乙地是四地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第2题,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南方农村,如果是大力开展种植业,会加剧水土流失;而南方水热条件较好,应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势。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据此答复35题。
7、3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深耕改土是工程措施B. 轮作套种是农业技术措施C. 抽水、引水灌溉是农业技术措施D. 选育良种是生物措施4陕西北部六道沟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A.保水、保土、保肥B保塬、护坡、固沟C.保塬、护坡、固沙D造林、种草、灌溉5.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 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采用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地力A.B .C .D .解析 第3题,深耕改土、轮作套种和选育良种都是农业技术措施,抽水、引水灌溉属于工程措施。第4题,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保塬、固沟、护坡。第 5题,小流域综合治 理的
8、重点是以水土保持为中心, 改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 施相结合,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实行农林牧综合开展。“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把黄土高原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据此答复 68题。6 造成黄土高原如下列图形态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不断上升B.地壳断裂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的荒漠化7对黄土高原治理注重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其原因有小流域数量多小流域分布广小流域是泥土沙源地和水土流失地小流域水土流失比大流域更严重A.B.C .D.&在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非常注重植被的恢复,植被对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主要 是A. 修养水
9、源,固结土壤B. 增强地面粗糙度,减少水土流失C. 增加湿度,调节气候D. 防水挡沙,减少水沙的流量解析 第6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第7题,黄土高原小流域数量众多,分布又广,使得小流域成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主要的沙源地。第8题,增加植被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团粒结构,固结土壤,提高其抗侵蚀能力,防止暴雨对 表层土的冲击。二、综合题9.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黄土高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材料二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综合治理的措施之一。水平梯R1亭IX图1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材料一中a、b、c、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其中a处宜, b处
10、宜。2窑洞是黄土高原的民居形式,其充分利用了黄土的 性特征,材料一中甲、乙、丙三地,哪个最适宜建窑洞?为什么?3修筑梯田属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 措施,材料二中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等高线根本平行C.山谷走向根本一致D.山脊走向根本平行(4) 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 )A.形态B .土壤类型C .坡向 D.物质组成(5) 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在能源基地的建设中应 如何防止水土流失?答案 (1) 平整土地 植树种草护坡(2) 直立 丙处。丙处与甲处相比,位于向阳坡,采光条件好;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 防寒条件好;丙处与乙处相比,位于山脊,不易积水。(3) 工程 B (4)A(5) 要有方案地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防止形成水土流失新物源和触发机 制。解析 此题以黄土高原简图及水平梯田示意图为背景, 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 理措施。需要对黄土高原概况、 小流域综合治理、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知识加以综合分析。正 确解答该题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正确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换热工程承包与节能环保合同
- 智能仓储货架智能盘点与库存管理合同
- 网红面包店品牌推广与区域代理合作协议
- 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诚信保证书
- 生态农业土壤改良与有机肥料施用施工合同
- 《心理调适与应对》课件
- 《初中生法制教育课件》
- 《成长手册》课件
- 免除责任协议
- 《慢性肠炎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24版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2024)解读
- 病毒蛋白相互作用
- 2019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民法典》2024年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3年嘉兴海宁水务集团下属企业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高中英语外研版 单词表 必修1
- 2024年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凉山州彝族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现状及对策
- 知道网课智慧《自动化生产线实训》测试答案
- 智慧管网项目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