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i转vga接线方法_第1页
dvi转vga接线方法_第2页
dvi转vga接线方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vi 转 vga 接线方法相连接VGA头外壳说到 DVI 接口,很多朋友都会想到显卡或显示器上的那个白色 Dffl 接口插槽。没错,那就是 DVI 接口,但和 VG 肱口不同。DVI 接口分类标准比较繁杂,每种标准都有自己的应用范围,如果使用中不加以区别,就会影响显示设备的性能。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 DVI 接口。一、DVI 与 VG 破口并存首先从传统的显示接口说起,我们知道 CRT用接口其实就是 VG 肱口,也称为 D-Sub 接口,这是一种传输模拟信号的接口规范,在 CRT本上都是采用此接口规范。而由于显示原理上的区别,LCD 可以直接显示数字信号,DVI 其实就是传输数字信号的接

2、口。DVI 与 VG 破口并存的显卡考虑到许多用户使用的是不具备 DVI 接口的显卡,为了兼容的目的,目前的 LCD 大多提供了VGA 接口,甚至一些低端 LCD 只提供D-Sub 借口, 而中高端 LCD 则大多采用 DVI+D-Sub 相搭配的方案; 当然,也有不少 LCDVGA/5BNC麟红1+绿1+蓝1+白1+黑1+屏蔽网剥线已经放弃了 VG 肱口。随着 LCD 的普及,相信 VG 肱口的消失只是时间的问题。二、DVI 接口有啥好 DVI,全称 Dig 让 alVisuallnterface,中文意思则为数字视频接口。DVI 接口规范制定于 1999 年,由 SiliconImage、

3、Intel、Compaq 等公司共同组成的数字显示工作组(DigitalDisplayWorkingGroup,简称 DDWG 推出的数字显示接口规范。信号经过 DVI-VGA 转接线要经历 2 次转换使用 VGA接口连接显示设备,信号必须经过“显卡 D/A 转换-传输-显示器 A/D 转换”的过程,很明显这个过程中信号经过了 2 次转换,等于又增加了数层有形的屏障,所以信号精度的降低也就是无法避免了。而采用 DVI 接口连接显示设备,信号无需经过“D/A”和“A/D”转换,从而还原出最真实的图像信号。这就是 DVI 优于 VGA8 口的原因,当然,这也是 LCDW 于 CRT 勺一个重要因素

4、。小提示:这里所说的 DVI 接口都是指显卡或显示器上的接口,俗称 DVI 母头,并非连接线或转接头两端接头。其中,D/A 转换指数字信号/模拟信号转换。三、DVI-D 和 DVI-I 有啥区别DDW&共制定了两种 DVI 接口标准,分别是 DVI-Digital(DVI-D)与 DVI-Integrated(DVI-I),两种边准又有什么不同呢?1.DVI-D 接口在 DDWGf 制定 DVI 接口规范中,DVI-Digital 接口是指纯数字型 DVI 接口,包含 24 个针孔,用于连接数字输出的显卡和数字输入的 LCD 显示器(图)。理论上,DVI-D具备最好的画质,这是高端的显

5、示设备(其中包括绝对多数中高端 LCD 以及极少数专业 CRT 必备的标准。 DVI-D 接口, 针脚定义参照 DVI-I2.DVI-I 接口与 DVI-D 相比, DVI-I除了具备和前者一模一样的 24 孔外,还在另一边多了 4 个孔和一个细线插槽,它们分别对应模拟 RGB 同步和接地信号,因此 DVI-I 可以看成是 DVI-D 加上模拟数字或模拟信号的合成接口。通过 DVI-I 接口,设备可以传输数字或模拟信号,兼容性好。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显示器上看到的都是 DVI-I 接口,一保证可以输出两种信号,并兼容各种显示接口。针脚功能针脚功能 1TMD 数据 2-13TMD 缴

6、据 3+2TMD 嗷据2+14+5 直流电源 3TMD 嗷据 2/4 屏蔽 15 接地(+5 回路)4TMD 漱据 16 热插拔检测5TMD数据 17TMD敛据 0-6DDC时钟 18TMD颔据 0+7DDO据 19TMD漱据 0/5屏蔽 8模拟垂直同步 20TMD 嗷据 5-9TMDSB 据 1-21TMDSB 据 5+10TMD 散据 1+22TMD 的钟屏蔽 11TMD漱据 1/3屏蔽 23TMDS寸钟+12TMD嗷据 3-24TMDS寸钟-C1模拟红色C4 模拟水平同步 C2 模拟绿色 C5 模拟接地(RGE0 路)C3 模拟蓝色 DVI-I 接口四、DVI 连接线和转接头尽管 DVI

7、 接口标准只有两种,但 DVI 的连接线和转接头则相对复杂得多。1.DVI 连接线目前,常见的 DVI 连接线有 DVI-D 单/双通道连接线、DVI-I 单/双通道连接线、DVI-ITOVGA接线以及 DVI-A 连接线。DVI-D 单通道连接线:3 排 6 针,缺中间 2 针,没有模拟针脚,共 18 针;可提供最基本的单连线纯数字信号传输功能。DVI-D 双通道连接线:3 排 8 针,共 24 针脚,完全对应 DVD-D 标准母头的24 个针孔,且没有模拟针脚;可提 DVI-D 单连线的所有功能外,还可提供双连接 DVI的能力。DVI-I 单通道连接线:和 DVI-D 单连接线类似,但与其

8、相比多了 4 个模拟引脚;可传输模拟或数字两种信号。DVI-I双通道连接线:引脚最多的 DVI 接口(24+5);可传输模拟和双连接的数字两种信号。DVI-ITOVGA接线:一端是传统的 VGA口,另一端则为 DVI-I(24+4)接口,用于连接 DVI 接口和 VGAS 口;信号传输方面,只是利用了 DVDI-连接线的模拟信号功能,所以它传送的是模拟信号。DVI-A 连接线:缺少了许多数字针脚,且具备模拟针脚,共 4+8+5=18 个针脚;此外 DVI-A 连线两头都只能采用相同的接口。DVI-A 是一种模拟信号传输标准,晚期的大屏幕专业 CRT+能看见。不过由于和 VG 破有本质区别,性能

9、也不高,因此 DVI-A 事实上已经被废弃了。显示接口规范规范信号备注 DVI-D 单通道数字不可转换 VGADVI-D 双通道数字不可转换VGADVI-I 单通道数字/模拟可转换 VGADVI-I 双通道数字/模拟可转换 VGADV-觎拟已废弃 DE 嘤字已废弃 VGA拟一一小资料:单通道连接与双通道连接 DVI 接口有何区别?两者除了接口针脚上的差异外,在传输带宽上也是不同的。根据 DVI 标准,单通道连接 DVI 接口可提供的最大带宽为 165MHz 即每秒可传输165M 个像素值,也就是可提供最大分辨率为 160OX120060Hz 而更大的分辨率则需要双通道的DVI连接规范来支持了,

10、 因为双通道模式可以提供两倍于单通道模式的带宽。不过,目前我们常用的液晶显示器还维持在 19 寸普屏和20 寸宽屏左右,真正用上大屏幕显示器的人很少,因此单通道 DVI 接口已经够用了,而使用大屏液晶显示器的话,24 针的双通道 DVI 是必须具备的条件。2.转接头常见的转接头,其实就是连接连接口与显示设备接口不匹配的时候,不同的接口之间转换用的接头。常见的有两种,分别是 DVI 转 VGAffiVGA 专 DVI。习惯上,接驳数据连接线孔状的一端为母,而针状的另一端则为公。DVI 转 VGA 则DVI 端为公,VG 硼为母;VGA 专 DVI,则 VG 硼为公,DVI 端为母。DVI-I 转

11、 VGA 接头五、 DVI-I 与 DVI-D 兼容吗对于 DVI 的两种接口, 大家应该也发现了它们的 24 个针脚定义是一样, 那么假设某设备采用 DVI-D 接口, 可不可以接 DVI-I 接口呢?一定要接 DVI-D吗, 用 DVI-D 连接线可以吗?这是 DVI-D 与 DVI-I 之间的兼容的问题。 其实 DVI-D 可以用于 DVI-I 接口的,电气原理上没什么不适。打个通俗的比喻:DVI-I 是现金加支票两种结算方式,比较灵活,选择余地大(也就是兼容性好);而 DVI-D 只是现金结算方式。那么 DVI-I 是可以与 DVI-D 做交易就不难理解了,因为 DVI-I 的有两种方

12、式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恰好适合 DVI-D。当用 DVI-D 模式代替 DVI-I 时,DVI-I 就等于放弃了支票交易模式,仅仅用 DVI-I 中的现金交易模式来与 DVI-D 沟通,不知比喻适合否?DVI转VG破口只是表面上转了, 其实DVI分为DVID和DVII两种, 其中DVID是纯数字接口,不能用送的那种转 VGA 勺头。而 DVII 比 DVID 多了 4 针,这 4 针就输出的 VGA 勺模拟信号(所以说只是表面上转了,实际上根本没转,因为转接头就是把那 4 针的模拟信号直接输出)。DVID 和 DVII 的外观区分网上一搜就知道了,只要判明了两个都是 DVII 的话,那么当然是都可以用转 VGA 勺接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