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使用注意事项_第1页
模具使用注意事项_第2页
模具使用注意事项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模具使用考前须知1.总那么: 为使模具正确、合理使用,确保模具使用精度,模具有如下考前须知:2.内容2.1 生产前的准备2.1.1 生产前首先观察 ?模具安装说明? 核对注射设备是否与设计相符。核对模具周界、 厚 度、定位圈、浇口套、顶出孔距和模具其他数据是否符合所用设备。并熟悉模具结构及注 意事项,确认模具吊装向上标志。2.1.2 核对所用塑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2 上模2.2.1 上模人员办理出库手续后, 对领用模具完好性进行全面验证, 确认符合要求前方可领 出模具2.2.2 模具吊装时,必须使用吊环, 严禁将水管接头和螺栓当作吊装挂具使用, 吊环尺寸必 须正确、吊环必须拧紧。 深度应

2、大于螺纹直径的 1.5 倍,吊装过程中人不能位于模具下方。2.2.3 模具吊装时,动静模连接紧固板必须连接可靠。2.2.4 上模人员根据模具和设备特点,选择压板、螺栓及垫块、助力器、定位圈、扳手等按 定置管理要求分类放置在专用工具车上,推至规定区域。2.2.5 工艺人员应检查并清理注塑机动、 静模座板及导轨的灰垢使之清洁、 干净,将注塑机 动、静板磕、碰伤处理光洁,并根据模具形状检查注塑机顶出杆排列,应优先按长方形四 根顶杆排列且与模具顶杆孔位置相符。调节注塑机顶出杆高度使其一致并固定可靠,高度差控制在土0.1mm范围内。以保证制品被顶出时受力均匀一致。2.2.6 上模人员在模具起吊时确认吊装

3、平衡, 平安可靠,方可起吊, 起吊过程要注意确保人身、设备、模具平安227将模具吊入注塑机动、静板之间,使定位圈与塑机定位孔以及模具顶出孔对正,调节模具使模具与螺栓间隔均匀一致平衡后,用手动将模具夹紧。模具安装到注射机上,紧固力要足够, 模具不能错位;如用压板紧固应加垫片,紧固螺钉的旋入位置应以靠近模体为宜,紧固螺钉数量要足够且布置的位置应使模具受力均 匀,垫块应与模具前后固定板厚度保证一致,强度可靠,且按杠杆原理放在压板另一端下 部,使压模力最大,即s<H,如下列图所示;严禁用螺母代替垫块压模,以保证模具紧固可 靠。大型模具动模那么应紧固6-8块压板以防模具由于自重下垂,影响模具使用精

4、度和使用寿命。安装紧固后应检查并调整模具主流道中心线与注塑机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线上。用手动将模具缓慢启开,根据模具特点用洁净针织布或脱脂棉将成型面或分型面以及 三板结构模板面遵循由上而下,先内后外原那么擦拭干净,接好换水管,禁止将水溅在成型面上,将顶出系统顶出确认顶出动作顺畅、抽芯顺畅,并按润滑保养规定检查模具,上模 完毕。2.3 润滑保养2.3.1 模具润滑前应将所润滑的部位用洁净的棉纱擦干净, 去除铁沫等杂质, 然后用专用工 具涂洁净的钠基润滑脂或顶杆润滑剂润滑,以免润滑部位有杂质充当研磨砂影响模具使用 精度,润滑时应均匀涂一层薄油膜,特别是靠近成型部位的润滑点要用棉纱将润滑脂渗透 后涂一层

5、很薄的钠基润滑脂以免挤出污染塑件。2.3.2 导柱、导套定位锁面的润滑首先应将柱与套定位锁面分别用棉纱擦干净, 然后用毛刷 洁净的蘸少量洁净的润滑脂均匀涂一层油膜。2.3.3 顶块、顶杆、复位杆类润滑应用洁净的毛刷蘸少量洁净的润滑脂均匀涂一层油膜。2.3.4 成型部位顶杆顶块的润滑要用少量的顶针润滑油润滑。2.3.5 抽芯滑块部位的润滑要将抽芯滑块抽出, 将抽芯滑块滑动部位以及对应的滑动槽用洁 净的棉纱擦干净后分别将块及槽涂一层均匀薄油膜后,将抽芯滑块安装到限位。以防斜导 柱折断事故发生。2.3.6 模具的分型面及模板面研合面应用煤油或工业丙酮将分型面及模板面上的料沫, 冷料 丝、铁渣、灰渍、

6、污垢等杂质擦拭干净。2.3.7 模具的限位螺钉、限位杆、限位导柱上的限位盘、锁模器以及顺序开模机构的销钉、 螺栓,顶块上的顶杆应保持齐全紧固。冷却水道及水咀的检修排除阻塞物及水垢等杂物, 必要时用盐酸蚀通水道后用空气压缩机吹净杂质并作水压试验到达无漏且水道畅通无阻。 模具上铭牌标识齐全、清晰明了。2.3.8 对于顶出机构如杆、块、孔、槽等 ,模板面、分型面、研合面和抽芯机构,导向 定位机构,浇注系统、热流道系统、排气系统以及镶块和成型部位的起刺点、锈点碰伤、 划伤处以及被铆或挤压部位,用锉或油石、水砂纸等工具检修平整,顺光去除2.4 生产2.4.1 使用前必须仔细阅读技术资料,清楚模具技术参数

7、,严格按技术参数进行调试。2.4.2 带测温装置的模具必须使用测温表。2.4.3 需用加热器加热的模具,加热时应将模具闭合,以利于模具均匀受热。2.4.4 热流道模具在每次使用前, 必须检验热电偶是否有效, 检验加热线路是否畅通, 接线 是否正确。热流道的加热导线不允许挤压。2.4.5 注塑前必须将模具擦洗干净,并做以下工作:1将顶出机构顶出,将导柱、导套、顶出杆、回位杆等活动部位涂加润滑油。2合模前检查分型面、排气槽、型腔清洁、干净,没有异物,成型部位清洁时要轻轻 擦拭,不能划伤成型面。3空车试模,检查以下局部工作状况:A:模具调试时,应将模具开闭2-3次,确认无误前方可正式调试,调整顶出距

8、时, 应从小到大逐渐加大,最后到达要求。严禁顶出距超出设计顶出距,因为这样对模 具的损坏是十分严重的。B :模具顶出时应观察各个顶出局部是否同时顶出, 如果不同时顶出要停车检查排除, 顶出机构和回位机构要滑动平稳、灵活、无卡滞且无异响、间隙适当。合模后顶出 机构和回位机构必须返回原始位置。C :导柱、导套导向顺利,定位可靠。D:闭模后,各承压面或分型面之间不得有间隙。E:如果是采用弹簧回位的模具,那么在机床顶出杆回位的同时,模具的顶出机构应同 时返回原始位置。F :检查液压抽芯油缸出入口连接是否正确,动作是否正常G :检查热流道液压缸出入口连接是否正确,动作是否正常。H: 检查冷却水连接是否正

9、确。2.4.6 试注塑模时,应按循序渐进原那么, 逐渐加大注射压力与料量至所需要求, 严禁首次注 射过盈涨模,以确保模具平安及精度。2.4.7 生产或试模过程中, 当浇口或其他部位粘模时, 粘料取出过程, 不允许将模具成型表 面擦、划伤。2.4.8 假设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操作人员应及时反应,模内落入异物应及时去除。2.4.9 生产过程中在注塑机上维修模具时, 必须挂维修牌标识,且将塑机马达关闭切断电源, 严禁将维修工具、脱模剂瓶、抛光油石等物品放在模具内,严禁在模具上存放物品,更不 得保存放水杯、饭碗之类物品,清洗塑件或带水应远离模具,以防锈蚀模具。2.4.10 每工作 4 小时就必须对导

10、柱、导套、小导柱、小导套、复位杆、顶杆等活动部位涂 加润滑油。2.4.11 根据模具的工作时间检查弹簧的工作状态,对已经疲劳、断裂的定期更换,使其回 位迅速、准确,确保顶杆和型芯等不受损坏。复位弹簧更换时要选用标准件,两端不能打磨、割断。直径超过20mm的弹簧要检查内部导向杆是否弯曲2.4.12 定期检查冷却水嘴密封性,如达不到要求应及时更换。每工作一个月就要对水孔进 行一次去除水垢和除锈。2.4.13 定期检查液压局部密封性,如达不到要求应及时更换密封圈。2.4.14 气体辅助成型模具的气针、密封圈要及时更换。使用过程中,每两天就要用酒精清 洗气针。2.4.15 生产任务完成最后一模时,应检查末件质量、检查模具良好状况。2.4.17 注塑机上模具停用时 一天以上 必须将成型部位做好防护, 喷防锈剂将模具关闭。2.4.18 模具管理员对模具使用中的违章现象应及时制止纠正做好记录并反应。2.5 卸模2.5.1 卸模人员根据模具规格、 特点选择卸模专用工具, 按定置管理要求放到专用工具车上, 推到定置区域,卸模后的压板、螺栓、垫块等以及工具放在专用车上,保持场地整洁。2.5.2 按模具特点做好成型部位的防护并按润滑保养规定保养模具。2.5.3 拆卸冷却水管时, 应关掉塑机水嘴开关后拆塑机端水管, 将冷却水孔内的水去除干净 之后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