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并发高血压的护理体会_第1页
糖尿病肾病并发高血压的护理体会_第2页
糖尿病肾病并发高血压的护理体会_第3页
糖尿病肾病并发高血压的护理体会_第4页
糖尿病肾病并发高血压的护理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尿病肾病并发高血压的护理体会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M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中高血压既是DN的一个主要特征,又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下面仅就DN合并高血压的护理进行阐述。1 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糖尿病的病理机制、病情特点、治疗措施、护理要点等,了解其主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提高专科病情观察和专科护理技能水平,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便于及早发现和处理问题。2 正确使用胰岛素胰岛素治疗作为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开始的越早越好,可以避免或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满意度。2.1 胰岛素的种类根据胰岛素制剂的起效

2、时间、最大效能发挥时间和效果持续时间,可分为超速效型、速效型(短效)、中间型(中效)和持续型(长效)4类。2.2 胰岛素的使用方法由于胰岛素会被消化酶分解失效,因此不能经口给予,只能通过注射给药,如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常用的注射方式为皮下注射。皮下注射的优点是有利于胰岛素缓慢、持续地从脂肪组织释放进入毛细血管网。2.3 胰岛素剂量的调节所用胰岛素的剂量,应根据患者胰岛素的分泌状态、血糖控制情况、进食量、体力活动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用量,从而再现胰岛素的自然生理过程。为了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必须跟踪监测血糖,按病情需要随时调整,在调整胰岛素用量的过程中,应注意鉴别和修

3、正影响血糖水平的因素,如胰岛素的吸收速率、机体的应激反应、食物的吸收速度、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人体的激素水平及运动量等。从中摸索规律获得确切需要量。鼓励患者在家里记录自我血糖检测的数据,保持记录,每次就诊时提供给医护人员,以便于了解血糖的控制情况,调整胰岛素的用量。2.4 胰岛素注射的注意事项选择适当的注射器和针头,最好使用一次性胰岛素注射针,抽取准确的注射剂量。注射部位可选择腹壁、股外侧、上臂、臀部等处,注射部位不同,胰岛素的吸收速率亦有所不同。静止状态下,腹部吸收最快,臀部吸收最慢;运动状态下,上臂和股外侧吸收最快。每次注射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避免在瘢痕、硬结等部位注射,若患者经济条

4、件允许,建议使用“胰岛素笔”。2.5 预防低血糖注射胰岛素患者最常出现的并发症是低血糖反应。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立即根据病情进食糖类食物,如糖果、饼干等,必要时静脉推注50%葡萄糖液2030ml,如510min后症状不缓解,可以重复注射一次并详细观察及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及时妥善的处理。3 有效控制高血压3.1 药物降压的目标DN可使血压升高,高血压亦可加速DN的发展,这种高血压可因有效控制而中断,因此,严格控制高血压在控制DN的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般认为,糖尿病患者BP≥145/9095mmHg时应加以控制,但降压不宜过低,

5、以免肾血流灌注不足而加重肾脏损害,理想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3.2 降压药使用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物,坚持个体化治疗准则,从小剂量开始,定时检测并记录血压,根据患者的年龄、并发症和降压反应等,随时调整用药或药量,尽量降低可能存在的与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4 心理护理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正确与否,对于疾病的治疗及恢复有很大影响。护理人员应从患者躯体状态、心理因素和所处社会环境同时着手,既要克服患者满不在乎的思想,又要避免急躁、恐惧情绪,要“既来之,则安之”,告知患者相关疾病的保健知识,多与患者谈心,多听患者倾诉,做好各方面的

6、解释工作。使患者与医生密切合作,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树立信心,做好长期、持久地与疾病作斗争地思想准备,保持高度乐观主义精神,力求减轻和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展,把疾病对人体的损害控制在最低限度。5 社会支持我们全社会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与支持,有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且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不歧视他们参加工作,给他们安排合适的岗位,使其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而坚持治疗;医疗费用给予报销,对于住院的患者给予医疗统筹等;精神上给予鼓励,使糖尿病患者坚持治疗,树立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若出现急性并发症,积极抢救并送医院。利用各种传媒工具,宣传糖尿病的知识,协助患者控制好病情,让糖尿病患者感到社会像家庭一样

7、温暖。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必须全面了解DN的特点及DN与血压的密切关系,积极开展糖尿病宣教,让患者学会自我管理,主动检测危险因素,及时去医院就诊,缩短病程,延缓患者血管病变的进程,从而达到良好的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保证正常生活及工作的治疗目的。参考文献1UKProspectiveDiabetesStudyGroup.Tightbloodpressurecon-trolandriskofmacrovascularandmicrovascularcomplicationintype2diabetesJ.BMJ,1988,317(7160):703-713.2罗敏,贾秀娟.糖尿病肾病的抗高血压治疗J.基础医学与,2003,23(4):363-367.3肖素香.3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出院指导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4(18):418-419.4 周佳.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J.国外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