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沪教版四下11.揭开雷电之谜-教案作者:日期:11、揭开雷电之谜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生字,积累9个词语,理解词语“揭开、摄取、电闪雷鸣、掠过、 倾盆而下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围绕课题、课文内容提问,了解富兰克林 制作风筝的步骤,联系上下文理解风筝实验的原理。3、体会“勇士称谓的内涵,感受科学家敢于挑战、敢于实践、勇于为科学 献身的伟大精神。教学重难点:1、通过研读上下文语句理解风筝实验的原理。2、学习围绕课题、课文内容提问。教学过程:一、了解“电的知识,弓I入课题1、交流关于“电的根本知识(1) 交流:什么是电? 了解一下三点: 电是看不见的 可通过自然现象来获取电,比方风
2、力、潮汐、太阳能、雷电 电有巨大的能量,既可被人类利用,也可带来强大的破坏力(2) 交流:什么东西可以导电?(金属、水溶液等)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此时的景象?(雷电交加、电闪雷鸣、雷声大作)2、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那么关于雷电的科学故事。(1) 板书课题:揭开雷电之谜,指名读题(2) 鼓励质疑课题,预设: “雷电之谜是什么? 谁揭开了雷电之谜? 他是怎么揭开的? 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3) 带着问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读文,从文中找找这些问题的答案。2、解决问题“雷电之谜是什么?1据交流出示:从前人们一直认为,天空中出现电闪雷鸣,这是大自然在显示神威。2标红“电闪雷鸣,结合图片
3、、声音,加强感受3师:古时候科学不兴旺,我们的祖先难以理解雷电现象,遇到电闪雷鸣、 雷电交加时,就认为是大自然在发怒发威。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记载着“雷公电母,认为打雷闪电就是天神雷公电 母在惩治邪恶;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万神之王宙斯,人们称他为“雷神,当 宙斯生气发怒时,就把雷电放出来震慑群神和人类。4看了这段介绍,大家发现了吗?古人类都认为雷电之谜就是一一神的力量。 板书:大自然在显示神威3、解决问题谁揭开了雷电之谜?1据交流出示: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 揭开了雷电之谜。2板书:富兰克林 勇士3理解:摄取吸取、获取三、学习2-4小节,
4、了解风筝实验的过程和原理过渡:为什么文章称富兰克林是一位勇士?他是如何从天空中摄取雷电,从而揭开雷电之谜的呢?1、默读2-4小节,解决问题为了揭开雷电之谜,富兰克林做了哪些事情?2、学习第一件事一一1据交流出示:可是,富兰克林却大胆地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板书:大胆提出假设猜想、想法放电现象2师:富兰克林认为,电闪雷鸣并非大自然在显示神威,而是大自然的 一种“放电现象。过渡: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富兰克林一一亲自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板书:亲自实验"3、学习第二件事一一1富兰克林是怎样设计实验所用的风筝的?默读第3小节,小组合作完成书后表格 P31 “说写双通道2交流
5、表格,媒体出示:制作材料:普通丝绸风筝、铁棒、麻绳、铜钥匙、丝线制作步骤:1. 在风筝身上安一根尖细的铁棒2. 风筝用麻绳系住3. 麻绳末端分为两支,分别系上铜钥匙和丝线,放飞时,手握 丝线一端3富兰克林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实验用的风筝?每一个步骤不这样设计行不行?步骤一金属导电,放飞时,铁棒可摄取空中的雷电关注“尖细一词,尖,起聚集作用,可以更成功地摄取空中的雷电;细,说明轻,不影响放 风筝。除了尖细的铁棒,找不到更适宜的替代物品,所以这是非常必要的步骤。步骤二一一麻绳吸收倾盆而下的雨水,具备了导电的能力关注“倾盆而下一词,说明雨很大,麻绳一下子就湿透了,防止了导电时烧起来而断掉的可 能性麻绳很
6、轻便,可以使风筝成功放飞, 很牢固,不会被暴风吹断; 麻绳本不导电,但吸水能力强, 可以一下子吸饱雨水,快速导电;所以找不到更适宜的替代物品步骤三一一铜钥匙导电强,能聚集电流,显示出电火花,从而使“电变得可见; 丝线不导电,可保护人的平安铜钥匙是很轻的金属,不会扯断麻绳,且随处可得,损坏了也不可惜;丝线不导电,也不吸水(4) 师:透过这只实验用的风筝,我们看到了富兰克林在设计时,考虑了种种可能性,防止了各种失败的因素、危险的因素。文中用了一个词语来说明他这次 制作风筝的认真程度一一精心制作。(5) 齐读第3小节,感受富兰克林的认真仔细。过渡:风筝实验是怎样进行的?是否成功了?4、学习第三件事一
7、一(1) 师生合作引读:过了没多久,突然(2) 有感情朗读“这就是电,和实验室里的电火花完全一样!板书:善于结论5、板书:著名的风筝实验四、拓展总结,感悟科学精神过渡:风筝实验非常著名,在当时一一轰动了全世界。1、阅读课外资料,结合生活常识,了解这项实验的危险性。1752年,富兰克林做了一个把风筝放到雷雨云里去的实验。他发现了雷雨云有时带正电有时带负电的现象。这个风筝实验很有名,许多科学家都很感兴趣,也跟着做。1753年7月,俄罗斯科学家利赫曼在实验中不幸遭电击身亡。|师:风筝实验这么危险,富兰克林能够顶着危险大胆试验,真是一位一一勇士。 齐读第一小节2、解决问题:富兰克林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去
8、揭开雷电之谜?浏览资料一一电学史,感受科学家做岀的奉献。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一一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的值。16世纪末,英国人吉伯第一个研究了摩擦使物体带电的现象;18世纪中叶,美国人富兰克林提岀了正负电荷的概念;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了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连接起来,并创造了避雷针;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通有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那么相斥,并总结出判断电流与磁场相互关系的安培定那么和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
9、中受到磁场力方向的左手 定那么;同时,安培为了解释磁场的产生提岀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实验得岀欧姆定律;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岀了电场线表示电场。1895年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提岀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伦兹力的观点,即著名的洛伦兹力公式。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定律。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岀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一一超导现象;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的电荷量;3、观看了这段资料,现在明白为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质检)2025届宁德市普通高中高三毕业班五月份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 塑造卓越企业文化
- 硕士答辩导航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2024-2025学年小升初总复习数学精练含解析
-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商务英语视听说(4)》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认知心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重症护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宁理工学院《产品设计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字母组合发音(课件)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下册
- 低钙血症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 食堂食材配送服务方案及服务承诺
- 辅警培训工作方案
- 南京彭宇案完
- 《暖通空调自动控制》课件
- 哮喘患者的护理常规 课件
- YB-4001.1-2007钢格栅板及配套件-第1部分:钢格栅板(中文版)
- 2023年国家重点支持的八大高新技术领域
- 养殖场兽医诊断与用药制度范本
- 12-漏缆卡具安装技术交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