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1 长度的测量 知识点与同步训练(解析版)_第1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1 长度的测量 知识点与同步训练(解析版)_第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1 长度的测量 知识点与同步训练(解析版)_第3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1 长度的测量 知识点与同步训练(解析版)_第4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1 长度的测量 知识点与同步训练(解析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知识精讲·一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米,符号m。2单位换算:1km=1×103m,1dm=0.1m,1cm=0.01m,1mm=0.001m,1m=10-6m,1nm=10-9m。二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测量中一般要使物体的左端对齐零刻线,假如零刻线磨损,可以选择其他明晰的刻线;测量中物体的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决定刻度尺的精度,人们一般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宜的精度,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但是,并不是估读的位数越多越好,因为分度值下一位之后的估读数值已经没有意义。2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

2、,尺度要紧贴所测的直线;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3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数字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三误差和错误1误差的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可以防止,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防止。2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2仪器本身不准确;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3减小误差的方法:1屡次测量取平均值;2使用精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三点剖析·一核心考点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2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3刻度尺的读数二重难点和易错点1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长度的单位需要识记,可以结合常见物体的长度对每个单位有一个感性的理解,找到帮助自己记

3、忆的“标准,如:“人的一些参数:大拇指宽度1cm;手掌的宽度10cm;身高160cm180cm;鞋长40码欧码相当于25cm;头发丝的直径60m;学习工具:课桌80cm;物理课本的长度26cm;尺子长度15cm;2B铅笔18cm;A4的厚度70m;教室长宽高8m×4m×3m;黑板3m;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1.2m;教室门的高度2m;其他:一层楼房的高度3m;操场旗杆的高度12m;PM2.5固体颗粒的直径在2.5m左右;乒乓球的直径40mm。长度的单位中一些通用的数量级:兆M106;千k103;毫m10-3;微10-6;纳n10-92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需要认清刻度

4、尺的零刻线和分度值,选择适宜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测量值一般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误差与错误不同,是不可防止的,尽量的减小误差是科学实验的原那么之一。学会长度的特殊测量,如一张纸的厚度测量一样的1000张纸的厚度、铁丝的直径铁丝密绕在圆筒上,测20匝的宽度、杯子的直径利用两个三角板。·题模精选·题模一:长度的估测例1.1.1 以下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A 课桌的高度约为0.8 B 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18C 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D 小明身高约为1.68【答案】B【解析】 A、中学生的身高在左右,课桌的高度是身高的一半,在即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一只铅笔的长度在左右

5、此选项符合题意;C、一张试卷的厚度在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的身高在左右,所以小明身高约此选项不符合题意例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以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1.8mB 3.3mC 4.8mD 5.5m【答案】B【解析】 由图知,国旗的宽度大约是升旗手身高的2倍,升旗手的身高一般在1.8m左右,所以国旗宽度在3.3m左右题模二: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例1.2.1 在校运动会上,裁判员要测量运发动的跳远成绩,以下测量工具中适宜的是A 分度值是的米尺 B 分度值是,长的皮卷尺 C 分度值是1mm,长

6、30m的钢卷尺D 游标卡尺【答案】B【解析】 裁判员要测量运发动的跳远成绩,成绩一般在十米左右,故最小刻度值到达就比较适当,量程大于十米的皮卷尺就可以例1.2.2 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以下几种尺子哪种最适宜A 量程15cm,分度值0.5mmB 量程10m,分度值1dmC 量程30cm,分度值1mmD 量程3m,分度值1mm【答案】D【解析】 A、C、尺子的量程太小,不能满足测量要求,都不适宜;B、量程是10m,满足测量要求,但分度值是1dm,准确程度不高,测量结果误差太大,不适宜;D、量程是3m,满足测量要求,分度值是1mm,准确程度较大,测量结果误差较小,适宜应选D题

7、模三:刻度尺的读数、使用例1.3.1 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A B C D 【答案】B【解析】 A、图中刻度尺没有从零刻度线处开场,读数时会不准确,所以A错误B、图中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所以B正确;C、图中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所以C错误;D、图中刻度尺方向与被测物体方向不一致倾斜了,所以D错误例1.3.2 1如下图,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只铅笔的长度,图1中铅笔的长度是_cm,图2中铅笔的长度是_cm2图3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体温计的示数是_;图4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_3小林家5月底电能表示数

8、如图5所示,6月底电能表示数为100.0kWh,那么6月份他家消耗了_kWh的电能,在某段时间内,转盘转过了400转,表示此段时间内他家用了_度电【答案】 14.7;4.7023542;37.6;32s 368.0;0.16【解析】 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测量可以到达的准确程度决定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场,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场的,要

9、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使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时,首先要明确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线相垂直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电能表的读数方法:月末的减去月初的示数;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kWh;2500r/kWh表示的是电路中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2500r,或者表示电能表每转1r,电路中消耗kWh的电能,求出转盘转400转电路中消耗的电能1由图知:图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

10、m;物体左侧与2.0cm对齐,右侧在6cm和7cm之间,估读为6.7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6.7cm-2.0cm=4.7cm图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物体左侧与2.0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6.70cm处,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6.70cm-2.00cm=4.70cm2由图知:在体温计上,最小示数是35,最大示数是42,所以其测量范围为3542;在1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示数为37.6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

11、在“5上,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0.5min=3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2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2s,即秒表的读数为30s+2s=32s35月底电能表读数32.0kWh,那么6月份小林家消耗电能W=W1-W2=100.0kWh-32.0kWh=68.0kWh2500r/kWh表示电能表每转1r,电路中消耗kWh的电能,电能表转动400r,电路消耗的电能为:W=400×kWh=0.16kWh故答案为:14.7;4.70;23542;37.6;32s; 368.0;0.16题模四:长度的特殊测量例1.4.1 如下图,圆板的

12、直径是_cm。根据图示情况,该金属丝的直径是_mm。111312cm46540匝7cm【答案】 1.20;0.675【解析】 根据图可读出,板的直径是,需要估读;40匝的金属丝共有,因此金属丝的直径为:。题模五:误差和错误例1.5.1 以下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屡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防止误差D 选用精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答案】A【解析】 A正确;B,误差是测量过程中不可防止的,不是产生的错误;C,误差不可防止;D,再精细的仪器也会存在误差,误差不可消除;应选A例1.5.2 一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进展了五次测量,

13、做出了五次记录结果,那么该物体的长度应该为cmA B C D 【答案】A【解析】 由测量结果知:测量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每个测量值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值,可以不一样,但中,个位上的“3与其它数值的个位的数字不一样,所以此测量值是错误的,应该排除在测量结果之外物体的长度为·随堂练习·随练1.1 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展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A 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间隔 B 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间隔 C 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间隔 D 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

14、10cm【答案】A【解析】 此题考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几种物体的长度有个初步的理解,并熟悉长度的各个单位,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选项A、教室的宽一般接近10m;故8m符合生活实际;故A正确;B、教室的长度一般在15m左右,达不到30m;故B错误;C、单人课桌长在1m以内,双人课桌长在1.5m左右,不会到达2.8m;故C错误;D、物理课本厚约1cm,达不到10cm;故D错误;应选A随练1.2 如下图,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选项是A A选项B B选项C C选项D D选项【答案】C【解析】 刻度尺是初

15、中物理中根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刻度尺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刻度尺的使用规那么: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假如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数据要写单位A、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此方法错误;B、刻度尺刻线一侧没有靠近铅笔此方法错误;C、铅笔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此方法正确;D、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此方法错误应选C随练1.3 在图中被测橡皮的长度是        cm。【答案】 3.70【解析】 考察刻度尺的使用。图中刻度尺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