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首次充装储罐气体置换_第1页
液氨首次充装储罐气体置换_第2页
液氨首次充装储罐气体置换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 XX XX XX X X X X X液氨首次充装储罐气体置换技术方案日期: 2021 年8月8日液氨储罐/系统气体置换技术方案一、液氨的理化特性,对健康及环境的危害1、理化特性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气是一种无色透明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氨在20C水中的溶解度为34%水溶液呈碱性,1%水溶液PH值:11.7,相对密度0.60空气 =1。液态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可作致冷剂,接触液氨可引起严 重冻伤。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 发生率相当高。2、危险特性危险性类别: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Q属

2、于第2、3类有毒气体。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 50160-2021 ,火灾爆炸危险性类别为乙类。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反响。氨与空气混合到一 定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5.727.4%(V/V)引燃温度651 C。液氨具有较高的体积膨胀系数。在0C Kgf/ m2; 40C时,饱和蒸汽压力到达15.85Kgf/ m。因此,如果不能控制好液氨储罐的温度和压力,有 可能发生超压泄露甚至爆炸。3、氨对健康的危害高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 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烧伤、肺充血、肺水肿及出血等。4 、中毒病症轻度中毒:眼、口有辛辣感,流涕、

3、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头昏、 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和口腔、眼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等。 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氨时,可引起喉头水肿、喉痉挛,发生窒息。外露皮肤 可出现II度化学灼伤,眼睑、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粘膜糜烂、可 能出现溃疡。5、环境危害对大气、地下水、土壤等可造成污染,对动植物造成冻伤。二、液氨储罐资料公司有液氨储罐x个,每个容积为xm3;设计压力XMPa最高允许工作压 力X MPa罐体材质为Q345R制造日期2001年0月0日,制造厂商:山东荷 泽锅炉厂。三、气体置换方案液氨储罐、球罐平安充装量不得超过贮罐容积的85%依据?山东省液氨储存与装卸平安生产技术标准试

4、行?,正常生产时液氨储罐宜控制在较 低的液位。新安装或检修后首次使用的贮罐,应作抽真空或充氮置换处理,严 禁直接充装,罐内氧含量不大于3%依据?山东省液氨储存与装卸平安生产技 术标准试行?。氮气置换是以氮气为媒介置换设备内空气的方法,并对设备进行惰性气体保护的一种技术。通过氮气的惰性保护,可大大增加设备操作的平安性。因为 NH3存在很大的危险性,气体无水氨和空气混合的浓度在 15.727.4% V/V, 容易发生爆炸,因此在卸氨前要对卸氨管路和存储罐用氮气进行置换,使系统 内氧含量降低避开爆炸极限,为保证系统的正常,现做出液氨卸车气体置换方案,方案主要采用先抽真 空再充氮气的气体置换方法,翻开

5、系统管路阀门,关闭各气相出入口,阻绝整 个液氨系统与大气相通,开启真空机,导通系统管路,直至到达所需真空度, 然后缓慢充入氮气,稀释系统内空气,检测系统内氧含量是否合格小于3%(V/V) 那么为合格。,根据当地大气压而定,再缓慢向整个液氨系统注入氮气,直至整个系 统压力到达,然后在氨气相出口设置取样口,进行氧含量测定, 氧含量小于3%(V/V)那么为合格,将整个系统最终氮气充装后的系统稳定在压力 不低于O.IMPa,以防止空气再度进入。1现场所需配件及材料真空表2个-0.1-0MPa氨压力表0-4.0MPax个真空机一台-0.09MPa氮气专用充装装置一套氧气检测仪一台2具体操作标准I、关闭液

6、氨储罐、液氨鹤管、氨液/气相管道阀门;H、用真空泵缓冲罐与液氨系统通过钢丝软管连接;皿、在液氨系统入口接真空表一个,液氨储罐顶部接真空表一个W、在液氨储罐接好压力表;V、确认各节点无泄漏情况下,开启真空泵;W、检查各节点是否有泄漏情况,及时排除并修复;弧观察真空表真空度,在真空度到达所需真空度-0.065MPa时,关闭真空泵与液氨系统连接阀,保持以上真空度1小时。忸、如假设真空度没有变化,那么通过氮气注入管道从液氨卸车鹤管处缓慢 注入气氮,直至系统压力到达 ,保压备用。区、在上一步氮气压力没有很大波动的情况下,在系统气相出口处翻开取 样阀门,检测系统内氧含量是否到达要求。X、在氧含量小于3%(V/V)的情形下,保压防止空气进入,以备卸车。四、平安考前须知1施工作业区域拉设平安警示带,挂明显的标识牌;与工作不相关的 人员严禁入内。2液氮与储罐之间的管线连接必须用释放液氮的专用连接管,需专业 人员来具体操作并配备必要的防护服等劳保用品。3在工作区域为防止空气中的氮含量高对人身造成伤害,增加通风装 置等设施确保人身平安。4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氮气置换施工方案标准作业。5在氮气置换时应安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