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20220215191516)_第1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20220215191516)_第2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20220215191516)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南师范大学附中202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考试范围:直线运动-静电场命题人:刘静 审题人:成志强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 的小题有几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表格中1.如图1所示,AD、BD、CD都足光滑的直角斜面,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现使一小物体分别从A、B、C点由静止开始卜滑到D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K t2.切AK那么CA.B (3 9 UDC. t:ti=t3D. 9口图1解析沿光滑斜训下滑的加速度a为geos00为斜而顶角,设底边长为d,可知斜而长s为d/sin&,由s=l/2aF和数学知识可得C正

2、确.2.如图2所示,枣物与人质量相等,开始时霞物与人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当人从静止开始 沿细加速向上爬时, 不计绳的质量和滑轮摩擦, 人与重物的运动情况是 DA.人加速上升,重物加速下降B.人加速上升,重物静止不动C.人与重物都加速上升,但人上升得快D.人和重物都加速上升,同时到顶解析人和物体的受力均为拉力和重力,合力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口J知,人和物体对地 的加速度相同,经过相同的时间,两者对地的位移相同,同时到顶。可得D正确。3.如图3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假设Mm,第一次用水平力F由左向右推M,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为N:,第二次用同样人小的水平力F由右向左推m,两物体间的

3、作用力为N:,那么CA.NN=B.NLN:F -、NIm W -Fc.NXsQ +加钾n:G eo-,厶表冈那 L 小球离升铢环后,T =mL0,.- 2 Ql- 处 3如图(1)2 Ow0B9.人、B两导体板平行放置.在F=0时将电子从A板附近由静止释放。那么在4、B两板间 加上以下哪种电压时,有可能使电子到不了B板BUABECD解析 加A图电压, 电子从A板开始向E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B图电压, 开始向E板匀加速, 再做相同大小加速度的匀减速, 但时间足2倍, 然后为相同加速度人小的匀加速, 做出一个周期的v t图,可知有可能到不了B板。加C图电压,由v寸图,可知一定能到达。加D图电压

4、,能到达。可知E正确。10.如图5为示波管的示意图.左边为加速电场,右边水平放置的两极板Z间有竖直方向的偏转电场.电子经电压为A的电场加速后,射入偏转电压 为鼻的偏转电场,离开偏转电场后,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离荧光屏中心O的侧移为y。单位偏转电斥引起的偏 转距离y/S称为示波器的於敏度。设极板长度为L,极 板间距为d,通过调整一个参量,以下方法可以提高示波器 的灵敏度的是ACUlA.L越大,灵敏度越高E.d越大,灵敏度越高C.Ui越人,灵敏度越小D. U:越人,灵敏度越小解析L越大,偏转时间越长,偏转距离越人,那么灵敏度越高。5 越人,进入偏转电场的 速度越大,偏转时间越短,偏转距离越小,

5、灵敏度越小,町知AC正确。d越大,偏转电场场 强越小,偏转距离越小,灵敏度越低;距运动的分解町知,5 越大,灵敏度不变。可知BD错误。11.如图6所示,一质量为in、电荷量为一q的小物体.在水平轨道沿ox上运动,O端有一与轨道垂直的固定墙,轨道处在场强为E、方向沿Ox轴正向的匀强电场中,小物体以初速度从心点沿Ox轨道运动, 运动中受到人小不变的摩擦力删作用, 且fqE设小物体与墙碰撞 时的机械能损失忽略不计,那么它从开始运动到停止前通过的总路程是AC.2qEx + mu:2qExQ+ mu:2fB.qEXo+mu:qExQ+mu2fD.nxo图6解析由于fqE,物体最终将靠墙静止,对全过程,q

6、Exo-fs=0-mvo,其中s为开始运动到停止前通过的总路程,可知,A正确。由动能定理有:12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小球&和b跨在固定在同一高度的两根比滑水平细杆上 y 球置于地面上,质最为3如&球从水平位置静止释放.质最为血 如图7所示.当a球对地面压力刚好为零时.6球摆过的角度为/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C A. 0=90B. 0=45C球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D.方球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巫力对小球做功的瞬时功率一直增人解析设b球的摆动半径为/?,为摆过角度&时的速度为 X 对b球由动能定理:mgRsi 你II;2,nv:t此时绳

7、子拉力为Ting,在绳子方向由向心力公式:TmgsinO =解得490。,A对E错:故球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一直机械能守恒,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先从零开始 逐渐增大,然后逐渐减小到零,故碗力的瞬时功率PigU先增大后减小,C对D错。二.填空題此题共2小题,第13小题8分,第1J小题6分,共1J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中相应位置13. 8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想要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装置,如卜图,另外他们还找到了供打点计时器所 用的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复写纸、纸 带、小木块、细沙.当滑块连接上纸带, 用细线通过滑轮挂匕空的小沙桶时,释 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假设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

8、要完成该项实验,那么:1_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人小根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_ 进行实验操作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_.3在2的根底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加.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吋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 点的速度大小 X 与巾卜产巾.那么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解析8分1天平,刻度尺2分2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最2分,平衡摩擦力2分mgL=-

9、2分2 214.6分如图,在一箱中,用压缩的轻弹簧将金属块卡住,在箱的上顶板和下底板装冇 压力传感器顶而和底而均水平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上顶 板的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6. 0N,卜底板的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10. ON.取g=10ni/s:假设上顶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是卜底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的一半,那么箱做_ 运动。假设上顶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零,下底板示打点中时器滑块 纸带、长木一水丄验台数恒定,那么箱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可能情况为_写出运动特征及加速度的范围解析弹簧形变不变,下底板传感器示数不变匀速直线运动:3分恰与上顶面脱离或已脱离向上匀加速或向下匀减速直线运动,al Om/

10、3分三.论述计算题此题共4小題小題, ,共38分15. 8分一路桥匸人在长/二300米的隧道中,突然发现一汽车在离右隧道I I 5=150米处以 速度v。二54 T米/小时向隧道驶來,由于隧道内较暗,司机没有发现这冬工人。此时路桥工 人正好处在向左、向右以某一速度匀速跑动都恰能跑出隧道而脱险的位置。问此位置距右出I I距离x是多少?他奔跑的瑕小速度是筝人?解析54km/h = 15m/s工人朝右隧道口奔跑,恰能脱险;-=13分v 15工人朝左隧道II奔跑,恰能脱险:型二1=3 + 300Q3分v15联立可得;v = 7.5m/sx = 15m2分16. 10分地球以角速度吟绕地轴自转,一只热气

11、球相对地面静止在赤道上空不计气球离地高度,地球半径为/?,在距地面力高处的圆形轨道上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设地 球质量为M,热气球的质量为加,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为小根据上述条件,有一位同学 列出了以下两个式子:对热气球有:G 冀=叫讣广 Mm.对人造地球卫星有:GR+/7:二“ S 町 进而求出了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0这两个式子中有一个是错误的,找出來,并说明理由。现补充一个条件:第一宇宙 速度为刃,求距地h处的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0解析第一个等式对热气球不正确,因为热气球不同于人造卫星,热气球静止在空中 是因为浮力与重力平衡,4分与第二个等式联立可得22假设利用第一宇宙速度

12、有4分R分17.10分如图,竖直放置的斜面下端与光滑的圆弧联立求得:N = 6m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対轨道的压力是6 吨.1分18.(10分)如下列图,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有电荷量均为Q的A、B两个正点电荷,:GH是 它们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另有一个带电小球C,质量为m、电荷最为+q(nj视为点电荷),被长为/的绝缘轻细线悬挂于O点,现在把小球C拉起到M点,使细线水平且与A、B处于同一 竖直面内,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C向下运动到GH线上的N点时刚好速度为零,此时细线与 竖直方向的夹角30.试求:(1)在A、B所形成的电场中,M、N两点间的电势差,并指出M、N哪一点的电势高.(2)假设N点与A

13、、B两个点电荷所在位置正好形成一个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那么小球运动 到N点瞬间,轻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T(静电力常量为k).解析:(1)带电小球C在A、B形成的电场中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 程中, 重力和电场力做功, 但合力功为零, 那么qu川mgze=o(3分)轨道跑的端相切,圆弧半径为水COB=O斜面倾角也为0,现有一质呈为m的小物 体从斜面上的4“,求:AB长度/应该多人。小物体笫一次通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 力多大。解析(1)因恰能过最高点C:mg =mR(1)f= /iV = “gcosQ (2)1分物体从A运动到C全程,由动能定理:mg(lsind-R-RcosO)- fl= mv2-0

14、 (3)R + RcosO联立求得:1=- 1分sin&-“cos&(2)物体从C运动到D的过程,设C点速度为冬,由机械能守恒定律:-Itiv2=-mv2+mg2R2c26(4)物体在(2点时:mvf rig/cos30即M、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q,且N点的电势高于M点的电势1分在“点,小球C受到重力mg、细线的拉力FT以及A和E分别对它的斥力FA和FB四个力的 作用如下【哥,且沿细线方向的合力为零.那么fr-cos30-F4COS30=0分所以mglcos 30qFT= mgCOS30+R线COS301 分2022届高三月考答卷三物理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 的小题有几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題意的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表格中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二. 填空题此题共2小题,第13小题8分,第14小题6分,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