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后危机时代赣与苏,浙,粤技术政策取向的比拟研究 关键词工业化;技术选择;后危机时代 程乐夫(1955),男,江西中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经济学。(江西南昌330004) 改革开放以来,立足于劳动要素丰裕和二元社会结构两大国情,中国工业“用两条腿走路,将系列规模较大的、相对资本密集的生产单位,与众多较小的、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较为分散的生产单位结合起来,在地方层次上那么以劳动和资本作为主要驱动要素,兼顾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最大程度地为成员提供了充分就业,创造了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开展的根底。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接踵而至的国
2、内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外向型初级加工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危机,引发了不少经济学者对现行技术政策的反思。有学者认为克服危机的方法,就是通过全面的技术升级,抛弃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升级。东部经济兴旺省份也纷纷出台了应对方法,如中共广东省委要求“腾笼换鸟,浙江省政府号召“转型升级,江苏省政府实施“留高去低,其不外是普遍以高新技术产业代替技术水平较低的传统产业。 后危机时代,江西当如何应对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势必影响中国各省工业开展方式的现实?在较兴旺的广东、江苏、浙江已进入普遍适用高新技术的时代,作为欠兴旺地区的江西也进入了吗?“两条腿走路的技术政策在江西是否走到了尽头?应当制定何种
3、技术政策或怎样进行技术选择?弄清和答复这些问题,对江西的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是有益的。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粤、苏、浙、赣经济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具实质性且最为直接的是其引致的全球有效需求缺乏,使中国外向型初级加工业因产能大量过剩而陷入困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国际贸易和出口依赖较大的中国的工业开展方式。由于省情各异及外向型初级加工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各异,江西与广东、浙江、江苏相比,其所受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 (一)对广东、江苏、浙江出口的影响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东部10省市外向型初级加工业产品的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为92.5%,其中广东、江苏、浙江
4、的出口又在东部地区占了大局部。广东、江苏、浙江对以外向型初级加工业产品出口为主的外贸依赖程度较大,外向型经济对经济起着主导作用。2003年到2021年期间,处于高依存度的广东、江苏、浙江的外向型初加工业依存度更是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这些地区对外向型初级加工业的过度依赖,造成了经济的不平衡和脆弱性。 从产业经济来讲,当一个地区的产业过于依赖一种经济模式时,这个地区的整体经济活动都会与这一主导产业形成高度的同构性。对外向型初级加工业的过度依赖,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都附着于这一支柱,因而当外向型初级加工业不稳定时,经济结构的抗风险能力就严重弱化,而原有的效劳业/第三产业都是根植于这一产业根底的,第三
5、产业开展非但不能替代加工业转移带来的影响,反而会因为自身与加工业高度同构,而带来经济负面因素的叠加效应,使产业经济陷于对外向型经济的严重依赖中无法自拔。 广东、江苏、浙江由于新世纪以来外部贸易需求大增和产业开展路径依赖等,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换一直相对较慢。随着大进大出的经济增长供需两端格局逐步发生根本性变化,随着国外市场需求的持续恶化,进出口贸易对三省经济增长的直接奉献将大幅度降低。投资出口拉动增长动力出现的根本性变化,将使当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失去开展空间,经济增长将不得不由依靠投资出口导向转向更多地依靠消费需求和效率提升拉动。 (二)对江西出口的影响 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落后,
6、在地区经济中不占主要地位,其出口及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非常小,中部地区这两个比重还缺乏5%,江西的出口及进出口占中部地区的比重较小。中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出口占比普遍落后于东部地区,只占1.65%,而江西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亦小于中部其他省区,外向型经济对地区经济的整体拉动作用不大,国际金融危机引致的全球有效需求缺乏、人民币升值和贸易政策调整等因素不会对江西的整体经济造成很大影响。 二、粤、苏、浙、赣当前在工业化进程中所处的阶段 广东、江苏、浙江、江西四省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35 696亿元、31 153亿元、21 487亿元、6 48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37 588元、40 00
7、0元、42 214元、14 727元,按当年汇率折算分别为5 416美元、5 700美元、6 078美元、2 104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分别为5.5:51.6:42.9、6.955.038.1、5.153.941、16.452.730.9;年末城市化率分别达60.5%、58.3%、57.2%、36.7%;年末全省城乡从业人员分别为5 553.67万人、4 648.89万人、4 120万人、2 404.5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分别占59.9%、73.7%、63.7%、33.6%。 (一)粤、苏、浙
8、已由工业化的中期进入后期 1.从人均GDP看。依照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工业化开展阶段标准模式,人均GDP在4 8009 000美元为工业化后期阶段。广东、江苏、浙江的人均GDP分别为5 416美元、5 700美元、6 078美元,说明该三省已由工业化的中期进入后期阶段。 2.从产业结构看。依照美国经济学家西蒙 #8226;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当一产比重降低到10%以下时,二产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此后二产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在当前产业结构中,广东、江苏、浙江的一产比重分别为5.5%、6.9%、5.1%,二产比重均到达51%以上,处于最高水平。由此说明该三省已进入工业化后期
9、阶段。 3.从就业人口结构看。广东、江苏、浙江的城镇从业人员比例分别高达59.9%、73.7%、63.7%,依照配第-克拉克定理,说明该三省正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 4.从城市化率看。城市化水平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当此比例超过50%时,被认为根本实现城市化,大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当此比例超过70%时,被称作高度城市化,大体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广东、江苏、浙江当前的城市化率分别为60.5%、58.3%、57.2%,属于从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后期阶段的过渡时期。 (二)江西在工业化进程中正由初期进入中期阶段 1.从人均GDP看。依照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工业化开展阶段标准模式,人均GDP在
10、1 8004 800美元为工业化中期阶段。江西当前的人均GDP为2 104美元,说明正由工业化的初期进入中期阶段。 2.从产业结构看。依照美国经济学家西蒙 #8226;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江西当前的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6.452.730.9,说明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3.从就业人口结构看。江西的城镇从业人员比例为36.7%,依照配第-克拉克定理,说明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4.从城市化率看。当此比例在20%以下时,被认为是非城市化,大体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当此比例超过50%时,被认为根本实现城市化,大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当前江西的年末城市化率达36.7%,属于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
11、时期。 综合判断,目前广东、江苏、浙江已由工业化的中期进入后期阶段,工业经济比重较大;江西正由工业化初期进入中期阶段,是农业经济比重较大的地区。 三、国际金融危机后广东、江苏、浙江的技术政策调整是否适宜 开展经济学认为,技术政策的制定会受到技术供应能力、技术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效益的制约,也会受到地区开展不平衡的影响,因此特定的技术体系只能与特定的工业化开展阶段相匹配,工业化开展进程中的过程和阶段是不可逾越的。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就国际金融危机后广东、江苏、浙江关于普遍适用高新技术的政策适宜性问题进行分析。 (一)普遍适用高新技术是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必然选择 根据科技开展史,高新技术是一种与比拟兴
12、旺的工业化后期阶段相应的技术体系。工业化初中期阶段与工业化后期兴旺阶段的根本区别在于驱动经济开展的要素具有质的差异:前者的驱动要素主要是劳动和资本,后者的驱动要素主要是技术和知识。这种区别说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的生产技术主要是劳动要素密集和资本要素密集的,而工业化后期阶段的生产技术主要是知识要素和技术要素密集的。进入工业化开展后期的广东、江苏、浙江三省,其经济开展的供应端发生了有利于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变化。其中比拟明显的是从制度、技术、教育、知识效应等要素供应层面,给经济增长模式转换提供种种所需要的支撑因素,国民素质提升和收入水平提高,技术外部溢出效应增强,按照开展规律,经济增长将进入一个主要
13、由技术密集型行业和技术效率提升驱动的、较为平稳的、更注重“质的工业化开展阶段。其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本质不同那么表现在知识和技术在产品或产业中所占比重将大大高于材料和劳动本钱。因此,广东、江苏、浙江三省对技术政策的调整是适应其工业化开展进程且符合工业化开展的一般规律的。 (二)普遍适用高新技术是克服外向型初级加工业危机的有效手段 长期以来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外向型经济的路径依赖,是粤、苏、浙工业投资持续低位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换相对较慢的原因。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三省工业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凸现,原来以低端产业、低附加值产品、低层次技术、低价格竞争为主的开展路子难以为继。国际金融危机后兴
14、旺国家经济相对大幅度的衰退和演变结果,很可能在市场供求规律作用下局部制造研发业务进入萎缩和降低本钱周期,加速向具有同行业领域比拟优势的低本钱地区转移和出售,从而为具有比拟优势和充足现金流的粤、苏、浙的行业企业进行产业重组和产品升级提供机遇。进入比拟兴旺的工业化后期阶段,三省占有了较大的产业承接升级空间,使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的初加工行业(如纺织化纤、皮鞋制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及一些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比重较高)为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相对高端的制造行业(如交通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化学医药、电气机械、装备制造、印刷出版等)有了现实可能。由此看来,国际金融危机既催化了三省外向型初级加工业的窘困,亦
15、催生了三省顺应工业化开展进程的新的技术政策,为提升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水平以克服外向型初级加工业危机提供了有效手段。 四、帕累托改良还是帕累托最优关于江西技术政策取向的分析与建议 技术政策究其本质是经济政策,它直接关乎工业化开展进程,且关系到人们的经济利益,牵涉资源配置、就业水平、利益分配乃至公平效率、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有必要应用帕累托理论加以分析。 (一)制定技术政策应重视帕累托改良的方法 如果以比拟兴旺的工业化后期阶段为目标,那么已进入这一阶段的粤、苏、浙三省似已到达了阶段性的帕累托最优,而江西那
16、么尚未到达,还存在着帕累托改良的必要和时机。如果从多目标数学规划来说,粤、苏、浙三省已实现了据以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各项指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二三产所占比重、城镇就业人口比例、城市化率等),而江西尚未实现。由于存在有待实现的多重目标及其实现过程中随之而来的多种矛盾,这时候就更有必要采用帕累托改良的方法。能对一局部人有益,同时不损害任何人,才是符合帕累托改良的最正确的技术政策。其既符合加快工业化开展的要求,更符合建立和谐社会的崇高目标,是我们在进行技术选择、制定技术政策时所应当重视的。 (二)关于江西技术政策取向的分析与建议 目前江西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进入中期的阶段,其社会结构的二元性特征仍然比拟
17、明显,其整体经济未与外向型初级加工业形成同构性,在技术选择上没有必要简单仿效粤、苏、浙三省的做法,而应在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前提下,逐步提高科技进步奉献率和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普遍适用高新技术创造条件。这种技术选择上的“双轨制是一个帕累托改良,它能大大地改良资源配置和减少资源浪费,且符合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具体说来,应在工业化进程中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在工业开展方式上,不宜像较兴旺省那样大搞技术的转型升级、淘汰传统产业,而是要把力量集中在产业链的高效整合上,采取“6加1的开展模式。 江西每年有几十万人参加就业大军,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
18、是解决就业的最正确方案,舍此任何创新都解决不了社会的平安稳定。而解决就业就要考虑鼓励提供就业时机的企业和个人,也就是鼓励人们投资企业和雇佣职工,不要限定其是否高科技,附加值高不高,只要能环保,能雇人就行。如果在追求高科技和高附加值时,让生产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产品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损害,这既有悖于科学开展观亦不是帕累托改良。而真正能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法,并非简单地抛弃传统行业,而是传统行业以及高科技行业都把力量集中在产业链的高效整合上,这样才能提高生产力。有关研究结果显示,任何产品的产业链由制造这一块加上其他六块组成,即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制造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而制造在产业链里的利润
19、是最低的。江西企业能完整掌握产业链的较少,很多企业尤其是接单企业恰恰是偏向于制造,而利润高得多的其他六块却由外商或国内较兴旺的外省企业掌握,从而失去了定价权。只有对产业链进行6 1的高效整合,才能掌握定价权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种开展模式就是一个帕累托改良,无论是高新企业还是传统企业,所有的人没有受损的,只有受益的,其结果一定是财富生产的极大化。 第二,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不宜在追求高端的同时无视甚至彻底抛弃低端。 包括克鲁格曼在内的国内外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传统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危机,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必然经历的过程,中国应该抛弃这些产业,直接进入高科技。笔者认为这种主张过于简单
20、。对那些已经失去了比拟优势或高耗能、高污染的低端产业进行调整是必要的,但对低端产业不分良莠动辄淘汰、抛弃的做法那么是欠妥的。中国大局部的制造业都是传统行业,诸如制造茶杯、塑胶、鞋子、 外壳的,都是所谓低端产业,全部淘汰既不可能亦不现实。传统制造业的相当局部在工业经济中仍有存在的必要,问题是怎样让它们更好地生存。对这局部制造业要做好产业链的高效整合,而不是搞产业升级。 与高端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相比,低端产品及其生产技术还是存在某些相对优势的。从国际市场上看,即使在金融危机发生期间,低端产品也并非全无优势。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占据的是最根底的低端产品局部。危机期间,收入大幅下降,购置力大幅萎缩。收入的
21、变化对价格廉价的商品需求非常敏感。因为人们的根本生活需求是必需的,所以危机期间低端产品的需求可能更稳定,价格廉价的“中国制造,许多都是必需品,因此“中国制造的外部市场不至于崩溃,许多一般消费品的出口可以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而一些兴旺国家(如日本)出口的主要是高端产品甚至是奢侈品,其在危机期间的需求大幅下降,其外部市场濒于崩溃,与中国相比,其损失要严重得多。这恰恰表达了低端产品之于高端产品的优势所在。 从国内市场上看,中国市场结构的二元化特征,决定了较长时期里诸多行业不可能采取单一的固定的产业开展模式。中国市场有着明显的二元化特征,以建筑卫生陶瓷制造业为例,其零售市场的产品分为上下两端。近几年来,江西企业在低端产品的生产上开展较快,已形成数个面积在数千亩乃至上万亩的陶瓷工业园,在国内零售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而一些生产高端产品的企业,如科勒、TOTO等,在工程市场占主要份额,在零售市场那么比例较小。中国的一些国产品牌,如行业比拟知名的箭牌、法恩莎、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吊灯采购合同范本
- 餐饮培训外包合同范本
- 饭店旧货回收合同范本
- 饭店门店转让合同范本
- 鱼油销售代理合同范本
- 签订安全责任合同范本
- 粮食委托加工合同范本
- 线下签售协议合同模板
- 联营返利协议合同范本
- 绿化工程队合同协议书
- 电网技术改造及检修工程定额和费用计算规定2020 年版答疑汇编2022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24年版)
- 身体调养协议书模板
- 儿童舌诊课件
- 6s管理在医院科室的应用
- 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防范措施清单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检查表(2024版)
- FuTURE白皮书 - 正交时频空方案(OTFS)白皮书0409
- 防治水痘的教案
- 食品加工企业研发部经理(项目经理)作业指导书
-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