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典型计算题一1、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商品规格销售价格各组商品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比重(元)(%)甲20-3030-402050乙40-5030丙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解:商品规格销售价格(元)组中值(X)比重(%)f/fxf/f甲20-3030-40253520505.017.5乙40-50453013.5丙合计-10036.0点评:第一,此题给出销售单价和销售量资料,即给出了计算平均指标的分母资料,所因此需计算出组中值。采以需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第二,所给资料是组距数列,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第三,此题所给的是比重权数,因此需采用以比重形
2、式表示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2、某企业1992年产值计划是1991年的105%,1992年实际产值是1991的的116%,问199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解:计划完成程度.叫目喧116%110%。即1992年计划完成程度为计划相对数105%110%,超额完成计划10%。点评:此题中的计划任务和实际完成都是“含基数”百分数,所以可以直接代入基本公式计算。3、某企业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是1991年的95%,实际单位成本是1991年的90%,问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解:实际相对数90%八计划完成程度、上兴安z94.74%即92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是计划相对数95%94.7
3、4%,超额完成计划5.26%。点评:本题是“含基数”的相对数,直接套用公式计算计划完成程度。4、某企业1992年产值计划比91年增长5%,实际增长16%,问199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解:116%计划完成程度-;110%15%点评:这是“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计算计划完成程度,应先将“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还原成“含基数”的相对数,才能进行计算。5、某企业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比1991年降低5%,实际降低10%,问1992年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解:110%计划完成程度94.74%15%点评:这是“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计算计划完成程度,应先将“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还原成“含基数”的相对数
4、,才能进行计算。6、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比上期增长5%,问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加多少?解:103%=105%+(1+x)x=1.9%即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加1.9%.点评:计划完成程度=103%,实际完成相对数=105%,设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加x,则计划任务相对数=1+x,根据基本关系推算出x.7、某煤矿某月计划任务为5400吨,各旬计划任务是均衡安排的,根据资料分析本月生产情况.计划数(吨)实际数(吨)计划完成程度%上旬1800122568.06中旬1800172095.56下06合计51005610104解:从资料看,尽管超额完成了全期计划(=104%)
5、,但在节奏性方面把握不好。上旬仅完成计划68.06%,下旬完成计划148.06%,存在明显着前松后紧现象,在下一阶段工作安排中应当注意这一问题.点评:对于短期计划完成情况检查时,除了同期的计划数与实际数对比,以点评月度计划执行的结果外,还可用计划期中某一阶段实际累计数与全期计划数对比,用以点评计划执行的节奏性和均衡性,为下一阶段工作安排作准备。8、某地区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资料如下198619871988198919901990年1季2季3季固定资产投资68839510529302830该地区七五”时期计划固定资产投资410亿元。试计算全期计划完成程度和计划提前完成时间。解:计划任务41
6、0亿元是五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用累计法计算检查:计划完成程度tsmn%从计划规定的第一年起累计到第五年的第二季度已达到410亿元,提前两个季度完成计划。9、某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达到以54万吨,计划完成情况如下:第一年第一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上半年下半年一季一季三季四季一季一季三季四季404320241111121313141415(单位:万吨)试计算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和计划提前完成时间。解:计划规定了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用水平法检查。计划完成程度实际最末水平计划最末水平从第四年的第四季度起累计至第五年的第三季度,在连续12个月内刚好完成产量54万吨,故提前一个季度完成计划任务1
7、0、某班40名学生统计成绩分组资料如下,试计算全班的平均成绩。成绩组中值X学生数60分以下5056080702580以上9010合计一40解:平均成绩全班总成绩全班总人数(分)xfXf点评:先计算出组距式分组数列的组中值。本题掌握各组平均成绩和对应的学生数资料(频数),掌握被平均标志值X及频数、频率、用加权平均数计算。11、第一组工人的工龄是6年,第二组工人的工龄是8年,第三组工人的工龄是10年,第一组工人占三组工人总数的30%,第二组占三组工人总数和的50%,试计算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解:fc,c,c,yXXp=6X30%+8X50%+10X20%=7.8(年)点评:现掌握各组工龄及各组工人
8、所占比重(频率一匚丁)权数,因此需采用以比重形式表示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12、某班学生统计学原理成绩分组资料如下,试计算全班的平均成绩。成绩组中值X各组总成绩60分以下50250608070175080以上90900合计2900解:m全班平土成绩x.(分)mx点评:掌握被平均标志值(x)及各组标志总量(m),用加权调和平均法计算。13、某工业公司12个企业计划完成程度分组资料如下按产值计划完成分组组中值企业数实际产值(万元)90-1009521200100-110105712800110-12011532000试计算该公司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指标解:点评:这是个相对数计算平均数的问题.首先涉
9、及到权数的选择问题。我们假设以企业数为权数,则平均计划完成程度:实际完成数即影响计 计划任务数,xf以上算法显然不符合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公式.因为计划完成程度划完成程度的直接因素应是企业的实际完成数和企业的计划任务数,以实际完成数或计划任务数作权数是比较合适的;其次涉及到平均方法的选择问题,本例掌握实际完成数,即掌握所要平均的变量的分子资料,故用加权调和平均数法计算.在选择权数时必须考虑两点:一是它是标志值的直接承担者;二是它与标志值相乘具有意义,能构成标志总量.14、1990年某月份甲乙两市场某产品价格及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品种价格(元/斤)甲市场成交额(力兀)乙市场成效量(万斤)甲1.
10、21.22乙1.42.81丙1.51.51合计-5.54试问该产品哪一个市场的平均价格高,并点评原因解:甲市场平均价格(元/斤)乙市场平均价格(元/斤)xf=f甲市场的平均价格于高乙市场.点评:在对比分析平均水平的高低变化时,必须考虑权数比重变化的影响.权数对总体平均数的影响规律是:当标志值大对应的权数比重也大时,总体平均数偏高;当标志值小对应的权数比重大时,总体平均数偏低.甲市场价格较高的乙品种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50%,价格最高的丙品种和价格最低的甲品种各占成交总量的25%;乙市场价格最低的甲品种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50%,价格较高的乙品种和价格最高的丙品种成交量各占总成量的25%,因此,甲市
11、场总平均价格偏高,乙市场平均价格偏低.15、根据资料可以看出,各类职员中女性录取率均高于男性组,而女性总平均录取率(17.8%)却低于男性(20.5%),为什么?男性女性报考人类比重录取人类录取率报考人类比重%录取人类录取率35058702050102040教师200335025150304530医生5093630060248合计60010012320.55001008917.8解:男性的总平均录取率之所以高于女性,是因为录取率高的技工和教师类报考人数占总报考人数的91%(,而录取率低的医生类报考人数仅占9%,从而使总体平均数偏高;女性录取率高的技工和教师类报考人数占总人数的40%,录取率低的
12、医生类报考人数占总人数60%,从而使总体平均数低低.点评:在对比分析平均水平的高低变化时,必须考虑权数比重变化的影响.权数对总体平均数的影响规律是:当标志值大对应的权数比重也大时,总体平均数偏高;当标志值小对应的权数比重大时,总体平均数偏低.16、有两企业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平均日产量(件)标准差(件)甲企业173乙企业26.13.3试比较哪个企业的工人平均日产量更具代表性解:甲v甲=.%x甲v乙.%x乙可见,乙企业的平均日产量更具有代表性点评:这显然是两组水平不同的现象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的大小点评平均水平的代表性,必须计算标准差系数17、有两个班参加统计学考试,甲班的平均分数75分,标准
13、差11.5分,乙班的考试成绩资料如下:按成绩分组(分)学生人数(人)60以下260-70570-80880-90690-1004合计25要求:(1)计算乙班的平均分数和标准差;(2)比较哪个班的平均分数更有代表性。解:(1)乙班平均成绩xf 192577 (分)34002511.66 (分)11511515.33%7511.667715.14%甲组的标准差系数大于乙组的标准差系数,所以乙组平均成绩的代表性比甲组大。18、进行简单随机重复抽样,假定抽样单位增加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将发生如何变化?如果要求抽样误差范围减少 20%,其样本单位数应如何调整?解:(1)在样本单位数是n时,平均抽样误差U
14、x或Up 匕;样本n. n单位数是4n(注意:增加3倍即n+3n=4n)时,3=?80%n2162xx I*cl抽样单位数增疥25倍,并由样半理5差是原来的二分之一倍.(5 分)px =80% 整)n=?2嗨n、f 三批产品中按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式抽取5。包检查,结果如下:x白) 25隹(克)621625 95 1要求:2包2数25 n16-以9 5 . 4 5 %的概率(t = 2)估计该批产品平均每包重量的范围。- xf解:x f514050102.8 (克)(3 分)(X x)2 f 520.5503.32 (克)(2 分)3.32一 n 500.46(4 分)x = 2X0.46 =0
15、.92(2 分)该批产品平均每包重量的区间范围是:&wX <x + Ax (2 分)102.8 0.92 <X <102.8 + 0.92101.88<X <103.72(2 分)20、某工厂生产一种新型灯泡5000只,随机抽取100只作耐用时间试验。测试结果,平均寿命为4500小时,标准差300小时,试在90%既率保证下,估计该新式灯泡平均寿命区间;假定概率保证程度提高到95%允许误差缩小一半,试问应抽取多少只灯泡进行测试?解:已知N=5000n=100x=4500=300F(t)=90%t=1.64抽样平均误差dn300d100一.1.1=29.7nt
16、N100;5000允许误差xtx=1.64X29.7=49平均使用寿命的区间下限=Xx=4500-49=4451(小时)上限=Xx4500+49=4549(小时)当F(t)=95%(t=1.96)、x=49/2=24.5时Nt2250001.9623002口n22-222=516(只)Nxt500024.51.9630021、调查一批机械零件合格率。根据过去的资料,合格品率曾有过99%、97%、和95%三种情况,现在要求误差不超过1%,要求估计的把握程度为95%,问需要抽查多少个零件?解:根据提供的三种合格率,总体方差取大值计算,故用P=95%,F(t)=0.95t=1.96nSy1.9620
17、吗1速1825(件)p0.01约需抽查1825个零件。22、某单位按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式抽取40名职工,对其业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资料如下:68898884868775737268758299588154797695767160916576727685899264578381787772617087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按成绩分成以下几组: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100分,并根据分组整理成变量分配数列;(2)根据整理后的变量数列,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3)若其它条件不变,将允许误差范围缩小一半,应抽取多少名职工?解:
18、(1)根据抽样结果和要求整理成如下分布数列:40名职工考试成绩分布考试成绩(分)职工人数(人)比重(60以下37.5607061570-801537.580-90123090-100410合计40100(1)根据次数分配数列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fX-=55X7.5%+65X15%+75X37.5%+85X30%+95.5X10%=77(分)(x X)2fk440f . 4010.54(分)Xt X10.54,401.67上限二X77 3.34 80.3 分)21.673.34全体职工考试成绩区间范围是:下限=XX773.3473.66(分)即全体职工考试成绩区间范围在73.6680.3分之间
19、。(3) nt2_22210.54(334)22159 (人)23、在4000件成品中,按重复抽样方式抽取200件产品进行检查,其中有废品8件。当概率是0.9545时,试估计这批产品的废品量范围。解:N= 4 0 0 0n=200t=282000.04p0.04 0.962000.0139t p 2 0.0139 p0.0278ppp0.040.0278即1.22%6.78%该批产品的废品量范围为4000 1.22% 4000 6.78%即48.8271件24、某地区19911995年个人消费支出和收入资料如下:年份19911992199319941995个人收入(力兀)6470778292消
20、费支出(亿兀)5660667588要求:(1)计算个人与消费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2)配合消费支出(Y)对个人收入(X)的直线回归方程。nxyxy解:(1)I=0.9872nx2(x)2ny2(y)2(2)配合回归方程y=a+bxn刈xy527112385345(b:2-=二1.1688nx2(x)530113(385)2aybx=3451.168838520.997655回归方程为:y=20.9976+1.1688x25、从某行业随机抽取6家企业进行调查,所得有关数据如下:企业编号产品销售额(万元)销售利润(力兀)150122154325643785481566525要求:(1)拟合销售利润
21、(y)对产品销售额(x)的回归直线,并点评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2)当销售额为10。万元时,销售利润为多少?解:(1)配合回归方程y=a+bx0.3950nxyxy634512407022=2nx2(x)611248(240)2-70240aybx=0.39504.1343666回归方程为:y=4.1343+0.3950x回归系数b=0.3950,表示产品销售额每增加1万元,销售利润平均增加0.3950万元。(2)当销售额为10。万元时,即x=100,代入回归方程:y=-4.1343+0.3950X100=35.37(万元)典型计算题二26、已知某市基期社会商品零售额为8600万元,报告期比基
22、期增加4290万元,零售物价指数上涨11.5%。试推算该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变动中由于零售物价变动和零售量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绝对额。解:根据已知条件,可得知:基期零售额qopo8600万元报告期零售额qipi8600429012890万元零售物价指数零售额指数根据指数体系有q iPiq 1P0100 %qiPi12890qTp7860011 . 5%111 . 5%149 . 9%零售量指数零售额指数零售物价指数149 . 9%111 . 5%134 . 4%根据零售物价指数q 1 P1q 1 P0111 . 5%,有q 1 P0q1P1111 . 5%11561 万元或根据一q20134.4
23、%q°P0q1P0q0p0零售物价和零售量变动134.4%8600134.4%对零售额变动的相对影响为11561万元对值为qP1q1P0q0P0q0P0149.9%111.5%零售物价和零售量变动q1P1q1P0134.4%对零售额变动的影响绝q 1 P18600q 1 P0q1P1q0P0q1P0q0P0128908600128901156111561429029611329计算结果点评,该市社会商品零售额报告期比基期增长49.9%,是由销售量增加34.4%,物价上涨11.5%两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的;而零售额增长4290万元是销售量增长增加2961万元,物价上涨增加1329万元的结
24、果.点评:做本题应从零售额、零售价、销售量三个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入手,根据给定的条件,利用指数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指数间的推算,并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进行因素分析。27、根据下列资料计算:(1)产量指数及产量变化对总产值的影响;(2)价格指数及价格变化对总产值的影响。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量单位价格(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件2000240045100120500450乙台解:设产量为q,价格为p;0和1分别表示基期和报告期。产量指数kq"Yqqp由于产量增而总增加的产值qqqq(元)即: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20%,使总产值增加11600元。价格指数kp"y.%pqp由于价格
25、下降而减少的产值qpqp(元)即:报告期价格比基期下降5.17%,使总产值减少3600(元)。28、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处产品,1984年产品产量分别比1983年增长2%、5%、8%。1983年甲、乙、丙产品产值分别为5000元,1200元,24000元,问1984年三种产品产量比1983年增加多少?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产值是多少?解: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kqqkqoPoqo Po102%5000105%12000108%24000500012000240004362041000106.39%即1984年总产量比1983年增长6.39%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产值 kq0 p0q0 p04362
26、0410002620 (元)(注:常的错误是kq q2% 5000 5% 12000 8%5000120002400024000)29、某商店销售的三种商品1984年价格分别是 1983年的106%、94%、110%。三种商品1984年销售额分别是 80000元,25000元,14000元。问三种商品物价总指数是多少?价格变化对销售额影响如何?解:价格总指数:kpkqp由于价格变动增加的销售额kq P基期报告期销售量(件)15001800销售价格(元/件)23021030、某商店某商品销售量和销售价格资料如下表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销售量及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解:销售额指数=q-.%q
27、p销售额增加q1P1q0p037800034500033000元销售量指数曳幽120%q01500由于销售量增加而增加的销售额qiq0P01800150023069000(元)销售价格指数七竺91.3%P0230由于价格下降而减少的销售额:(p1-p0)q1=(210-230)X1800=-36000(元)以上各因素间的关系:qP1qP1q°P0q°P0109.57%120%91.3%qP0q0P0q1q0P0P1P0q133000=69000-36000这点评销售额之所以增长9.57%,是由于销售量增长20%和销售价格降低8.7%两因素的共同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量增加3300
28、0元,是由于销售量增加使销售额增加69000元和销售价格降低使销售额减少36000元两因素的共同影响.点评:这是简单现象总体总量指标的二因素分析,在相对量分析时可以不加入同度量因素,但在绝对量分析时一定要加入同度量因素。31、某厂1990年的产量比1989年增长13.6%,总成本增加12.9%,问该厂1990年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情况如何:解:单位成本指数=总成本指数+产量指数=(1+12.9)+(1+13.6%)=99.38%即1990年产品单位成本比1989年下降0.62%点评:本题要求利用指数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互相推算,要正确理解指数的涵义。常见的错误是12.9%+13.6%=94.85%
29、.32、价格降低后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商品15%,试计算物价指数.解:物价指数=购物额指数+购物量指数=100%+(1+15%)=86.96%即:物价指数为86.96%.点评:本题要求利用指数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互相推算,要正确理解指数的涵义。常见的错误是100%+15%=66.67%.33、某工厂基期和报告期的单位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单位基期报告期单位成本单位成本甲产品(件)5052045600乙产品(公斤)120200110500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总成本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解:qp总成本指数=%qp总成本增加qpqp元qp产量指数=%qp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总成本:单位成本指数=q
30、p由于单位成本降低而节约的总成本:qpqp元qpqpqpqpqpqp164%=180%X91%qpqpqpqpqpqp32000=40000-8000这点评总成本之所以增长64%,是由于产量增加80%和单位成本降低9%两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产量增加使总成本增加40000元,单位成本降低使总成本节约8000元,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总成本绝对额增加32000元。34、某工厂生产三种不同产品,1985年产品总成本为12.9万元,比1984年多0.9万元,三种产品单位成本平均比1984年降低3%,试确定:(1)生产总成本指数,(2)产品物量指数(3)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成本绝对数解:qp.“(1
31、)总成本指数=一工2.%qp.(2)产品物量(产量)指数=生产总成本指数一单位成本指数即:一一qpqpqpqp产品成本指数=%。qp则:qp万元%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成本绝对数额.万元35、(不在复习范围之内)某公司所属甲、乙两企业生产某产品,其基期和报告期的单位产品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表:基期报告期单位成本单位成本甲5052045600乙5520052500(i)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甲、乙两企业单位成本和产量结构的变动对总平均成本的影响;(2)由于各企业单位成本变动和产量结构变动而引起的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解:(1)设单位成本x,产量f,则平均成本xxf可变以构成指数总平均成本增减绝
32、对数额:其中:各企业成本水平变动的影响:固定结构指数=f各企业成本水平变动影响的绝对额各企业产量结构变动的影响xf结构影响指数=f.%由于产量结构变化引起平均成本变化的绝对额:即:93.76%=92.17%X101.72%-3.21=-4.09+0.88总平均成本之所以降低6.24%,是由于各厂成本降低7.83%和各厂产量构成发生变化使平均成本上升1.72%两因素的共同影响;总平均成本绝对数之所以降低3.21元,是由于各厂成本降低使总平均成本降低4.09元和各厂产量构成发生变化使总平均成本增加0.88元两因素的共同影响.(2)总平均成本变动影响的总成本各企业单位成本变动影响的总成本各企业产量结
33、构变动影响的总成本即:-3531=-4499+968各企业单位成本下降节约总成本4499元,产量结构变化增加总成本968元,使得总成本净节约3531元。36、(不在复习范围之内)某企业基期和报告期的资料如下: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企业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变动受各个工人组劳动生产率变动和工人组人数结构变动的影响.工人分组产量(万吨)工人人数(人)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技术工人26.066.06501500普通工人22.825.29501000xff解:设各组工人劳动生产率为x,各组工人数为f,则产量为x.f,平均劳动生产率XXfXf可变构成指数=-ff=119.61%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增减的绝对量
34、(吨/人)其中:(1)各组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影响Xf固定结构指数=-(注:先用xff计算出基期劳动生产率X0,再套用公式)劳动生产率增减的绝对额额吨/人(2)各组工人人数构成变化影响Xf结构影响指数=f人数构成变化对平均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绝对额吨/人即:119.61%=108.57%X110.16%59.8=28.8+31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19.61%,是由于各组劳动生产率增长8.57%和各组人数结构变动使劳动生产率增长10.16%两因素的共同影响;总平均劳动生产率人均增长59.8吨,是由于各组劳动生产率增长使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28.8吨和人数构成变化使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31吨两因素的共同
35、影响点评:劳动生产率量或产值工人人数,故产量是劳动生产率和工人人数的乘积( Xf).%Xf并不是平均劳动生产率 f最常见的错误是设产量为X,工人人数为f,这样得出的X37、某企业三种产品的资料如下:产品名称总生厂成本(万兀)基期与报告基期报告期期相比单位成本提高%甲151810乙20205丙161603试计算(1)总成本指数及总成本增加绝对值(2)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总指数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而增加的总成本。qiPi56解:(1)总成本指数=二一109.8%qoPo51增加绝对额qp1-q0Po=565156105.96%52.85(2)单位成本总指数Piqi182216=1182216一P1q1
36、k1.101.051.03由于单位成本变动而增加的总成本5=3 .151一一P1q1P1q1=56-52.,k38、某化肥厂1990年化肥产量为2万吨,若“八五”期间每年平均增长8%,以后每年平均增长15%,问2000年化肥产量将达到多少万吨?如果规定2000年产量比1990年翻两番,问每年需要增长多少才能达到预定产量?解:第一问:已知a0=2万吨“八五”期间(19911995)x1=108%后五年x2=115%n=n1+n2=10年555._2则2000年产量an=%x5x521.0851.152=5.91万吨第二问:因为2000年产量比1990年翻两番,即2000年产量是1990年的4倍,
37、所以,2000年产量an=24=8万吨n=10年则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x 1anao1 =1.15-1=0.15即:每年需要增长15%才能达到预定的产量。39、1985年上半年某商店各月初商品库存资料如下: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42343532363338试确定上半年商品平均库存额。(单位:千元)解:这是间断登记资料且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登记资料的时点在各月初,将七月初的库存视为6月底库存。用首末折半法计算。an=30千兀40、某工厂某年人数资料如下:时间上年末 2月末5月初9月末12月末职工人数253250260258256试计算该年月平均人数。解:这是间断登记资料且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
38、。其序时平均数的计算要以间隔为权数加权平均,将上半年末资料视为本年1月初。平均人数aaa2 f a2 a3 ff1f222an 1 an rI f n 12253 250250 260260 258 广 258 256 o2 2 5 3212257(人)注意:在既有期初又有期末登记资料的时点数列中,间隔的计算一定要仔细, 以免发生错误。41、某企业1991年四月份几次工人变动登记如下:4月1日4月11日4月16日5月1日1210124013001270试计算企业平均工人数。解:这是资料变化时登记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以变量值的持续时间为权数加权平均。aaf人f注意:5月1日1270人的资
39、料不能计算在四月份之内,这个数字仅证明从4月16日起1300人一直持续到4月30日。42、某百货公司月商品销售额及月初库存资料如下:4月5月6月7月销售额150200240276库存额45554575计算第二季度平均每月商品流转次数和第二季度商品流转次数。解:第二季度平均每月流转转次数:n1 1一aa2a3-an2 2n1150 200 240345255 457523.69第二季度商品周转次数:(或 3.69X3=11.07)销售额点评:商品流上甘次数=库存额a。这是对相对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 b数。该相对指标的分子数列是时期数列,分母数列是时点数列,应“分子、分母分别求序时平均数,再将
40、这两个序时平均数对比”,计算该年税收计划平均完43、某地区财政局某年各季度税收计划完成程度资料如下表成程度.T度一季度二季度四季度430448480500税收计划120125150150计划完成程度()解:税收计划完成程度=税收实际即ca、一一一,这是对相对数时间数列求序时平均数税收计划b该相对数的分子、分母都是时期数列。abc税收计划平均完成程度cbb%c44、某工厂第一季度工人数和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表,试计算该厂第一季度的平均月劳动生产率。一月 二月 三月四月总产值(力兀)月初工人数(人)2502721850205027119503232150解:劳动生产率=总产值a即c一b工人数这是对静
41、态平均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其方法和相对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相同。一、一一,一,a第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c=b.万元/人元/人45、某企业上半年各月平均人数资料如下表: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平均人数240242238250252246计算上半年总平均人数。解:这是对动态平均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由于动态平均数时间数列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因而其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与时期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相同-a上半年总平均人数an240242238250252246.=245人646、某企业产品产量1984年是1983年的105%,1985年是1984年的103%,1986年是1985年的
42、106%,问1986年产量是1983年的多少?解:这是已知各期环比发展速度计算相应期定基发展速度的例子,利用两种速度之间的关系推算。105%X103%X106%=114.64%1986年产量是1983年的114.64%47、某企业某产品成本1990年比1989年降低2%,1991年比1990年降低3%,1992年比1991年降低1.6%,问产品单位成本1992年比1989年降低多少?解:1990年是1989年的98%(100%-2%),1991是1990年97%(100%-3%),1992年是1991年的98.4%(100%-1.6%).1992年单位成本是1989年:98%X97%X98.4
43、%=93.54%,比1989年降低6.46%点评:首先将增长速度还原成发展速度,利用积商关系计算,然后再还原成增长速度.最常见的错误是:2%X3%X1.6%=9.6%48、某工业企业总产值1993年比1990年增长25%,1994年比1990年增长39%,问总产值1994年比1993年增长多少?解:1994年比1993年增长:&=(1+39%)+(1+25%)-1=11.2%点评:首先将增长速度还原成发展速度,利用积商关系计算,然后再还原成增长速度.常见的错误是39%+25%=156%.90 124 143119 (万元)49、根据下列资料计算某商场第一季度售货员的月人均销售额。月份一
44、一三四商品销售额(万元)90124143156月初售货员人数(人)586064661-2b b2 b3b 212bn1 158606466 .某班40名学生某课程成绩分别为:65 87868387887471726273 82 97 55 81 45 79 76 95 7977 601006475717487889562 528581777672647085按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V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学生的考核成绩分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计算本班学生的考核平均成绩并
45、分析本班学生考核情况。2 62(人)41一a119c-1.92(万兀/人)b6250、某地区1995年底人口数为200。万人,假定以后每年以9%。的增长率增长;又假定该地区1995年粮食产量为120亿斤,要求到2000年平均每人粮食达到800斤,试计算2000年粮食产量应该达到多少?粮食产量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如何?解:200。该地区人口数=na。 (x)2000(1.009) 2091.6 (万人)(5 分)2000年应该达到的粮食产量=20916X800=167.33(亿斤)6.9%d5167.33.1参考答案:(1)1120(2)分组标志为"成绩",成绩人数频率(%)方法
46、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60分以下37.5是重叠组限;60-70615(3)平均成绩:70-801537.5平均成绩=80-90123090-100410合计40100-xf3080x77f40(分)其类型为"数量标志二分组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全班总成绩即全班总人数答题点评:先计算出组距式分组数列的组中值。本题掌握各组平均成绩和对应的学生数资料(频数),掌握被平均标志值x及频数、频率、用加权平均数计算。(4)本班学生的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平均成绩为77分,说明大多数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课程学习的要求。2 .(1)某企业200
47、2年产值计划是2001年的105%2002年实际产值是2001的116%问200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2)某企业2009年产值计划比2008年增长5%实际增长16%问2009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1)计划完成程度实际相对数计划相对数参考答案:116%110%。即2002年计划完成程度为110%,超额完成计105%划10%答题点评:此题中的计划任务和实际完成都是“含基数”百分数,所以可以直接代入基本公式计算。(2)计划完成程度116%110%15%答题点评:这是“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计算计划完成程度,应先将“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还原成“含基数”的相对数,才能进行计算。3 .某地区销售某
48、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商品规格销售价格(元)各组商品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比重(%)甲20-3020乙30-4050丙40-5030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参考答案:商品规格销售价格(元)组中值(X)比重(%)f/fXf/f甲20-3025205.0乙30-40355017.5丙40-50453013.5合计-10036.036(元)答题点评:第一,此题给出销售单价和销售量资料,即给出了计算平均指标的分母资料,所以需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第二,所给资料是组距数列,因此需计算出组中值。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第三,此题所给的是比重权数,因此需采用以比重形式表示的
49、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4 .某工业公司12个企业计划完成程度分组资料如下:参考答案:x xm 1140 13440 2300m 1140 134402300105.5%x 95%105%115%答题点评:这是一个相对数计算平均数的问题,首先涉及权数的选择问题。我们假设以企业数为权数按产值计划完成分组(%)组中彳1(%企业数实际产值(万元)90-1009521200100-110105712800110-12011532000试计算该公司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指标。则平均计划完成程度-xf95%2105%7115%3x105.83%f12以上算法显然不符合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公式,因为计划完成程度=实际完成数,即影响计划完成程计划任务数度的直接因素应是企业的实际完成数和企业的计划任务数,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心理健康的守护之道
- 三只小鸭子绘本课件
- 2025-2030中国对冲修剪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三只小猪乐高大颗粒课件
- 面试题库精 编:针对性面试出题技巧与实例
- 专业问答精 编:医疗护理面试题目解析
- 医疗求职面试必做题:结核病学面试题库精 编
- 专业实 用岗位考试指导
- 大学财会专业学生自我鉴定
- 大学庆祝教师节活动方案
- 脐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及考核标准
- 2025至2031年中国缓冲体总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箱泵一体化泵站设计图集
- 可研报告收费标准(国家标准)
- 智慧华中大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建设方案
-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提升方案
- 肩关节脱位-课件
- 对新员工保密基本培训
- 2025届湖北省部分学校新高三新起点暑期效果联合质量检测数学试卷(解析版)
- 2024新科普版英语七年级上单词默写表
- 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