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质量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8题;共36分1.蜡烛放在如下图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透镜成的是虚像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2.如下图,M点是凸透镜右焦点的像那么透镜的焦距是 A. 0.1m
2、 B. 0.2m
3、 C. 0.3m D. 0.5m3.以下几种情况中,利用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这
4、一特点的是 A. 照相机拍照片
5、60; B. 投影仪放大图片C. 戴近视眼镜观察物体 &
6、#160; D. 从透镜玻璃板上的小水滴看下面的文字变大4.“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 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下图,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明晰等大的实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将蜡烛挪动到2
7、0cm刻度处,挪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挪动到3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明晰的像,应向右挪动光屏D.将蜡烛挪动到4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明晰的像,应向右挪动光屏6.李岚同学想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于是她将凸透镜沿主光轴远离点燃的蜡烛此时物距大于焦距,在挪动的过程中,凸透镜成的像将 A. 逐渐变大
8、160; B. 逐渐变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9、 D. 先变小后变大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投影仪的镜头是凹透镜B.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C.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8.关于透镜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凸透镜有实焦点B.凹透镜有实焦点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实焦点D.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到焦点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照相机,幻灯机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 B.
10、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放C. 只要是放大镜,什么时候都成放大的像 D. 平面镜只能成等大的像10.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下图,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以下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 用手摸镜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近视镜B. 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会聚的是近视镜C. 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发散的是近视镜D.
11、60;拿着镜片看字,能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11.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下图,此光阴屏上出现烛焰明晰的像,那么像的特点是 A. 倒立缩小 B. 倒立等大
12、; C. 倒立放大 D.
13、60;正立放大12.凸透镜甲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乙的焦距为20cm,同一个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前25cm处,那么通过两个凸透镜都能在光屏上成明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甲透镜成像较大
14、 B. 乙透镜成像较大C. 甲乙透镜成像一样大
15、0; D. 甲、乙透镜成像大小无法比较13.如下图光线经过一个光学元件后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那么虚线框内的光学元件是 A. 凹透镜
16、0; B. 凸透镜 C. 平面镜
17、 D. 潜望镜14.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间隔 u跟实像到透镜的间隔 v之间的关系如图,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为
18、60; A. 60厘米 B. 40厘米
19、160; C. 20厘米 D.
20、 10厘米15.关于凸透镜成像及成像规律的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C. 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2有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D. 集邮爱好者观察邮票时假设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近视眼镜片代替16.如下图是透镜对光的作用,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
21、 B. C. D. 17.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间隔 是16cm,假设此光阴屏上得到放
22、大的像,那么所用的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4cm B. 8cm
23、160; C. 12cm
24、160; D. 18cm18.如下图,有一圆柱体PQ , 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以下图中的 A.
25、0; B. C. D. 二、填空题共12题;共25分19.显微镜实际上是两个凸透镜的组合,物
26、镜成像原理与_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一样,水在_时的密度最大 20.正常眼睛的明视间隔 为_cm 21.小琪用近视眼镜做光学实验,她将一束平行光照射近视眼镜的镜片上,如下图。那么这束平行光通过镜片后会_。选填“会聚或“发散22.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下雨过后,饮料瓶内容易进入水,相当于一个_ 镜,对太阳光有_ 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23.人眼看物体的原理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一样正常人的眼睛,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_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矫正近视眼所佩戴眼睛的镜片是_透镜 24.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下图,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27、_cm25.如下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当物距为25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26.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使像成在视网膜_选填“前方“前方,假设要矫正需配戴_透镜来矫正 27.如图,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C点处,光具座上所标的A、B、D、E四点中,恰有两点到C点的间隔 同为该透镜的一倍焦距、或同为该透镜的两倍焦距该透镜的焦距为_厘米或_厘米;接着,小王将发光物置于光具座上距B点15厘米处,在DE间挪动光屏找像,可能在光屏上得到_的像选填“缩小
28、或“等大或“放大28.小涵站在平面镜前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凸透镜进展观察,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_ 填“实或“虚像,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_ 填“凸透镜或“电路板 29.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 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 ;当物距为15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与_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0.如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镜,图乙和图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_;所成的像是_像。填“实或“虚三、作图题共3题;共15分31.请完成图中凸透镜的光路图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宁波余姚景隆置业有限公司招聘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重庆三峡学院《通信仿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管理智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数据采集与处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张家口学院《量子力学纯英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顺学院《电机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濮阳科技职业学院《数学教学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晴川学院《轧制工艺学板带材生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黑白图式语言-造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换药术课件完整版本
- 2025届新高考物理冲刺复习:用动量定理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 洁净车间生产管理制度
- DB23∕T 1019-2020 黑龙江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 杭州市市区历年公房租金调整一览表
- 高考考前指导(班主任)心理方面、应试复习方面等
- 热力小室方案计划全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一级上My Noisy Schoolbag课件
- 网络销售授权合同范本
- 建筑装饰专业中级职称理论考试题库-建设工程专业中级职称理论考试题库
-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讲座(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