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平凡的世界看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平凡的世界是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巨著。小说最初于1986年出版,开始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但随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1988年播出了这部小说,平凡的世界在听众和读者中引起轰动。小说以史诗般的气势,写出了1975年到1985年10年间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那是一个从苏醒、徘徊中走向重生的时代,从极左中走出的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指引下迅速地恢复生机,蓬勃发展。在中国社会巨大的变迁背景下,有一些不仅没有变,反而得到加固,例如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小说平凡的世界中主要人物的爱情悲剧,孙少平所承受的生活的苦难,究其根源,无不来自于城乡二元结构。本文试图通过
2、分析小说平凡的世界主要人物的爱情悲剧,和孙少平的人生历练,来客观地评价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利弊。一、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悲剧“泥腿把子与公家人之间的鸿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有许多的爱情悲剧,书中人物的爱情都难得美满。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是这部书描写的第一出爱情悲剧。少男少女时代的少安与润叶,两小无猜,亲如兄妹。朦胧的感情,在润叶长大后,面临谈婚论嫁时变得清晰了,她“非常自然地想到她的男人就应该是孙少安了。”当少安知道了润叶对自己的爱,他“站在公路上幸福地哭起来。那时他感到一股巨大的暖流在他的胸膛里汹涌澎湃;感到天旋地转,整个世界都眉开眼笑,成了另外一个样子。”从小青梅竹马长大孙少安与田润叶
3、,长大后又互相爱恋,纯真甜蜜的爱情本应发展为美满的婚姻,为何成了悲剧呢?悲剧的原因就是“泥腿把子与公家人之间的鸿沟”是难以逾越的,而这鸿沟正是由中国二元制社会造成的。当田润叶公开地表示出她爱孙少安后,书中的其他人物是什么想法呢?先说孙少安,他是田润叶爱的人。当突然袭来的幸福过去后,孙少安知道:“尽管他和她从小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但他长这么大,从来没敢想过让润叶做他的媳妇。” “不管从哪方面看,这都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不可能,也就不可能去想。” “是的,不可能。一个满身汗臭的泥腿把子,怎么可能和一个公家的女教师一块生活呢?”少安的弟弟,高中生孙少平还没有开始他的人生历练。“从内心上说,他多么希望哥
4、哥能娶润叶姐这样的媳妇。如果润叶姐成了他的嫂嫂,那不仅是少安哥的幸福和骄傲,也是他的幸福和骄傲。但他也很快想到,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他哥是农民,而润叶姐是公派教师。至于两家的家庭条件,那更是连比都不能比了。”田福堂,双水村的风云人物,润叶的父亲。“别说是真的进了孙家的门,就是他的工作女儿和一个泥腿把子谈恋爱这件事,若是让村邻乡舍都知道,他田福堂的脸都没处搁。”田润叶,全身心地爱着孙少安,她当然知道那道鸿沟,但为了爱她要越过“鸿沟”。“过了一段日子,田润叶才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少安现在是农民,而她已经算是吃一碗公家饭了。可这又算什么呢?古时候,还有皇帝的女儿看上平民老百姓的哩!她们宁愿为了爱情不享
5、受皇宫的荣华富贵,而跟着所爱的人去受一辈子苦。他们双水村的神仙山,传说就是天上玉皇大帝的女儿,为了人间的爱情而变成的。天上的神仙都可以用死来殉情,何况凡人田润叶只是个小学教师罢了”田润叶找不到跨越“鸿沟”的现实依据,她找来的是古时候的传说和天上的神仙。她和少安、少平、她自己的父亲一样,都清楚地知道那道“鸿沟”是无法逾越的,只是她自己爱得太浓烈了,冲昏了头脑,失去了理性。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悲剧是不可避免的,他们的悲剧,带着时代的色彩,他们面对的“鸿沟”不只是他们自己无法跨越,也是千千万万农村人和城里人所无法逾越的体制障碍。二、孙少平的人生历练“跨不过去的鸿沟”平凡的世界中刻画了许许多多的人物,
6、在他们中间,孙少平是第一主角。在孙少平身上,路遥用笔墨最多,孙少平的精神世界与作者自己精神世界是相通的。平凡的世界中所描写的孙少平在原西县城高中困顿和难熬的求学经历,正是路遥在县立中学初中三年的生活写照。孙少平是农民的子弟,注定他就是苦难的承担者。他在艰辛和饥饿中求学,“非洲”高粱面馍伴他度过高中三年。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双水村,他教书、务农,他还可以与哥哥一起创业,经营煤砖厂发家致富。可他“决心在外面的世界闯荡下去。要是一辈子呆在双水村,就是发了家致了富,他也会有一种人生的失落感。”原西县高中给他打开了一扇窗,他已经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孙少平出走黄原城,踏上了他心目中的“外面的世界”,等待他的依然
7、是艰辛与苦难。他开始作揽工汉,只能从背石头小工作起,砸石头,盖房子,只要能挣来活命钱,再苦再累的活他都干。被石头压得皮开肉绽的后背,被石头磨得透明的手指,他坦然接受,他活着就是随时经受磨难。他在社会的最低层挣扎着,支撑他的就是经典的苦难学说:“他是在社会的最低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他已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职业的高贵与低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恰恰相反,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历尽千辛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 关于苦难的学说”农村的贫穷、孙少平所承受的苦难和孙少安的爱情悲剧一样,都
8、是来源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长期的二元社会,让城乡在巨大的差别中产生分裂和对立,把城里人和农村人划分在鸿沟的两边。孙少安和田润叶没能跨越的鸿沟,孙少平在“苦难学说”的支撑下跨过去了。他成了大牙湾煤矿的工人,正式成为了“吃公家饭的人”;但是那道鸿沟还存在于人内心的精神世界,在那里,那道鸿沟不以有或没有“城市户口”、能还是不能“吃公家饭”来划分的。孙少平是吃公粮了,但他还是个农村人,溶入不了城市。在小说的结尾,他之所以最后选择了回到煤矿,不是他喜欢苦难,也不是作者要刻意把他描写成一个受难者,而是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正像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评说孙少平:“孙少平的精神思想实际上形成了两个系列:农村
9、的系列和农村以外世界的系列。对于他来说,这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一方面,他摆脱不了农村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又不愿受农村的局限。因而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既不纯粹是农村的状态,又非纯粹的城市型状态。在他今后一生中,不论是生活在农村,还是生活在城市,他也许将永远会是这样一种混合型的精神气质。” 三、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由来二元社会结构理论是由荷兰社会学家JH波克于1953年首先提出来的。是指发展中国家农业社会与现代社会并存,传统的乡村和农业人口与现代化的城市和城市人口并存等现象,这种并存与差异性主要通过一系列社会指标、福利指标、社会政策差异表现出。这是教课书上的标准概念。我所理解的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简单说
10、来就是:城乡分治,在城市和乡村实行不同的政策和制度,对城市市民与乡村农民实行两种有差异的政策和制度。这些不同的政策和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社保等等,它涵盖了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二元社会结构形成,有自身的历史原因。建国初期,为了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快速地工业化,“以农养工”、“以乡养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出台。1953年10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实行粮食油计划收购,亦称“统购”;计划供应,亦称“统销”。 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国家对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控制了农业的一切产出与交换。我国
11、农业不仅为几亿人提供粮食,为轻工业提供原料,而且要为工业化提供积累。从1953到1985年结束, “统购统销”政策共实行了32年。根据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所综合课题组推算,统购统销政策实行的30年(19541984)期间,我国大陆农民经此剪刀差而向国家和城市居民的总贡献在6000亿元以上。城市居民享受的平价粮、肉蛋禽乃至服装等日用品都得益于农民的贡献。统购统销制度还规定国家只负责城市非农业户口的粮油供应,不负责农业户口的粮油供应。这项决议,让农村人在城市里不能从正常供应渠道获得粮食,农村人在城里生存下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
12、第10条第2款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这一条款,严格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流动。从制度上将公民划分为农村人和市里人。统购统销政策和户籍条例,从制度上确立了“泥腿把子与公家人之间的鸿沟”。孙少安与田润叶之间的爱情悲剧,反映出城乡之间存在的事实上的不通婚,也反映出城里人与农村人的社会身份在地位上存在差别。1985年以后,统购统销退出历史。近年来,有些地方政府开始户籍改革,农村户口可自愿改城市户口,但是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社会结构从本质上没有改变。四、城乡二元体制的利弊及
13、解决途径建国初期,城乡二元体制在利用农业产品支援工业建设,稳定社会秩序上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它所带来的弊病正日益突显。城乡二元体制,对城市实行上学、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一包到底,在农村形成了统购统销的一控到底。城乡在财产,户籍,粮食供给,教育和医疗,保险和养老等一系列涉及到公民基本权利的制度上存在巨大差异,构成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巨大的不平等的鸿沟。这条不平等的鸿沟,已经成为当下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来源之一。千千万万的像孙少平一样的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着脏、苦、累、险的工作,为这几年来中国城市的发展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但是他们不是城市户籍,他们不能平等享受城市人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同时城
14、市公民又不愿意简单的把改革开放所获得的经济成果与进城的农民进行分享。这样的结果是在城市里形成了新的二元社会结构,形成了新的对立阶层。对立阶层的冲突必将引起社会的不稳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中央和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进城镇化。但二元社会结构的格局不变,户籍制度不改,将会严重阻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如果来到城市的农民,辛勤地工作换来的收入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他们的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如果他们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沦为城市里的低收入阶层和失业人群,那么这样的城市化是失败的,带来的后果是社
15、会的动荡。改革城乡二元体制背后不平等的政策和社会制度,是解决当下城乡二元制弊病、确保城市化顺利进行的当务之急。保证农民享有和城里人平等的教育、医疗,保险,住房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这样才能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提高农民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减少城乡的贫富差距。城市化并不是简单的修建高楼大厦,也不应该是片面地达到85%以上的城市化人口。我国的城市化是要实现全体国民的共同富裕,尤其是占总人口50%以上的农村人口的富裕。这样才从根本上能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五、小结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真实反映中国上个世纪70-80年代社会现状的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对城乡二元制的社会结构作了客观、准确的描写。城乡二元体制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不论是作品中所描写的那个年代还是改革开放的当下。孙少平的那个年代,城乡二元体制把农民限制在农村的土地上,禁止农民进入城市,而今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城市化,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现在的城乡二元体制问题不是单一的户籍问题,而是长其二元体制下积累起来的城乡不平等的政策和制度。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如果解决不好城乡二元体制,会对城市造成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对我们的城市化进程起到很严重的破,我们的城市化目标也毫无意义。要改变过去财政资金和各种各种资源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点大学化学实验题目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医用起钉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三翼旋转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煤矿公司笔试题目及答案
- 那年夏天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不锈钢酒具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病理学临床试题及答案
- 钢丝绳力学试题及答案
- 医疗团队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优化考题及答案
- 财务管理实务(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课件】d
- 外包加工安全协议书
- GB/T 28589-2024地理信息定位服务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5版) (微课版)课件 第4章 关系型数据库理论
- 人工智能训练师理论知识考核要素细目表五级
- 2024年贵州省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 110kV变电站专项电气试验及调试方案
- DL-T901-2017火力发电厂烟囱(烟道)防腐蚀材料
- GB/T 3428-2024架空导线用镀锌钢线
- MOOC 英语语法与写作-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