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半年生猪市场分析预警报告_第1页
2008年下半年生猪市场分析预警报告_第2页
2008年下半年生猪市场分析预警报告_第3页
2008年下半年生猪市场分析预警报告_第4页
2008年下半年生猪市场分析预警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8年下半年生猪市场分析预警报告全文作者:冯永辉报告目录前言一、盈利周期:4月份创造历史 随后快速回落1、活猪价格:4月份过后快速下跌2、仔猪价格:“天价仔猪”可能引发“灾难”3、猪肉价格:最高价出现在春节前后4、母猪价格:及时、快速回落二、生猪存栏结构1、生猪总存栏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母猪2、核心问题:母猪存栏量的变化面临“失控”2.1 前车之鉴:2006年的母猪存栏量失去控制导致猪价狂涨2.2 当前母猪存栏量已超过均衡水平2.3母猪存栏量面临“失控”的原因三、补栏积极性1 生猪补栏指数:及时回落2 母猪补栏指数:快速降温四、2008年下半年全国生猪市场预测1、生猪需求指数2、生猪供应指

2、数3、上涨期超长 下滑期也将超长?4、母猪大量补栏后的粮价上涨会维持高猪价?5、亏损期将维持多久?总评:猪价及时下跌是好事!五、应对预案前言2008年上半年是国内生猪市场最为关键的时期。之所以称之为关键,即在于“猪价拐点”和“母猪存栏临界点”的出现。一、全国出栏活猪平均价格在4月份创造历史新高17元/公斤左右,之后开始快速回落,价格拐点已经出现;二、母猪存栏量加速恢复,5、6月份达到均衡水平,母猪存栏临界点出现。这两点的出现为判断2008年下半年及2009年生猪市场走势提供了重要依据。尤其是母猪存栏量临界点的出现是当前生猪市场的“核心问题”。因为一年多以来,母猪存栏的增加速度非常迅速,导致了母

3、猪存栏“不足-平衡-过剩”的转变过程中“平衡点”瞬间闪过,难以把握。2008年上半年是母猪生产的恢复是由之前的严重不足向基本平衡,最后向供大于求快速转变的时期,而这一转变直接决定了后市的生猪供应变化,将对远期的猪价,甚至是畜产品以及整个食品价格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所幸的是,在母猪存栏濒临“失控”的关键点,“猪价拐点”及时出现,且随即开始大幅下跌,非常及时的抑制了母猪的补栏,为养猪热“降温”!其产生的意义可能是:不仅抑制了远期后市生猪供应的过剩,而且还可以避免生猪市场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淖,从而减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一、 盈利周期:4月份创造历史 随后快速回落 图1 2006

4、年1月-2008年6月全国平均猪料比价变化趋势与预测 2008年上半年全国养猪盈利情况超出预期,因为1月份前后的雪灾导致了大量生猪的死亡。据统计,2008年1月份,突如其来的雪灾,导致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贵州、陕西等14个省(区、市)受灾,贾幼龄透露,南方雪灾冻死400万仔猪。这严重阻碍了刚刚开始恢复的生猪生产。直接导致1-5月份的生猪的供应严重不足。致使春节后本该回落的趋势改为上涨,并于4月份前后创造新的记录,全国平均猪料比价达6.7左右,意味着自繁自养出栏肥猪头均盈利达700元以上。 4月份过后,尽管四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畜禽死亡。但随着酷暑的到来,猪肉需求减弱,生猪出栏量增加,养

5、殖户盈利水平开始呈快速下滑趋势。至6月底,全国平均猪料比价已降至5.8左右,头均盈利水平降至400元左右。1、活猪价格:4月份过后快速下跌 2008年上半年全国活猪平均价格在罕见高位创造了新的历史,4月份前后,全国出栏活猪平均价格达17元/公斤左右。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部分地区甚至冲破20元/公斤大关。然而,4月份过后,全国毛猪平均价格却呈现快速下跌势头,至6月底已跌至15.6元/公斤左右。且随着出栏量的增加仍将继续回落。2、仔猪价格:“天价仔猪”可能引发 “灾难” 2008年一季度,全国仔猪价格曾大幅上涨,且上涨幅度远远高于活猪价格和猪肉价格。4月份前后,全国仔猪平均价格涨至了38.2元

6、/公斤左右!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广东、湖南、浙江、福建、湖北等地的仔猪价格居然卖到了1000元一头的“天价”。这与2006年上半年行情最差时,多数主产区仔猪价格卖到了100元3头甚至5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正如我们在一季度时所作的预测,这种巨大的反差折射出的是母猪存栏量的严重过剩和严重不足。同时“天价仔猪”势必会引发母猪补栏的急剧膨胀,这将大大加快母猪存栏的恢复速度,其强劲的势头一旦“失控”,必然会使母猪存栏冲破正常水平的时间难以预测和确定,这也将导致整个生猪生产面临巨大的风险。 4月份后,随着出栏活猪价格的快速下滑,以及饲料成本线的上升,盈利空间大幅萎缩,仔猪补栏积极性明显降低,天价仔猪仅仅

7、维持了月余便无力坚持,快速下跌。至6月底已下滑至35元/公斤左右,部分地方甚至跌至25元/公斤左右。仔猪价格的快速回落产生的积极影响在于,及时抑制了仔猪补栏积极性,给急速上升的能翻母猪存栏量“降温”,从而实现了市场自身调控已经“失控”了的母猪存栏量。3、猪肉价格:最高价出现在春节前后 2008年上半年,全国猪肉平均价格涨幅低于活猪和仔猪价格,多数地区稳定在24-27元/公斤。且最高价位并未如活猪、仔猪价格一样出现在4月份,而是出现在2月份,全国猪肉平均价格达26.2元/公斤左右。之后虽然回落,但回落速度远远慢于活猪和仔猪价格。至6月份跌至24.4元/公斤左右。4、母猪价格:及时、快速回落 “天

8、价仔猪”的快速回落,及时抑制了母猪的补栏积极性,并及时反映在二元母猪价格上。2008年一季度,生猪主产区二元商品母猪价格从之前的1800元/头左右,快速的攀升至了2300元/头左右。但5月份开始出现明显回落,至6月底多数地区已跌破2000元/头。 今年上半年,母猪价格的快速飙升促进了母猪存栏量的增长“提速”,然而作为生猪生产的核心动力,这一势头一旦“失控”其所造成的风险难以估量。所幸的是,酷暑的到来反而及时给猪价降温,“失控”压力有所缓和。二、生猪存栏结构 1、生猪总存栏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母猪 根据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以及调查评估后,我们得到全国生猪存栏变化趋势图。2007年5月份后生猪存栏开始

9、有所恢复,但其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母猪存栏的增加,因此总存栏量增长的幅度有限,距正常水平仍有一定距离。但今年上半年生猪存栏恢复加快,尤其是雪灾过后增速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在于前期补栏母猪陆续开产,仔猪存栏量快速增加。截至6月底总存栏量预计距离均衡水平仍有近10个点左右。2、核心问题:母猪存栏量的变化面临“失控”在前不久发表的“2008年一季度全国生猪市场分析预警报告”一文中,我们对二季度的预测是:后市活猪价格的继续高位震荡仍有可能加速母猪存栏的恢复,母猪存栏量达到正常水平的时间有可能提前。也就是说在2008年二季度,母猪存栏量极有可能完成由严重不足到基本饱和、逐渐过剩的转变。这一转变将为200

10、9年二季度后的生猪供应起到重大的影响。2.1 前车之鉴:2006年的母猪存栏量失去控制导致猪价狂涨毫无疑问,2007年5月份以来的猪价上涨,虽然有粮价上涨、农民工劳动力价值回归等因素,但其主要原因仍是之前母猪的存栏量降至罕见低点,直接导致了生猪的供应严重不足。这一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6年1-6月份,生猪市场遭遇亏损,大量养殖户淘汰母猪,母猪存栏量下降;第二阶段,2006年6-12月份,淘汰之后又遭遇蓝耳病疫情,大量母猪死亡,存栏量继续下跌;第三阶段,2007年1-6月份,尽管猪价在2006年8月份以后便涨至成本线以上,开始盈利,但高热病疫情余威仍在,养殖户迟迟不敢补栏,母猪存栏

11、量将至历史最低点。教训:母猪是生猪生产的“发动机”,若想生猪价格不出现大幅波动,就必须控制母猪存栏量的变化。而2006年的母猪存栏量显然是失去了控制,第一阶段时,养殖户亏损严重,此时应该出台“母猪补贴”等政策,减少母猪淘汰量。第二阶段时,应该及时发现、诊断疫情,并采取措施遏制疫情的蔓延。第三阶段时,应该在控制疫病的基础上,推广母猪保险,积极提供贷款,对规模养殖提供补贴。通过政策调控生产来调控市场,是为了弥补市场经济价值规律调节市场本身所存在的不足,但一定要掌握好政策出台的时机以及政策所发挥的效应,否则极有可能适得其反。2.2 当前母猪存栏量已超过均衡水平以山东、江苏两省公布的官方数据为例,看母

12、猪存栏变化趋势。据山东省有关部门公布数据,山东省2005年年底能繁母猪存栏量是403.24万头,2006年第一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12.72万头、第二季度为286.97万头、第三季度为303.29万头,第四季度为344.50万头,2007年第一季度为302.30万头。2007年6、7月份前后降至最低点在280万头左右,与05年相比下降30%左右。然而经过不到一年的恢复,山东省母猪存栏量已超过2005年底的最高水平,官方预计到今年二季度末,山东省存栏能繁母猪存栏将达455万头,同比增长65.3。从江苏省母猪存栏变化可看出,2007年8-10月母猪存栏第一次快速恢复,进入2008年以后再次大幅

13、增加。目前的母猪存栏量已达历史最高值。由于某些因素,有关部门公布的母猪存栏量数据可能与实际情况仍存在偏差。尽管生猪总存栏指数显示,存栏仍旧不足,但这并不意味着母猪存栏量也不足。因为生猪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母猪存栏与总存栏之间需要一个“传输”的时间。因此我们通过调查评估以及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得到母猪存栏指数变化趋势图。 由图可知,即使春节前后的雪灾,以及汶川地震都对部分地区的生猪生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盈利水平的高位运行导致了母猪存栏量的增长趋势仍难改变。调查评估分析认为,母猪存栏量在2008年5月份前后已经先于总存栏达到了均衡水平。目前已经超过均衡水平线,向供大于求的方向转变,且二次回归分

14、析认为母猪存栏仍会继续增加。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母猪存栏的恢复速度是惊人的,尤其是去年年底今年上半年的前5个月,增速明显。对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四川等地调查发现,规模猪场在这一时间段内新建猪舍、大幅扩大生产规模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一现象超出了我们先前对规模猪场扩大规模向来比较谨慎的预期。正是因为规模猪场在散养户普遍退出养猪业后,在以下三方面因素的刺激下普遍采取了大胆的扩栏,才导致了母猪存栏的“失控”。2.3母猪存栏量面临“失控”的原因养殖场/户补栏母猪,扩大规模的动力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第一,盈利水平、资金实力;第二,疫病风险;第三,政策环境是否允许,主要包括新建猪舍征地、环保问题、技

15、术实力等方面。当生猪市场进入三者均具备的时候,大量的补栏母猪“养猪热”便开始了,而三者中,政府相对容易能够控制的是后两者。而养殖场/户补栏首先考虑的是盈利水平和资金实力。2007年5月份开始猪价大幅上涨,屡创新高,盈利水平快速增加,这也就意味着“幸存下来”的、没有退出养猪业的养殖场/户资金实力的逐渐增强,当资金实力积累到一定程度,而疫病情况也逐渐稳定。此时母猪补贴、良种补贴以及保险、贷款等政策向养猪业倾斜,新建猪舍征地、环保问题等政策的放宽无疑也给养猪场/户打了一剂“强心针”,于是在种种因此的几次下,规模猪场便开始了大胆的扩大规模。 打了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药效的发挥失去控制,或者说并不知道药

16、效发挥到了何种程度,也就是母猪存栏量究竟恢复到了何种程度。没有及时准确的真实信息是母猪存栏失去控制的根本原因。三、补栏积极性 3.1 生猪补栏指数:及时回落 2008年上半年,仔猪价格的走势说明了生猪补栏积极性的高低。经调查评估,生猪补栏在4月份后快速降温,主要原因来自于:一、前期补栏母猪开产,仔猪存栏量增加,二、出栏毛猪价创历史新高导致“天价仔猪”,养殖户普遍观望,不敢补栏。也正因如此,生猪补栏在5、6月份开始快速降温,从“旺热”回到了“非常积极”,向“正常”靠近。 由于夏季的到来导致了猪肉需求的下降,猪价回落,仔猪价格回落,生猪补栏积极性回落,最终将抑制母猪补栏,从而及时的挽回母猪存栏即将

17、“失控”的局面。3.2 母猪补栏指数:快速降温 2008年上半年,“天价仔猪”导致母猪补栏积极性始终保持着“旺热”势头,母猪存栏量快速增加,并在5月份前后达到了均衡水平,而且如果“旺热”势头再持续下去的话,即有可能面临“失控”风险。因此,从另一个层面上分析,5、6月份猪价的及时回落导致母猪补栏积极性的快速“降温”,对于已经陷入“暴涨暴跌、恶性循环”的生猪市场来说,其产生的影响绝对是正面的,而非负面的。四、2008年下半年全国生猪市场预测 1、生猪供应指数 生猪存栏量的增长为生猪供应的增加提供了基础。今年上半年,生猪供应指数仍远低于均衡水平,但2007年5月份开始大量补栏的母猪所产第一窝生猪已陆

18、续出栏,生猪供应在4月份后有了明显的增加。在供应增加的基础上,需求进入淡季致使出栏活猪价格大幅回落。 需要注意的是,2007年5月份开始的母猪存栏量快速增加,后期增幅要大于前期增幅。因为后期扩大规模所需的资金更加充足(高盈利、补贴、贷款等),同时,扶持生猪生产的诸项政策开始逐渐发挥功效。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如不发生突发事件,2008年下半年的生猪供应量仍将持续增加,尤其是至2008年年底、2009年年初,前期补栏母猪的第二窝和后期补栏母猪的第一窝生猪出栏重叠时,生猪供应量将在原有基础上再次大幅增长。因此,单从后市生猪出栏的预测来看,猪价将以“回落”为主,其间将有短暂震荡反弹。2、生猪需求指数

19、2008年4月份开始的猪价大幅下滑,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猪肉需求进入了淡季。同时,猪价的大幅下滑也再次验证并反驳了“饲料价格上涨是猪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的观点。决定猪价涨跌的主要因素仍是供求关系。 进入夏季后,随着气温的日益升高,蔬菜、水果、水产品等食品迎来上市旺季,供应量增加,居民食品结构调整,猪肉的需求将部分转移至其他农产品,生猪需求随之下降。因此,4月份开始猪价便大幅回落。因此,在供应不变的情况,9月份后猪肉需求走出淡季进入旺季,猪价仍将反弹。但供应是否会大幅增加?3、上涨期超长 下滑期也将超长? 本轮猪价上涨期维持了23个月左右,创历史之最,但这并不意味着下滑期也将超长。上涨期超常的原因在于

20、母猪补栏迟钝,存栏严重不足等。而下滑期的长短是由生猪供应的增加幅度来决定的,因此,2007年7月至今,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母猪存栏便完成了“严重不足-供求平衡-供大于求”的快速转变。那么,生猪的出栏也将在2008年7月到2009年7月剧烈的增加,尤其是当先补母猪的第二窝和后补母猪的第一窝重叠时,生猪供应将在原有基础上再大幅增加,也就意味着,2008年年底、2009年初的生猪供应量将再次剧烈增加。因此,下滑期不仅不会超常,还有可能上演2007年5月份后猪价上涨的“反版”而非“翻版”快速、大副下跌!4、母猪大量补栏后的粮价上涨会维持高猪价? 决定猪价高低、走势的根本因素是生猪供求关系,而非成本线。在猪价高涨时,由于母猪、生猪存栏量严重不足,生猪市场属于“卖方市场”因此,生产者可以将饲料成本上涨作为“谈判交易”的一个砝码,从而推高猪价。但一旦补栏母猪后,生猪供应量增加,生猪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时,粮食价格的上涨只会推动成本线上涨,而不会改变生猪供求格局,也就不会改变下跌势头。因此,粮价上涨导致生猪成本线上升带来的不是维持高猪价,而恰恰是亏损的提前出现。若不考虑粮价上涨问题,2009年3月份后有可能出现亏损,但若考虑到粮价上涨,那么2008年年底亏损就可能提前出现。5、亏损期将维持多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