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类号_编 号_本科生毕业论文题 目试谈小学数学简易方程的导学案设计学 院 教育学院 班 级 11级专升本班姓 名 ×××专 业 小学教育 学 号 研究类型 教育教法指导老师 ××提交日期 2013年5月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学位论文中凡是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经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论文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目 录摘要1关键词1一、小
2、学简易方程导学案设计的背景2(一)理论背景21.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22.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二)实践背景31.简易方程导学案设计的现状32.简易方程导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4二、小学数学简易方程导学案设计的策略及建议5(一)简易方程导学案设计的策略51.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52.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选取有利于解方程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内容53.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54.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为学生的问题讨论探究创造机会65.注重实践的内化,拓展学习的内容6(二)简易方程导学案设计的建议6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把学生放在首位让学生自己体验62
3、.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习兴趣73.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大胆尝试74.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创造力7三、小学数学简易方程的导学案设计8(一)学案8(二)导案10参考文献14致15. v.试谈小学数学简易方程的导学案设计××× ( 天水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甘肃天水741000 )摘 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以及基本运算能力的基础,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伴随着新课改,人们对数学的认识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数学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以执教的“解简易方程”一课为例,让学生经历“解简易方程”这样一个完整的探索与创造过程,整个教学过程要立足于学生的“学”,让
4、“亲自体验与创造分享”成为小学数学“简易方程”教学的指导思想。由此,学生解方程的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在体验过程与分享成果中水到渠成,重点以“解简易方程”导学案的设计为例简述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探究性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简易方程Try to talk about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he simple equation(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 college Gansu Tianshui 741000)Abstract Primar
5、y school mathematics is the basis of training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s well as the basic operation ability,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Knowledge of mathematics, new curriculum reform as one has experienced great changes, and actually math is more of a re-creation process
6、. With simple equations "solution" is a managed class, for example, lets the student experience "solve simple equations" such a complete exploration and creation process,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should be based on students "learning", make "personally experie
7、nce and create shar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guiding ideology of "simple equation". Equation as a result, students knowledge, ability and method, emotion, etc in the process of experience and share the achievements of autopilot, the key to solve simple equations "
8、learning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new curriculum reform's design as an example of exploring the cultivat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way.Key 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ndependent study simple equation导学案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简易方程的导学案是为了学生有效学习解简易方
9、程所采取的措施。简易方程导学案的成功使用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方程的能力,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整个教学过程都立足于学生的学。现在以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为背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对小学数学简易方程的教学过程进行如下设计。一、小学简易方程导学案设计的背景(一)理论背景1.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教师教学应该把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的教学和因材施教。1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教学,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的思维和方法,得
10、到必要的数学思维的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其中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主动的学习,独立的学习,在无认知监控的情况下自觉地学习。导学案就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编写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22.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最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到数学本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新课程标准强调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出发点,让学生亲身经历自己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且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让学生自己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应该激发学
11、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特别重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二)实践背景1.简易方程导学案设计的现状多年来,国内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对简易方程的导学案设计做了大量研究,他们重点探讨了简易方程导学案设计的基本理念,对简易方程的导学案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提倡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在教学中提倡开展主动学习,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的活动是导学案编写的基本理念,谭念君在他的简易方程教学谈中
12、写到:“在简易方程教学中应做到在体验中构建,在活动中感悟,在比较中内化”3的观点,她的观点所表现的就是新课程理念中提到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以及优化发展。(2)教学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出发教师要做到应材施教,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了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他们的知识经验,引导他们自主学习。高文华在谈简易方程的教学中对简易方程的教学提出如下教学建议: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注意知识的链接;注意思维训练;注意把握尺度;注意规范化训练等,高文华的教学建议给广大教师的启示就是:教师的教学要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3)创新教学模式,摒弃满堂灌以往的教学模
13、式都是教师主动的教,学生被动的学习,突出的是教师的教。但是导学案的设计是为了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学。山东省荣成市府新小学高级教师鞠文玲在她的“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案例及其思考中指出尝试摒弃以往的“满堂灌”模式,创新教学模式,设计一系列启发学生思考的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用字母表示数”这样一个完整的探索与创造过程,让“学生亲历体验与创造分享”成为数学教学的生命线。4她还强调,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首位,让学生自己体验,实践证明,孩子们在交流合作中确实找到了方法,体会了合作的乐趣,创新的火花在猜想的瞬间被点燃。正如苏霍
14、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需要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5教师们在抱怨学生厌学的时候,可否想过这其中也有自身观念陈旧、方法老套的原因呢.教学名家智慧课堂-理念新、教法新、学法新的风姿丽影,在唤醒学生爱学、喜学、乐学的魂灵之时,也给了广大教师一番意味深长的情智启迪。6在简易方程导学案设计中,要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优化发展,使探究性学习成为一种创新型学习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来展开教学过程。7学生
15、在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发现、亲身的体验与实践,以自己的方式将知识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并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2.简易方程导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1)导学案的编写教案化导学案与教案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内容上来区分,教案是老师备课结果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讲,教案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备学生部分,教材部分,教法部分。教案突出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导学案则不同,它首先是要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导学案的立足点是学生的学,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简易方程
16、的导学案设计过于教案化,不能真正发挥导学案的作用,还是按部就班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没有真正把立足点从教师的“教”转化到学生的“学”。(2)学生主体性,独立性的缺失传统的简易方程的学习方式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被动性,依赖性的一方面上,从而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以及独立性的缺失,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教师就必须在简易方程的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传统的学生对简易方程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忽视发现,探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要求教师通过对简易方程教学方式的转变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3)问题设计缺乏创新性教师在之前的导学案设计中重点探讨了导学案在数学课堂
17、中的应用,重点强调了师生共同探讨学习解方程的过程,但是,还有一部分较重要的问题没有涉及到,就是在简易方程导学案设计中,很多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流程都很相似,他们在编写导学案设计时的方式过于千篇一律,都是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学习新知,课后巩固,布置作业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不具有启发性,也不够典型,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二、小学数学简易方程导学案设计的策略及建议(一)简易方程导学案设计的策略在小学数学简易方程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中,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既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又要重视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其实质是让小学生通过有关解方程数学问题的学习,应用科
18、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提高解方程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简易方程探究性学习的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其特殊性来制定并实施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转变成探索性的问题,创设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参与探索,经历探究解方程的过程,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1.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简易方程的教学过程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必须要相信、赏识学生,要相信学生的“探究”解方程的能力;必须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解方程的“探究”活动,自由地与教师、同学沟通信息;必须多鼓励表扬学生,
19、要充分肯定,赞赏学生的“探究”成果。8对学生在解方程“探究”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能一味批评,应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法,顺利完成解方程的探究任务。2.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选取有利于解方程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内容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并非所有内容都需要探究,也并非所有内容都能有效探究。在确定研究性学习内容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选取有利于解方程探究性学习的问题再开展教学。3.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简易方程教学中,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乐于接受,并主动接受。小学生一堂课集中精力的时间较短,并且很多孩子抓不住重点,导致以往教师“开门见
20、山”式的讲授方式使许多学生错过新学的要点及难点,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弥补这一缺点。若教师设置问题合理,即难度适当且与所学知识相关度高,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自然过渡到新知识上,避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机械提点造成的中途停顿,使课程得以顺利地展开,否则将会产生负面影响,干扰学生的判断能力。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不断提出难易适度,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4.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为学生的问题讨论探究创造机会开展简易方程的探究性学习,就必须重视营造共同合作的氛围,组建好探究学习的小组。学习小组要综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品质、特长等因素,本着“优势互补、协调合作”的原则进行组建,使学生的个性
21、、特长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使探究性学习小组达到最优化组合。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者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和个体经验的交流。5.注重实践的内化,拓展学习的内容当学生学习掌握了新的解方程知识后,要求学生及时用新的解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主要是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归结、整理新知识,并引导学生应用新学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进而去解决思考题、发展题和课后实践,使学到的知识延升发展。同时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交流学习体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简易方程导学案设计的建议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把学生放在首位让学生自己体验利用天平, 引导学生掌握有关概念教学方程的概念时, 首先利
22、用天平称出一只空的水杯子重100克( 天平平衡) 。往空水杯子里倒入150毫升红墨水,这时天平出现倾斜( 杯子和水重)。接着, 增加100克砝码, 仍然是杯子和水重。教师建议:设水重x克, 那么杯子和水比200克还重, 可以用式子表示: 100+x>200然后, 增加50克砝码, 天平出现平衡, 提问: 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了.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 100+x=250教师指出, 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给它起个名字, 叫方程。教学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时, 通过天平的直观演示, 知道所谓解方程, 实际上就是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当x取什么数值时, 能使等式成立, 使学生明确使方程左右
23、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92.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教学过程中,利用天平演示, 让学生观察天平左边放一个茶壶,右边放两个杯子, 保持平衡继续演示, 两边各增加一个杯子, 得出一个茶壶加一个杯子的重量等于三只杯子的重量。接下去继续启发: 如果两边各放上两个茶杯, 天平还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呢.等学生回答后, 教师再一一演示验证。如果设一个茶壶重a克,一个茶杯重b克, 则上面的过程可以表示为:a=2b; a+b=2b+b; a+2b=2b+2b; a+a=2b+a这时, 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概括。学生掌
24、握了等式的基本性质, 利用该性质学习解方程。教学解方程 x+3=9时, 先用天平演示, 两边各拿走3个木块, 得到x与6个木块重量相等, 引申到方程中即x+3-3=9- 3, x=6。这里教师应强调,为什么两边都减3, 而不减其他的数呢" 使学生明白, 在解方程时, 最终目标是使方程左边只剩下未知数。3.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应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等量关系教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确定等量关系。首先,根据题中的条件直接判断等量关系。其次,根据数量关系式来确定等量关系。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过常见的数量关系式,如:单价×数量=总价
25、,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等等。只要教师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就可列出方程。第三,根据不变量找等量关系。有些题目叙述的情节,条件变了,但其间隐藏的一个条件的具体数量不变,可以根据这个条件不变的特点,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师要紧紧把握住“寻找等量关系, 列出方程”这一关键, 这对于提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有益处。4.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不同的角度列出不同的方程。新课程标准指出: “在教学中要鼓励和提倡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较熟练地利用等式的方法来解方程,但用这样的方法来解方程之后,书本不再出现X前面是
26、减号或除号的方程题了,学生在列方程解实际应用时,我们并不能刻意地强调学生不会列出X在后面的方程,我们更应该注意学生的实际解答能力。在实际的方程应用中,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好的学生来说,我们会让他们尝试接受解答X在后面这类方程的解答方法,来拓展延伸,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三、小学数学简易方程的导学案设计 课题: 解简易方程课型: 新授课 年级 :五年级 教师: 朱海芬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5361页例1及做一做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的题目,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自己体验解方程的过程。3.准
27、确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进一步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准确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2.难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学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061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带号的可以不做。自主学习,新知探索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同时( )。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同时( )。3.解下列方程:x+5.7=10 x-3.4=7.6 1.4x=0.56 x÷4=2.74.阅读
28、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1)观看洪泽湖的图片,了解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苏西部淮河下游,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每当上游的洪水来临时,湖水猛涨,给湖泊周围的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危险。密切关注水位的变化情况,保证大坝的安全十分重要,如果湖水到了警戒水位的高度,就要引起高度警惕,超出警戒水位越多,大坝的危险就越大。(2)“今天上午8时,洪泽湖蒋坝水位达( )m,超过警戒水位( )m。”(3)填关系式。 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 ( )( )=超出部分 ( )超出部分=( )(4)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x+( )=14.14 ( )x= 0.64 14.140.64= ( )5.阅读
29、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 (1)一个水龙头半个小时滴了( )千克的水。 (2)设这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分钟浪费水x千克 (3)每分钟滴的水×30=( )小时滴的水。 (4)1.8千克= ( )克, (5)列方程: ( )x=180030x÷( )=1800÷( ) X=( ) (6)检验: 答:6.完成教材61页的做一做。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在解决问题中,将( )设为x,再根据题中的( )关系列出方程。2解方程,并检验。 20+x=36 x-40=15.6 5x=25.5 x÷1.2=3.23把括号里的方程的解
30、用画出来。 X+45=92 (x=47 x=137 ) 12-x=5 (x=17 x=7 ) 102x=6 (x=30 x=1.2 ) 4. 根据题意写出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 小兰今年a岁,爷爷年龄是她的8倍,爷爷72岁。 + = 。列方程: 总结评价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2.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还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方面是:( )。3.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二)导案导入新课 同学们用天平做过实验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天平去发现一些重要的规律,有信心吗. 新知探究1.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1”。 第一步,教师出示天平,左盘放
31、一茶壶,右盘放两茶杯,天平保持平衡。问:这说明什么.如果设一把茶壶重a克,1个茶杯重b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a=2b(板书), 第二步,问: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进而问:往两边各放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演示加以验证,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杯子,天平保持平衡。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a+b=2b+b 。 第三步,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呢.学生回答后,老师一一演示验证。 第四步,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两边增加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如果天平两边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
32、吗. 第五步,在第三步的基础上同时减少一个茶壶,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a-a=2b+a-a 。因此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概括起来可以怎么说.天平两边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第六步,应用,进一步验证。展示数学书P55页第2幅图的场景,1个花盆和几个花瓶同样重呢.该怎么办.两边同时减少一个花瓶,天平保持平衡。 2.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2”。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瓶墨水,右盘放两个铅笔盒,天平保持平衡。一瓶墨水等于两个铅笔盒的质量,如果设一瓶墨水重c克,1个铅笔盒重d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c=2d(板), 第二步,问:想一想,如果在左边再放上1瓶墨水,右边再放
33、上2个铅笔盒,天平还保持平衡吗.验证,天平两边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也不同,为什么还能保持平衡呢.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增加的质量相同,肯定;同时引导,天平左边的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扩大了2倍),右边呢.(也扩大了两倍)因此,天平两边尽管所增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不同,但两边质量所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都扩大了2倍,所以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c×2=2d×2 。 第三步,刚才的演示反过来,就是天平两边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c÷2=4d÷2。因此,天平除了在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会保持平衡外,还可怎么变换也
34、可以保持平衡.归纳得出:天平两边物品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第四步,进一步验证,出示P56的情景,问要求1个排球和几个皮球同样重该怎么办.两边质量同时缩小2倍,即把两边的球都平均分成2份,保留其中的一份,按其操作,天平保持平衡,得出结论:1个排球和3个皮球同样重。 3.小结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引出等式不变的规律。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谁来总结一下。 得出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1)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2)天平两边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老师引导:我们可以发现,天平保持平衡时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当天
35、平两边发生变化时,等式的两边也在发生变化,天平保持平衡,等式也保持不变。从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吗.想一想,四人小组讨论。 交流,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保持不变;(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 自主练习 实物演示并判断:(准备8袋花生,4袋盐) 天平两端分别放有一袋500克的盐和两袋250克的花生。 1、当两边各增加3袋同样的花生(250克/袋)时,天平是否保持平衡.为什么. 2、在“1”的基础上,现在将把天平两端的东西减少,怎样变化.可使天平依然保持平衡.怎么想的.(可抽学生上台动手操作。) 3、
36、假如天平两端只能加与先前完全一样的东西,要保持平衡可以怎么做.怎么想的. 4、一端放有两袋1千克的白糖,另一端放有4袋500克的盐,问一袋白糖与几袋盐同样重,怎么想的.规律应用应用以上新知探究得到的规律对课本第6061页的例题进行教学。学习小结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以前简易方程的教学中,学习解方程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而现在我们利用导学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借用天平使学生首先感悟“等式”,知道“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这样就能从真正意义上很好地揭示方程的意义
37、,进而学会解方程。通过利用简易方程的导学案进行教学,总结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1.感受天平的平衡现象,悟出等式的性质变化。在学习中,我以天平的平衡来呈现等式的性质,学生能直观形象的理解性质,平衡的条件是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少相同的重量,才能保持平衡。但具体到方程中应用起来学生感觉活动是获取真知的有效途径,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可以很顺利地得出结果:天平的两侧都加上相同的质量,天平仍平衡。2.等式性质解方程初步感悟它的妙用在课堂上学生对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感到很陌生,在他们原有的经验中更喜欢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来解,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的优越性,从而养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的习惯。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其实学生是非常主动的,他们总觉得天平能启发着他们去解决这么神奇的方程,孩子们对方程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好奇心。参考文献:1 郑明良.浅谈数学课改中探究性学习J 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 ,2012,( 04) 2 昆 滕加平,谈“学案”及“学案”的编制J.中国教师,2011年12期3 谭念君.体验 感悟 内化简易方程教学谈J.湖南教育,2006(03).4 鞠文玲.揭开“热闹”面纱 关注能力培养 J. 教学研讨,2012,(01).5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简易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车辆租用协议书
- 临时电表移交协议书
- 2026年诺森(常州)建筑产业有限公司(企业信用报告)
- 体育赛事免责协议书
- 河道整治防洪排涝技术方案
- 00后花样合同范本
- 东西转让合同协议书
- 丧葬协议书公证模板
- 乡村用地协议书范本
- 会计岗位用工协议书
- 液晶显示器件彩膜制造工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殡葬服务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背部养生教学课件
- 骨科基础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 石墨烯尼龙眼镜架
- 2025年中国邮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真题含答案
- 数学听评课记录听评课记录(高中数学)x
- 农行对公开户讲解
- 2025年中医内科正高职称真题及答案【回忆版】
- 2025年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考试在线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