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专题2 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4545分钟分钟 100100分)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H-1 C-12 N-14 O-16 K-39 I-127K-39 I-12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12个小题,个小题,每小题每小题4 4分,共分,共4848分)分)1.1.(20102010都江堰高一检测)膳食中的钠主要存在于食都江堰高一检测)膳食中的钠主要存在于食盐中,它是烹饪中重要的调味品,也是保证肌体水分平盐中,它是烹饪中重要的调味品,也是保证肌体水分平衡的最重要物质。钠缺乏症可
2、造成生长缓慢、食欲减退。衡的最重要物质。钠缺乏症可造成生长缓慢、食欲减退。由于失水体重减轻、肌肉痉挛、恶心、腹泻和头痛。膳由于失水体重减轻、肌肉痉挛、恶心、腹泻和头痛。膳食中长期摄入过多的钠将导致高血压。这里涉及到的钠食中长期摄入过多的钠将导致高血压。这里涉及到的钠指的是(指的是( )A.A.钠单质钠单质 B.B.食盐食盐 C.C.钠离子钠离子 D.D.碳酸氢钠碳酸氢钠【解析解析】选选C C。食盐中的钠元素以。食盐中的钠元素以NaNa+ +形式存在。形式存在。2.2.用下图所示方法,检验某固体中是否含有用下图所示方法,检验某固体中是否含有ClCl- -。关于。关于溶液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溶
3、液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是BaClBaCl2 2溶液,是稀盐酸溶液,是稀盐酸B.B.是溶液是溶液AgNOAgNO3 3,是稀,是稀HNOHNO3 3C.C.是稀是稀HNOHNO3 3,是,是AgNOAgNO3 3溶液溶液D.D.是稀是稀H H2 2SOSO4 4,是,是AgNOAgNO3 3溶液溶液【解析解析】选选C C。检验。检验ClCl- -所用的试剂是所用的试剂是AgNOAgNO3 3溶液和稀溶液和稀HNOHNO3 3,若先加入若先加入AgNOAgNO3 3溶液,则第一个试管中将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则第一个试管中将产生白色沉淀,再向沉淀滴加稀再向沉淀滴加稀HNOH
4、NO3 3看沉淀是否溶解,与图中的操作不看沉淀是否溶解,与图中的操作不相符;若先加入稀相符;若先加入稀HNOHNO3 3溶液,则可以排除第一个试管中溶液,则可以排除第一个试管中COCO3 32-2-等离子的干扰,等离子的干扰,ClCl- -仍然存在于溶液中,然后取上仍然存在于溶液中,然后取上层清液加层清液加AgNOAgNO3 3溶液看有无白色沉淀生成,与图中的操溶液看有无白色沉淀生成,与图中的操作相符。作相符。3.3.(20102010大连高一检测)锰和镍(大连高一检测)锰和镍(NiNi)都是金属元素,)都是金属元素,将镍丝插入将镍丝插入MnSOMnSO4 4溶液中无变化,插入溶液中无变化,插
5、入CuSOCuSO4 4溶液中,镍溶液中,镍丝上有红色固体析出。丝上有红色固体析出。MnMn、NiNi、Cu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强到弱的顺序是( )A.CuA.Cu、MnMn、Ni B.MnNi B.Mn、NiNi、CuCuC.NiC.Ni、CuCu、Mn D.MnMn D.Mn、CuCu、NiNi【解析解析】选选B B。将镍丝插入。将镍丝插入MnSOMnSO4 4溶液中无变化,说明镍溶液中无变化,说明镍不能置换出锰,即还原性不能置换出锰,即还原性MnMnNiNi,镍丝插入,镍丝插入CuSOCuSO4 4溶液溶液中,镍丝上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镍能置换出铜,即
6、还中,镍丝上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镍能置换出铜,即还原性原性NiNiCuCu。4.4.不能用来鉴别不能用来鉴别NaNa2 2COCO3 3和和NaHCONaHCO3 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作是( )( )A.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中B.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CaCl2 2溶液溶液C.C.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D.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
7、,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解析解析】选选D D。解答此题时,要熟练掌握碳酸钠和碳酸。解答此题时,要熟练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差异。氢钠的性质的差异。5.5.(20102010通州高一检测)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通州高一检测)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A.NH4 4+ +、COCO3 32-2-、AlAl3+3+、ClCl- -B.NaB.Na+ +、HCOHCO3 3- -、K K+ +、SOSO4 42-2-C.MnOC.MnO4 4- -、K K+ +、SOSO4 42-2-、NaNa+ +D.MgD.Mg2+2+、NaNa+ +、
8、SOSO4 42-2-、NONO3 3- -【解析解析】选选D D。因为。因为MnOMnO4 4- -显示紫红色,而溶液是无色透显示紫红色,而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所以可以排除明的,所以可以排除C C选项;弱酸的酸根离子在酸性溶选项;弱酸的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可以和液中可以和H H+ +反应生成相应的弱酸,所以反应生成相应的弱酸,所以COCO3 32-2-和和HCOHCO3 3- -不不能共存,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能共存,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CO3 32-2-+2H+2H+ +=H=H2 2O+O+COCO2 2和和HCOHCO3 3- -+H+H+ +=H=H2 2O+COO+CO2 2,排
9、除,排除A A和和B B选项。选项。6.6.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可以用加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的是(热的方法除去的是( )A.CaCOA.CaCO3 3(CaOCaO) B.CuB.Cu(CuOCuO)C.NaC.Na2 2COCO3 3(NaHCONaHCO3 3) D.NaHCOD.NaHCO3 3(NaNa2 2COCO3 3)【解析解析】选选C C。A A、B B、D D三项,加热时,杂质不反应,主三项,加热时,杂质不反应,主要成分却能反应,故不能用来除去杂质;要成分却能反应,故不能用来除去杂质;C C项加热时,项加热时,NaHCO
10、NaHCO3 3分解生成分解生成NaNa2 2COCO3 3。故选。故选C C。7.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A.向向FeClFeCl2 2溶液中通入溶液中通入ClCl2 2:FeFe2+2+Cl+Cl2 2=FeFe3+3+2Cl+2Cl- -B.B.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石灰石和盐酸反应:COCO3 32-2-+2H+2H+ + =COCO2 2+H+H2 2O OC.C.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H H+ +OH+OH- - =H H2 2O OD.D.碘化钾和适量溴水反应:碘化钾和适量溴水反应:2I2I- -+Br+Br2
11、 2 =I I2 2+2Br+2Br- -【解析解析】选选D D。解题的依据是书写离子方程式的规则:。解题的依据是书写离子方程式的规则: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或难电离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不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不写;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都应相等。不写;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都应相等。据此可见据此可见A A项离子的电荷数不相等;项离子的电荷数不相等;B B项把难溶物质项把难溶物质CaCOCaCO3 3写成了离子形式;写成了离子形式;C C项遗漏了参加反应
12、的项遗漏了参加反应的BaBa2+2+和和SOSO4 42-2-;D D项既符合反应规律,又遵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项既符合反应规律,又遵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所以选项规则,所以选项D D正确。正确。8.8.下表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下表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是( )A.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B.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C.C.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D.D.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20 mg/kg20 mg/kg50 mg/kg50 mg/kg【解析解析】选选A A。由食用方
13、法结合类比。由食用方法结合类比KClOKClO3 3受热易分解,受热易分解,碘酸钾受热也易分解,碘酸钾受热也易分解,A A选项正确;若碘酸钾可氧化氯选项正确;若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则食盐中不可能加入碘酸钾,化钠,则食盐中不可能加入碘酸钾,B B选项错误;淀粉选项错误;淀粉只能用来检验碘单质,而不能用来检验化合态的碘,只能用来检验碘单质,而不能用来检验化合态的碘,C C选项错误;从表中可知,食用碘盐中碘的含量为选项错误;从表中可知,食用碘盐中碘的含量为(35(3515) mg/kg15) mg/kg,而不是碘酸钾的含量,而不是碘酸钾的含量,D D选项错误。选项错误。9.9.已知已知KMnOKMn
14、O4 4与浓与浓HClHCl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Cl2 2。若用下图。若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错误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错误的是(的是( )A.A.只有和处只有和处 B.B.只有处只有处C.C.只有和处只有和处 D.D.只有处只有处【解析解析】选选D D。处。处ClCl2 2与与NaOHNaOH溶液发生反应,应该用饱溶液发生反应,应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和食盐水除去ClCl2 2中的中的HClHCl气体;处短管进气,无法使气体;处短管
15、进气,无法使气体排出,瓶内压强增大,易出危险。导气管应该是长气体排出,瓶内压强增大,易出危险。导气管应该是长管进,短管出;处试管封闭,气体不能进入试管,且管进,短管出;处试管封闭,气体不能进入试管,且金属和金属和ClCl2 2在常温下不反应,应该加一个酒精灯。在常温下不反应,应该加一个酒精灯。10.10.我国青海湖地区素有我国青海湖地区素有“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冬天捞碱”之说。之说。其中捞出的碱主要是碳酸钠和少量氯化钠的混合物。某其中捞出的碱主要是碳酸钠和少量氯化钠的混合物。某同学以捞出的碱作为样品,并用下图装置对样品进行分同学以捞出的碱作为样品,并用下图装置对样品进行分析,根据量瓶中
16、收集到的液体的体积来计算样品中碳酸析,根据量瓶中收集到的液体的体积来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下列装置中正确的是(钠的含量,下列装置中正确的是( )【解析解析】选选B B。制备。制备COCO2 2气体时若选用盐酸,则所得到的气体时若选用盐酸,则所得到的气体中含有气体中含有HClHCl气体,必须除去,而实验装置中无除杂气体,必须除去,而实验装置中无除杂装置,所以应该选用硫酸,排除装置,所以应该选用硫酸,排除A A和和C C;COCO2 2气体溶于水气体溶于水和饱和和饱和NaNa2 2COCO3 3溶液反应,而在饱和溶液反应,而在饱和NaHCONaHCO3 3溶液中的溶解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小,所以可以
17、采用排饱和度最小,所以可以采用排饱和NaHCONaHCO3 3溶液的方法收集溶液的方法收集COCO2 2气体,也可以排除气体,也可以排除A A和和C C;用排液体法收集气体时,为了;用排液体法收集气体时,为了保证液体顺利被压出,必须是短导气管为进气口,长导保证液体顺利被压出,必须是短导气管为进气口,长导气管为出气口,排除气管为出气口,排除D D。11.11.(20102010宁波高一检测)在宁波高一检测)在Zn+NHZn+NH4 4NONO3 3+2HNO+2HNO3 3 =ZnZn(NONO3 3)2 2+N+N2 2+3H+3H2 2O O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锌和被还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锌
18、和被还原的硝酸根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原的硝酸根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3 B.11A.13 B.11C.12 D.31C.12 D.31【解析解析】选选B B。写出离子方程式,看反应本质:。写出离子方程式,看反应本质:Zn+NHZn+NH4 4+ +NO+NO3 3- -+2H+2H+ + =ZnZn2+2+N+N2 2+3H+3H2 2O O,可直接知道:选项为,可直接知道:选项为B B。或观察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或观察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3 3个个NONO3 3- -,反应后剩余,反应后剩余2 2个个NONO3 3- -,所以只有,所以只有1 1个个NONO3 3- -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19、参加氧化还原反应。12.12.有一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有一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KOHKOH固体,经分析测固体,经分析测知其含水知其含水2.8%2.8%、含、含K K2 2COCO3 3 37.3% 37.3%。取。取1 g1 g该样品投入该样品投入25 mL 25 mL 2 mol/L2 mol/L的盐酸中后,多余的盐酸用的盐酸中后,多余的盐酸用1.0 mol/L KOH1.0 mol/L KOH溶液溶液30.8 mL30.8 mL恰好完全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恰好完全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 ( )A.1 g B.3.725 gA.1 g B.3.725 gC.0.
20、797 g D.2.836 gC.0.797 g D.2.836 g【解析解析】选选B B。本题化学反应复杂,数字处理繁琐,但。本题化学反应复杂,数字处理繁琐,但若根据若根据ClCl- -守恒,便可以看出:蒸发溶液所得守恒,便可以看出:蒸发溶液所得KClKCl固体中固体中的的ClCl- -,全部来自盐酸中的,全部来自盐酸中的ClCl- -,即:生成的,即:生成的n n(KClKCl)n n(HClHCl)。)。m m(KClKCl)0.025 L0.025 L2 mol/L2 mol/L74.5 g/mol74.5 g/mol3.725 g3.725 g。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二、非选择题(本
21、题包括4 4个小题,共个小题,共5252分)分)13.13.(1212分)(分)(20102010浦东新区高一检测)海带具有从浦东新区高一检测)海带具有从海水中富集碘的能力,下面是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流海水中富集碘的能力,下面是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流程:程:(1 1)步骤)步骤c c的操作方法是的操作方法是_;除漏斗、烧杯外,;除漏斗、烧杯外,还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还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_。(2 2)步骤)步骤d d所得溶液的颜色为所得溶液的颜色为_,反应的离子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程式为_。(3 3)步骤)步骤e e中加入中加入CClCCl4 4振荡、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振荡、静置后,液体
22、分为两层,上层液体呈上层液体呈_色,下层液体呈色,下层液体呈_色;步骤色;步骤e e的操的操作方法是作方法是_,所用的主要实验仪器是,所用的主要实验仪器是_。【解析解析】从干海带中提取碘,先要将干海带灼烧灰化,从干海带中提取碘,先要将干海带灼烧灰化,再将海带灰溶于水,使再将海带灰溶于水,使I I- -进入溶液中,然后过滤(还需进入溶液中,然后过滤(还需要玻璃棒引流),向滤液中通入要玻璃棒引流),向滤液中通入ClCl2 2将将I I- -氧化成氧化成I I2 2。向碘。向碘水中加有机溶剂萃取分液(用分液漏斗),得到水中加有机溶剂萃取分液(用分液漏斗),得到I I2 2的有的有机溶剂溶液,然后利用
23、有机溶剂的挥发性(沸点低)通机溶剂溶液,然后利用有机溶剂的挥发性(沸点低)通过蒸馏的方法将有机溶剂除去。过蒸馏的方法将有机溶剂除去。CClCCl4 4的密度比水的大,的密度比水的大,所以下层液体为紫红色的所以下层液体为紫红色的I I2 2的的CClCCl4 4溶液,上层液体为几溶液,上层液体为几乎无色的水。乎无色的水。答案:答案:(1 1)过滤)过滤 玻璃棒玻璃棒(2 2)黄(棕)色)黄(棕)色 ClCl2 2+2I+2I- - =2Cl2Cl- -+I+I2 2(3 3)无)无 紫红紫红 萃取或分液萃取或分液 分液漏斗分液漏斗14.14.(1212分)从海水中可提取各种化工产品,下图是工分)
24、从海水中可提取各种化工产品,下图是工业上对海水的一种综合利用的流程图:业上对海水的一种综合利用的流程图:(1 1)上述流程图步骤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上述流程图步骤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是_(填序号);(填序号);(2 2)若粗盐中仅含有)若粗盐中仅含有CaCa2+2+、MgMg2+2+两种杂质离子。精制提两种杂质离子。精制提纯时,备用的除杂试剂有:纯时,备用的除杂试剂有:(A.A.盐酸、盐酸、B.NaB.Na2 2COCO3 3溶液、溶液、C.NaOHC.NaOH溶液)。请你正确排溶液)。请你正确排列加入的顺序:列加入的顺序:(_)、()、(_)、()、(_)(填编号);(填编号);(3
25、 3)用如图电解饱和食盐水,石墨棒上产生的气体为)用如图电解饱和食盐水,石墨棒上产生的气体为ClCl2 2;在铁棒周围的溶液里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在铁棒周围的溶液里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成_色;色;(4 4)在盛有)在盛有MgMg(OHOH)2 2固体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盐酸,固体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盐酸,待固体全部溶解后,要从溶液中获取待固体全部溶解后,要从溶液中获取MgClMgCl2 26H6H2 2O O晶体,晶体,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填编号)。(填编号)。A.A.蒸馏蒸馏 B.B.蒸发蒸发C.C.冷却结晶冷却结晶 D.D.晶体灼烧晶体灼烧【解析解析
26、】各步骤的原理及发生的反应如下表:各步骤的原理及发生的反应如下表:(3 3)铁棒作阴极,其电极反应为:)铁棒作阴极,其电极反应为:2H2H2 2O+2eO+2e- - =H H2 2+2OH+2OH- -,溶液产生,溶液产生OHOH-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蓝。(4 4)因为)因为MgClMgCl2 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从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从MgClMgCl2 2溶液中获取溶液中获取MgClMgCl2 26H6H2 2O O晶体,可以先将溶液加热晶体,可以先将溶液加热浓缩,制成热的浓缩,制成热的MgClMgCl2 2饱和溶液,然后
27、冷却结晶,过滤饱和溶液,然后冷却结晶,过滤即得即得MgClMgCl2 26H6H2 2O O晶体。晶体。答案:答案:(1 1) (2 2)B C AB C A(3 3)蓝)蓝 (4 4)B B、C C15.15.(1414分)物质分)物质A A有以下转化关系:有以下转化关系:根据上图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用化学式表示)根据上图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用化学式表示)(1 1)A A是是_,B B是是_,C C是是_,X X粉末是粉末是_。(2 2)确认)确认A A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_。(3 3)写出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方程式_。(4 4)写出反应)写出
28、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离子方程式_。(5 5)若参加反应的)若参加反应的A A的质量为的质量为39 g39 g,则消耗,则消耗COCO2 2的体积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标准状况下)为_L_L,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物质的量为_mol_mol。【解析】【解析】能够和能够和COCO2 2反应的淡黄色粉末一定是反应的淡黄色粉末一定是NaNa2 2O O2 2,由,由此可以确定此可以确定A A是是NaNa2 2O O2 2,B B是是O O2 2,C C是是NaNa2 2COCO3 3;中学阶段所学;中学阶段所学过的蓝色沉淀只有过的蓝色沉淀只有CuCu(OHOH)2 2,所
29、以黑色固体和浓硫酸,所以黑色固体和浓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应为反应生成蓝色溶液应为CuSOCuSO4 4,黑色固体应为,黑色固体应为CuOCuO,X X粉粉末是末是CuCu,无色溶液为,无色溶液为NaOHNaOH。答案:答案:(1 1)NaNa2 2O O2 2 O O2 2 NaNa2 2COCO3 3 CuCu(2 2)焰色反应)焰色反应(3 3)2Na2Na2 2O O2 2+2CO+2CO2 2 = 2Na2Na2 2COCO3 3+O+O2 2(4 4)CuCu2+2+2OH+2OH- - = Cu Cu(OHOH)2 2(5 5)11.2 0.511.2 0.516.16.(1414
30、分)(分)(20102010连云港高一检测)某学生设计如连云港高一检测)某学生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1)在)在A A装置中用固体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装置中用固体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反应原理为:制取氯气,反应原理为:MnOMnO2 2+4HCl(+4HCl(浓)浓) MnClMnCl2 2+Cl+Cl2 2+2H+2H2 2O O请在该反应方程式中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并指出请在该反应方程式中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为氧化剂为_,还原剂为,还原剂为_。(2 2)漂白粉将在)漂白粉将在U 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_。(3 3)C C装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持续维护承诺函9篇范文
- 2025年制造业高端装备研发能力考核试卷-机器人与自动化医疗手术机器人避障算法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练习练习题(详解)
- 2.2025年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继续教育云原生架构设计与优化之云原生环境下深度学习模型部署优化考核试卷
- 2025年房地产项目土地闲置处置法律实务考核试卷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平面镜成像》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在动手体验的过程中领悟概念的本质
- 开放题在小学数学“学讲”课堂的教学实践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专题练习试题(含详细解析)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反射》专题攻克试卷(含答案解析)
- 老年人安全知识宣传方案
- 沉香合作协议合同范例
- 象棋入门课件教学
- 街道办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学生外出安全协议书模板学生外出安全协议书
- 初中班会 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宣传介绍主题班会 课件
- 锅炉使用单位安全员题库
- 五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
- 医院培训课件:《中医拔罐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
- FZT 73012-2017 文胸行业标准
- 新概念第二册课文和单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