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8全国生猪市场走势报告报告提纲:一、 疫病预警疫病形势:心理影响大于生产影响 猪价狂飚的罪魁祸首二、 盈利周期预警:一个新的超高、超长盈利期已经到来三、猪价预警活猪价格:2006年11月份便进入“正红色”预警区猪肉价格:活猪涨价及时跟进 活猪跌价并未紧跟仔猪价格:“+黄色”二元母猪价格:启动较晚四、生产预警生猪存栏指数:先降后升 母猪存栏恢复母猪存栏指数:2007年下半年母猪存栏快速恢复母猪补栏指数:2008年、2009年生猪存栏结构变化的源头生猪补栏指数:仔猪远比母猪抢手五、供求预警供应指数:生猪存栏的增长并不意味的供应的增加需求指数:猪价的狂飙动力主要来自于供应而非需求六、2008年
2、生猪市场预警及应对预案母猪存栏变化预测生猪存栏变化预测生猪需求形势预测应对预案2007年全国生猪市场经历了历史上价格上涨速度最快、幅度最大的涨价。尤其是5月份后,全国各地活猪价格屡创新高,不仅带动养殖盈利水平不断上升,而且由于生猪短缺,导致禽蛋、禽肉、牛羊肉、蔬菜等需求增加,从而带动了整个食品体系的价格上涨,CPI指数屡创新高,给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压力,通货膨胀风险增大。随着猪价上涨带来的影响逐步扩大,经济学界、各大媒体甚至整个社会都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养猪业。国务院、农业部、商务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纷纷出台包括“补贴、保险、贷款”等各个方面的政策措施推动养猪生产,希望通过宏观调控平抑居
3、高不下的猪价。然而猪价仍保持高位运行,且有进一步上涨的势头。本报告将从盈利周期、价格走势、饲料市场形势变化、政策影响、疫病情况、存栏结构变化等方面展开对2007年全国生猪市场的分析。一、 疫病预警疫病形势:心理影响大于生产影响 猪价狂飚的罪魁祸首2007年国内部分地区虽仍有猪高热病发生,但其对生猪生产产生的实际影响较2006年下半年要小许多。多数月份疫病影响级别为“2”。根据对不同时期生猪疫病的调查评估可知,2006年4月份开始的高致病性蓝耳病对养猪业的影响深远,而且疫情最为严重、对养猪生产造成的损害最为严重的时期是在2006年6月-2007年2月。最初的2006年5、6月份,疫病从江西、湖南
4、等地向周围各省传播,2006年10月份左右传至河南、山东、河北等华北地区,随即年底传至东北。至2007年5月份,多数地区已经发生多轮疫情。疫病所过之处,生猪存栏大幅下降,养殖户/场损失惨重。2007年5月份以来的猪价大幅飙升,其最为主要的因素就在于疫病导致大量的猪只死亡,存栏大幅下降,生猪供应近乎断档。然而疫病所带来的直接死亡头数虽然较2006年下降许多,但其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却非常深远。不少扛过来的养殖户至今对2006年的疫情如“杯弓蛇影”一般,忌惮于疫病的“淫威”,迟迟不敢补栏。补栏的长时间低迷,导致生猪存栏持续下降,并最终引发了2007年5月份开始的猪价狂飚。二、 盈利周期预警:一个新的超
5、高、超长盈利期已经到参考图,以猪料比价、猪粮比价衡量养猪盈利水平,2007年全年养猪盈利居处于历史罕见的高度。除2、3、4月份其他9个月均处于“正红色预警区”、超高盈利。这远远超过了生猪市场进入市场经济以来所有超高盈利时间的总和。一个新的超高、超长盈利期已经到来。如图,2005年10月份后生猪市场进入亏损期,2006年4月份进入深度亏损,并持续4个月之久,这期间大量的散养户因无力承受亏损而淘汰、宰杀母猪,退出养猪业,这为今年猪价的大幅上涨埋下了第一个“祸根”。8月份后进入盈利期,并快速上涨。2007年1月份猪料比价以5.16打破2004年9月份创造的最高值5.06,此时已经折射出生猪存栏不足的
6、现实。之后随着猪价下跌、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盈利有所回落,但生猪存栏持续下降。在猪肉需求淡季的5月份,猪价开始近乎90度的直线上涨,猪料比价、猪粮比价重返超高盈利,并屡创新高,8月份达到了历史罕见的6.58和8.60,创造新的历史最高纪录。8月份后,随着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短暂回落,但入冬之后,随着需求旺季的到来,再创新高的可能性增大。三、猪价预警活猪价格:2006年11月份便进入“正红色”预警区2007年全国活猪平均价格开始大幅上涨,同时也是同比上涨幅度最大的是5-8月份。8月份达历史最高价14.27元/公斤,广东、上海等部分地区甚至达到17元/公斤。2006年11月份全国活猪平均价格
7、便进入“正红色”预警区,早于猪料比价和猪粮比价两个月,说明猪价的上涨并未随即带动盈利的上涨,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养殖的成本。但另一方面折射出生猪存栏、供应的不足已经开始显现,提前为2007年的上涨拉响了警报。猪肉价格:活猪涨价及时跟进 活猪跌价并未紧跟2007年各月全国猪肉平均价格涨幅要低于活猪和仔猪价格,说明猪肉价格相对于活猪和仔猪价格要更加稳定。猪肉价格在2006年12月进入“正红色”预警区,晚于活猪价格1个月。同时需要关注的是,在2006年上半年的亏损期,活猪价格和仔猪价格分别有2个月和4个月处于“负红色”预警区,而猪肉价格则没有一个月跌进“负红色”预警区,而且仅有4个月处于“
8、负黄色”预警区。这说明在活猪价格上涨时,猪肉价格及时跟进,而在活猪价格下跌时,猪肉价格却并未紧跟。仔猪价格:“+黄色”2007年各月仔猪价格的同比涨幅要远远高于活猪价格的涨幅,其中,5月份至今同比涨幅均在1倍以上,8月份接近2倍。广东、湖南、浙江、福建、湖北、河南等多个地方仔猪价格甚至涨至600元/头以上。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去年同期行情低迷,仔猪价格过低;二、5月份开始,活猪价、盈利水平的大幅飚涨点燃了与育肥猪养殖户的补栏热情,纷纷寻求仔猪,仔猪需求过旺;三、能繁母猪存栏量和仔猪成活率均较低,导致仔猪供应紧张。需要关注的是,全国仔猪平均价格进入“正红色”预警区的时间是2007年4月份,较活
9、猪价格晚了近半年的时间,较盈利周期晚了3个月。这充分反映出,仔猪的补栏在2007年4月份之前仍处于低迷状态,尽管盈利已经进入超高盈利期,但补栏却未能及时跟进。据调查,原因主要来自于2006年5月份开始的高热病疫情除了重创生猪生产和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外,还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恐惧。再好的行情,一场疫病同样可以使其倾家荡产。仔猪的补栏未能及时跟进同时影响到了母猪的补栏,而母猪是生猪生产的发动机,因此,并不难解释5月份至今猪价为何会屡创新高。5月份后,仔猪补栏开始进入积极状态并持续至今,由此可判断,母猪存栏量的低谷和“拐点”应该是在5-8月份之间。二元母猪价格:启动较晚母猪是生猪生产的根本,而母猪
10、存栏量的变化首先反映在二元母猪的价格上。不难看出,尽管2006年下半年,猪价的回升带动了二元母猪价格的恢复,但2007年5月以前,多数地区仍是长期维持在1200元/头左右或以下。母猪价格真正开始上涨基本同步于仔猪价格,也是在2007年5月分前后开始启动。因此,2007年5月份开始的猪价狂飚的真正根源也就不难找到了。四、生产预警生猪存栏指数:先降后升 母猪存栏恢复毫无疑问,猪价的狂飙是供求关系变化的结果,因此,业内人士普遍关注有关生猪存栏、出栏的数据。然而这些数据有时并未遵循供求决定价格的经济学规律。因此,我们通过价格反映供求关系倒推,得出理论上的数据,然后经过市场的变化来验证、调整这些数据。由
11、此,参考存栏指数变化趋势图,可知,生猪存栏的最低点亦即拐点在2007年的5月份前后,低于正常水平20%以上。据调查,部分地区甚至下降50%以上。其主要原因在于,5月份以前,猪价的相对疲软,以及高热病的余威仍在,多数养殖户不敢轻易补栏。导致生猪“只出不进”,存栏持续下降。2007年5月份后,猪价开始大幅上涨,高热病影响有所减弱,在高利润的驱使下,补栏开始。但需要关注的是,2007年5月份后的存栏增长主要是靠母猪存栏的增长来拉动的。因此,其增长幅度有限,总存栏的增长速度缓慢。预计,2007年年底,总存栏的水平仍低于2006年同期。母猪存栏指数:2007年下半年母猪存栏快速恢复参考图,母猪存栏的拐点
12、亦出现在2007年5月份前后。但由于5月份开始的猪价狂飚导致价格屡创新高,以及政策的极大支持,使得养殖积极性快速增强。因此,母猪的存栏增长速度要比生猪存栏增长速度要快,幅度要大。但由于之前母猪存栏水平历史罕见低点,因此,2007年下半年的母猪补栏仍是处于“填坑”阶段,离正常的存栏水平仍有一定距离。其主要原因在于:之前大量退出的散养户鲜有“回头”的,疫病彻底打垮了他们对养猪的信心;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利益得到保障的同时,劳动力价值快速提升,导致“养猪”与“打工”相比,吸引力明显下降;扛过来的规模养殖户对补栏较为审慎,不敢轻易大量补栏。因此尽管2007年下半年母猪存栏恢复性增长,但要想恢复至正常
13、水平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母猪补栏指数:2008年、2009年生猪存栏结构变化的源头母猪作为生猪生产的发动机,其补栏积极性的变化是生猪总存栏变化的源头。由图可知,2006年全年都处于“正常”以下,长期低迷、半停滞、停滞。尽管2006年下半年开始猪价迅速回升,但由于疫病影响,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仍较低迷,并延续至2007年。5月份开始的猪价狂飚带动了养殖户补栏积极性的提高。经过猪价一次次的创新高,养殖户看到了行情短期内难以下跌,于是在多项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母猪的补栏逐渐进入“非常积极”,并与年底进入“旺热”。2007年下半年母猪的补栏将为判断2008年甚至2009年生猪存栏结构的变化提供重要参考。生猪
14、补栏指数:仔猪远比母猪抢手生猪价格的高低首先反映在养殖盈利上,养殖户通过核算盈利的变化决定选择补栏生猪还是补栏母猪。2006年上半年,受猪价和盈利影响,生猪补栏长期低迷。但与母猪补栏不同的是,随着2006年下半年猪价的迅速回升,但有迫于疫病的“淫威”,多数养殖户选择了周期较短的补栏仔猪,而放弃了周期较长、风险较大的补栏母猪。因此,2007年开始,仔猪补栏便先于母猪补栏2-4个月进入“积极”、“非常积极”状态,并充分表现在仔猪价格上。由于此时母猪存栏处于历史低点,而多数养殖户仅关注短期利益,选择见效较快的补栏仔猪,不补栏母猪,导致仔猪的供应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据调查,5月份开始,广东、浙江、福建等
15、部分省份仔猪价格冲至600元/头的历史高位。这充分验证了我们对生猪、母猪补栏积极性以及存栏结构的变化的判断。五、供求预警供应指数:生猪存栏的增长并不意味的供应的增加2007年猪价的持续飙升带动了生猪存栏、母猪存栏出现拐点,并开始逐渐回升。但生猪存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生猪供应的增加。道理很简单,生猪存栏的动力来自于母猪,而非商品猪。母猪存栏的增长传到至生猪供应的增长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因此2007年猪价全年飘红、屡创新高,所折射出的正是生猪供应的不足,甚至可以说是严重短缺。预计5月份后的生猪供应指数在75左右,低于正常水平1/4。据调查,多数地区的供应相对于正常水平下降的幅度要远远大于25%。因此
16、,猪价的狂飙在“情理之中”。需求指数:猪价的狂飙动力主要来自于供应而非需求众所周知,夏季是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种食物大量上市的季节。人们可以根据“物美价廉”的需求原则选择合理的饮食结构。猪肉价格高,就可以有大量的其它食品需苏替代。然而,2007年的猪价狂飚事件正是在5月份开始拉开序幕的。此时的肉类需求本来就是淡季,而且可替代的蔬菜等其它食品诸多。在此背景下猪价仍高歌猛进,屡创新高,充分说明供求缺口巨大,而且涨价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供应不足,而非需求旺盛。参考图,2007年4月份开始猪肉需求大幅度下降,最低点低于平均水平至少10%。其主要原因除了需求淡季、替代效应外,猪肉的高价本身就可以刺激需求萎
17、缩。8月份之后需求的回升主要来自于入秋、冬后,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下市,可供选择的食物种类下降,因此,即使猪价高,需求仍较夏季增长不少。在此背景下,供应不能快速增加的话,势必会导致猪价的再攀新高。因此,从需求的角度看,2007年的8月份不会是猪价的最高点,猪价的最高点应该在需求的最高点“春节”前后。六、2008年生猪市场预警及应对预案母猪存栏变化预测:后市生猪存栏的变化形势直接受前期母猪的补栏情况影响。从补充后备母猪到母猪所产第一窝猪育肥上市,至少需要:4个月体成熟+妊娠期114天+150天出栏,共12个月的时间。因此,2008年生猪的存栏变化主要取决于2007年母猪的补栏、存栏变化情况。根据上
18、文对母猪、生猪补栏积极性及存栏结构变化的分析验证,母猪存栏的最低谷、拐点预计在2007年的5-8月份,最低点母猪存栏水平远低于正常水平。5月份过后,母猪补栏积极,开始快速恢复,但由于前期母猪存栏下降幅度较大,2007年年底母猪存栏虽有恢复,但若恢复至正常水平仍需一定时间。假如母猪补栏保持2007年底的势头,预计母猪存栏量将在2008年的5月份前后恢复至正常水平。2005年5月2007年10月全国母猪存栏变化趋势指数模拟图其原因主要有: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外出打工与养猪相比更加具有诱惑力。目前,超高盈利下仅有不到30%的散养户重新回来养猪,已经充分说明这一点。这与过去相比,补栏增加的根本
19、动力减少了许多。二、外界投资更加理性,2005年猪价高峰时,大量的外界资本进入养猪业,但经过了2006年上半年的亏损和疫病之后,“前车之鉴”使得愿意投资养猪的外界资本减少。三、现有规模养殖户/场扩大规模较为谨慎,而散养户退出所留下的空缺恰恰需要规模养殖户/场来补,这就会使得补栏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猪存栏变化预测:通过母猪存栏的变化分析,既然母猪存栏的拐点在2007年的5-8月份,那么根据生产周期推算,2008年5-8月份前,生猪的供应都难以有实质性的增长。2008年下半年生猪供应将会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由于母猪存栏预计2008年5月份前后才能达到正常水平,那么生猪供应的“饱和状态”预计应该在
20、2009年初之后才会出现。生猪需求形势预测:由于2008年上半年生猪的供应很难有实质性的增长,那么这期间需求的变化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猪价的高低。2008年的1、2月份,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前后,猪肉的需求将达到全年的最高峰,较2007年8月份至少增加1/3,而生猪供应很难增加。届时,包括湖南、河南、湖北等主产省在内的产区将变成最大的销区,全国市场生猪供应将再次面临眼决考验。因此,2008年1、2月份,各省“抢猪”的现象将变得普遍现象,猪价创造新的历史最高纪录的可能性在80%以上。广东部分地区活猪收购价18元/公斤的价位有可能被轻松打破。2008年2月份春节过后,需求的回落将有效缓解生猪供应压力,猪价将开始逐渐回落。但由于2008年6月份生猪存栏难有实质增强,而多数地区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并未到上市时间,因此,需求回落幅度有限。猪价仍将保持在一定的高位震荡。2008年5、6月份前后全国各地进入夏季,大量农产品的开始上市,同时,前期的母猪补栏将在此时首次反映到生猪出栏上,供应将开始有较大的增加,猪价将保持下滑势头。2008年9月份前后,生猪出栏的持续增加将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AI编程师专业技能提升指南与模拟考试题目
- 2025年铜压延加工材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办公商业空间设计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浮子水管倾斜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抗震支架讲解课件
- 第3章 位置与坐标 单元测试(含答案)北师大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 册
- 小学化学知识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涡轮螺桨发动机合作协议书
- 抗洪抢险知识培训课件
- 减数分裂题库及答案
- TCCEAS001-202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 《循证医学》病因和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评价和应用
- 钢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
- 拌料作业指导书
- 医师执业注册变更聘用证明
- (本科)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十一章教学课件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全套教学课件
-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件--钢梁承载力计算原理
-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一课图形创意与联想|冀教版共15张PPT
-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