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对一年级行为习惯培养的几点感受_第1页
2019年对一年级行为习惯培养的几点感受_第2页
2019年对一年级行为习惯培养的几点感受_第3页
2019年对一年级行为习惯培养的几点感受_第4页
2019年对一年级行为习惯培养的几点感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对一年级行为习惯培养的几点感受时间过的真快,从刚接手一年级到现在都一年多了.在这一年里,我和我的孩子们朝夕相处,从刚刚的无从下手到现在,中间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但看着孩子们一点点的进步,那种感觉真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下面我就结合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首先,一年级新生刚踏进校门,无论其生理、心理,还是生活、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他们对新生活感到十分的新鲜和渴望;另一方面又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孤独无助的感觉常会伴其左右.因此,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激发新生对新生活的憧憬,正确引导和评价他们的言行,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一年的教育实践

2、,我感受颇多,下面就针对一年级行为习惯的培养谈谈自己的感受:1、教师必须正确的引导学校对入学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是全方位的,除了日常行为,如坐、立、行、排队、文明礼貌等方面的常规教育外,还应注意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的养成教育.但是,这些规矩和要求,要想让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一下子就记住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所讲述的道理和标准要琅琅上口,简单易懂易记.儿歌、游戏等形式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例如:立正时,让学生背:“两脚并并拢,中指贴裤缝.两眼看前方,抬头挺起胸.上课时,让学生记住: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拿出书和笔,放到课桌上,眼睛看前方,坐正不乱晃.抬头挺胸膛,专心来听讲这样学生轻轻松

3、松地就可以掌握.这些方法都非常实用,我平时就应用在自己数学课堂和体育课上,收益匪浅.到现在我的孩子们都还记得上期的一些口令和儿歌.2、教师必须做好表率低年级儿童的模仿性很强.可以说教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教师良好的言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整个行为练习和习惯养成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人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就是指教师要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必须先做到.上课起立时,教师标准的站姿,就是无声的命令;下课后,教师俯身捡纸,就是最好的典范.对学生好的行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热情洋溢的话语,一个亲昵的动作,一个微笑,都能对学生起到鼓励和典范的作用.因

4、此,我在平时的班级治理和教学中,特别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切要学生做到的,我必须自己先做到,并且要做好.由于我知道无时无刻都有35双眼睛看着自己,监督着自己.3、对于学生的日常练习应当循序渐进平时学生的日常目标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由易到难.把握好练习的层次,将学生应掌握的标准分解成假设干个小点,帮助学生逐渐掌握.一个规范可以分“小步子实施,一步一步地练习,使学生一步上一个台阶,逐渐适应小学生活;也可以一个月或一周抓一个练习重点,一点一点来练习,逐渐增加练习内容,将总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阶段的小目标中去实现,而且要允许学生反复.例如我对我班爱清洁讲卫生等习惯

5、的培养就是一周一个重点,并且还要多表扬,多反复,多强调.让孩子真正从内心熟悉到那些习惯的重要性,从而慢慢的让他们自觉遵守.4、教师应多表扬,少批评.每个孩子都喜欢被表扬,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这点在这一年中我感受最深.哪怕是老师小小的夸奖,他们都会乐很久,而且还会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表现自己好的一面,从而给其他的同学起到表率和监督作用.其他同学也会效仿他们的行为.这样班上的很多常规工作就治理起来很轻松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也不断的在进步了.班上的孟浩阳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刚进校的时候个人习惯和学习都比拟吃力.但我发现他比拟上进,平时就爱表扬他.他受表扬后非常的努力,把自己好的方面表现的更好,不

6、好的慢慢改正.一段时间后,他已经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了.像这样的例子,班上还很多.这正印证了一句话“孩子是夸出来的.5、教师必须狠抓平时的常规治理由于小学生的自制水平较差,他们的熟悉和行为常常会不一致.即使他们了解并熟记了各种标准和要求,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仍旧会冒头,将教师辛勤工作的成果付之一炬.这就要求教师要随时抓苗头,强化常规练习.例如,针对怎样上自习课进行的专题练习,其步骤是:首先教给学生预习和复习的方法,让学生养成先预习再上课,先复习再做作业的好习惯;其次,让学生每个准备一些课外书,养成多看书的好习惯;最后,进行模拟课堂练习,让学生从开始上课一一做作业一一自己看书一一完成作业的顺序,进

7、行“彩排,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这样反复练习,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强化了常规治理.6、教师应当及时开展各项评选竞赛活动引进鼓励机制,能激发低年级儿童的进取心.如开展“比一比,赛一赛,谁的常规做得好、“谁的红旗多等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使常规要求落实每一位学生的行动中去.这不但班级治理适合,在一年级的课堂上更能说明问题.我平时在课堂上就经常设计些小比赛,智慧闯关,接龙游戏等.学生们特别喜欢这些环节.学习了又娱乐了.以上就是我近一年对一年级行为习惯培养的一些感受.其实对一年级新生的习惯培养还有很多方法,但最重要的还是老师要从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活动,

8、让孩子真正的学好,玩好,习惯养成好.为此我将不懈的努力,争取让我班上的孩子开开心心的过好每天,让他们的笑容更灿烂.附送:2021年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新思考小学应用题解题研究及其改革开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开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运用问题解决的有关理论仔细审视近几十年来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就能产生许多新的思考,并对传统应用题教学中存在误区有更清楚的熟悉,从而促进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就应用题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与改革.一、应用题的本质:是数学习题还是数学问题?长期以来,

9、广大数学教师一般都认为应用题是提供应学生练习的一种习题,数量众多的有关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指导用书中也都持此说法,比拟有代表性的定义是:应用题就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取出来的,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习题.认为应用题的本质是一种习题.而?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把应用题确定为开展性领域中的解决问题,所谓数学中的解决问题是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方法于陌生的,新的问题情境的过程.相应地,新教材中已经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教学的章节,这就对我们教师头脑中长期存在的对应用题的传统熟悉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认为,应用题的内涵应该是:从社会实际中提取出来的,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

10、作为应用题其本质首先应该是让学生解决的实际的问题,其次它才是供学生练习的数学习题.对应用题的熟悉我们应该充分认清其问题和习题的两方面性质,对于同一类的应用题,就从未学过的学生而言是其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对于学过同类题目的学生来说只是做练习学生做练习的水平不能等同于其解决问题的水平.于是,学生解容许用题的过程首先应该是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其次才是摹仿练习的过程.所以,应用题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属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这样,应用题教学的目的就应该是开展学生思维水平,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只有正确熟悉应用题的概念内涵,才能

11、有助于我们科学开展应用题教学不断提升应用题教学质量.二、应用题的呈现方式:是单一文字表达还是形式多样出现?传统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存在着许多缺乏,主要表现为:形式比拟单一,大多为文字表达的;结构比拟简单,总是假设干个条件加一个问题,所有的条件用上后正好解答出问题;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明显的人为编拟的痕迹;解题的技巧性较强,对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类比,推理等思维水平帮助不大.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教学,应用题的呈现要更加贴近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应该努力实现应用题呈现形式的多样化,除文字表达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增加有多余条件和开放性的问题,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

12、味的和具有探索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以凸显应用题的问题特征,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在这方面,新教材和目前的许多应用题练习都作了有益的尝试,这里不再重复.需要指出的是今后重点应增加这样三类数学问题:(1)规律探索题,此类问题中隐含着某个数学规律,可由学生通过观察,比拟,分析,归纳找出规律后得到解决,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如:用25.12厘米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2)思路开放题.专指解题思路开放,答案不唯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应用题.如:张叔叔买0.6元和0.8元的邮票15张

13、,需要付出多少元?(3)实践运用题.就是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如让学生量出某个房间地面的长和宽算出面积,再了解一下地砖的规格,算出给这个房间铺上地砖的块数;又如,将2万元钱存入银行三年,请你选择利息最多的方法等.三、应用题的教学方式:是机械形式练习还是科学开放施教?应用题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也存在着许多缺乏之处,具体表现为:1,划分类型.按不同的标准,把应用题划分为各种类型.如按解题的步数划分为简单应用题,两步计算应用题,多步复合应用题等;按应用题中数据的特点划分为整数应用题,小数应用题,分数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等;按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划分为一般应用题,典型应用题等.

14、2,固定解法.在给应用题划分类型后,教学中就能让学生较快地进行模式识别,根据各类应用题解法的固定套路解答.如归一应用题总是要先求单一量归一;分数应用题总是要首先确定单位1的量,再根据单位1的量未知用乘法除法,最后看比拟量与单位1的关系确定算式.3,机械练习.在典型教法和典型思路的指引下,教学中大量采用了解答应用题的根本练习,如数量关系的练习,补条件补问题的练习,画线段图的练习等.如此反复训练后,学生对所学应用题的解法掌握得十分熟练,应用题练习或测试中的正确率当然是很高的.4,呆板思路.大量重复机械的练习,除了加重学生的负担外,只能是强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常规思维,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

15、形成了不良的思维定势,其思维日益失去应有的灵活性,思维活动逐步刻板化,解题的方法根本雷同且唯一,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而当学生遇到和平时的练习类型不同的应用题时,那么往往解题思路呆板,有时还得出荒唐的结论.如熟练掌握了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后,遇到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1/2小时完成,乙队单独做要1/3小时完成,现两队合做,几小时完成这项工程?的问题时,大多数的学生列式为1+1/2+1/3,根本不考虑答案是否合理.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教学要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必须进行科学开发的教学,着重注意这样几点1.目标取向素质化.应用题教学的目标应着眼于开展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着

16、眼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水平;着眼于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的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2.教学过程科学化.应用题教学的实质是指导学生学会解决数学问题,显然应用题教学不能等同于作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说解题思路的训练.教育心理学家公认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般是:感觉到问题的存在,明确问题的各个方面.形成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方法.评价形成的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实施某种行动方针,并评判它的效用.依据这样的过程,我们认为科学的应用题教学过程应包括以下几步:向学生提供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情景呈现数学问题一学生感知数学问题情景一学生明确数学问题的各个方面审题一用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解

17、题一对各种方法进行评价及检验.据此可以逐步建立起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教学模式.在应用题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应让学生广泛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观察,猜想,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多种数学活动,提升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与分析水平,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分析的学习方式外,还应大力提倡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解应用题,使学生逐步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知识策略,不断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创新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3.解答方法多样化.与计算教学的算法多样化类似,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促成解题方法的多样化,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学生采用有创见的,自己喜欢的解题方

18、法.防止让学生机械表达算理,过于注重问题的类型和固定解法,即使是较简单的应用题,也应尽量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如教学一堆煤80吨,用去2/5,用去多少吨?这道题时,就应防止让学生表达算理:这道题要求80吨的2/5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进而列式为:80X2/5.除了这种解法,教师还应鼓励学生采用多种解法,如:80X2+5,80+5X2,80+(5+2),80+5/2,80+(1+2/5),还可以列方程解等等.四,应用题的教学评价:是片面考核还是全面评价?在应用题教学中产生前面所述种种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是:采用测试这样唯一的方式评价应用题教学的质量.由于仅把应用题当作数学习题进行教学和评价,因此,目前评价应用题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是看学生应用题测试的分数.于是常常出现这样的怪现象:不少学生应用题测试的分数挺高,但实际的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并不强,有的甚至一遇到新的问题情景就束手无策.而且这种评价方式有时甚至将学生推向了放弃思维的为难境地.有人曾经对六年级学生进行过一次测试,结合某次测试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某班有男生21人,比女生多2人.教他们数学的张老师今年多少岁?结果约80%以上的学生求出了张老师的年龄是40岁,即21-2+21=40(岁).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认为这道题是无解的,解题学生的普遍心理是:老师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