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超五类线技术标准标准书试行广东省电信公司2001年12月前言2页一、概述4页二、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6页1、 原材料6页2、 电缆结构7页3、电缆的机械性能、环境性能和平安性能11页4、 电气特性12页5、 传输特性13页6、 试验方法18页7、 标志、包装和存储20页三、安装22页四、工厂检验23页1、 由厂检验23页2、 型式检验24页3、现场检验25页附录A、B26页(超)五类线技术标准书、乙刖百(1) 本标准书依据?数字通信用实心聚烯径绝缘水平对绞电缆(报批稿)?YD/T1019-200*编写,弁参考了ISO/IEC11801:1995?信息技术-用户大楼综合布线?和ANSI/TIA/E
2、IA-568-A-5?商用楼通信布线?的有关内容.(2) 本标准书与YD/T1019-2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依据ANSI/TIA/EIA-568-A-5?商用楼通信布线?标准,对于衰减、近端串音衰减、远端串音衰减的相关指标的起始测试频率从1MHz降到0.772MHz;扩展了低频的范围.将衰减、近端串音衰减、远端串音衰减的相关指标的各频率的实测值列表注明,作为测试的标准.按国际标准将超五类线(5e)细分为两档:125MHz(5e120c)和165MHz(5e160c).修改了结构回波损耗的要求.规定了必须在护套下加上撕裂绳.本标准书从发布之日起,在广东省电信公司范围内作为设计、采购、施工和验
3、收部门的技术依据.本标准书由广东省电信公司提出弁归口.本标准书起草单位:广东省电信公司工程建设部广东省电信器材公司本标准书起草领导小组:组长:李华;副组长:王琪、陈志然;成员:陈洪、黎建华、张海明、邹远征;本标准书主要起草人:黎建华、黄广超、刘彪一、概述1、范围本标准书规定了超五类100Q数字通信用实心聚烯径绝缘水平对绞电缆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那么、包装和储运等要求.本标准书适用于超五类100.数字通信用实心聚烯径绝缘水平对绞电缆的制造、验收及使用.泡沫和泡沫皮聚烯径绝缘水平对绞电缆也可参考采用本标准书的有关条款.本标准书规定的电缆用于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中工作区通信引出端与交接间的配线架
4、之间的布线,以及住宅综合布线系统的用户通信引出端到配线架之间的布线.2、目的制定本标准书的目的在于指导广东省电信公司关于智能化小区布线系统的100Q数字通信用实心聚烯径绝缘水平对绞电缆的设计、施工及验收.3、引用标准(1) YD/T1019-200琳准?数字通信用实心聚烯径绝缘水平对绞电缆报批稿»(2) IEC/ISO标准?信息技术-用户大楼综合布线?(3) ANSI/TIA/EIA-568-A-5?商用楼通信布线?4、定义本标准书采用YD/T838.1和YD/T926.1中的定义及以下定义.4.1 传播速度相速度VelocityofpropagationPhasevelocity传
5、播速度定义为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传播速度以m/s表示.传播速度也可以用波速比表示,波速比是波在电缆中传播速度与波在自由空间传播速度之比,后者取作299792458m/s.传播速度通常由相角和角频率确定.传播速度相速度由下式确定:V P=CD/B=2兀f/B式中:f-频率,单位为Hz;V P-传播速度,单位为m/s;B-相移常数,单位为1/m;-角频率,单位为1/s.4.2 相时延(Phasedelay)相时延定义为电缆长度L与传播速度之比.相时延由下式确定:T=L/v.式中:T-相时延,单位为s;vp-传播速度,单位为m/s;L-电缆长度,单位为m4.3 相时延差偏移Differentia
6、lphasedelayskew相时延差定义为电缆中任意两线对问的相时延的差值.:、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1、原材料1.1 导体1.1.1 导体采用实心铜导体.铜导体应符合GB/T3953中TR型的软圆铜线的要求1.1.2 成品电缆上导体的断裂伸长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导体断裂伸长率导体标称直往(mm断裂件长率(%>0.5>15<0.5>10备注:导体直径应符合24#线规或上述导体标称直径的要求1.2 绝缘绝缘材料可采用实心聚烯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姓或聚全氟乙丙烯.聚烯姓绝缘材料应采用符合YD/T760规定的低密度、中密度或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低烟无卤阻燃烯始绝缘材料的
7、要求见YD/T886聚全氟乙丙烯2缘材料要求见GB/T9351绝缘应连续地挤包在导体上,其厚度应使成品电缆符合规定的性能要求.100Q电缆绝缘的最大外径不宜大于1.3mm绝缘线芯应采用颜色识别标志.绝缘线芯的颜色色序应符合2.1.2的规定,并应符合GB6995.2要求.从成品电缆上取下的绝缘的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绝缘的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指标1绝缘色迁移试验不迁移处理温度C40FEP40其他绝缘材料80±2处理时间H2412绝缘的断裂伸长率,中间值%实心聚烯姓>300LSNHP>1251FEP>2003绝缘收缩试验%<5处理温度
8、C40PP130±2HDPE115±2MDPEP100±2LDPE100±2LSNHP100±2FEP:232土2处理时间h14绝缘热老化后的卷绕试验此项在考虑中,可含删除5绝缘低温卷绕试验失效数/试样数0/106处理温度CPP1一40±2PE一55±2LSNHP一40±2FEP140±2处理时间h12、结构2.1 线对由分别称作a线和b线的两根绝缘导线均匀地绞合而成的线叫线对.为使绞合线对结构稳定,允许a线和b线的绝缘局部粘连.线对对绞节距的设计应能使成品电缆满足本标准规定的传输特性要求.2.1.1 线
9、对色序绝缘线芯应按规定的颜色色序构成线对.线对优先采用颜色色序见表3表3优先采用颜色色序线对序号标志颜色线对序号标志颜色线对序号标志颜色线对序号标志颜色线对序号标志颜色1a白蓝6a:红11a蓝黑16a黄蓝21a蓝紫b蓝:b蓝b蓝b蓝b蓝2a白橙7a橙红12a橙黑17a黄橙22a橙紫b橙b橙b橙b橙b橙3a白?|8a绿红13a绿黑18a黄1弱23a1紫b绿lb绿b绿b绿b绿4a白棕9a红命14a棕黑19a黄棕24A棕紫b棕b棕b棕b棕b棕5a白灰10a灰红15a灰黑20a黄灰25a灰紫b灰b灰b灰b灰b灰注:表中括号内的标志颜色为色环或色条的颜色.100.电缆中各线对的对绞节距38mm1线对颜色
10、色序可用表4所示的代用颜色色序表示表4100Q电缆线对的代用颜色色序线对序号标志颜色线对序号标志颜色线对序号标志颜色线对序号标志颜色线对序号标志颜色1a白6a:红11a黑16a黄21a紫b蓝二b蓝b蓝b蓝b蓝:2a白7a红12a黑17a黄22a紫b橙b橙b橙b橙b橙3a白8a红13a黑18a黄23a紫b绿b绿b绿b绿b绿4a白9a红14a黑19a黄24A紫b棕b棕b棕b棕b棕5a白10a:红15a黑20a黄25aP紫b灰b灰b灰b灰b灰a缆芯可由线对同心式绞合而成,各线对的绞合节距应各不相同;缆芯也可由假设干子单位绞合而成.b100.电缆的线对颜色色序应符合表3或表4的规定.c缆芯结构排列见附
11、录A.同心式绞合成的电缆,具线对颜色色序应符合2.1.2的规定;面对电缆A端看,线对序号从内到外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子单位序号应从内到外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d用户要求时,100.电缆的缆芯中允许同时包含有屏蔽线对组成的子单位和非屏蔽线对组成的子单位.2.1.2线对屏蔽对于100Q电缆,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线对屏蔽.当有线对屏蔽时,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进行线对屏蔽.在总屏蔽内可放置保护用包带.2.1.2.1 屏蔽由一层单面复合铝箔和一根排流线组成时.排流线为单一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a单面复合铝箔要求见YD/T818-1996的附表C,其中铝箔的厚度应不小于0.012mmb采用单面复合铝箔屏蔽时,重
12、叠率应不小于25%c排流线直径不小于0.5mm单一圆铜线应符合GB/T3953中的TR型的要求;镀锡圆铜线应符合GB/T4910中的TXR即的要求.d单面复合铝箔的金属面向内,并应与排流线相接触.2.1.2.2 屏蔽由一层编织层组成时,编织材料为单一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a单一圆铜线应符合GB/T3953中的TR型的要求;镀锡圆铜线应符合GB/T4910中的TXRH型的要求.b编织层允许单向单股断线长度不大于150mm断线端头应修剪整洁.c编织的填充系数应不小于0.41编织密度不小于65%.2.1.2.3 屏蔽由一层单面复合铝箔和一层编织层组成时,编织材料为单一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a单面复合铝箔
13、的金属面向外,并应与编织层相接触.b单面复合铝箔要求见YD/T818,其中铝箔的厚度应不小于0.012mmc单面复合铝箔的重叠率应不小于15%d单一圆铜线应符合GB/T3953中的TR型的要求;镀锡圆铜线应符合GB/T4910中的TXRH型的要求.e编织层允许单向单股断线长度不大于150mm断线端头应修剪整洁.编织的填充系数应不小于0.16编织密度不小于30%.2.2 子单位2.2.1 100.电缆的子单位由4个线对绞合而成,每个子单位应由同一型式的线对绞合而成,子单位中的线对绞合节距应各不相同.2.2.2 各子单位的线对颜色色序可以按顺序采用表3或表4规定的颜色色序.对于100.电缆,各子单
14、位中的线对也可采用表3或表4第1对到第4对的颜色色序.2.2.3 每一子单位应采用非吸湿性扎带螺旋捆扎,捆扎节距宜小于60mm当各子单位的线对颜色色序相同时,子单位扎带的标志颜色应互不相同,扎带颜色色序应符合表5的规定,扎带标志颜色色序应符合GB-6995的规定.表5子单位扎带颜色色序子单位序号扎带标志颜色子单位序号扎带标志颜色1白监6红监2白橙7红橙3白绿8红绿4白棕9红棕5白灰10红灰2.3 缆芯2.3.1 缆芯排列a缆芯可由线对同心式绞合而成,各线对的绞合节距应各不相同;缆芯也可由假设干子单位绞合而成.b100.电缆的线对颜色色序应符合表3或表4的规定.c推荐的缆芯结构排列见附录A提示的
15、附录.同心式绞合成的电缆,具线对颜色色序应符合2.1.2面向电缆A端看,线对序号应从内到外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对于子单位绞合成的电缆,子单位扎带颜色色序应符合表5的规定,子单位内各线对序号均应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子单位序号应从内到外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d用户要求时,100.电缆的缆芯中允许同时包含有屏蔽线对组成的子单位和非屏蔽线对组成的子单位.2.3.2 缆芯包带缆芯外可以包覆一层或多层适当厚度的非吸湿性包带.2.3.3 总屏蔽对于100Q电缆,可以具有或没有总屏蔽,当具有总屏蔽时,可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总屏蔽.当用户有其他要求的总屏蔽形式时,可采用其他屏蔽形式.在总屏蔽内可放置保护用包带
16、.2.3.3.1 屏蔽由一层单面复合铝箔和一根排流线组成,排流线为单一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a单面复合铝箔要求见YD/T818-1996的附录C,其中铝箔的厚度应不小于0.012mmb采用单面复合铝箔屏蔽时,重叠率应不小于25%c排流线直径应不小于0.5mm单一圆铜线应符合GB/T3953中的TR型的要求;镀锡圆铜线符合GB/T4910中的TXR即的要求.d单面复合铝箔的金属面向内,并应与排流线相接触.2.3.3.2 屏蔽由一层单面复合铝箔和一层编织层组成时.编织材料为单一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a单面复合铝箔的金属面向外,并应与编织层相接触.b单面复合铝箔要求见YD/T818,其中铝箔的厚度应不小
17、于0.012mmc单面复合铝箔的重叠率应不小于15%d单一圆铜线应符合GB/T3953中的TR型的要求;镀锡圆铜线应符合GB/T4910中的TXRH型的要求.e编织层允许单向单股断线长度不大于150mm断线端头应修剪整洁.f编织的填充系数应不小于0.16编织密度不小于30%.2.4 护套2.4.1 护套材料可采用聚氯乙烯、低烟阻燃聚氯乙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径或含氟聚合物、聚乙烯PE所选材料应使成品电缆的性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聚氢乙烯护大路材料要求不低于QB3804-1999勺H70型,其中体积电阻率及氧指数应符合YD/T818-1996的附录B要求;含氟聚合物护套材料要求见HG/T2904共2
18、7页,第10页聚乙烯PE护套材料要求见YD/T8380.22.4.2 护套应连续、均匀地包覆在缆芯上,外表应光滑平整、无孔洞、裂纹、气泡等缺陷2.4.3 护套最小厚度应符合表6或表7的要求.表6PVGLSNH的套最小厚度mm电缆直径最小平均厚度最小厚度3.48.80.580.468.910.10.690.5610.217.70.810.66注:对8对缆芯结构为2X4的非圆形电缆,缆芯等效直径=缆芯周长/兀.表7含氟聚合物护套最小厚度mm缆芯直径最小平均厚度最小厚度<6.30.200.156.48.80.250.208.912.70.330.2512.817.80.380.30注:对8对缆
19、芯结构为2X4的非圆形电缆,缆芯等效直径=缆芯周长/兀.2.4.4 电缆的最大外径应符合表8的要求.表8100Q非屏蔽线对电缆的最大外径mm称直径标称对看0.40.50.64:5.06.37.58缆芯结构为1+7一8.710.41612.0一25一15.0一2.4.5 护套下放置非吸湿性的非金属撕裂纯.2.4.6 护套颜色宜为白色或灰色,也可以是经用户和生产厂同意的其他颜色3、电缆的机械性能、环境性能和平安性能100.成品电缆的机械性能、环境性能和平安性能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100.电缆的机械性能、环境性能和平安性能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指标处理温度C处理时间h1机械性能1.1护套断裂伸长率,中间值
20、%LSNHP>125PVC>150合氟聚合物>2501.2护套抗张强度,中间值LSNHPMPa>10.0PVC>13.5合氟聚合物>20.02环境性能2.1老化后护套断裂伸长率,中间值LSNHP断裂彳申长率%>10010024X7断裂伸长率变化率30+30PVC断裂伸长率>12510024X7断裂伸长率变化率20+20含氟聚合物断裂伸长率>20023224X7断裂伸长率变化率20+202.2老化后护套抗张强度,中间值Mpa2.32.3LSNHP抗张强度>8.010024X7抗张强度变化率30+30PVC抗张强度>12.51002
21、4X7抗张强度变化率20+20含氟聚合物抗张强度>16.023224X7抗张强度变化率20+20电缆低温卷绕试验芯轴直径:电缆外径的8倍/、开裂-2042.4热冲击试验不开裂15013平安性能3.1单根电缆燃烧试验DZH13.2成束电缆燃烧试验3S33.3烟浓度LSNH印套%最小透光率>50其它护套1断裂伸长率变化率计算公式为:断裂伸长率变化率=老化前断裂伸长率一老化后断裂伸长率/老化前断裂伸长率X100%2抗张强度变化率计算公式为:抗张强度变化率=老化前抗张强度一老化后抗张强度/老化前抗张强度X100%只对低烟无卤聚烯煌绝缘或聚全氟乙丙烯绝缘的电缆进行.4、电气特性100Q电缆的
22、电气特性应符合表10的规定表10100Q电缆的电气特性20C序号工程名称单位要求长度换算关系0.05cm0.06cm1单根导体直流电阻,最大值/100m19.506.58实测值/L12线对直流电阻不平衡,最大值%2.53介电强度2dckV1min2s导体间M.02.5导体与屏蔽间32.56.3线对屏蔽与屏蔽间31.02.54绝缘电阻最小值MQkm实测值XL每根导线对其余线心与屏敝间的纳缘电阻PEPPB<FEPW50005000LSNHP色缘1500线对屏蔽间及与总屏蔽间31505工作电容,最大值Nf/100m实测值/L电缆类别3类6.65类5.46线对对地电容不平衡最大值3Pf/100m
23、330实测值/L7*转移阻抗,最大值3MQ/m一频率1MHz50频率10MHz:1008绝缘线芯断线、混线不断线、不混线9屏蔽连续性3在电气上连续1表中L为电缆的实际长度.2可以使用交流电压进行试验,其值为直流电压值除以1.5.3当屏蔽不存在时,不进行该项试验.4第7项应用于屏蔽电缆5、传输特性5.1 传播相速度1相时延-100Q电缆的最大相时延和最小传播相速度应符合表11的规定表11100Q电缆的最小传播相速度频率(MHZ最大相时延ns/100m最小传播速度m/s15700.585c105450.611c1005380.620c2005360.622c注:c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2
24、99,792458m/s相时延差100Q电缆规定的最高频率的整个频带内,电缆内任何两个线对间的最大相时延差应不超过45ns/100nrb5.2 衰减(1) 100.电缆的衰减在温度20c时测量或校正到20c时,从0.772MHzBJ电缆类别规定的最高频率的整个频带内,任一线对的衰减值af应小于或等于表12中相应公式确定的数值以向上为正方向.电缆衰减温度系数由生产厂提供.表12A100.电缆的衰减20C电缆类别频率f(MHZ衰减(dB)5类、5e类导体标称直径0.5mm0.772100a=1.967Xf1/2+0.023Xf+0.050/f1/2注:a电缆衰减值,单位dB/100ml有些电缆在温
25、度40c60c时,其衰减温度系数可达0.4%C.在电缆可能承受较高温度的场合,宜选用衰减温度系数较小的电缆.100a电缆衰减的工程设计用参考值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表12B20c时白衰减(dB/100m)频率(MHz)电缆类别5类5e类5e(125)5e(165)0.7721.81.81.81.812.12.12.12.144.34.14.14.185.785.765.765.76106.66.56.56.5168.28.28.28.2209.29.39.39.32510.4510.4210.4210.4231.2511.811.711.711.762.517.117.017.017.010022
26、.022.022.022.012024.3124.3112524.924.914026.4914927.4415528.0516529.15.3 近端用音衰减(1) 100Q电缆的近端用音衰减NEXT从0.772MHz到电缆类别规定的最高频率的整个频带内,电缆所有线对组合的近端用音衰减NEXT,均应大于或等于表13A中相应公式确定的值.表13A100Q电缆的近端用音衰减电缆类别频率fMHz近如串首衰减dB/100m50.772-10064-15*lg(f/0.772)5e0.772-10067-15*lg(f/0.772)注:1、100a电缆衰减的工程设计用参考值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2) 10
27、0Q电缆的近端用音衰减功率和PSNEXT对于4对以上的5e类电缆,任一线对的近端用音衰减功率和PSNEXT应大于或等于表14A中相应公式确定的值.对于由子单位构成的电缆,功率和可分别在子单位内进行计算.表14A100Q电缆的近端用音衰减功率和最小值电缆类别电缆对数频率fMHz近端串首哀减功率和dB/100m5e4对0.772-10064-15*lg(f/0.772)注:1、100a电缆衰减的工程设计用参考值见附录B(提示的附2、PS-NEXT=PS-NEXT(1)-15-log10(f)xW:PS-NEXT(1)=62.3频Wffl:4-165MHz,录表14B100Q电缆的近端用音衰减功率和
28、频率(MHz)PS-NEXT5e类5e(125)5e(165)0.772646464162.362.362.3453.353.353.3848.848.848.81047.747.747.71644.244.244.22042.842.842.82541.341.341.331.2539.939.939.962.535.435.435.410032.332.332.312031.131.112530.830.814030.114929.715529.416529.0(3)多子单位电缆的近端用音衰减由多个子单位构成的电缆,子单位问线对组合的值,应高于表14A相应公式确定的值,即应在表14B确定值
29、的根底上再增加NEXT(dB作为要求值.NEXT(dB按式计算:NEXT=6+10lg(n+1)dB5.4 远端用音(1) 100Q电缆的等电平远端用音衰减(ELFEXT从0.772MH*U电缆类别规定的最高频率范围内,任何线对组合间的等电平远端用音衰减应分别大于或等于表15中相应公式确定的值表15等电平远端用音衰减电缆类别频率fMHz等电平远端串首:技减dB/100m5E类0.772-10066-20*lg(f/0.772)注:100Q电缆衰减的工程设计用参考值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2) 100Q电缆的等电平远端用音衰减功率和(PSELFEXT对于4对以上的电缆及4对的5E类、等电平远端用
30、音衰减功率和应大于或等于表16A中相应公式确定的值.表16A-电缆的等电平远端用音衰减功率和电缆类别频率fMHz等电平远端串首:技减dB/100m5e0.772-10063-20*lg(f/0.772)注:1、100电缆衰减的工程设计用参考值见附录2、PSELFEXTf)=PSELFEXT(1)-20log10xW:PSELFEXT(1)=62.3(dB/100m)频WfflB(提示的附录)(f):100-165Hz表16B-电缆的等电平远端用音衰减功率和(最小值)频率(MHz)PS-ELFEXT5e类5类(125)5e类(165)0.772636363160.860.860.8448.748
31、.748.7842.742.742.71040.840.840.81636.736.736.72034.734.734.72532.832.832.831.2530.930.930.962.524.824.824.810020.820.820.812019.1619.1612519.419.414017.8214917.2815516.9416517.05.5 特性阻抗(1) 100.电缆的特性阻抗从1.0MHz®J电缆类别规定的最高频率的整个频带内,线对的特性阻抗应符合表17的规定表17100Q电缆的特性阻抗频率特性阻抗()(MHz)5类;5e类>1100±155.
32、6 100Q电缆的结构回波损耗(SRL)或回波损耗(RL)(1) 100Q电缆的结构回波损耗(SRL)从1.0MH容IJ电缆类别规定的最高频率的整个频带内,线对的结构回波损耗应大于等于表18给出来的值.表18100Q电缆的结构回波损耗频率类别'一、1-1010-1616-2020100100200523232323-10*lg(f/20)5E232323:23-10*lg(f/20)-20log(ZcmZc)/(Zc+乙)注:1、式中/为频率,单位MHz2、ZCm-实测的复数阻抗,以表示,它是从开路/短路测量得到的;Zc-拟合的特性阻抗,以表示,它是从函数拟合得到的.(2) 100.电
33、缆的回波损耗(RL)从1.0MHzBJ电缆类别规定的最高频率的整个频带内,线对的回波损耗应大于等于表19给出来的值.表19100.电缆的回波损耗频率类别"F1101016162020100100200517+3*lg202020-7*lg(f/20)5E20+5*lg252525-7*lg(f/20)-20log(Zt-Zr)/(Zt+Zr)注:1、式中/为频率,单位MHz2、Zt-实测的复数阻抗,以表示,它是在远端终结了Zr的电缆上测得的;Zr-基准阻抗,以表示,(既按规定的100,120或1500).5.7纵向变换损耗(LCL)100.电缆的纵向变换损耗应大于表20规定的值.表2
34、0100Q电缆的纵向变换损耗类别频率5类5E类0.064MHz45456、试验方法在进行电缆的电气特性和传输特性试验时,除另有规定外,电缆长度应不小于100m在测量电缆的衰减、近端用音衰减、远端用音衰减、特性阻抗和结构回波损耗时应使用扫频测量.可以使用线性或对数频率间隔,扫频测量所用的频率点数,对于近端用音衰减、远端用音衰减测量应不小于规定频率范围覆盖的十倍频程数的200倍,对于其他参数应不少于规定频率范围包含十倍频程数的100倍.6.1 结构试验方法(1)颜色色序及屏蔽结构颜色色序及屏蔽结构用目力检查.(2)绝缘外径绝缘外径按GB/T2951.11997中8.1规定进行.(3)绝缘颜色及色迁
35、移绝缘颜色及色迁移试验按YD/T837.3进行.(4)单面复合铝箔的铝箔厚度单面复合铝箔的铝箔厚度用分度值不低于0.002mm勺千分尺或测厚仪测量.(5)单面复合铝箔的重叠率单面复合铝箔的重叠率用分辨率不低于0.5mmW钢卷尺在成品电缆上进行.(6)编织的填充系数编织的填充系数按GB/T17737.1进行.(7)电缆最大外径和护套厚度电缆最大外径和护套厚度按GB/T2951.11997中8.2规定进行.非圆形电缆的等效外径等于测量得到的电缆护套实际周长除以冗.(8)护套外观护套外观采用目力检查.6.2 机械性能试验方法(1)导体断裂伸长率导体断裂伸长率按GB/T4909.2进行.(2)绝缘断裂
36、伸长率绝缘断裂伸长率按GB/T2951.11997中9.1规定进行,其中LSNHPHDPEPP式片的拉伸速度为(25±5)mm/min在出厂检验时,允许拉伸速度为(250±50)mm/min(3)护套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护套扩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按GB/T2951.1-1997中9.2规定,其中PVCLSNH砂套试片的最小厚度为0.4mm含氟聚合物护套13c片的最小厚度为0.15mm对于LSNH段套试片的拉伸速度为(25±5)mm/min在出厂检验时,允许拉抻速度为(250±50)mm/min(4)电缆低温冲击试验电缆低温冲击试验按GB/T2951.4-1
37、997中8.5规定进行.(5)电缆反复弯曲试验电缆反复弯曲试验按GB/T7424.1进行.(6)电缆抗张性能电缆抗张性能试验按GB/T7424.1进行.6.3 环境试验试验方法(1)绝缘收缩试验绝缘收缩试验按GB/T2951.3-1997中第10章规定进行.(2)绝缘热老化后的卷绕试验绝缘热老化后的卷绕试验按GB/T2951.2-1997中8.1规定进行.(3)绝缘低温卷绕试验绝缘低温卷绕试验按GB/T2951.4-1997中8.1规定进行.(4)护套老化后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护套老化后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按GB/T2951.11997中9.2规定进行,其中PVGLSNH新套试片的最小
38、厚度为0.4mm含氟聚合物护套试片的最小厚度为0.15mm对于LSNHP护套试片的拉伸速度为(25±5)mm/min在出厂检验时,允许拉伸速度为(250±50)mm/min(5)电缆低温卷绕试验电缆低温卷绕试验按GB/T2951.4-1997中8.2规定进行.(6)热冲击试验热冲击试验按GB/T2951.6-1997中9.2规定进行.6.4 平安性能试验方法(1)单根电缆燃烧试验单根电缆燃烧试验按GB/T12666.1的D-1方法进行.(2)成束电缆燃烧试验成束电缆燃烧试验按GB/T12666.3的SJ3方法进行.6.5 电气特性和传输特性试验方法电气特性和传输特性试验方法
39、见表21表21电气特性和传输特性试验方法序号试验工程本标准条款试验方法1电气特性1.1单根导体直流电阻表10序号1YD/T837.21.2线对直流电阻不平衡表10序号2YD/T837.21.3介电强度表10序号3YD/T837.21.4绝缘电阻表10序号4YD/T837.21.5工作电容表10序号5YD/T837.211.6线对对地电容小平衡表10序号6YD/T837.21.7转移阻抗表10序号7GB/T7424.11.8绝缘线芯断线、混线表10序号8万用表或指示灯1.9屏蔽连续性表10序号9万用表或指示灯2传输特性2.1相时延5.1(1)IEC61156-12.2相时延差5.1(2)IEC61156-12.3衰减5.2YD/T838.12.4近如串首衰减或近端串音哀减功率和25.3YD/T838.12.5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5.4(1)IEC61156-12.6等电干远端串自哀减功率和5.4(2)IEC61156-12.7特性阻抗5.5YD/T838.12.8回波损耗与结构回波损耗5.6IEC61156-12.9纵向变换损耗5.7YD/T838.1注:近端串音臬减或近端串音衰减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别墅木工劳务合同范本
- 口腔招聘合同范本模板
- 互联网传播策划方案
- 劳动合同三方就业协议
- 别墅设计包工合同范本
- 关于热处理的合同协议
- 公司新增加股东协议书
- 借用身份证买房协议书
- 北京餐饮合伙合同范本
- 北京签约合作协议合同
- HJ 168-2020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培训考试题答案
- 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10+Office2016)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天津大学毕业论文答辩PPT模板
-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13含条文说
- 网络营销实验问卷调查报告
- GB/T 6107-2000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
- GB/T 5005-2010钻井液材料规范
- 金龙湾水上旅游建设填海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架空光缆施工组织方案
- 汽车智能座舱市场分析
- 金坛区苏科版二年级上册劳动《06树叶书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