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寨港水污染检测与调查_第1页
东寨港水污染检测与调查_第2页
东寨港水污染检测与调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寨港水污染检测与调查一、研究地区自然概况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海南岛的东北部,地理坐标为110 ° 3圧'110 37' , 19 ° 5220 ° 01。N寨港是1605年琼州大地震陆地下陷而形成的浅水港湾,该地湿 地面积为 5400km2 ,其中红树林面积为 2065km2 ,滩涂和浅水水域面积为 3335km2 。该地 区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23.3 C23.8 C左右,年平均降雨量 1676.4mm。东寨港有着我国保存最好的集中连片的成熟红树林,有红树植物25种。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 有 IUCN 物种红

2、皮书 “极度濒危种 ”黑脸琵鹭 )、“受危种 ”黄嘴白鹭等许多珍 稀鸟类,还有海蛙是唯一能生存于潮间带生境中的两栖动物。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与水样采集在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码头对海蛙蝌蚪进行采集, 目的是为了进行水污染生物检测。 海 蛙是生活于红树林潮间带的唯一一种两栖类动物, 对红树林水质状况有了长期的适应, 可作 为环境变化和质量的指示物种之一。选择罗牛山养猪场排污时和不排污时,对实验水样进行采集,水样的采集分为3 类,分别采自罗牛山养猪场排污口、罗牛河中下游、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码头。2.水污染生物检测 2 将海蛙蝌蚪死亡率作为衡量水污染程度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具体检测方法

3、如下:海 蛙蝌蚪采集回来后, 暂养、待其适应后进行水污染生物检测实验。 实验时, 将罗牛山养猪场 排污口采的水样配制成浓度分别为10%、18%、25%、32%、56% 、100%的 6种样液各 2份,并将罗牛山养猪场未排污时的红树林水样设立为对照组,分别投放 20 只蝌蚪进行饲养,以 24h、48h 作为时间间隔,观察其在不同水样中的生存状况,记录海蛙蝌蚪死亡率,死亡 标志表现为蝌蚪不具备呼吸、 摄食、游动等生命特征。 并将采自罗牛河及红树林的水样采用 同样的方法进行对照,分析污染状况。三、结果与讨论1.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水污染来源研究期间发现,保护区周边的虾塘、鱼塘不定期产生的富含N、P元素

4、的污水,保护区内居民生活废水和罗牛山养猪场未经处理的污水, 对东寨港红树林的水质状况造成不同程 度的污染和影响, 而罗牛山养猪场所排放的污水是红树林保护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罗牛山养猪场是海府地区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 拥有 3个大型万头养猪场和数个零星小规模养猪 场,为海南城乡居民提供了大量的生猪。 罗牛山养猪场不具备污水处理设备和能力,大量未经处理的富含烧碱的污水只是经过简单的自然沉淀, 或直接排放或随雨水流入东寨港红树林 保护区水域。污水每月集中排放两次,一般在阴历初二和十五 (每月这两天雨水较多, 有时 也视雨水情况而定) ,流入红树林的污水,常导致大量鱼虾死亡, 对生存于红树林保护区的

5、 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污水排放时臭气熏天,最严重的情况,附近村民的散养的猪、 牛误 饮了此水,常有死亡现象发生。2.水污染生物检测 将罗牛山养猪场排污口水样,按照原浓度和不同稀释浓度对海蛙蝌蚪进行水污染生物 检测, 结果可以看出,蝌蚪的死亡率随着污水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 浓度 在 18% 以下(包括 18% ),蝌蚪的死亡率相对较低;在浓度达到18% 时,间隔 48 小时,海蛙蝌蚪有近半数个体死亡,即可认为浓度 18% 污水有毒物质含量达到海蛙蝌蚪的半致死 量;当污水浓度达到 25% 时,蝌蚪在 24 小时内全部死亡,死亡的蝌蚪表现为体色变浅、身 体出现白斑、伴有腐烂现象

6、,水体 pH 值呈强碱性。罗牛山养猪场每日大量使用用来消毒猪 场的富含烧碱的消毒液, 消毒后的废水未经过任何处理, 而直接排放, 未达到工业排放标准, 这是海蛙蝌蚪实验中死亡的直接原因。 由于两栖动物的皮肤通透性较强, 对水中的有毒物质 十分敏感,污水中由于烧碱的排放而使水体中富含的 Na+ 和 OH- 离子,导致动物体内酸碱 平衡破坏而引起死亡。将罗牛山养猪场排污和未排污两个时期不同区域水样进行水污染生物检测,对比不同 区域水污染状况。 养猪场污水排放时所取罗牛河水样中的蝌蚪死亡率为 100% ,而未排放时 海蛙蝌蚪的死亡率已达 70% 左右;污水排放时海蛙蝌蚪在红树林港口中水样死亡率在70

7、%左右,不排污时海蛙蝌蚪未出现死亡个体。 从海蛙蝌蚪在不同时期水样中的死亡率可以说明, 罗牛山养猪场的污水排放对罗牛河和红树林中生存的生物有重要的影响, 同时蝌蚪的死亡率 说明罗牛河遭受的污染影响较为严重, 而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具有较强的污染后恢复能 力,可将污染通过自身降解和吸收, 缓冲了对生存于其中生物的危害作用。 污水的排放对红 树植物的影响历来争议颇多,3营养元素(主要为 N、P)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污水中富含大量营养物质, 对红树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在正常的浓度范围内, 红树林湿地具 有潜在的净化污水、 减少近海水体富营养化的能力, 红树植物对重金属及有机氯农药的吸收 均集

8、中在不易扩散的树根和树干部位,从而避免了污染物再度进入食物链中。4四、管理建议1. 加强管理,深入科学研究 由于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缺乏培训和基本专业技能,管理技术与水平落 后,社区参与管理保护区的力度不够、 积极性不高, 经常出现与保护区争夺资源利用的情况, 如过度捕捞、 挖池塘养鱼虾和人为砍伐红树林作为薪材, 使得大片红树林被严重破坏, 保护 区资源受到严重伤害。 如何应对日趋严重的污染问题以及红树林面积缩小和被破坏等生态危 机?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支科学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加强保护区的执法和行政监管力度, 并会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一同治理保护区周围所潜在的危机,同时大力开展科学调查

9、和研究工作, 针对性较强的确定保护管理行动计划, 使管理和保护向有目的、 有计划、高效率方向 发展。2. 发展旅游业,增加保护区收入 如何协调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协调保护区管理和周边居民生活的关系,是当前保护区 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利用是保护的目的, 保护是利用的保证和手段。 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增加保护区居民的收入, 是避免保护区内居民过多依赖保护区资源或过度开采保护区资源的 有利保障。 生态旅游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 “无烟工业 ”,保护区应尽力以当地景观资源为依托, 在不破坏当地景观和环境的前提下, 将潜在的旅游资源挖掘出来, 增加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 吸引游客, 从而增加保护区及周边居民的经济收入, 减少资源破坏利用和保护区管理之间的 矛盾。同时保护区又能将部分资金投入到建设和管理上, 对于实现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 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3.开展宣传保护,提高环境意识 保护区作为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的基地,应充分发挥其对旅游人士和社会公众教育 宣传影响力, 但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作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却未能全力发挥其本身价值 和作用,保护区内未建立任何宣传教育中心,缺乏宣传教育的专门人士和基本的宣传材料, 与香港和欧美等国家自然保护区所起到的教育作用相距甚远。 保护区周边居民和一些旅游人 士环境意识淡薄, 滥捕乱猎、 破坏红树林资源和污染等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