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年中考总复习·八(上)文言文练习二、人琴俱亡1给加点字注音。(1)子猷(yóu)(2)病笃(d)(3)索舆(yú)(4)掷地(zhì)(5)恸绝(tòng)2由今及古,辨识多音多义字的字音和字义。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1)中年丧偶(sàng) 死亡 (1)此已丧(sàng) 死亡 (2)弃丧回家(sng) 丧事 (2)便索舆来奔丧(sng) 丧事 (3)了无睡意(lio) 全,完全 (3)语时了不悲(lio) 全,完全 (4)人影稀疏了(le) 语末助词,表示动作变化已完成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王子猷、子敬俱
2、病笃( 都 ) (2)何以都不闻消息 (总,竟)(3)便索舆来奔丧( 要 )(4)子敬素爱琴( 向来,一向 ) (5)便径入坐灵床上( 直往 )(6)弦既不调( 协调 ) (7)月余亦卒( 死 )4翻译下列句子。(1)何以都不闻消息? 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2)因恸绝良久。 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昏过去。三、小石潭记 1.给下面的汉字注音 篁(huáng) 坻(chí) 嵁(kn) 佁(y) 俶(chù) 怆(chuàng) 邃(suì) 翕(x)2.解释下面加粗的双音节词水尤清洌(清澈)青树翠蔓(翠绿的茎蔓) 佁然不动(愣住的样子)
3、俶尔远逝(忽然)往来翕忽(轻快敏捷)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犬牙差互(互相交错)悄怆幽邃(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3.解释下面加粗的单音节词鱼可百许头(表大约) 空游无所依(依托) 凄神寒骨(使凄凉(寒冷))斗折蛇行(像蛇那样) 悄怆幽邃(深) 其境过清(凄清,冷冷清清)4.解释下列多义词 (1)环:如鸣佩环(玉环) 四面竹树环合(环绕)(2)清:水尤清冽(清凉) 以其境过清(凄清)(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不可知其源(可以,能够) (4)以:全石以为底(把) 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以其境过清(因为)5.翻译下面的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4、,都好像是在空中流动,什么依托都没有。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那溪岸的形状就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够知道他的源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于冷清,不能够长久停留,于是就写下文章记下它离开了。四、记承天寺夜游1.给加点字注音。(1)怀民亦未寝(qn)(2)水中藻荇交横(zo xìng)2.解释加点的词。(1)念无与乐者( 想 )(2)相与步于中庭(徒步徐行,散步 )(3)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 )(4)盖竹柏影也( 原来是 )(5)寻张怀民( 寻找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
5、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六、课外阅读: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3、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4分) 子无敢食我也。( 不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违背 )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于是,就 ) 虎不知兽畏
6、己而走也。( 害怕 ) 14、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虎求百兽而食之(B) A、要求,请求B、寻求,寻找C、帮助D、需求,需要 虎以为然(A) A、正确,对B、这样C、然而D、然后15、为下列句子中的“之”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入括号内。(3分) A、它们,代百兽B、它,代老虎C、它,代狐狸D、它们,代老虎和狐狸虎求百兽而食之(A)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C)兽见之皆走(D) 16、选择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项。(4分) 天帝使我长百兽(A) A、上天任命我做百兽的王。B、天帝让我比百兽长寿。 C、老天爷让我比百兽年长。D、上天派我带领着百兽。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C
7、) A、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敢不走开吗?B、看看百兽和我不离开吗? C、看看百兽看见我敢不逃跑吗?D、看看百兽见到我是不是离开? 17、从寓言中可提炼出一个成语,作为这篇短文的标题。(3分)(狐假虎威) 18、分析句子中词语的古今词义。(4分) 子无敢食我也。子:古义(第二人称,您) 今义( 儿子) 兽见之皆走。走:古义(跑 ) 今义(行走)19、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4分)(这篇短文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权威,招摇撞骗的人,也说明做事如果不加分析,往往会被假象所迷惑。)马 说 1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
8、生文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 韩 柳 2.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世有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2然后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3祗辱有奴隶人之手( 只是)( 辱没 )4骈死于槽枥之间( 两马并驾 )(喂牲口用的食器)5不以千里称也 (凭,凭借) (著称)6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吃没)7 食马者(通“饲”,
9、喂)8 才美不外见(才能,美好的素质)( 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9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普通的 )(等同,一样)10或尽粟一石 (有时)11策之不以其道 (用鞭子打 )(方法,正确的方法。)12食之不能尽其材(竭尽)(通“才”,才能 )1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鸣叫)(通晓)14执策而临之(拿着马鞭子 )(面对 )15其真不知马也(识别,了解)3.从文中找出三个通假子并释义。1食马者(“食”通“饲”,喂)
10、60; 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表现)12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按要求默写: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11、0;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
12、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
13、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1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5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千里马”指
14、人才 “伯乐”指 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 “食马者” 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6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7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
15、里马就会被埋没。8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9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0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11第三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 12第三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16、160;“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13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14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15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即人才。 16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
17、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千里称也”?首先,马必须调节自身的尽是与跑步情况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等的水平,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千里马最终成功了.显然,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17对对联。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18分别概括123的层次: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
18、埋没的根本原因;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19“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20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21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
19、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22.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1)才美不外见 A.(千里马)的本领和美好的素质就表现不出来。 B.(千里马)的才能与外貌就显露不出来。 C.他的本领和优秀的品质就表露不出来。 答( )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饲养人使千里马嘶叫,却不能够领会它嘶叫的意图。 B.饲养人吆喝千里马,却不能使它领会吆喝的意思。 C.千里马为自己得
20、不到应有的待遇而嘶鸣,可是饲养人并不懂得它嘶鸣的意思。D.饲养人听千里马嘶叫却不懂它的意思。 答( ) (3).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A.论证人才的重要性:“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B.借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不知马”,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有力的揭露。 C.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曲折地表现自己怀才不遇之叹。 D.这是一篇谈养马经验的文章,目的是要使养马人懂得如何养好千里马。答( ) (4).本文的主要写作方法是: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C.托物寓意 D.记叙与议论相结合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岗前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宠物防治考试题库及答案
- 油田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与建议
- 现存安全问题剖析讲解
- 医护关系的理想境界
- 新质生产力紫金山实验室
- 煤炭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误区与对策
- 关于社会实践的活动策划方案
- 综合办公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应用
- 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核心要素
- 以《论语》为翼:高中生价值观构建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 妇产科电子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 2025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题卷(含答案)
- DB42 1537-2019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第一单元 写作《热爱写作学会观察》课件 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界面工程与载流子传输机制
- 病媒生物防培训课件
- 《生产运营管理》 课件 第15章-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生产运营模式
- 影像学检查技术课件
- 中国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
- 皮带厂车间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