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氓》之女主人公形象新探_第1页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氓》之女主人公形象新探_第2页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氓》之女主人公形象新探_第3页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氓》之女主人公形象新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氓之女主人公形象新探 卫风氓是诗经中极为重要的叙事诗篇,全诗借助于女主人公对既往情爱生活经历的自诉,从而彰显出当时社会的影子。氓作为一首对后人极具影响力的诗作,评述甚多,就诗中的女主人公形象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如果我们不囿于前人之说,不拘泥于“教参”,仔细品读文本本身,我们对诗中的这样一个古代女性的形象,就可能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氓,是依据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次第展示出女主人公不同生活时期的形象的,因此,这一形象的特征绝非如“教参”所云,是什么“勤劳、坚强、温柔”,它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更多的是这一形象特征的复杂性。这一复杂性又主要凸现在女主人公三个不同的生活场景中。

2、一、恋爱时的情深意切 诗的开篇即直接切入当年女主人公的恋情生活,至于这一情缘,是源于少时的青梅竹马,还是成年后的一见钟情,诗中无法明证。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某一个时间段里,两个年轻的男女恋爱了,他们彼此的心中有了那份难舍的牵挂。于是,便有了“蚩蚩”的“氓”,借“抱布贸丝”实“来即我谋”。氓,显然不是一个富有者,他没钱请来“良媒”,只能只身带着美丽的憧憬走近心仪的姑娘。无疑,这样的走近,带有某种戏剧的意味,也颇有些许的浪漫情调。这样的意味,这样的情调,激起姑娘砰然的心跳也就是一种必然。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女主人公情义绵绵地送着自己的情郎,一直送过了悠悠的淇水,依旧依依不舍。于是,也就有

3、了以心相许的承诺,以秋为期的约定。氓的身影在云水之间,淡化了,消失了,却长驻在了女主人公内心深处最为柔软的地方。当这样的情意变得更为幽远而深长时,自然也就被推向了一种极致:那就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的伤怀凄楚和“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的由衷欢欣。这便是热恋中少女情怀最为逼真的写照。清人方玉润对这一段如此评说:“不见则忧,既见则喜,夫情之所不容己者,女殆痴于情者耳。”一个“痴”字,点出的正是其情之深其意之切。 二、婚变中的委屈求全 其实,女主人公的委屈求全,在她恋爱时就已初见端倪。当氓“来即我谋”时,其潜在的含义非常明了,即想带着心仪的姑娘一道回去,女主人公只是出于“子无良媒”的考虑,才

4、没有与之相随;当氓大失所望,其“怒”溢于言表时,女主人公更是依依送别,百般劝慰,指秋为期。或许,这一切就已为他们的以后的婚姻生活罩上一层不祥之云。 如果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时,氓对女主人公还算是有情有义的话,那么,随着时光的流逝,氓原先的那种情义渐次淡化,“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正是氓情感退色的一种形象化的表述。面对这样的变化,女主人公以自己最大的“忍”,来谋求家的“全”。虽然诗中的叙事是片段的,情节也是不完整的,可是我们还是可以从诗中感受到女主人公的那种“忍”性。“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这是述她她自己多年为氓妇的贫寒;“三岁为妇,靡室劳矣”,这是说自己恪守妇道勤俭持家品性,“夙兴夜寐,靡

5、有朝矣”这是表她自己为改变家贫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家”。可她又换回了什么呢?是氓的不屑,氓的“暴矣”,乃至氓的遗弃。这是多么的不公平呀! 心中的委屈有万般,可回到了娘家,这万般的委屈还得自己噎着。“兄弟不知”,他们不知道“女也不爽”,他们也不知道“士贰其行”,他们只是一味地笑话她被弃后的羞辱。为了能在娘家暂得一方栖身之地,女主人公还得忍气吞声,她唯一能做得只能是“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失去了“家”的女人还能怎样呢? 三、被弃后的伤情无奈 当然,在女主人公的内心深处,对这样的一个既成事实的失败婚姻一直没有放弃过,她以她的方式幻想着一种永远不能实现的可能。“总角之宴,言笑晏

6、晏”便是她内心深处的一种理想,她希望能够回归到那种天真浪漫而又无邪的过去,那里有两小无猜,那里有卿卿我我,那里有海誓山盟,正所谓的情到深处总为情误。可是,现实总是将理想的境界涂抹得面目全非,氓的“不思其反”使得她永远只能滞留在伤情的彼岸。 伤情之余,唯有人生的大无奈了:“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其意思明白无误,即就是你既然违背了当初的誓词,再不怀想一点点的旧情,那我也就只好罢了。然而,虽说罢了,又怎一个“已”字了得?清人牛运震以为:“末章将始末情事通身打摺一番,无情不集,无笔不转,缭绕惝恍,摧心动魄,古骚怨诗之绝调也”,可谓中的之词。 而“教参”却以为,诗的结语“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显现出的是女主人公的“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并以此断言,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为“清醒、刚烈”。如果说“清醒”指的是女主人公已意识到自己婚姻悲剧的无可挽回,就此,还勉强说得过去的话,那么“刚烈”就完全是一种无中生有的臆断了。 纵上所述,氓一诗的女主人公真实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其特点也已明了清晰。 此外,能够佐证这一形象特征的还有诗中作为背景贯穿始终的淇水。“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这是恋爱时,两情依依的甜美;“淇水汤汤,溅车帷裳”,这是婚变后形单影只的凄楚;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