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1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个幸运的人被上帝带去参观天堂和地狱。 他们首先来到地狱,只见一群人,围着一个大锅肉汤,但这些人看来都营养不良、绝望又饥饿。仔细一看,每个人都拿着一只可以够到锅子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长,所以没法把东西送进嘴里。他们看来非常悲苦。 紧接着,上帝带他进入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和先前的地方完全一样: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匙。但每个人都很快乐,吃得也很愉快。上帝告诉他,这就是天堂。 这位参观者很迷惑:为什么情况相同的两个地方,结果却大不相同?最后,经过仔细观察,他终于看到了答案:原来,在地狱里的每个人都
2、想着自己舀肉汤;而在天堂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用汤匙喂对面的另一个人。结果,在地狱里的人都挨饿而且可怜,而在天堂的人却吃得很好。 2 这个寓言有助于说明什么是经济学。人类要生存就离不开物质财富的生产。但是不同的社会组织方式,不同的人际关系安排,生产财富的效率是非常不同的。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组织,实现高效地生产财富的一门学问。 经济学能够解释为什么美国人富有,同样的劳动在美国获得的报酬比较高,人们都想移民到美国去。目光肤浅的人往往以为那是因为美国的科技发达,但懂得经济学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经济学不仅仅回答当今国与国之间的贫富差距,而且回答人类历史何以在十九世纪之后进入了财富的高速增长期。当然也
3、能够回答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怎么实现了人均收入增长了十几倍,以及今后收入增长的潜力还有多大等等。这样一门学问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3为什么应该学习经济学为什么应该学习经济学v经济学有助于了解你生活的世界。为什么在华农租房如此困难?为什么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高,而另一些国家的物价稳定?v经济学将使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你要决定在学校学习多少年?你要决定把多少收入用于支出,多少用于储蓄?当你贷款买房时怎么决定还款方式?v经济学将使你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为什么中国的房价居高不下?为什么中国许多行业都存在诸如“初装费”之类的费用。4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课程的重要性v这是一门专
4、业基础课,是学好整个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前提。v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对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5学习中的困难v本课程具有是逻辑体系十分严密的特点,前后连贯性很强。v运用了比较多的模型,需要较好的数学功底。6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方法v预习与复习的重要性,力求达到理解。v需要有好的学风,并形成相互争论、深入讨论的习惯。v多做并且要认真做习题。7v经济学研究似乎并不需要任何极高的天赋。与更高深的哲学或是纯科学相比,经济学不是一门极其容易的科学吗?一门容易的科学,但这个学科中很少有人能出类拨萃!这个悖论的解释也许在于杰出的经济学家应该具有各种天赋的罕见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他应该是数学家、历史
5、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必须了解符号并用文字表达出来。他必须根据一般性来深入思考特殊性,并在思绪奔放的同时触及抽象与具体。他必须根据过去、为着未来而研究现在。他必须考到人性或人的制度的每一部分。他必须同时保持果断而客观的情绪,像艺术家一样冷漠而不流俗,但有时又要像政治家一样脚踏实地。约翰梅纳德凯恩斯8参考书目:参考书目:v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上册)。v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9科学方法:观察、理论和进一步观察科学方法:观察、理论和进一步观察v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有理论。v一位经济学家在经历价格迅速上升的国家中,会受到这种
6、观察的刺激而出一种通货膨胀理论。为了检验这种理论,这位经济学家可以收集并分析许多不同国家价格和货币量的数据。v在经济学中做实验通常是困难的。为了寻找实验室试验的替代品,经济学家十分关注历史所提供的自然实验。10经济模型经济模型v高中生物老师用塑料模型来讲授基础解剖学。v经济学家也用模型来了解世界,但不是塑料模型,而是通常由图形和方程式组成的模型。v所有模型都建立在一些假设之上。11一、经济学的基础一、经济学的基础v稀缺v选择v机会成本12(一)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一)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题 欲望或需要的无限性 多种多样、多层次,由低到高,永无止境 马斯洛的需要(欲望)层次理论:
7、 基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安全需要(safety) 社会需要(social) 地位需要(esteem) 价值自我实现需要(self actualization)13v稀缺稀缺 (scarcity)(scarcity) 相对于需求,资相对于需求,资源或物品总是有限的源或物品总是有限的 资源可分为: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如空气) 物品通常可分为:经济品(economic goods):如衣服、食品 自由品或免费品(free goods):如阳光 有害品(harmful goods)或废品(waste goods):如噪音、垃圾 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14v
8、稀缺是经济学对客观存在的基本概括,是一个最高的抽象v没有稀缺就不存在任何经济学问题。v因为是最高抽象,所以,稀缺的存在性只能列举而无法证明。v个人期望得到许多商品和追求许多目标,对每个人来说,至少有些商品是稀缺的。在一个社会里,每个个人都不可能满足自己的全部需要。因此,社会中的稀缺是普遍存在的。15(二)选择与经济学(二)选择与经济学v选择性:选择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在不同可供选择的事件中进行挑选的活动v资源物品欲望的满足具有多种选择 资源物品:如石油,如电力 物品欲望的满足:如自来水,如充饥v经济学:研究稀缺条件下如何抉择的学科。 经济学(economics) 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
9、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最优化思维: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以求无限欲望的最大满足16(三)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三)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边界v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定义:一种资源被用于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它各种可能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如果作出一项选择而不能不放弃另一项选择,那么,这另一项选择在实际上可能的最高代价,称之为该项选择的机会成本) 前提: 资源的稀缺 资源的多用途 存在于任何行为主体的任何选择行为中。17v完整的看,一项决策要运用多项资源,应当是使用这多种资源的机会成本的总和。v使用资本的机会成本,至少是银行
10、利息;v使用劳动的机会至少是劳动者的闲暇18假设(假设(Assumption):vA、资源量已定,而且在讨论期不变;vB、生产技术已定,而且在讨论期不变;vC、只生产两种产品,比如,黄油与大炮;19生产可能性组合生产可能性组合v在所假设的条件下,两种产品生产组合的所有的可能性也就已经确定,如下表:产品种类 可供选择的产品组合 A B CD E 黄油(亿公斤)0 123 4 大炮(万门)10974020图:生产可能性边界图:生产可能性边界GunsButterABCDEHW。21含义含义vA、AE是一条凹(sunken)向原点(origin)的曲线。vB、表达了稀缺法则的存在性。vAE曲线把第一象
11、限分成二个部分。v比AE曲线更远离原点的空间中的点所表示的组合,在已定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W点。22C C、一个经济必须做出选择。、一个经济必须做出选择。v 现实的生产,只能在AE曲线上选择一个点。v 选择了B,就意味着必须放弃作出A、C、D、E的选择。其它也然。D、选择是有机会成本的。v 从A-E的各点的关系来看,在既定条件下,要增加大炮的生产,必须减少黄油的生产为代价。v 反之也然。23E E、机会成本的递增机会成本的递增v从图和表中可见到,替代的成本,分别为1、2、3、4。v成本递增法则,是源于“资产专用性”,由于最适合生产某得产品的资产最先被使用,并依次类推,导致了成本递增;v这又
12、与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等价。24二、二、 Economic Man Economic Man 经济人经济人v如果说,稀缺是社会存在的经济概括,那么,经济人这个概念就是对社会意识的经济学概括。v经济学并不研究稀缺本身,而是研究在稀缺条件下人的行为,也就是研究经济人的行为。25经济人的含义经济人的含义 具有对稀缺作出适应性(adaptability)反映能力的人,称之为经济人。 这种人的行为(behavior),也就称之为对稀缺的适应性行为,或简称为适应性行为。26行为的模式行为的模式v“最大”:投入同样的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收效。v“最小”:取得同样的成效,力求投入最小。27三、经济学的内容三、经
13、济学的内容v生产什么(what) 生产什么品种、生产多少v如何生产(how) 由谁生产、用什么资源生产、用什么技术生产、用什么组织形式生产v为谁生产(for whom)v何时生产(when) 资源利用的时间配置,即发展计划v谁做决策(who) 经济体制问题: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28四、经济学的定义与分类四、经济学的定义与分类v广义地说,经济学是行为科学,是研究人们在稀缺条件下的行为选择。v狭义地说,经济学研究如何选择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如何分配社会产品。v更狭义地说,经济学是研究生产、交换与消费中的效率问题。而分配问题就不仅是效率问题,而且更是公平问题。29经济学可分为理论经济
14、学与应用经济学经济学可分为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v理论经济学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v应用经济学主要有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30(1 1)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Microeconomics)v微观经济学中假定总量不变,分析个量之间的关系。v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的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商场等)为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或内在的经济关系,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是如何决定的。v微观经济学研究如何解决资源的配置问题,并由此而假定总量的利用程度不变。31(2 2)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Macroeco
15、nomics)v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的行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v宏观经济学解决的是资源的总量的利用程度问题,并由此而假定配置状况不变。v宏观经济学假定个量不变,分析总量之间的关系。3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v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以单个经济单: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位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以及经济变量的个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的为以及经济变量的个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经济学分支学科,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谓是谓“虫瞰虫瞰”(worms
16、eye)。v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以整个国民:以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经济变量的总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问题以及经济变量的总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是谓是谓“鸟瞰鸟瞰”(birds eye)。33第二章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以及相关基本概念需求和供给曲线以及相关基本概念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弹性的概念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蛛网模型34第二节需求曲线v需求需求 在
17、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讨论该商品的价格和购买量的关系 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量35 市场经济条件下,购买是一种效用的交换。市场经济条件下,购买是一种效用的交换。 效用是商品对消费者需要和欲望的满足程效用是商品对消费者需要和欲望的满足程度度 市场经济条件下,购买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购买是一种溢效交换溢效交换。等价交换的是有问题的。等价交换的是有问题的。36v需求表价格需求量1700260035004400530062007100表表1 1 某商品的需求表某商品的需求表37价格价格123456)(PfQdP 100 2
18、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7QPQd线性需求函数反映了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下倾斜线性需求函数反映了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下倾斜的,斜率为负,表明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斜率为负,表明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38v需求函数可用代数方法表示为 QD 商品的需求量;商品的需求量; P 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 PS 替代品的价格;替代品的价格; PC 互补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 Y 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收入; A 广告支出(和其他营销支出);广告支出(和其他营销支出); AC 竞争对手对该商品的广告支出;竞争对手对该商品的广告支出; N 人口(及其他人
19、口因素);人口(及其他人口因素); CP 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兴趣与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兴趣与偏好; PE 预期(未来)价格的变化;预期(未来)价格的变化;Q D = f (P,P S,P C,Y,A,A C,N,C P,P E,)39vPS 替代品的价格替代品的价格 替代品的影响替代品的影响 举例举例40vPC 互补品 定义 互补品价格对需求的影响 举例41vY 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收入 经济周期与收入的波动 收入波动与市场需求的淡旺交替42vPE : 预期(未来)价格的变化预期(未来)价格的变化 预期价格的上升会使商品的现期需求上升;反之,预期价格的下降对导致现期需求的下降。 因此,关注社会
20、对商品的预期价格的判断是营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引导人们对预期价格的判断,也是有效的。43第三节供给曲线第三节供给曲线v供给供给 一种商品的供给指得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各种商品的数量v供给函数供给函数)(PfQs44v供给表供给表 商品的供给表是一种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的数字序列表。价格供给量203200440056006800某商品的供给表某商品的供给表45v供给曲线供给曲线供给量供给量Q价格价格123456A)(PfQsPPQs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它们
21、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46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v一、均衡的含义v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分别表明在某一价格下的需求量和供给量是多数,没说明这种商品本身的价格究竟是多少。v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v二、均衡价格的决定v 微观经济学中的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v 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叉点,该交叉点成为均衡点。47 局部均衡 局部均衡指得是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分析 一般均衡
22、一般均衡指得是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假定所有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会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它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会出现。48价格价格123456P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7QA在均衡点E,消费者的购买量和生产者的销售量是相等的,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也是相等的。因此,这样的状态就是一种使双方都感到满意,并愿意持续下去的均衡状态49三、三、均衡价格的变动v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该商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因此,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位置和移动都会使均衡
23、价格水平发生变化。v1、需求曲线的移动v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v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50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价格D1D2DP2P1Q2Q3Q1Q4051v供给的变动: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 价格的变化仅会引起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 而供给函数中的其他变量(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技术的变化、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预期的变化)将导致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52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价格价格S1S2SP2P1Q3Q1Q20Q453v需求的
24、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价格价格D1D2DP2P1Q2Q3Q1P30S54v供给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价格价格S1S2SP2P1Q3Q1Q20P355v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供求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56v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各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勿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确实,他通常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多达程度促进公共
25、的利益。在这场合,象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能使他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能促进社会的利益。”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57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v需求的价格弹性(ED) 需求的相对变化(需求变化的百分比)与需求的相对变化(需求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的相对变化(价格变化的百分比)的价格的相对变化(价格变化的百分比)的比率比率 需求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相对变化的反应需求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程度 价格的相对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对变化
26、的程价格的相对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对变化的程度度PPQQED58v弧价格弹性 弧价格弹性是计算两个价格之间的价格弹性的一弧价格弹性是计算两个价格之间的价格弹性的一种方法。它表示价格种方法。它表示价格P1从到从到P2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响1212121212121221)2()2(QQPPPPQQPPPPQQQQED59v需求价格弧弹性的分类01020304050123450102030405012345010203040501234501020304050123450102030405012345ED1富有弹性富有弹性ED1(弹性充足弹性充足)|ED|1(单位弹性单位弹性)|ED
27、|1ED1ED 1,供给富有弹性。代表商品:高价格的奢侈品vEs 0, 01 , 00 , TP递增;递增;MP0 , TP递减;递减;MP=0 , TP达到最大值。达到最大值。144当当MP=0时时 , TP达到最大值达到最大值证明证明一阶条件:一阶条件: (),00dTPTPfXM PdxdTPM Pdx令 ,即当MP=0时,TP达到极值。二阶条件:二阶条件:22d TPdMPdxdx边际产量递减, AP , AP递增;递增;MPQ2Q1153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性性 质质2) 等产量曲线两两不能相交;KLOQ1Q2ABC154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性性 质质3) 等产量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
28、,即斜率为负;其斜率的相反数被定义为边际技术替代率,用以衡量两种投入之间的替代能力。LKKdKMRTSLdL或Q2 = 75CDEL1234123455K0MRTSLK = 2MRTSLK = 1155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性性 质质3) 等产量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即斜率为负;边际技术替代率恰好等于两种要素各自边际产量之比。LLKKMPMRTSMP0LKLKMPLMPKMPKLMP BL2K2AL1K1KLOLKQ证明:156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4)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表示边际技术替代率有递减倾向。L1234123455K04/3Q2 = 75CDEFJMRTSLK = 2MRTSLK =1/
29、3MRTSLK = 2/3MRTSLK = 122()0LKdddKMRTSdLdLdLd KdL ,LKLKMPMP当时,LLKKMPMRTSMP157三、边际技术替代率三、边际技术替代率v含义: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v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1582表达式:若用劳动L去替代资本K,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为MRTSLK,若用资本K去替代劳动L,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为MRTSKL。劳动L去
30、替代资本K的数学表达式为:式中,K和L分别为资本投入量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量的变化量。公式中加一负号是为了使MRTS值在一般情况下为正值,以便于比较。159v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160161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v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162第五节第五节 等成本线等成本线一、等成本线Isocost Curve含义:v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
31、,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其公式表达式称之为成本方程。也称为厂商的预算限制线,表示厂商对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购买不能超出它的总成本支出的限制。二、等成本线的表达式:v由此推导出在等成本线内,表示投资没有用完;在等成本线外,表示投资不够用。163164三、等成本线的变动1、当某投入的要素价格发生变化时,比如,当资本价格不变,而劳动价格发生变化时,会使等成本线左右旋转。具体分为四种情况:L变化而K不变化;K变化而L不变化;L、K等比例变化;L、K不等比例变化。2、如果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成本发生变化时(即生产者的投资本钱C发生变化),等成本线可因总成本的增加或减少而
32、平行移动。等成本线的斜率就不会发生变化,在同一平面上,距离原点越远的等成本线代表成本水平越高。如果厂商的成本或要素的价格发生变动,都会使等成本线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依两种要素价格变化情况的不同而具体分析。165第六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第六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v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个方面是在产量既定时使成本最小,即使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具有最低的成本;另一方面是在成本既定时使产量最大,即使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具有最高的产量。v一、关于既定成本(也即既定投资)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166成本既定,就只存在一条等成本线,如右图: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Q1相交于A、B,与等产量线Q2
33、相切于E,与等产量线Q3不相切也不相交。可以看出,既定成本是无法生产出Q3的产量的;a、b两点位于较低的等产量线上;只有在E点上,既定成本才能生产出可能的最大产量。167二、关于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产量既定,就只存在一条等产量线,如右图: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A1B1相交于a、b,与等成本线A2B2相切于E,与等成本线A3B3不相切也不相交。可以看出,较低的成本线A3B3是无法生产出既定的产量的;a、b两点位于较高的等成本线A1B1上;只有在E点上,既可生产出既定的产量,又只耗费最低成本。168三、生产者最优要素投入组合均衡条件三、生产者最优要素投入组合均衡条件v 总结前面两种情况,我们发现
34、:生产者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的均衡点只能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在这一均衡点上,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两者的斜率相等,而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两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两要素的价格之比来表示。于是,在生产者最优要素投入组合均衡条件为:v 两种要素的边际替代率=两种要素的价格比率169四、扩展线四、扩展线v 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当均衡点建立后,引入比较静态分析,一旦商品的价格或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将会导致均衡点的变化。我们曾经分别用收入消费线与价格消费线分析了商品价格的变化以及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点的变化。关于厂商生产理论也存在着类似的分析。若
35、生产要素的价格或厂商成本开支发生了变化,将会引起最优要素组合均衡点的变化。 v 1、等斜线定义:等斜线是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v 2、扩展线定义:表示在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生产技术条件不变下,与不同总成本支出相对应的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点的轨迹170v 扩展线表示:当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技术和其它条件不变下,当投资或产量发生变化时,厂商必定沿着扩展线来选择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组合点。扩展线表示的是企业长期进行生产计划时必须遵循的路线。171第七节规模报酬第七节规模报酬v 一、规模报酬变化含义v 规模报酬又称规模经济,是指厂商同比例地变动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引起的产
36、出的变动。v 根据产出变动与投入变动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将规模报酬要为三种情况:1、规模收益递增:即所有投入要素如增加倍,则产出增加会大于倍1722、规模收益不变:即所有投入要素如增加倍,则产出会增加倍3、规模收益递减:即所有投入要素如增加倍,则产出会少于倍173规模收益递减(图示)规模收益递减(图示)LK102030520280A174规模收益不变(图示)规模收益不变(图示)LK10203015510240A6175规模收益递增(图示)规模收益递增(图示)LK102030510240A176第五章成本论第五章成本论v成本的概念v短期成本函数v长期成本函数177第一节成本的概念第一节成本的概念
37、v 一、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v 1、机会成本不等于实际成本。它不是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v 2、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v 3、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我们在作出任何决策时,都要使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机会成本。如果机会成本大于收益,则这项决策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就是不合理的。178v二、显成本与隐成本v显成本(Explicit Cost):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就是一般会计学
38、上的成本概念,这些支出是在会计帐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帐上的各项费用支出。v隐成本(Implicit Cost):是指厂商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这些费用并没有在企业的会计帐目上反映出来,所以称为隐成本。179v三、利润v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不包括正常利润。v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隐成本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上述利润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会计利润=总收益成本正常利润=隐含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机会成本=总收益(显成本+正常利润)180第二节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第二节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v一
39、、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v短期生产函数为:v厂商在在每一产量水平上的短期总成本:v短期总成本函数可以写成以下形式:),(KLfQ KQLQSTC)()(bQQSTC)()(181QLOQOC短期总成本函数( STC(Q) )短期总可变成本函数( (Q) )短期总固成本函数( b )短期生产函数相应地,得到短期的总成本函数:STC(Q)=w*L(Q)+b=(Q) +b182EP生产扩展线成本最小化与成本函数成本最小化与成本函数Q3Q1Q2A1B1E1K1L1A3B3E3K3L3A2B2E2K2L2LKOOQLOKQ对要素L的有条件需求对要素K的有条件需求E1L1Q1E1”Q1K1E2L
40、2Q2E2”Q2K2E3L3Q3E3”Q3K3183第三节短期成本曲线第三节短期成本曲线v一、短期成本的分类v总不变成本TF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v总可变成本TVC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v总成本T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vTC(Q)TFCTVC(Q)184v平均不变成本AF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v平均可变成本AV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v平均总成本A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QTFCQA
41、FC)(QQTVCQAVC)()()()()()(QAVCQAFCQQTCQAC185v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MC)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QQTCQMC)()(dQdTCQQTCQMCQ)()(lim0186TFCCQOCQOTVCCQOTCCQOAFC187AFCAFC、AVC、AC与与MCQCOFCTCVCQCORQ2TQ3AVCACMCQ1AMCminQ2FAVCminQ3DACminQ1NN0188三、短期成本曲线变动的决定因素:三、短期成本曲线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定义: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它条件不
42、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它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先是递增的,达到最大值后再递减。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下的短期边际产量和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短期生产中,由于边际报酬呈递减规律,边际产量的递增的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所以,决定了MC曲线呈U型特征。1891 1、 TC、TVC、MC曲线之间的关系曲线之间的关系:vMCMC的值是相应的的值是相应的TCTC曲线和曲线和TVCTVC曲线的斜曲线的斜率(见后面的证明),率(见后面的证明),MCMC先降后升对应先降后升对应着着TCT
43、C曲线和曲线和TVCTVC曲线斜率的先递减后递曲线斜率的先递减后递增。增。vMCMC的值是相应的的值是相应的TCTC曲线和曲线和TVCTVC曲线的斜曲线的斜率,证明如下:率,证明如下:TC(Q)=TVC(Q)+TFC,该式两边对产量求导得:该式两边对产量求导得:MC=dTC/dQ= dTVC/dQ +0= dTVC/dQ1902 2、 ACAC、AVCAVC和和MCMC三曲线的关系。三曲线的关系。 MCMC与与AVCAVC、 ACAC分别相交于分别相交于AVCAVC、 ACAC的最低点(见的最低点(见后面的证明)后面的证明) 当当MCMC低于低于AVCAVC、 ACAC时,时, AVCAVC、
44、 ACAC下降下降 当当MCMC高于高于AVCAVC、 ACAC时,时, AVCAVC、 ACAC上升上升vMC与与AVC、 AC分别相交于分别相交于AVC、 AC的最的最低点低点, ,因为:因为:dAC/dQ=d(TC/Q)/dQ=1/Q(MC-AC),令令1/Q(MC-AC)=0,得,得MC=AC为为AC的极小值点(这的极小值点(这里省略二阶条件的证明),即里省略二阶条件的证明),即MC与与AC相交于相交于AC的最低点;的最低点; 同理可证明同理可证明MC与与AVC相交于相交于AVC的最低点的最低点191四、由总成本曲线到平均成本曲线和四、由总成本曲线到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
45、线1、由TFC曲线到AFC曲线因为AFC(Q)=TFC(Q)/Q,所以,任何产量水平对应的AFC的值都可以由连接原点到TFC曲线上的相应的点的线段的斜率得出。2、由TVC到AVC因为AVC(Q) TVC(Q)/Q,所以,任何产量水平上的AVC值都可以由连接到曲线上的相应的点的线段的斜率给出。192v3、由TC曲线到AC曲线因为AC(Q)TC(Q) / Q,所以任何产量水平上的AC值都可以由连接原点到TC曲线上的相应点的线段的斜率给出。v4、由TC曲线和TVC曲线到MC曲线。任何产量水平上的MC值既可由TC曲线又可以由TVC曲线上的相应的点的斜率给出。193五、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五、短
46、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关系( ,)Qf L KTFCQTVCQTC)()()()(QLQTVC194v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关系v第一,边际成本MC和边际产量MP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v第二,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存在着关系v平均产量和平均成本的关系:v第一,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产量AP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v第二,MP曲线与AP曲线交于AP曲线的最说点。195第四节长期成本曲线第四节长期成本曲线v一、长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曲线v长期总成本LTC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vLTCLTC(Q)v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
47、的包络线。196LTC可以由可以由STC线推导出线推导出l假设长期中只有三种可假设长期中只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生产规模,分供选择的生产规模,分别由三条别由三条STC表示。表示。l三条三条STC截距不同。截距不同。l生产规模由小到大依次生产规模由小到大依次为为STC1、STC2、STC3。OCQSTC1STC2STC3Q2Q1Q3cabp最优生产规模最优生产规模lSTC1是较小规模:最低总成本在是较小规模:最低总成本在d点;点;lSTC2是中等规模:最低总成本在是中等规模:最低总成本在b点;点;lSTC3是较大规模,最低总成本在是较大规模,最低总成本在e点。点。l假定生产假定生产Q2的产量。的产量。
48、l厂商面临三种选择:厂商面临三种选择:de197规模调整得到规模调整得到LTCl长期中可以调整选择最优规模,以最低总成本生产。长期中可以调整选择最优规模,以最低总成本生产。OCQSTC1dSTC2STC3LTCQ2Q1Q3cab长期总成本曲线LTC的形成el在在d、b、e三点中三点中b点的成本点的成本最低,所以长期中厂商在最低,所以长期中厂商在STC2规模生产规模生产Q2产量。产量。lb点是点是LTC曲线与曲线与STC曲线的曲线的切点,代表着生产切点,代表着生产Q2产量的最产量的最优规模和最低成本。优规模和最低成本。l同理,可以找出长期中每一同理,可以找出长期中每一产量水平上的最规模和最低长产
49、量水平上的最规模和最低长期总成本,也就是可以找出无期总成本,也就是可以找出无数个类似的数个类似的b点,连接即可得点,连接即可得到到LTC。LTC是STC的包络线198v二、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v1、定义:所谓长期平均成本LAC是指长期内厂商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成本。v、LAC曲线的形态呈型变化,先减少而后增加v说明:LAC是LTC曲线连接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因此可从LTC曲线推导出LAC曲线。但是一般不采用此办法来推导LAC曲线。199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LACn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LAC:长期:长期内厂商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内厂商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成本
50、。低成本。 QLTCLAC lLAC是是LTC曲线连接相应点曲线连接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与原点连线的斜率。l可从可从LTC曲线推导出曲线推导出LAC曲曲线。线。 CQLACEnLAC的变动规律是:的变动规律是:n呈型变化,先减少而后增呈型变化,先减少而后增加加200LAC的推导的推导l假设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假设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只有三种,规模依次为:模只有三种,规模依次为:l SAC3、SAC2、SAC1。 SAC1SAC2SAC3C1C2C3Q1Q2Q3Q2Q1OCQl生产生产Q1,可选较小规,可选较小规模模SAC1,也可选中等规,也可选中等规模模SAC2,成本相同。,成本相同。l
51、究竟选哪一种规模,要究竟选哪一种规模,要看长期中的销售量是扩看长期中的销售量是扩张还是收缩。张还是收缩。l销售扩张,则应选用销售扩张,则应选用SAC2规模;销售收缩,规模;销售收缩,则应选则应选SAC1规模。规模。l生产生产Q1,选择,选择SAC1,OC1是最低成本。是最低成本。l生产生产Q2,选择,选择SAC2,成本,成本为为OC2。l生产生产Q3,选择,选择SAC3。l得出只有三种生产规模时的得出只有三种生产规模时的LAC曲线,即曲线,即SAC曲线的实线部分。曲线的实线部分。 201LAC与与SAC的关系的关系LACCQSACl存在无数生产规模,存在无数生产规模,有无数条有无数条SAC曲线
52、,曲线,l得到得到LAC曲线是无数曲线是无数条条SAC曲线的包络线。曲线的包络线。n在每一产量水平,都在每一产量水平,都有一个有一个LAC与与SAC的切的切点,切点对应的平均成点,切点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生产相应产量水本就是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平的最低平均成本。n在切点之外,在切点之外,SAC高于高于LAC:n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短期成本要高于长期成本。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短期成本要高于长期成本。 202SAC2SAC3SAC1LAClLAC递减,处于生产规模递增阶段,与递减,处于生产规模递增阶段,与SAC最低点左端相切;最低点左端相切;lLAC递增,处于生产规模递减阶段,与
53、递增,处于生产规模递减阶段,与SAC最低点右端相切;最低点右端相切;l只有在只有在LAC最低点,最低点,LAC才与才与SAC最低点相切。最低点相切。 LAC包络线的形状包络线的形状l原因:规模经济。原因:规模经济。l规模收益通常都是先上规模收益通常都是先上升,后下降,所以,升,后下降,所以,LAC曲线通常是型。曲线通常是型。 n包络线不是短期平均成包络线不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LAC曲线呈U形的原因:内在经济或规模经济。2033.内在经济与规模经济内在经济与规模经济 Economy of Scalen内在经济:厂商由自身内部内在经济:厂商由自身内部规模扩大所引起的经济
54、效益规模扩大所引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的提高。内在经济的原因:内在经济的原因:l第一,第一,使用更先进技术;使用更先进技术;l第二,第二,实行专业化生产;实行专业化生产;l第三,第三,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效率;l第四,第四,对对副产品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进行综合利用;l第五,第五,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n也称作规模经济。也称作规模经济。n假定多种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假定多种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是相同的,就是规模报酬问题是相同的,就是规模报酬问题l其他情况不变,产量增其他情况不变,产量增加倍数加倍数成本增加倍数成本增加倍数204内在不经济
55、内在不经济n内在不经济:随着厂商规内在不经济:随着厂商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由于本模扩张到一定程度,由于本身规模过大而引起的经济效身规模过大而引起的经济效益的下降。益的下降。n也称作规模不经济。也称作规模不经济。原因:原因:l(1)企业内部合理分工被破坏,生产难以协调;)企业内部合理分工被破坏,生产难以协调;l(2)管理阶层的增加;)管理阶层的增加;l(3)产品销售规模庞大、环节加长;)产品销售规模庞大、环节加长;l(4)获得企业决策的各种信息困难。)获得企业决策的各种信息困难。n其他情况不变,产量增加其他情况不变,产量增加倍数倍数成本增加倍数成本增加倍数2054.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外在经济与
56、外在不经济 外在经济:外在经济:行业规模扩大,行业规模扩大,给个别厂商带来产量与收给个别厂商带来产量与收益的增加。益的增加。外在不经济:行业规模过大,给个别厂商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减少。外在经济的原因v第一,交通通讯等第一,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更更为经济和更好地供给。为经济和更好地供给。v第二,行业信息和人才更容易第二,行业信息和人才更容易流通和获得流通和获得。外在不经济的原因:v竞争加剧,要素价格提高要素价格提高v环境污染,v对基础设施的压力增加。 CQLAC1LAC2外在经济使LAC下移2065.长期边际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LMCl 长期边际成本长期边际成本LMCLMC:l 长期中每增加
57、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长期中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QLTCLMClLMC是LTC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可以从LTC曲线推导出LMC曲线。 以下根据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由以下根据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由SMC曲线推导出曲线推导出LMC207LMC推导推导nLTC是是STC的包络线。的包络线。OCQSTC1dSTC2STC3LTCQ2Q1Q3cabeLTC是STC的包络线l在每个产量水平,在每个产量水平,LTC都与代表最规模的都与代表最规模的STC相切,切点斜率相同,相切,切点斜率相同,l斜率分别是斜率分别是LMC和和SMC。l即在切点,即在切点,LMC=SMC。208进一步进一步n长期中,假设n只
58、有三种规模,nSAC3,SAC2,SAC1n相应短期边际成本线nSMC3,SMC2,SMC1OCQLMCSMC1SAC1SAC2SMC2SAC3SMC3LACPSRQ2Q1Q3l LMC与与SMC必然相交于一点。必然相交于一点。l在在Q1产量,最优规模产量,最优规模SMC1和和SAC1。此时,。此时,Q1产量的产量的SMC是是P,该点,该点LMC=SMC 。l类似,可以得到无数个类似,可以得到无数个P点,比如点,比如R、S等。形成等。形成LMC。u从从STC得出得出LMC209OCQLMCSMC1SAC1SAC2SMC2SAC3SMC3LACPSRQ2Q1Q3更进一步更进一步说明说明nLAC与
59、每条与每条SAC只有一只有一个切点,分别为个切点,分别为A、B、CnA点:点:LAC=SAC,n对应产量是对应产量是Q1,此时,此时nLTC=STC。 ABCnQ1是LAC=SAC时的产量,nP点是Q1与SMC线的交点,nP点的成本也是Q1产量上的长期边际成本。n即当即当LAC=SAC时,时,LTC与与STC斜率相等,斜率相等,LMCSMC。同理,得出LMC曲线。210SMC与与LMCn交点左边,交点左边,SMC位于位于LMC的下面,的下面,或或SMCLMC;n交点右边,交点右边,SMC位于位于LMC的上方,的上方,或或SMCLMC。OCQLMCSMC1SAC1SAC2SMC2SAC3SMC3
60、LACPSRQ2Q1Q3uLMCLACLMCLACLMCLAC,LACLAC uLMC=LACLMC=LAC,在,在LACLAC最低点。最低点。QLMCLACQ1CO211v1、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0.04Q30.8Q2+10Q+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本值。v2 2、如厂商的生产函数为,、如厂商的生产函数为,K=4K=4,=25=25,W=10W=10,求:(,求:(1 1)L L的投入函数和生产的投入函数和生产Q Q的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的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数。(2 2)如)如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与创新建议阐述
-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企业创新型员工激励
-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 企业工商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 公司阿米巴经营模式实施计划方案
- 单位管理制度范文大合集职员管理十
-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 学在行政学中的应用
- 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方案分析
- 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价与管理研究
- 三年级上26个英文字母A-G课件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第四章
- 便民服务中心考勤制度
- 证券投资计划、方法与技巧
- 课后答案(固体枯燥)
- GB/T 9239.1-2006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
- GB/T 36198-2018土壤质量土壤气体采样指南
- GB/T 11361-2008同步带传动梯形齿带轮
- 公益事业捐赠预评估表
- 江苏开放大学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题
-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