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学建议_第1页
匆匆教学建议_第2页
匆匆教学建议_第3页
匆匆教学建议_第4页
匆匆教学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匆匆教材使用说明【教材解析】 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安排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的第四组。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和惋惜。文章极富文采,有些地方还写得比较抽象。由于学生年龄小,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课文及学生的特点,引领他们进入情境,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象,让他们通过积极的探究与创造,深刻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本单元的主要训练点,结合本课教材特点,应该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等词语2.感受时间

2、和生命的匆匆流逝,感受作者焦灼、无奈、紧迫的感情,使学生认识到应该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在享受生命的同时有所作为,使人生迸发出应有的光彩。3.在反反复复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自己获取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文章地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蕴。教学难点是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建议】(一)预习安排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除了安排认读生字词,读熟课文等基本要求外,还应进行以下几点预习:1、弄清楚各自然段的大意,弄懂课文的主要内容。2、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复返”?找出相关的语句,批注体会。(二)课时安排本课的教学建议

3、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建议主要任务:扫除生字障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精读第一自然段。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这节是语文课。可是老师却想请教大家两个数学问题。2、(课件出示)出示钟表模型。(全班沉默1分钟,体验时间的流逝。)3、问:刚才我们大概沉默了多长时间?4、(学生回答,教师说明)此时,1分钟从我们身边溜走了,想留也留不住,它轻轻的来(板书:来),又悄悄的去(板书:去),在我们不经意间,他无影无踪地消逝了。5、(课件出示)这让我想起一句俗话;时间如流水。(生接:只能流去不流回)。6、问:请大家算算自己已经走过了多少日子?7、在过去的这4000多个日子里你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面对悄然消逝的

4、时光,你有何感受?(不知不觉间,时间已过去了好几年。今后,我要好好学习,不浪费时间.)此时,让我想起了一首古诗,大家一起读一读。8、(课件出示)出示明日歌,齐读。9、(课件出示)由此我又想起了一句古诗:少壮不努力。(生接:老大徒伤悲。)10、面对匆匆逝去的时光,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感慨万千,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散文匆匆。(板书:匆匆)请大家一齐读课题。二、了解作者1、学生谈谈预习中对作者朱自清的了解。2、出示: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清华大学教授。他的散文语言精炼,情感丰富,被誉为“现代散文典范”。他一生勤奋,出版著作百余部,共二百多万字。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春等。3、本文就是朱自清在走过80

5、00多个日子的时候写的,他在这8000多个日子里又做了些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三、检查预习1、出示易错词,领读。(重点关注:涔涔的读音是cn,其意思是形容汗、雨、水、泪等连绵不断,文中指的是流泪不止的样子。)2、出示词语,领读、开火车读。3、每个自然段分别说了什么?文中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出示句子: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4、指导有侧重点地读好问句。(1)指名读。要求:读出自己的疑惑。(2)假如要强调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该怎么读?指名读、齐读。(3)小结方法: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要求就有不同的读法和感受。四、品读句段,读中悟情。 (一)尝试读段,指导学法。以第一

6、自然段为例,指导读书方法。1、学生默读自学第一自然段,想想:从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在感受深的或喜欢的词句旁批注,和同桌交流。2、引导学生品读句子,抓关键词语,交流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A、排比:这句话以燕子、杨柳、桃花为例,说明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的规律。 作用:写出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自然景物可以重来,与时光的流逝不返作对比。B、对比:(修辞方法兼写作手法) 作用:用燕子、杨柳、桃花的再来、再青、再开与时间一去

7、不返作对比。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读后引入产生联想和想象,觉得有好多事物都能再来,唯独时间不会再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之情。教师过渡:作者通过鲜明的对比把这种情感表达得自然、贴切、耐人寻味,既唤起了读者的共鸣,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对于这一段还有别的见解吗?、设问: 作用:写出我们的日子一去不返,仿佛是谁偷了他们藏了起来。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无法留住的无奈和眷恋。教师过渡:是啊,“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时间是不能回头的。师生互动,带着体会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过渡:第一自然段中,还有其他让你感触深的地方吗?“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

8、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问句)作者追问了几次?(三次)在反反复复的追问中,当他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他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引导学生体会到难过、茫然、后悔)教师过渡:很茫然,很痛苦,很无奈对过去流逝的时光,他又有些后悔没有好好把握的时光。同学们,当你感受到了这些,请把你的感受融进去再读一读,再来感受作者的这一份追寻。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反复朗读。3、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4、很多同学感受到了这一段文字的美,能具体谈谈文字怎么美吗? (引导学生说出富有诗意,很押韵,而且没有直接的、很白话的把时间去得匆匆直接表现出来,而是从写燕子、杨柳和桃花这些美好的事物表现出来 )

9、教师过渡:我们感受到了诗的韵味,感受到了诗的意境,觉得读这一段文字有一种像读诗一样的感觉!假如老师把这一段文字变一下形式,你就会更感觉这像一首诗了。教师出示改写后的小诗: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5、 文字排列的形式变了,是不是更像一首诗?再读一读,感受这诗一样的语言美。(学生深情诵读) 6、 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7、 回顾、总结品读的方法。 方法:反复诵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联想和想象。8、

10、教师过渡: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带给我们诗一般的感觉!这就是朱自清先生文字的奥妙之处啊!下节课我们继续用这样的方法来感受文字的优美之处。五、学写生字“挪”提醒学生注意和“娜”“哪”区分开。“蒸”注意笔画,注意不要丢掉一横。注意笔画数。 第二课时教学建议主要任务:精读2-3段,拓展阅读一、背诵第一自然段,回顾学法。二、迁移运用,自主阅读。 1、课文中,作者以他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具体形象地描述了日子的来去匆匆,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语句,读读品品,并在旁边做些批注,写写自己的感受。2、学生自读自悟。这一环节指导学生自主朗读,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在读读写写中探究文章

11、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3、交流,随机出示语句,相机指导朗读。(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A.指名读,谈体会。(在交流中了解作者运用比喻的写作方法,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了。)B.请读的出色的学生介绍为什么能读得好,让学生们明白怎样读进文字中去。C.小结方法:朗读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就能把文章读好。D.运用上述方法再次朗读这句话。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圈画:“

12、水盆”“饭碗”“双眼”下面加点。)A.读了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B.学生评议:他读得怎样?听了同学的朗读,你还想到了什么?C.读出自己的感受。D、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照课文的写法说一说,加深体验,学习作者如何捕捉细节,感悟生活。仿写:的时候,日子-过去;-的时候,日子-过去;-的时候,日子-过去。(3)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A.教师范读,你能体会到什么?同时你想到了哪些时光飞逝的词?B.时间能”跨”能“飞”,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谁也能把日子的这种飞逝的感觉读出来?和老师比一比。指

13、名读。C.男女生赛读。D.喜欢这个句子的同学站起来读。四、配乐齐读,深化情感1学生配乐读第2、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2、 此刻让我们再来回味文章开头的问句,你是否有新的体会呢?再读。 3、 背诵2、3自然段,积累优美的语句。 五、拓展阅读朱自清的春【课外拓展阅读内容】春 作者: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桃树、杏树、

14、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

15、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6、【课外拓展阅读使用说明】 1、总结匆匆的学习方法2、出示阅读提示:l轻声读文,把短文读正确,思考短文主要讲了什么?l默读短文,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做批注。l在小组内交流读书感受,把感受最深的地方美美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3、学生自学。4、汇报交流。5、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并积累在读书成长册中。 第三课时 一、齐背诵1-3自然段 二、学习45自然段,感受对生命的追问。 1、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作者在思索哪些问题呢?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

17、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3、从作者思索的这些问题中,你感受到什么?(我感受到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很惋惜。作者还在自责自己。作者希望自己会珍惜时间。) 教师过渡:其实,朱自清先生是个珍惜时间的典范,请看大屏幕上的这份朱自清的资料,大家浏览一遍,看看对你是否有所启迪?(学生浏览) 教师过渡:从这份资料上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风华正茂,学业有成,事业有进。可他为什么一再谴责自己虚度年华呢?(说明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也可以看出他不愿虚度年华。(板书:不愿虚度年华。)作者希望自己大展鸿图。) 4、所以,在这些看似自问的思索中,其实蕴含着明确的答案。下面,让我们一起合作朗读这段话,好吗?

18、你们发问,我来回答。(师生对读)(生)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师)不能,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生)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师)没有。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生)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师)没有。(生)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师)也没有。(生)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师)不能啊!(生)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师)绝对不能白白走一遭。 教师过渡:正因为朱自清先生珍惜时间,严于律己,不懈努力,所以在文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三、感悟写法 1、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

19、细腻呢?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看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 (通过默读,让学生找到这篇文章和其他文章不同的地方,初步感受作者语言运用的特点。) 2、汇报交流,感受语言。 你认为作者这篇文章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引导学生找到:“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体会运用比喻的好处)3、欣赏评价 教师出示一些名家对朱自清文章的评价。 (让学生的评价和名家的评价互相对照,一是给学生成功感;二是让学生的个性

20、化解读规范起来,不能漫无目的;三是从不同的侧面为学生提供思想的借鉴。)随机出示朱自清本人对写文章的感受:“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谈描写“于每事每物,必要剥开来看,拆穿来看”,“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的秘密”,只有这样“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的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 (出示作者本人对文章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写作的本质是浓厚的情感和细致的观察,而不光是词句的运用,使学生对写文章用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3、 背诵4-5,积累优美的语言。 四、拓展延伸,珍惜“匆匆” 古今中外,有许多伟人,正是因为他们懂得珍惜时间,利用时间,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辉煌的成

21、就和感人的故事。我与大家一同分享一些伟人惜时如金的故事。 鲁迅的故事要赶快做 鲁迅很爱惜时间。许广平在回忆鲁迅时说:“他常常一点一滴地积累时间学习,成天东家玩玩,西家坐坐,说长道短,是他所最怕的。如果有朋友在他工作的时候来谈天了,就是最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说:唉,你又来了,没有别的事要做吗?”鲁迅把时间当作生命。他说:“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在逝世前不久,还在病床上写文章、写日记。他有一句名言:“要赶快做!”赶快做,就是不让时间白白流掉。 徐特立守时不违 徐特立的时间观念很强,他珍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

22、。开会必准时到达;与人约会,必按时赴约;如有改变,必定先通知。他说:“如果迟到一分钟,有60人参加的会就要浪费别人一点钟;有600人参加的会就要浪费别人10点钟。人数越多,浪费越大,这是不可容忍的错误。鲁迅先生不是说过吗?“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徐持立一生最善于挤时间读书,日间工作繁忙,就挤晚上的睡眠时间。他这种孜孜不倦,认真看书学习的精神,一直坚持到晚年而没有懈怠。 1、伟人的故事引人深思,给人启迪。同学们,面对一去不复返的时光,面对作者一次次的提问,你们,作为21世纪的主人,作为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应该交出怎样的答卷呢?(引导学生梳理出:我们要善待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做一些有意

23、义的事情。在人生道路上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结出一颗颗可供采撷的硕果。) 2、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我们必须珍惜时间。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一些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鞭策自己,鼓励他人。(课件出示,资料见后) 3、听了这些富有诗意、哲理的话,我也想送给聪明、求知、勤奋的你们一句话,那就是 聪明者利用时间;求知者抓紧时间;勤奋者珍惜时间。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些对时间的感悟走向课外更广阔的语文天地请学生进入今天的作业超市。(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一至二项进行完成。1、收集有关朱自清的个人资料及文章读一读,再联系课文思考:作者真的没有留下什么吗?为什么作者感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什么也没剩下”呢?美文推荐:绿荷塘月色背影2、搜集阅读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警句及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准备开展交流。3、以“日子”为主题,自创一首诗或写一篇文章,记录下你或你身边人的日子,再谈谈你对此的看法和感受。结束语:匆匆一课就这样匆匆过去了。但我想大家并没有白白上这一课。因为我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一定会加倍珍惜匆匆的时光,加倍珍惜宝贵的生命。像朱自清等无数有作为、有成就、有贡献的人那样活着,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出自己的生命光彩,活出自己的人生辉煌。资料准备:1、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