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般部分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01.1 矿区概述101.2 井田地质特征11井田地质构造111.2.2 煤系地层划分及其特征121.2.3 井田水文地质171.3 煤层特征181.3.1 可采煤层情况181.3.2 煤的物理性质181.3.3 煤的围岩特性191.3.4 煤的特征191.3.5 瓦斯和煤尘212 井田境界及储量222.1 井田境界222.1.1 井田划分依据222.1.2 井田境界确定222.2 井田工业储量的计算222.2.1 井田地质储量222.2.2 工业储量的确定232.3 井田可采储量232.3.1 永久煤柱煤量232.3.2 矿井可采储量计算262.3.3 矿
2、井储量汇总表263 矿井工作制度和设计生产能力273.1 矿井工作制度27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74 井田开拓304.1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304.1.1 确定井筒的形式、数目、配置304.1.2 确定工业广场及井口位置314.1.3 确定开采水平和阶段高度324.1.4 开采水平布置及井底车场的选型334.1.5 采区划分及其布置344.2 井田开拓设计方案比较354.2.1 开拓方案技术比较354.2.2 经济比较384.2.3 综合比较404.3 矿井基本巷道404.3.1 井筒404.3.2 井底车场434.3.3 主要开拓巷道455 采区巷道布置505.1 煤层地质特征
3、505.1.1 可采煤层情况505.1.2 煤种及煤质变化505.1.3 各煤层顶底板岩性515.1.4 煤尘和瓦斯515.2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515.2.1 确定采区走向长度515.2.2 确定区段斜长和区段数目525.2.3 煤柱尺寸的确定525.2.4 采区上下山的布置525.2.5 区段平巷的布置535.2.6 联络巷道的布置535.2.7 采区运输、通风运料等系统的确定535.3 采区车场设计555.3.1 采区上部车场形式的选择555.3.2 采取中部车场形式的选择565.3.3 采区下部车场的选择及设计565.3.4 采区主要硐室的布置62 5.4 采区采掘计划655.4.
4、1 采区主要巷道参数确定655.4.2 确定采区生产能力705.4.3 计算采区回采率716 采煤方法726.1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726.1.1 采煤方法的选择726.1.2 综采工作面回采工艺设计736.2 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877 井下运输907.1 系统基本概述907.1.1 基本概况907.1.2 井下运输系统907.2 采区运输设备917.2.1 主运输设备917.2.2 采区辅助运输957.3 大巷运输设备977.3.1 矿车选择977.3.2 矿用电机车的选型988 矿井提升1038.1 设计依据1038.1.1 主井提升1038.1.2 副井提升1038.2 主副井提升设
5、备的选型1048.2.1 小时提升量1048.2.2 合理的提升速度1048.2.3 一次循环时间1058.2.4 一次合理提升量的确定1068.2.5 计算一次提升循环提升时间Tx和所需的提升速度vm1078.3 提升钢丝绳的计算1088.4 提升机与天轮的选择计算1108.4.1 滚筒(或摩擦轮)直径的确定1108.4.2 天轮的选择1108.4.3 提升机强度校验1108.5 提升电动机的预选1118.5.1 电动机功率的估算1118.5.2 估算电动机转数1118.6 提升机与井筒的相对位置1128.6.1 井架高度1128.6.2 丝绳对摩擦轮的围包角计算1139 矿井通风与安全11
6、49.1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1149.1.1 选择矿井通风系统的原则1149.1.2 选择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1159.1.3 选择矿井通风方式1169.2 全矿所需风量的计算及其分配1179.2.1 矿井风量计算原则1179.2.2 矿井风量计算方法1179.2.3 风速验算1229.3 全矿通风阻力计算1249.3.1 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1249.3.2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1249.4 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1269.4.1 矿井通风设备的要求1269.4.2 选择主要通风机1269.4.3 选择电动机1299.4.4 电费计算1309.5 矿井灾害防治技术1319.5.1 防治瓦斯13
7、19.5.2 防治煤尘1319.5.3 防灭火1319.5.4 防治水13210 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133参 考 文 献135专题部分1 概述1381.1 支承压力变化规律1381.1.1 支承压力与采深的关系1381.1.2 采深与内应力场范围的关系1381.1.3 支承压力沿板传递规律1381.2 矿压动力现象1391.3 采场矿压1401.4 巷道矿压1401.5 深部开采矿压控制的力学问题1412 深部采区轻放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1412.1 工作面地质概况1412.2 工作面简介1412.3 测区布置及观测方法1422.4 观测结果分析1422.4.1 老顶破断移动规律1422.4.
8、2 工作面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特征1422.4.3 工作面矿压规律1422.4.4 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1432.5 结论分析1432.5.1 直接顶与顶煤的关系1432.5.2 老顶来压与支架载荷1432.5.3 动载系数1432.5.4 支架阻力1442.5.5 承压力影响范围1442.5.6 放煤参数1443 深部返修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及控制1443.1 试验巷道情况1443.2 返修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及其分析1453.3 小结1474 深部巷道支护的研究1474.1 忧化巷道布置1474.2 选择合理的掘进方法1494.3 强化支护技求改革1504.3.1 锚网喷支护1504.3.2 锚网及
9、锚带网支护1514.4 研究施工方法,提高单进水平1524.4.1 积极使用新设备1524.4.2 积极应用新技术1524.4.3 积极研究应用新的施工工艺1524.5 小结1535 结论153参考文献154致 谢155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 矿区概述开滦林南仓矿业分公司位于蓟玉煤田林南仓井田范围内,地理座标为东经117.37,北纬39.50。东北距玉田县12公里,井田范围内交通四通发达,电力充足,北邻京哈公路,京秦铁路,紧邻唐玉宝公路旁边,京沈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井田内有通往下仓的铁路(矿区专用)。西距北京120公里,南距天津新港120公里,东距秦皇岛港19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林南
10、仓矿业公司交通位置示意图(见图1-1-1)。1.2 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地质构造1.2.2 煤系地层划分及其特征1.2.3 井田水文地质1.3 煤层特征 可采煤层情况1.3.2 煤的物理性质 煤的围岩特性1.3.4 煤的特征 瓦斯和煤尘2 井田境界及储量2.1 井田境界 井田划分依据2.1.2 井田境界确定2.2 井田工业储量的计算 井田地质储量2.2.2 工业储量的确定2.3 井田可采储量 永久煤柱煤量边界保护煤柱煤量10750×25×(3.94+2.21)×1.40=2.31×106t2.3.2 矿井可采储量计算2.3.3 矿井储量汇总表3 矿井工作制度
11、和设计生产能力3.1 矿井工作制度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T = Z/AK (3-2-1)4 井田开拓4.1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确定井筒的形式、数目、配置4.1.2 确定工业广场及井口位置4.1.3 确定开采水平和阶段高度4.1.4 开采水平布置及井底车场的选型4.1.5 采区划分及其布置4.2 井田开拓设计方案比较 开拓方案技术比较4.2.2 经济比较 综合比较4.3 矿井基本巷道 井筒 井底车场4.3.3 主要开拓巷道5 采区巷道布置5.1 煤层地质特征 可采煤层情况 煤种及煤质变化 各煤层顶底板岩性5.1.4 煤尘和瓦斯5.2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确定采区走向长度5.2
12、.2 确定区段斜长和区段数目5.2.3 煤柱尺寸的确定5.2.4 采区上下山的布置图5-2-1 采区上山布置图5.2.5 区段平巷的布置5.2.6 联络巷道的布置5.2.7 采区运输、通风运料等系统的确定5.3 采区车场设计 采区上部车场形式的选择5.3.2 采取中部车场形式的选择5.3.3 采区下部车场的选择及设计5.3.4 采区主要硐室的布置5.4 采区采掘计划 采区主要巷道参数确定 确定采区生产能力5.4.3 计算采区回采率6 采煤方法6.1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采煤方法的选择6.1.2 综采工作面回采工艺设计6.2 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7 井下运输7.1 系统基本概述 基本概况7.1
13、.2 井下运输系统7.2 采区运输设备7.2.1 主运输设备7.2.2 采区辅助运输7.3 大巷运输设备7.3.1 矿车选择 矿用电机车的选型8 矿井提升8.1 设计依据 主井提升8.1.2 副井提升8.2 主副井提升设备的选型 小时提升量8.2.2 合理的提升速度8.2.3 一次循环时间8.2.4 一次合理提升量的确定 计算一次提升循环提升时间Tx和所需的提升速度vm8.3 提升钢丝绳的计算8.4 提升机与天轮的选择计算 滚筒(或摩擦轮)直径的确定8.4.2 天轮的选择8.4.3 提升机强度校验8.5 提升电动机的预选8.5.1 电动机功率的估算8.5.2 估算电动机转数8.6 提升机与井筒
14、的相对位置8.6.1 井架高度8.6.2 丝绳对摩擦轮的围包角计算9 矿井通风与安全9.1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选择矿井通风系统的原则9.1.2 选择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9.1.3 选择矿井通风方式9.2 全矿所需风量的计算及其分配 矿井风量计算原则9.2.2 矿井风量计算方法9.2.3 风速验算9.3 全矿通风阻力计算 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9.3.2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9.4 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9.4.1 矿井通风设备的要求9.4.2 选择主要通风机 选择电动机9.4.4 电费计算9.5 矿井灾害防治技术 防治瓦斯9.5.2 防治煤尘病的发生,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设置预防和隔绝煤
15、尘爆炸的设施,制9.5.3 防灭火9.5.4 防治水 对于含水层水采取地面打钻抽水、井下疏水道疏水、井下钻孔疏水 方法放水。10 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参 考 文 献 1 概述1.1 支承压力变化规律 支承压力与采深的关系1.1.2 采深与内应力场范围的关系1.1.3 支承压力沿板传递规律1.2 矿压动力现象1.3 采场矿压1.4 巷道矿压1.5 深部开采矿压控制的力学问题2 深部采区轻放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2.1 工作面地质概况2.2 工作面简介2.3 测区布置及观测方法2.4 观测结果分析 老顶破断移动规律2.4.2 工作面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特征2.4.3 工作面矿压规律2.4.4 工作面矿
16、压显现特征2.5 结论分析 直接顶与顶煤的关系2.5.2 老顶来压与支架载荷2.5.3 动载系数2.5.4 支架阻力2.5.5 承压力影响范围2.5.6 放煤参数3 深部返修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及控制3.1 试验巷道情况3.2 返修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及其分析3.3 小结4 深部巷道支护的研究4.1 忧化巷道布置4.2 选择合理的掘进方法4.3 强化支护技求改革4.3.1 锚网喷支护4.3.2 锚网及锚带网支护4.4 研究施工方法,提高单进水平4.4.1 积极使用新设备4.4.2 积极应用新技术4.4.3 积极研究应用新的施工工艺4.5 小结5 结论参考文献致 谢转瞬间,四年的大学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四年里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些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得益于各位老师的教诲和同学们的帮助。感谢在四年的岁月中曾经执教过我们专业课和基础课的各位老师们,正是由于他们的孜孜不倦地浇灌,才有了我们这些小苗的长大成人。感谢所有指导老师对我的设计提出的指正,以及给我提出的建议,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感谢所有采矿的同学在毕业设计中给我的帮助,使我懂得了合作的意义。感谢各位专家、教授在百忙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脑停在课件页面不动
- qms考试题及答案
- 电网基建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电缆知识基础培训课件
- 电线电缆标准培训课件
- 管线保护专项方案
- 【ABeam】2025中国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趋势与应对报告
- 北京一模考试美术试题及答案
- 北京初二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 北电实验班分班考试题及答案
- 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美术上册学期教学计划
- 202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 化工厂产品品质管理制度
- 2024-2030年中国钢纤维混凝土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高考物理真题(解析版)
- 教堂12项管理制度
-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1卷(答案版)
- 《汽车线控底盘装调与检修》课件全套劳动任务1-16线控加速系统踏板装调与检修-线控底盘参数调节与综合测试
- 踝关节骨折护理
- 华为视觉识别规范手册中文版
- 江苏省徐州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