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院本科生B卷答案final_第1页
化院本科生B卷答案final_第2页
化院本科生B卷答案final_第3页
化院本科生B卷答案final_第4页
化院本科生B卷答案final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姓名:_ 大 连 理 工 大 学学号:_ 课 程 名 称: 生 物 化 学 试卷: B 考试形式: 闭 卷院系:_ 授课院(系):环境与生命学院 考试日期:2009年1月8日 试卷共 9 页_ 级_ 班 一二三四五平时成绩总成绩标准分101515103020100得 分一、判断是非题(正确的写“”,错误的写“X”;每题1分,总分10分)1. 酶原激活过程实际是酶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2. X 原核生物一个mRNA 分子只含有一条多肽链的信息。3. X 溶液的pH值可以影响氨基酸的pI值。4. 大多数辅酶的前体是维生素B族的衍生物。5. X 等电点聚焦电泳常用来分析蛋白质的纯度和测定蛋白质的

2、分子量。6. X 天然氨基酸都具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7. 线粒体内存在一定量的DNA。8. X 蛋白质分子在260nm处有紫外光特征吸收,可用于定量测定。9. X 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底物脱下的氢,最终是交给FAD生成FADH2。10. X RNA分子组成中,通常A等于T,G等于C。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号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总分15分)1. D 体内转运氨的形式有A 丙氨酸; B 谷氨酰胺; C 谷氨酸; D 谷氨酰胺和丙氨酸2. D 糖异生作用中哪一种酶代替了糖酵解的己糖激酶A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B 丙酮酸羧化酶;C 果糖二磷酸酶; D 6-磷酸葡萄糖酶 装 订 线3. B

3、 DNA的戊糖在哪个位置的碳上脱氧A 1; B 2; C 3; D 44. D 下列哪项对蛋白质变性的描述是正确的A 蛋白质变性后分子量下降; B 蛋白质变性后不易被蛋白酶水解;C 蛋白质变性后理化性质不变; D 蛋白质变性后丧失原有的生物活性5. B 底物水平磷酸化指A ATP水解为ADP和Pi; B 底物经分子重排后形成高能磷酸键水解后使ADP磷酸化为ATP分子; C 呼吸链上H+传递过程中释放能量使ADP磷酸化为ATP分子; D 使底物分子加上一个磷酸根6. A 下列几种不同碱基组成比例的DNA分子,Tm值最高的是A A+T=15%; B G+C=25%; C G+C=40%; D A+

4、T=80%7. C 在脱氨基作用中,体内最常见的方式是A 氧化脱氨基作用; B 转氨基作用; C 联合脱氨基作用; D 嘌呤核苷酸循环8. B 天冬氨酸的pK1=2.09,pK2=3.86,pK3=9.82,则其等电点为A 2.09; B 2.97; C 3.86; D 6.849. B 近年来关于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通过下列哪个学说被阐述的A巴士德效应; B化学渗透学说; C诱导契合学说; D共价催化理论10. C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引起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变化是A Km值不变,Vm变大; B Km值减小,Vm变小;C Km值不变,Vm变小; D Km值变大,Vm不变11. B 在pH6.0时,带正

5、电荷的氨基酸为A 谷氨酸; B 精氨酸; C 亮氨酸; D 色氨酸12. A 尿素的生物合成主要是在哪里进行的A 肝; B 肾; C 肺; D 肾上腺13. C 下面关于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酶的最适温度不一定是37°C; B 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C 酶催化的反应都是可逆的; D 酶不一定都是结合蛋白质14. D 下列哪组氨基酸都不能在人体内合成A 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 B 色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 C 丝氨酸、丙氨酸、亮氨酸;D 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15. A 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产物是A 柠檬酸; B 草酰乙酸; C 乙酰辅酶A; D 二氧化碳三、填空题(每空1分

6、,总分15分)1. 磷酸戊糖途径的重要意义在于提供5-磷酸核糖和NADPH。2.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中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3. Cech等科学家发现某些核糖核酸有酶的催化作用,由此提出了核酶的概念。4. 典型的呼吸链包括NADH 氧化呼吸链 和 FADH2氧化呼吸链 两种,这是根据接受代谢物脱下的氢的初始受体不同而区别的。5. 胰岛素是目前治疗I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6. 天然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7.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有-螺旋、-折叠、-转角。8. 一分子14碳长链脂酰辅酶A可经6_次氧化,生成_7_个乙酰辅酶A,完全氧化生成114 ATP。9. 氧化型辅酶I的

7、英文缩写是NAD+_。四、名词解释(总分10分)1. DNA的半保留复制(2分)双螺旋DNA经过复制,成为两条新的双螺旋DNA链,每一个双螺旋DNA中都有一条链是来自亲代,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DNA的复制方式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2. 波尔效应(2分) 血液中CO2浓度的增加及相应的pH降低,能降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性,使血红蛋白的p50升高,这一现象称为波尔效应。3. 酶的比活力(2分) 酶的比活力是指每毫克酶蛋白所含有的酶活力单位(U/mg),也可用每克酶制剂或每毫升酶制剂含有的酶活力单位(U/g或U/ml)来表示。4. 生物氧化(2分)有机物在生物体细胞内的氧化还原作用称为生物氧化

8、。5. 别构调节作用(2分) 由于别构剂与酶的别构中心结合而引起酶活性改变的现象称为别构调节作用。五、论述题(总分30分)1、已知某多肽由5个甘氨酸(Gly)、1个赖氨酸 (Lys)和1个苯丙氨酸(Phe)残基组成,与2,4二硝基氟苯(DNFB)反应后再酸解产生一个游离的DNFB-Gly,整个多肽经胰蛋白酶酶解后得到一个三肽(1个Lys和2个 Gly残基)及一个四肽(3个Gly和1个 Phe残基),整个多肽经胰凝乳蛋白酶酶解后产生一个六肽和一个游离氨基酸,根据以上的结果,分析该七肽的序列并说明原因。(4分)答:根据生成的DNFB-Gly 推断N端为Gly 再根据胰蛋白酶酶解后的结果推断三肽为G

9、ly-Gly-Lys由胰凝乳蛋白酶酶解后的结果推断C端为Phe-Gly因此,此七肽序列为Gly-Gly-Lys-Gly-Gly-Phe-Gly2、请举出常用的四种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并解释前一段时间的奶粉污染事件中,为什么不法分子会采用在奶粉中掺入三聚氰胺来获利?(三聚氰胺分子式)(5分)答:一般测定蛋白质总含量的方法有: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紫外吸收法、考马斯亮蓝法、Folin-酚试剂法等。食品中测定蛋白质含量基本采用的是凯氏定氮法,用测出的食品中的含氮量×6.25来估算总蛋白量。三聚氰胺含氮量为66左右,添加入奶粉中,可增加奶粉含氮量,从而提高计算出的蛋白质含量,获取非法利益。

10、3、请说出DNA右手双螺旋结构模型的首提者及其结构特点?(4分)答:DNA右手双螺旋结构模型的首提者为沃森和克里克。其结构特点为:(1)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右手螺旋的多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盘旋而成,其中一条链的方向为53,另一条链的方向为35。 (2)由脱氧核糖和磷酸间隔相连而成的亲水骨架在螺旋外侧,疏水的碱基对位于螺旋的内侧,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几乎垂直,螺旋直径约为2.0nm, 螺旋旋转一圈为10个碱基对,螺矩为3.4 nm,相邻两个碱基平面间隔0.34 nm,并有一个36°的夹角。(3)两条DNA链依靠彼此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而结合在一起。碱基互补结合配对规律:A与T配对,

11、形成两个氢键,G与C配对,形成三个氢键。(4)DNA两条链之间的双螺旋表面形成凹槽:较深的大沟及较浅的小沟。 大沟是蛋白质识别DNA碱基序列发生相互作用的基础。(5)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和碱基堆积力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4、什么是米氏方程?米氏常数Km的意义?已知某一个酶的Km=24×10-4mol/L,当S=0.05mol/L时,测得v=128mol/L.min,计算底物浓度为10-4mol/L时酶催化反应的初始速度。(4分)答:米氏方程定量地描述了酶促反应的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数学表示式: 米氏常数Km是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是酶的特征常数,

12、可近似表示酶和底物亲合力。v = VS/(Km+S) 128×10-6 = V×.0.05/(24×10-4+0.05) V = 134×10-6mol/L 当S = 1×10-4mol/L时v = 134×10-6×10-4/(24×10-4+1×10-4) = 5.36×10-6mol/L.min5、过度饥饿状态下,人体的代谢活动会发生哪些变化,会有什么相应症状产生?(8分)答:过度饥饿状态下,人体的代谢活动会发生以下变化:(1) 肝糖原分解作用增强(2) 糖异生活动增强(3) 脂肪动员活动

13、增强,生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甘油可经过一系列反应进入三羧酸循环或糖异生途径脂肪酸可分解生成乙酰CoA,并进一步生成酮体。 酮体的过量生成可发生酮血症、酮尿症。 (4)利用氨基酸活动增强6、在高等生物体内,糖代谢生成的乙酰CoA可进入哪些代谢途径?(5分)答:在糖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乙酰CoA具有多条代谢途径: (1)进入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 (2)生成酮体。 (3)可合成脂肪酸和胆固醇。重修题:(仅限重修者,总分20分)1、简述糖酵解及其对人的生理意义?(10分)答:糖酵解是酶将葡萄糖降解成丙酮酸并生成ATP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不需要氧气。 总反应:葡萄糖+2ATP+2ADP+2P

14、i+2NAD+ >2丙酮酸+4ATP+2NADH+2H+2H2O糖酵解可产生少量能量,因此主要作用是在无氧条件下提供机体能量。 (1)少数组织, 如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仅依靠糖酵解供应能量;(2)机体在进行剧烈和长时间运动时,骨骼肌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糖酵解过程加强,以补充运动所需能量;(3)某些病理情况下,如严重贫血等,也常由糖酵解提供部分能量。(4)糖酵解过度,可因乳酸产生过多,导致酸中毒。2、简述生物酶和化学催化剂的异同?(10分)作为催化剂,生物酶和化学催化剂均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生物酶与化学催化剂的不同点: (1)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副产物少 酶对所作用的底物比化学催化剂有更严格的选择性,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定的化学键,以促进一定的化学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