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导学案之一_第1页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导学案之一_第2页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导学案之一_第3页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导学案之一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1课敬畏自然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理清本文行文思路。 2、研究文中的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3、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学习重点】1、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学习难点】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学法指导】把握关键语句法:关键的语句或揭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或揭示事件的意义、文章的主题,或蕴意深刻,表意丰富,或表情达意。把握了关键性语句,有助于我们快速而有效地阅读理解文章。【知识链接】写作背景: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演变成一场巨大利益链条下的疯狂资源掠夺。这样掠夺式开采资源,似乎已经

2、成为人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一种常态。最近媒体的一些报道可以作证:沿海地区违规批海、占海行为不断增多、非法填海圈地现象的严重性不断凸显;一些地方借保护之名,将国有文物交给商家经营,盘活文物资源频频触碰“红线”;还有一些地方,旅游等资源的开发,地区和部门之间协调不足,各自为政,出现了杀鸡取卵、急功近利等现象地球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提出敬畏自然的观点,为了持续生存,人类应该可持续地开发和消耗自然给我们留下的仅有的“库存”。【使用说明】:A层完成所有题目,B层完成除带“”外的所有题目,C层完成除带“”、“”外的所有题目。预习导学1、

3、熟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鲲( )鹏 深邃( ) 蓬蒿( ) 咫尺( ) 狼藉( ) 相形见绌( ) 美味佳肴( )2、熟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本文就人们十分关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3、理清结构,划分段落 4、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说说“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5、写出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未能解决的问题。 学习研讨6、文章开篇就树靶子,指出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因为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类的智慧和自然智慧相比就是一滴水与大海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作者有没有接着论证自然智慧?下文从哪些角度论证? 8、作者认为自然为什么要创造人类?人类和宇

4、宙是什么关系? 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改为一般陈述句:                                          

5、60;                             分析其作用:                    &#

6、160;                                                 &#

7、160;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改为一般陈述句:                                           &#

8、160;                           分析其作用:                     &#

9、160;                                                  那

10、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改为一般陈述句:                                            &#

11、160;                           分析其作用:                      &

12、#160;                                                 你难道没有听

13、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改为一般陈述句:                                              &#

14、160;                         分析其作用: 10、文中一些语句生动形象而富有哲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理解作者的观点。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拓展学习阅

15、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气候的威力(节选)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则是变幻莫测的气候。气候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因此,人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畏;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慨。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

16、家”,或者称之为“风极”。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队员福岛,走出基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

17、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之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的是,八名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11、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极的气候。请通读全文,概括出南极气候的基本特点。 12、气候对人类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