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题高一地理试题及答案(1)_第1页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题高一地理试题及答案(1)_第2页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题高一地理试题及答案(1)_第3页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题高一地理试题及答案(1)_第4页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题高一地理试题及答案(1)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2015 2016 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高一地理本试卷共8 页,满分100 分, 考试用时90 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再用2B 铅笔在准考证号填涂区将考号涂黑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3. 非选择 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

2、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7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按照天体系统的层次,下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天体系统,正确的是17A是河外星系B 是太阳系2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A近圆性B 共面性3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其原因是A日地距离适中BC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D4从光照条件看,我国下列地区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A东南丘陵B 云贵高原5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A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C太阳内部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6下列关于太阳耀斑的叙述,正确的是C 是银河系D 是地

3、月系C同向性D周期性地球自转周期适宜太阳辐射能量稳定的是C山东半岛D塔里木盆地B. 黑子和耀斑D. 黑子和耀斑增多时A太阳耀斑出现在太阳光球层C太阳耀斑爆发时风力电厂增产B 太阳耀斑爆发时抛出大量的高能粒子D 太阳耀斑频繁爆发时太阳黑子数减少据报道,火星移民计划即将启动,在太阳系类地行星中,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移民目的7 9 题。自转轨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质量体积平均密度2 g/cm大气 密度表面 均温自转周期公转 周期地球23o261.001.005.521.002223 时 56 分1年火星23o590.110.153.960.01-2324 时 37 分1.9 年7火星与地球地理环境( 现

4、象 ) 最接近的是A昼夜更替周期B 四季更替周期C 表面温度D 平均密度8表格数据中,与太阳距离相关的是A质量B 自转周期C表面温度D大气密度9与地球相比,一个回归年内,火星的极昼、极夜现象A面积大、时间短B 面积大、时间长C面积小、时间短D 面积小、时间长10 若位于北回归线上的某标志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分日P> 1 B 夏至日P 0 C秋分日P 1 D 冬至日P< 111当肇庆(112oE)的太阳高度达到一日之内最大值时A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为12 时 32 分 B 美国太平洋时间(西八区)为20 时C国际标准时间(零时区)为4 时 32 分 D 北京时间为12

5、 时12 下列关于地壳的叙述,正确的是B 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D 地壳各处的厚度一样A划分地壳与地幔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C地壳就是软流层以上的圈层右图是“白昼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13 14 题13 . 图示箭头中,代表大气吸收的是AB C D14 大气出现雾霾时,对图示箭头的描述,正确的 是 A减弱B 减弱C加强D 不变15 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A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B 空气中水汽多,地表降温快C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D 大气保温作用强,地表降温慢16 下列关于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风向是指风的去向C风的强弱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B 风包括大气的上升和下沉运动

6、D 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有一夹角17 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空气干燥。其原因主要是A地处高气压中心B 盛行西北季风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D 地处背风坡18 右图为锋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雨区的是A甲与乙B乙与丙C丙与丁D丁与甲19 导致我国寒潮、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因素是A. 太阳辐射B. 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20目前,全球气候总的趋势是变暖。其依据是A全球年平均气温总的趋势是上升C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升高21 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不受自然界水循环影响的是A太阳能转化为水能C地球的水储量22西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B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总的趋势是上升 D全球自然灾害的频次和强度

7、增加B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D陆地水资源的再生A地下水B冰川C大气降水D湖泊水下图为海洋与陆地夏季等温线分布理想模式图,甲、乙位于同一纬度,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 24 题。23据图可推断出A甲处位于北半球陆地B乙处位于北半球陆地C甲处位于南半球海洋D乙处位于南半球海洋24影响甲地等温线弯曲的因素可能是A地形B暖流C寒流D 太阳辐射25北美洲的面积大于南美洲,但年径流总量却较少,主要是因为北美洲A地形较平坦,不利于地表蓄水C海岸线平直,不利于水汽输入26驱动地壳运动的能量来自A地球内能B 太阳辐射D 大气环流27下列地表形态与内力作用相关的是A. 沙丘B.三角洲C. 盆地D.冲积扇28由于河

8、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河流入海口常形成“水下沙坝”。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侵蚀作用B 堆积作用CD 搬运作用29下列关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岩浆岩岩浆变质岩B30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在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C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D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 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B. 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C. 便于在地震、山 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D. 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读右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1 35 题。31 如果该图表示热力环流,处为海洋,处为陆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洋的温度高于陆地B处气压高于处

9、C此时海洋为阴雨天气D此时可能为白天32如果该图表示低纬度环流圈,、两处位于近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终年高温多雨B 处是副极地低气压带33如果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34如果该图表示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35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C d 风带为东北信风带D 处为赤道低气压带d 代表径流。则aA为海洋、为陆地B a 为水汽输送C b为蒸发D c 为降水 bA b 洋流为寒流Bc 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C形成d 洋流的主要动力是盛行西风Da 洋流的流向为自西向东dA 地球内能B 太阳辐射CD36自然地理环境由各地理要素组成,形成一个整体。下列有关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

10、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运动洋流B气候干旱的地区土壤发育差C气温高的地区植物茂盛D内陆湖面积增大导致湖水盐分浓度增加我国中纬度地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据此回答37 38 题。37这一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D从高原到平原的地域分异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38引起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水分B热量C海拔D土壤39肇庆地区对应的自然带是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40 2014 年 12 月 26 日,贵广高速铁路全线正式通车运行。贵广高铁全长861.7 公里,其中桥梁 210 公里,隧道

11、456 公里。其桥隧比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3 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 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41 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A. 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C. 洋流发生变化42锋面性质不同,产生天气现象也不相同。下面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 气现象是A 甲图中暖空气被抬升,形成降水天气B 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C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连续性降水D乙图中锋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43大洋板块与大陆板

12、块碰撞,可能形成A. 海沟B. 海岭44下列气候类型中,只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45人类活动会对水循环过程产生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面积滥伐森林可增加地下径流C植树造林能减缓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46山区发生地震后,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有A台风B泥石流B. 灾害性天气频繁D. 全球平均降水量增加C. 裂谷C温带海洋性气候D. 山脉D热带草原气候B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时间变化D植树造林能加快水汽输送C冻害D滑坡47世界上一些主要河流的两岸,常常布满大大小小的城市。其原因主要是河流沿岸A降水丰沛B 水源充足C气候温和D 水运便利48下列四图是近地面到高空气压分布示意图

13、(图中曲线和直线表示等压面),其中描绘正确的是AB49下列地区受寒流影响的是A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东岸B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西岸D南大西洋中低纬度大洋西岸C南大西洋中低纬度大洋东岸 50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B绿色植物改善陆地的水分状况C生物不参与岩石圈物质循环D森林对气候有调节作用非选择题(本题有3 小题,共30 分)51 ( 10 分)下图为“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图”, 读图回答(1 )(3)题。1)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A 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分布规律?(3 分)2)描述地球位于公转

14、轨道上的位置C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 4 分)3)描述地球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B 公转到位置D 期间,肇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过程。 ( 3 分)52 ( 10分)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例如,在河流上游段,其河谷一般深而窄,谷壁陡峭(图A) ;在山麓地带,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出现冲积扇(图B)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 )(2)题。A图B( 1)分析河流上游段河谷深而窄的原因。( 4 分)( 2)说明图B 中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6 分)53 (10 分)下图为“非洲气候带分布图”,读图回答( 1 )(3)题。1)比较A、 B 两种气候类型

15、气候特点的异同。( 3 分)2)简述C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 3 分)3)说明大气环流对D 气候类型形成的影响。( 4 分)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高一地理参考答案40 小题,每答对一题给1 分,满分40 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CDBBACD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CBCCBAB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CBCBACBDD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DDBCBBCABA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每小题全选对得3 分,只选

16、一项且选对者,得1 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题号41424344454647484950答案BDACADACBCBDBDACACBD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满分共30 分)51 ( 1)由北回归线(1 分)向南、北(1 分)两侧递减(1 分) 。( 2)昼最短,夜最长(2 分)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1 分) ;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1 分)( 3)昼变短再变长(1 分) ,夜变长再变短(1 分) ;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再变大(1 分) 。( B 到 C: 昼变短,夜变长,正午太阳高度变小;C 到 D: 昼变长,夜变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52 ( 1)河流上游,落差大(1 分) ,流速快(1 分) ,能量集中(1 分) ,侵蚀作用以向下侵蚀为主( 1 分) ,河谷不断加深。( 2)山区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1 分) ,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1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