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菱交流伺服电机的选择解读作者: 日期:3三菱交流伺服电机的选择杨世方基本理论对伺服驱动来讲,应当首先考虑的是:1,最大速度或最大转矩下所需的功率2,启动、停止过渡过程中所通的功率而对伺服电机来讲,由于其使用目的主要还在于后者,即主要是根据负载加减速时所需要的动力(功率)来决定马达大小,因此主要依据是:(1)负载的惯性大小( 2)合理选取传动比电机选取则主要依据功率速率(比功率)下面看一个选取例:符号说明:TTLMTM : 电动机轴上所需的电机扭矩 N-m22kg-m 2(=GD 2/4)R: 传动比R1减速R= 1等速R< 1增速:传动效率 1TL:负载轴扭矩N-mJM电动机轴上的电机
2、转动惯量JL:负载轴上的负载的转动惯量2kg-m 2千克米L :负载轴角加速度M :经过传动比为 R 的传动,为使负载轴得到角加速度 L在电机轴上的角加速度 MM = R L起动时所需电机转矩 TM 为下列几相之和1)用于电机本身加速的加速转矩T1N-m2)使负荷加速的转矩T2N-m3)为使负载轴(经过传动装置)得到转矩TL 所需要的转矩 T3 N-mT2 和 T3 不同, T3 是正常运行时所需转矩则:T1= JM ·M = JM ·R·L根据, ·R·T2 = JL ·L (牛顿定律)负载加速转矩 :T2=( JL ·
3、L)/·R正常运行时电机提供转矩:T3= T L/·R电机起动转矩 TM T1+T2+T3 JM ·R·L +( JL · L) +T L/ · R(1)对上式右侧求 R 的偏微分,并使其等于零,即可求得( 1)式右变最小值时的 R0 ? TM / ? R =0R0 = ( JL · L+TL )/ JM·L· ( 2)R0 称为最佳传动比, 就是能使 TM 最小的传动比, 选取这个传动比, 电机所需的起动 矩扭最小。若将 R0 值( 2)代如( 1)式,求得 起动扭矩 T3 :TM 2 JM·
4、 L( JL · L+TL)/ 启动后电机就以一定的速度运行,此时所需转矩T0 = TL/R0 · (4)在反复进行起动、 运行、停止、操作时电动机必须这样来选择, 使电机连续输出转矩大于各阶段所需转矩的均方根值。社电机起动停止时间相同(参考下图)电机的转据均方根值为TRMS,则:对式( 5)平方,再除以JM(注意,这一步很有意义,并注意它的量纲)2 2 2 2TM /JM TRMS /JM = 1/JM · t 2T a ·ta + T0 · t b (6)再将( 3)、( 4)式代入( 6)式可得:TRMS /JM =1/ t 8L(JL
5、·L+TL)ta+ (TL · L)/( JL · L+TL)·tb ( 7)根据( 7)式右侧负载条件进行计算,就可选取伺服电机。在对某些变量定义:加速转矩:TA=JLLKg-m负载转矩:TL=TL/9.8Kg-m最大转居(峰值转矩) :TP=TA=TLKg-m负载轴转速:NL=60/2· L· tLrpm5将这些条件代入( 7)式,并将绝对单位化成重力单位系统2PRL=NL/973·ta·t(8TPTa+TL2/ TP·tb)kw/s (8)(8)式称为比功率,或叫做功率速率,它反映了电机在单位时间内
6、所能提供的加速扭矩的 能力。三菱伺服电机样本中都提供了这一重要参数,很多人不明白,也未重视。 现在我将此式的意义再详细讲解一下:在中学就学过这样的关系: f= m a a=f/m2f a=fv/t= P/t= f 2 /m 直线运动中的比功率在旋转系统中, J = T ,J=J2 /T 旋转系统中的比功率现在,根据实例学会选择,伺服电机选取步骤如下:(1)掌握负载形式·负载惯量·负载转矩·负载因数(2)功率速率计算(比功率 /功率比计算)根据( 8)式计算,选择比功率大的伺服电机。(3)传动比计算·最佳传动比的计算根据( 2)式计算最佳传动比R0 =(J
7、L·L+TL)/ JM·L· =(TA+TL)/ (GD M ·NL/375·ta )·式中: JM·L= (GDM2/4·9.8 )·2/60 · NL/ta2 2 2GDM2 :kg m2( 千克·米 2 )复核所需转矩 传动比计算出后,对转动惯量加以考虑,在对加速时电机需要的转矩进行复核。 如果:电机转矩严重不足将 GDM2 考虑后计算比功率修改传动比电机转矩稍许不足修改传动比,使电机转矩控制在额定转矩内· 转速复核根据上述传动比复核一下电机最高转速是否在电机最高转速以
8、下如果;电机转速不够 选择在相同比功率之下的额定转速高的电机没有转速更高的电机时 确定不超过电机额定转速的传动比,提高电机容 量。( 4) 电机容量的决定若确定了电机种类和传动比,根据下图负载情况假设必要的转矩,鉴定是否在电机额定转矩内电机所需转矩 TM (计算出的所需转矩) ·(安全系数) TRMS · 1.2式中: TRMS = ( TP·ta +TL ·ta+TS ·td )/tkgm t时间时间 s实例:运动系统基本要求W=15kg传动比 R滚珠丝杠 长 L=1000mm 螺矩 PB=10mm/rev=0.15V=15m/min=0.1
9、5项目内容规格最大速度V15m/min最大移动量S100mm最大移动量移动时间t10.5 st1=ta+tb+td停车时间t20.5st2=t-t 1可动部分重量W50kg传动效率95%磨擦系数0.15力的单位19GDL2伺服电机 转速NL 效率1)负载惯量: (由两部分组成 ): 可移动部分惯量(经丝杠传动后)GDW22 2 2 2GDW2=W·(PB/)2=50x0.101x(0.01)2式中 0.01=(1/ )2-4 2=5.05 x10 kgm: 传动丝杠惯量GDS22 4 3= 3 4GDS2=/8·ld 4 ·10 3=/8 ·7.87 &
10、#183; 10 (0.02 )4 2=4.95x10 4 kgm2其中: 材质比重所以: GDL2=GD W2+GDS2-4 -4 2=(5.05+4.95) 10 -4= 10 ·10-4 kgm2)kgm(2) 磨擦力矩: TL(磨擦力矩·每秒转过弧度数 =摩擦力·每秒位移量TL =(W/2)·V/NL= (0.15X50)/2x x0.95x15/1500=0.0126 式中丝杠转速NL= V/P B=1.5/0.01=1500rpm(3) 加速力矩: TA可允许起动、停止时间: ta,tdTA=td=t1-s/( v/60)=0.5- 100/
11、 15x (1000/60)=0.1s加速力矩:TA=(GD L2 x N L )/375 x ta =( 10x10 4x1500)/375x0.1x 0.95=0.421 kgm 减速力矩: TS2TS= (GD L2 x N L)/375 x td-T L = 0.0421-0.0126 = 0.0295kgm所以加速时力矩 TP=TA+TL=0.0421+0.0126=0.0547 kgm减速时力矩 TS=TA-TL=0.0421- 0.0126=0.0295 kgm(4) 设负载必要的功率速率2PRL=N L/973· ta·(t1+t2)x8 · TP
12、·ta+(T L2/T P)(t 1+t a-t d)2 =(1500/973x0.1x1)x8x0.0547x0.1+(0.0126 2/0.0547)(0.5-0.1-0.1) =0.69KW/S安全系数设为 1.2,则:PRL=1.2X0.69=0.83 KW/S假定根据样本选择了一种电机,数据如下:比功率:1.3 KW/S额定扭矩:2.43 kgcm惯性矩:1.72 kgcm2功率:100W转速:4000rpm5) 转速比计算,传动比计算R= (TA+TL)/(GDM'2 '2 '2TRMS=(TP x ta +TL x tb +TP x td)/t1
13、+t22 2 2 1/2 =(0.0452 x0.1 + 0.005 x0.3 +0.0452 x0.076 )20.0192 kgm2 安全系数取 1.2则: TM =1.2 x 0.0192 =2.31 kgm在电机曲线内连续可用。几个常识问题(1)关于大惯量电机和小惯量电机的选用(2)关于负载惯量与电机惯量之比的问题:笼统讲相接近,但三菱普通在1/15 之内,样本xNL)/375xTA =0.0547/ (4x0.43x10 -4x1500x0.95)/375x0.1=2.9当 R=2.9 时,最高速度 NM=1500X2.9= 4350超过了电机最高转速 4000设选取 R=2.5 时
14、 NM = 1500X2.5=3750rpm,再额定转速以下,可以使用。(6)电机容量选择将所有转动惯量折算到电机轴上:丝杠: GDS2 = 0.5x10 -4kgm22 -4 2 电机本身: GDM =1.72x10 kgm 负荷惯量: = GD L2/R22 2 2 2 2 -4 2 全部: GDT2 = GDM2 + GDS2 + GDL2/R2 =3.82 x10-4 kgm2 将前面摩擦力矩换算到电机轴上, TL' =TL/R =0.0126/2.5 =0.005 kgm2电机加速力矩: TP' =(GD T 2x NM )/375 x t a + TL'-4
15、 2 = (3.82x10 -4x3750 )/375 x0.1x0.95+0.005 =0.0452 kgm2 假设机械减速时, TS' = TP'则电机实际有效转矩中给出了此值,不要超出。否则性能不好。(3)电机曲线中,连续运行时不要超过额定转矩,短时运行不超过最大转矩。额定转矩就 是在额定电压、频率、额定转速下允许长期运行提供的转矩。(4)选取其它厂家电机时可按比功率 =力矩 2/转动惯量 = J2 /( 973·T ) 选取功率变化率 单位 JNm TKg 2(5)伺服电机为何常常用扭矩表示其参数:机床行业、 加工中心、机器人通常伺服电机用作进给控制,需要电机
16、保证足够的扭矩, 所以 常以扭矩表示电机参数, 而且, 伺服电机在额定转速下往往都是恒扭矩运行方式, 他的功率 输出大小不那样受设计者关心。日本伺服电机普遍提供了电机的 KW/S 值,有的如安川还提供了 电机的扭矩常数、 角加速 度、机械时间常数、电气时间常数,再电机的过渡过程中,这些参数都有用。事实上功率速率 = 额定扭矩 · 角加速度 不信可自己算算单位为 rad/s2单位为 Nm 单位为 W/s 西门子伺服电机选取方法1, 先对电机频矩曲线作一认识转矩 Nmrpma 驱动器 MASTERDRIVESMC V DCLink =540V (DC) V mor=340V rmsb 驱
17、 动 器 SIMODRIV 611(UE) VDCLink =540V (DC) and MASTERDRIVES MC(AFE) V DCLink =600V (DC)V mor=380Vrmsc 驱动器 SIMODRIV 611(IR)VDCLink =540V (DC) V mor=425Vrms图中:S1 电机连续工作制方式S3 电机断续工作制方式,随后标以负载持续率如 25%100K,60K 是指电机最高容许温升(国际单为制) 。100K 就是 100定义:起动扭矩:曲线上当转速 =0 时的扭矩值,也就是当电机刚接通电源时的输出扭 矩,他等于电机堵转扭矩最大扭矩: 电机在额定转速下运
18、行所输出的最大扭矩值, 可见与驱动器所能提供 的最大电流有关,当负载超过最大扭矩值时电机堵转。额定扭矩: T0, 额定转速下的输出扭矩S1(100k) 曲线是我们通常使用的额定特性曲线, (多数情况下看成连续工作方式)伺服电机选取是的误区1, 算出加速扭矩后,不要将此值当作伺服电机的额定扭矩看。2,一定要计算出一个工作周期内的均方根扭矩值,并以此作为额定扭矩对待,西门子伺服3, 对西门子电机来说,最大扭矩(自治应大于负载加速扭矩值)与驱动器(电源模块)提 供电流的能力,对不同的驱动器此值不同,通常最大扭矩是额定扭矩3 倍左右而且此值随转速升高急剧下降。选择步骤:用流程图表示4,重新确定传动比, 提高电机容量23电机容量确定读书的好处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达尔文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7、宝剑锋从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与现实影响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VB学习资源与建议题及答案
- 2025年法学概论考试研究方法探讨与试题及答案
- 2025租赁合同印花税税率是多少
- 2025年网络管理员职业现状分析试题及答案
- 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估计划
- 体育赛事安保工作总结与经验分享计划
- 2025上海市粮食批发市场粮油交易合同
- 软件设计师考试目标规划方法试题及答案
- 风雨同行共创生活部美好未来计划
- GB/T 3091-2025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 第五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形势与政策
- 文学欣赏电子教案(全)完整版课件整套教学课件
- 我的高三成长档案
- 130种常用中药伪品和混淆品目录
- 《中国字中国人》歌词
- DBJ51∕T 153-2020 四川省附着式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 边坡复绿专项施工方案
- 幼儿园课件——《生气虫飞上天》PPT课件
- 毽球校本课程
- 农村建筑工匠培训讲座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